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偏远小国吴国竟能灭楚败齐逼晋,比德国还厉害,为什么?

偏远小国吴国竟能灭楚败齐逼晋,比德国还厉害,为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32 更新时间:2024/1/23 6:44:01

你说的这个是在春秋时期的事。这个时期中原封国之间的战争多少保留了西周时期的风范,既君子之战。相互战争而不伤大雅,战争还没达到战国时期那么超酷。而这个时期又是变革时期,人才流动,改革旧习。吴国地处边陲,民风彪悍。改革的需求迫切。在得到孙武伍子胥等人才后,通过引进先进人才和生产力、变革国内机制体制。国力、军力大增。反观这个时候的楚国、晋国、齐国。哪一个不是分封制弊病百出,政治体制僵化,人浮于事。国家大而不强,军力外强中干,官员不思进取。这个时候吴国得手并不偶然。那时的越国与吴国地理位置,民俗风气大致相同,但没有经过孙子伍子胥们的改革,国力还不能相提并论。这之后,随着孙武伍子胥的离去,吴国强盛昙花一现,反被奋发图强的越国所灭。这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吴国的的立国时间很早,周文王的大伯泰伯、二伯仲雍认为三弟季历更有才能,要让王位给他。季历不肯接受,泰伯和二弟仲雍就纹身断发,离开周源来到长江下游地区的无锡居住。由于周围的人们认为他有德行,就尊奉他做了王,建立了吴国。泰伯传了五代后,武王灭商,派人来走亲戚,承认了吴国的封国,还在中原封了一个虞国,让他们的后代来做国君。

(春秋时吴国势力范围)

由于吴国地处偏远,经济文化发展落后,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存在感。突然有一天,吴国被郑重其事地在晋国朝堂上提出来。

晋景公说:“楚人欺我中原无人,长期征战,国力吃不消。”

正卿郗正说:“巫臣自楚来,是楚国公族,庄王旧臣,主公何不招巫臣一问究竟?”

晋景公说:“巫臣既是楚臣,何肯助孤?”

郗正说:“主公有所不知。此前郑国有女,嫁陈国夏御叔,人称夏姬。这女子生的艳若桃李,传闻有采补之术,夏御叔不几年而死。陈国灵公、孔宁、仪行父等人慕其美色而与其共寝。此为国际盛传之一桩艳闻。”

晋景公说:“孤在幼时,听家师说起过这桩事。家师告诉孤要谨守礼法,不可美色误国。这与巫臣有何关系?”

郗正说:“主公且听细禀。”

晋景公正色道:“爱卿请说,寡人愿闻其详。”

郗正说:“这夏姬有一爱子,名徵舒,年及十九,力气过人,继承父亲职位,做了陈国司马。他本就听说夏姬苟且之事,心中激愤难平,这天陈灵公三人又出言轻佻,还拿出了夏姬的内衣互相争风吃醋。夏徵舒气血上涌,立时发作,杀死了陈灵公,孔宁、仪行父二人趁乱逃脱,陈国一时间大乱。”

晋景公说:“这徵舒也是一条汉子。孔宁二人且逃到了哪里?”

郗正顿了顿,说:“他们二人逃亡的地方正是南方的楚国。他们面见楚庄王,极言夏徵舒弑君,请求楚王主持公道。为了说动楚王,还特别交代了夏姬之美。”

晋景公说:“此二人可恶。”

郗正说:“楚国想趁机灭陈,因此发大军攻陈,夏徵舒被楚军击杀。”

晋景公说:“那么夏姬呢?”

(夏姬剧照)

郗正说:“夏姬作为祸国之女,自然也在被掳之列。不过他是郑国穆公之女,也是公门之后,不好随意发落,就被带到楚王跟前。楚王看到夏姬,发现果然国色天香,心里就想占有她。这时,巫臣就劝说楚王,作为一国之君,发动大军攻打他国,如果收了此女,会被认为是为了此女才发兵,诸侯会笑话楚国无德。”

晋景公说:“楚庄王也是一代霸主,必不为之。”

郗正说:“正是。楚王不好意思要了,他的令尹子重和将军子反看到夏姬貌美,也想得到她。巫臣就说妖女祸国,不能做重臣之妻。”

晋景公说:“巫臣的心思应该是他自己想要吧?”

