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明末陕西农民起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末陕西农民起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89 更新时间:2024/2/22 23:30:55

当时正是明朝末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天灾人祸不断发生。明末政治腐败,压迫剥削日益加重,陕西又逢旱灾,人民无法生活。连续多年闹灾荒,土地都被皇亲贵族、地主豪绅霸占了。千百万农民身上无衣,口中无食,受着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李自成从小就因欠债被迫给姓艾的地主牧羊。21岁那年,他打伤了地主,逃到银川当一名驿卒。当时,全国到处都有农民起义爆发。1627年,陕北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领数百农民杀死知县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陕北巡抚得报后,因怕受到朝廷怪罪,充耳不闻,起义队伍乘机迅速扩大。1628年,王嘉胤、王大梁、高迎祥和王左卦等纷纷起兵响应。李自成、张献忠约在1630年前后也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1630年,张献忠在陕西米脂十八寨起义,自称“八大王”。李自成也杀死贪官造了反,在他舅舅高迎祥领导的起义军中当“闯将”。1635年,明朝派洪承畴出陕西,朱大典出山东,两面夹攻起义军。斗争的实践教育了起义军,他们深深感到,只有联合作战才有力量。1635年,各路起义军会师于河南荥阳,共13家,72营,在一起共商对敌之策。

明朝末年,陕西成为起义之地,我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铸成。

首先,逃兵。万历、天年间援辽逃兵回省。军士不敢归籍,只能相聚为盗为匪,祸患当地,为害一方,形成了饥民变匪的天然土壤。“内地流贼起于万历、天启年间。援辽兵丁陆续逃回,不敢归伍,因而结聚抢掠,以渐蔓延。不幸边地亢旱四载,颗粒无收,京、民二运转输不继,饥军饥民强半从贼,遂难收拾”,这段话是崇祯初年陕西三边总督杨鹤所奏。可见当时逃兵对于提高未来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力有着很大的作用。

其次,天灾,加之政府无力赈灾。恰巧当年(1627年)对于陕西来说属于荒年,加之粮食道路运输不畅,导致陕西饥荒愈重,饥民愈多,崇祯元年七月,陕西巡按御史李应期上言说:

“全陕地多硗确,民鲜多营。慨自边疆多事,征兵征饷,闾阎十室九空。更遇连年凶荒,灾以继灾,至今岁而酷烈异常也。臣自凤汉兴安巡历延庆、平凉以抵西安,但见五月不雨,以至于秋,三伏亢旱,禾苗尽枯,赤野青草断烟,百姓流离,络绎载道。每一经过处所,灾民数百成群,拥道告赈。近且延安之宜、雒等处,西安之韩城等属,报有结连回罗,张旗鸣金,动以百计。白昼掠,弱血强食。盖饥迫无聊,铤而走险。与其忍饿待毙,不若抢掠苟活之为愈也”。当时气候干旱,土地签收,而当时崇祯政府也拿不出赈灾银和粮食,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农民造反起义。天启七年户部尚书郭允厚上书陈事“臣病起于忧思,臣忧起于空乏,如黔饷之请,岛饷之增,饷之已措而苦未措也,种种关心,无以自遂。盖太仓之岁入仅三百三十万,而岁出该五百余万。臣思之,而无策也…”后面郭允厚还说到了中央财政支出以及九边等财政支出及各地欠款,均以“臣无策也”做结尾,可见当时财政入不敷出,远远达不到赈灾的要求。此奏折中亦写到“况澄城之官以催科而陨命”,一语提到了澄城农民起义,虽是一语带过,却也窥探到中央已然知晓此事。

最后,民风。陕西自古以来民风彪悍,古代的秦军即发源于三秦大地,战斗力相当生猛。况且,明朝制度,自开国以来,严格控制人民,禁止离自己土地,没有通行证禁止出行。丰年自然没问题,如果遇到饥年,还不让出去讨饭,自然会激起民变,而民变的后果就是变为流民,成为流民之后,加之流民本身逞凶斗狠,故成为不稳定因素之一。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郑武公伐胡的相关事例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以前郑武公想攻打胡国,故意先把女儿嫁给胡国的君主,是他心里欢乐,问大臣们:“我想动兵,可以攻打哪个国家?”大夫关其思回答说:可以攻打胡国。郑武公大怒就把关其思杀了,并且说:胡国,是我们兄弟之国,你说攻打它,什么居心?胡国君主听到这件事,就认为郑国君主是自己的亲人而不防备他,郑国就趁机偷袭胡国,占领了

