民国时,蒋总统对和州非常重视,四八年南京开国民代表大会,将介石给和州区二名国大代表名额,可见和州在民国时代的重要性。?明朝朱元章在和州兵败被敌兵追赶被民女所救民女最后跳河自杀。朱元章登基后把民女自杀的河封为玉带河,并建十坐石头桥为此记念玉带女。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
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临安,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也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
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故朱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地处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北岸,地形西北属低山丘陵,东南属沿江平原。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
历阳周朝属扬州之邑,春秋属吴,吴亡入越,越亡入楚。战国楚东侵至泗上,遂属楚。秦嬴政元年(公元前221年),秦兼并诸侯统一中国,分为36郡。灭楚,置历阳县,属九江郡。公元555年,南梁、北齐在此议和,遂改名和州。辛亥革命后,改称和县。
历史上马鞍山和县对南京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防御,因为自古以来只要有人从历阳(和县)造反,建康城(南京)基本是守不住的。
马鞍山有哪些历史名人?
说一位安徽马鞍山和县的抗日女英雄,她本来应该更有名,但是可能还是有很多人对她的名字感到陌生,所以需要进一步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她的英勇事迹。
他就是“最美抗日女战士”成本华(1914-1938),被人亲切的称为“三姑娘”,这是一个在日本鬼子屠刀面前真正做到了视死如归的巾帼英雄,女中豪杰!
1938年初,日军向安徽和县进犯,当时的县长赵勇智组织了自卫军,组织民众保家卫国。成本华和丈夫都积极参加了自卫军。5月,日军进攻和县城,自卫军英勇抵抗,打死打伤日军200多人,但终因寡不敌众和县失守。当时成本华的丈夫已经牺牲,怀着国仇家恨的成本华忍着悲痛痛击日寇,最终被俘。
被俘后的成本华很快引起了日寇的注意,一位日本老兵后来回忆道:俘虏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她是那次战斗的指挥者,尽管对她施以酷刑让她投降,但是她只是报以轻蔑的笑!
恼羞成怒的日本鬼子决定处死成本华,当她走出监室,被解开绳子时,她知道就义的时刻到了!她在风中理了理凌乱的头发,双手抱胸,鄙夷轻蔑的看着日军士兵。当时的日本兵杀人杀累了,靠着墙休息,让成本华照相。不想这张照片成了一个日本老兵的噩梦,他后来一想起成本华的轻蔑微笑就有噩梦,嘴里喃喃滴说对不起。
最终,被成本华鄙视到骨子里的日本兵兽性大发,几个人一起用刺刀疯狂地刺向她的身体,女英雄就这样英勇就义!年仅24岁。
成本华的事迹最初还是从日本的画板中被人所知,下图即为1938年的《支那事变画报》的报道。
纵观历史,马鞍山地区历代皆有名人与这片土地结缘,或在此建立奇功,或寄情山水,虽为客籍,但早已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主要名人有:
(一)楚霸王叱咤风云。
2200多年前,项羽率8000精兵从采石渡江北上征战秦兵,创立霸业,后被刘邦挫败,南逃至乌江,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遂拔剑自刎。其先行渡江至东岸的乌骓马见主人身亡,即返身跃江,鞍鞯落地,留在江东。相传,今马鞍山即为项羽马鞍幻化。
(二)周兴嗣朽撰《千字文》。
《千字文》是封建社会集识字、书法和教化为一体的问世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幼儿启蒙教材,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作者是梁武帝的文学侍从“员外散骑侍郎”、当涂的周兴嗣。
(三)李太白魂系江东。
李白曾十多次驻足马鞍山,60多首诗文是诗人倾泻给马鞍山的一腔痴情。晚年,李白病逝当涂。李白是我国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文化人,都会熟记他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天上霜”、“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等诗句,并从中受到最早的审美启迪。
(四)樊若水巧驾浮桥。
公元974年,江南进士樊若水经精心策划,仅用三天时间便在采石江面上建造了一座长达6000米的跨江浮桥。这是历史上真正的长江第一桥。宋军借此桥南下攻克金陵,俘获南唐皇帝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