郗正说:“正是此理。可是楚王也不想便宜以大义之名横刀夺爱的巫臣,结果便宜了楚国的一个疏远公族,一个叫襄老的县令。”

晋景公说:“那巫臣怎么做的呢?”

郗正说:“隔年我国与楚国在这个地方作战,襄老在战斗中被杀死了。襄老的儿子黑要看到夏姬美貌,也不管父亲的尸体还没有收敛,就强与夏姬私通。巫臣知道这个消息后,就让人传话给夏姬,说会娶她,要他按照他的指示去做,脱离楚国。夏姬很感动,就按照他说的做了。巫臣先让郑国做中间人,与我国交换俘虏,然后让夏姬跟楚王说要回到郑国迎取亡夫的尸体。楚王不疑有他,就让夏姬回了郑国。”

晋景公说:“此事寡人知道。之战是寡人刚刚登位时的战斗,我军损失很大,知子的公子也被楚国给抓了,后来给换回来了。原来,中间是这么回事。”

郗正说:“正是。巫臣在夏姬归国之前,与夏姬在驿馆幽会一晚。看到夏姬回到郑国,就也想着脱身之计。不久,我国与齐国作战,齐国战败,请求楚国援助,楚王派巫臣出使。巫臣带着使团来到齐国,把公事办完,就让随从回去,自己则到了郑国,见到了夏姬,自此不再回楚国。”

(申公巫臣)

晋景公说:“以后他就来到了寡人之国?”

郗正说:“正是。原本夏姬想到齐国去,可是巫臣说齐国打败仗,万一楚国让齐国交出他们,他们也不安全。因此,他们一家就来到了晋国。”

晋景公说:“巫臣不回国,楚国那边怎么反应?”

郗正说:“当时楚庄王刚刚去世,新王即位。巫臣的死对头子重和子反看到巫臣抱走美人,就对楚王说要送给我国大笔财富希望我们永不录用巫臣。

晋景公说:“那怎么可能?巫臣如果有才,即使楚国用了礼物,我们也要用呀!”

郗正说:“主公英名!巫臣现在我国邢地做大夫。可是子重和子反很不满意,就给巫臣定了个叛国罪,把他在楚国的家眷都给杀了。就这还不泄愤,还迁怒黑药,把他也给杀了。”

晋景共说:“楚人何薄情至此?”

郗正说:“巫臣从那时候就发誓,终生与楚国敌对,要让子反和子重疲于奔命,身败名裂。”

晋景公说:“巫臣何在?寡人要见他。”

郗正说:“他已在宫外等候主公召见。”

巫臣来到正殿,晋景公看到了一个年过半百,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中年男子,气度不凡。

晋景公说:“先生将以何事教寡人?”

巫臣说:“吴国地处楚国侧后,是与晋国同宗的诸侯国,民风彪悍。如晋国全力帮助吴国,使其扰楚之后,晋国可无忧矣!”

晋景公说:“如何帮扶?”

巫臣说:“天下之强,莫之于晋、楚,不管是兵制、民制,都是诸国先进之楷模。臣自楚来,知晓楚之兵机。至晋,又知晋之政治。臣愿出使吴国,以毕生所学,定使吴国脱胎换骨。”

晋景公说:“申公之计,何时可得全功?”

巫臣说:“假以十年,吴国兵强。再十年,吴国民富。百年后,吴国可制楚,争霸天下。”

晋景公说:“如子之言,寡人以车三十乘为子先行。”

周制,兵车一乘,得兵75,因此,巫臣带着2000人前往吴国,被吴国国王寿梦隆重接待。从这一刻起,吴国有晋国的支持,又有通晓晋、楚之长的巫臣主持变法,很快富国强兵。

吴国富强之后,屡次出兵楚国,子重和子反果然带兵奔波于边境,最终受到楚王的责难,羞愧而死。

楚国的噩梦还没过去,吴国强大之后,很快就对楚国发动攻击,一度攻破了楚国的郢都,楚国亡国,在秦国的帮助下才得以复国。不过,从此之后,楚国国力大衰,已经不能与诸侯争雄了。