  • 如果真的遇上打仗,家里囤什么最好?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带真金白银只会死得更快,带10公斤白糖就是一道“免死金牌”,在战争时期10公斤黄金换不来10公斤白糖一旦发生战争,第一时间应该要带的六样东西,对生命安全会有帮助枪炮之下,没有真正的赢家,一旦战争爆发,首先糟糕的是我们老百姓,为了在战争中安全度过,首先是听从国家安排,然后是带这几种必要的生活物品,这才

  • 安徽省寿县历史上的名人?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现当代寿县,书画美术界名人辈出,有:孙多慈(1913-1975),又名韵君,女著名国画家。安徽寿县人。1948年任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后任院长。刘有成生于1949年,安徽寿县人。著名山水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巢湖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朱多全,安徽寿县人。毕业于安徽省艺术

  • 世界战争故事《奥斯特里茨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乌耳姆一战,法军虽然战果辉煌,但仍来摆脱险恶的处境。就在麦克投降的第二天,法国舰队在特拉法加海战中被英国海军歼灭。法国海军损失329艘战舰,约一万四千人伤亡和被俘。舰队司令维尔纳夫也被捕了。与此同时,由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军先头部队已经穿过奥地利滚滚而来。这支俄军约有四万五千人,途中汇集了陆续败退下来的

  • 南宋初年岳家军的反攻真能击灭金军吗?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谢小蜜邀漫谈……金国的处境绍兴八年宋金第一次议和时胡铨乞斩秦桧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揭穿了金国外强中干的本质“或谓金主初立,尼玛哈已死,亲族离叛,契丹复振,方务自保,畏我加兵,故欲释憾解仇,以免南顾之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23我们知道,胡铨只是当时众多持同样看法的南宋士大夫中的一个,但是胡铨的

  • 偏远小国吴国竟能灭楚败齐逼晋,比德国还厉害,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你说的这个是在春秋时期的事。这个时期中原封国之间的战争多少保留了西周时期的风范,既君子之战。相互战争而不伤大雅,战争还没达到战国时期那么超酷。而这个时期又是变革时期,人才流动,改革旧习。吴国地处边陲,民风彪悍。改革的需求迫切。在得到孙武、伍子胥等人才后,通过引进先进人才和生产力、变革国内机制体制。国

  • 临汾的平阳鼓楼是什么时候修成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本人在临汾生活几十年,每天路过鼓楼,非常开心能够回答此问题,根据参考资料,介绍如下:临汾平阳鼓楼是临汾的地理性标志,代表着临汾浓厚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此楼位于临汾城中心,基座呈正方形,周长160米,楼高43.76米,为我国最高的鼓楼。鼓楼始建于北魏,楼上存有金明昌七年年铸2500余公斤大

  • 战争来临之前,有哪些信号?老百姓需要做什么?准备哪些物资?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是无情的,战争会导致大批平民生灵涂炭,家破人亡。作为普遍老百姓,有没有可能提前预知将要爆发战争?如何我们仔细回想,就会发现爆发战争都是有先兆的,那么在爆发战争之前,都会出现哪些蛛丝马迹呢?一,爆发战争的三大先兆1、任何一个国家,想要攻打另一个国家,都要抢占舆论制高点,就是为战争寻找各种理由,甚至

  • 陕西名人的故事480字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陕西历史名人故事1:大禹治水立奇功“龙门”位于黄河中游韩城境内,传说禹用神斧劈开龙门山,疏通了河道,使洪水归入大海。后代人称颂禹治水的攻功绩,尊称他是“大禹”,又称龙门为“禹门”。龙门宽80米,形如闸口,扼黄河咽喉,水流急湍,汹涌澎湃,正如诗人所描述的“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也便有了“鲤鱼跃龙门

  • 南宋与金议和的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南宋与金议和的时代背景主要是宋高宗时期,在岳飞将军大战次次告捷的情况下达成的。我将从民众、南宋政治、金国情况三方面来看南宋议和与金议和的背景。从民众角度看,是受到部分百姓支持的。历史上每一次战争都是劳民伤财的,南宋与金的战争也不例外,尤其是战争开始爆发之地,百姓更希望安定的生活,一家和睦。战争需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