(吴国在巫臣的帮助下迅速强大起来)

晋国在此时,也出现了越来越激烈的士卿内战,无暇他顾。齐国则是出现了田氏与国氏、高氏的内战,中原大国都在进行着改朝换代的造反运动。吴国大军突然出现在中原,各国内政都有一大摊子事,都不想节外生枝。

吴国因此称霸中原,此时,距巫臣使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临汾的平阳鼓楼是什么时候修成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本人在临汾生活几十年,每天路过鼓楼,非常开心能够回答此问题,根据参考资料,介绍如下:临汾平阳鼓楼是临汾的地理性标志,代表着临汾浓厚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此楼位于临汾城中心,基座呈正方形,周长160米,楼高43.76米,为我国最高的鼓楼。鼓楼始建于北魏,楼上存有金明昌七年年铸2500余公斤大

  • 战争来临之前,有哪些信号?老百姓需要做什么?准备哪些物资?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是无情的,战争会导致大批平民生灵涂炭,家破人亡。作为普遍老百姓,有没有可能提前预知将要爆发战争?如何我们仔细回想,就会发现爆发战争都是有先兆的,那么在爆发战争之前,都会出现哪些蛛丝马迹呢?一,爆发战争的三大先兆1、任何一个国家,想要攻打另一个国家,都要抢占舆论制高点,就是为战争寻找各种理由,甚至

  • 陕西名人的故事480字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陕西历史名人故事1:大禹治水立奇功“龙门”位于黄河中游韩城境内,传说禹用神斧劈开龙门山,疏通了河道,使洪水归入大海。后代人称颂禹治水的攻功绩,尊称他是“大禹”,又称龙门为“禹门”。龙门宽80米,形如闸口,扼黄河咽喉,水流急湍,汹涌澎湃,正如诗人所描述的“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也便有了“鲤鱼跃龙门

  • 南宋与金议和的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南宋与金议和的时代背景主要是宋高宗时期,在岳飞将军大战次次告捷的情况下达成的。我将从民众、南宋政治、金国情况三方面来看南宋议和与金议和的背景。从民众角度看,是受到部分百姓支持的。历史上每一次战争都是劳民伤财的,南宋与金的战争也不例外,尤其是战争开始爆发之地,百姓更希望安定的生活,一家和睦。战争需要保

  • 不怕牺牲的红色故事简短?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说到内蒙古产生的第一批共产党人,不得不提到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小石虎胡同的一处古建筑国立蒙藏学校旧址,这里曾是内蒙古革命的摇篮。成立之初,该校是为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子弟就读而设立的民族中学,1918年开始招收专科学生时,改称蒙藏学校。“五四”运动后,蒙藏学校曾因经费困难一度停止招生,直到1923年

  • 为什么古代打仗最害怕缺粮草?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说明了粮草的重要性。在古代战争中有太多的案例了,粮草都是战争过程中打击的核心对象,一旦把对方粮草给毁灭了,基本就可以说战争已经赢了,而对方再多的军队都将不战自溃。粮草,就是粮和草。粮是给士兵吃的,古代出行打仗,因为交通不发达,出行打仗一般都是按月算,而粮就是支撑士兵出行打仗的

  • 1921-2021年英雄人物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黄继光】黄继光(1930~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

  • 抗美援朝英雄人物故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下面介绍的是抗美援朝英雄人物故事,仅供参考。罗盛教的故事罗盛教,湖南省新化县相子村人,1931年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志愿军47军第141侦察队文书。他高举起抗美援朝、保家

  • 英国玫瑰战争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玫瑰战争(又称蔷薇战争;英语:WarsoftheRoses;1455年─1485年)是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生断续的内战。下面是我带来的英国玫瑰战争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英国玫瑰战争是在16世纪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演

  • 汉代范增身世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范增并不是汉代人物,而是秦末楚汉战争时期的人物,他死时汉朝还并没有建立。以下是他的生平: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居人(今安徽巢湖西南)。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公元前206(汉元年)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