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为什么秦国要冒险发动长平之战?

为什么秦国要冒险发动长平之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16 更新时间:2024/1/25 16:00:14

秦国为什么要冒险发动长平之战,即便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一则放眼天下,经过白起率领的几次歼灭大战,韩魏楚被大大削弱,唯有赵国拥兵几十万,尚可与秦国一战。秦国若要一统天下,与赵国交锋,是迟早的事。

赵王刚亲政,朝野尚未亲附,对于秦国来说,此战宜早不宜迟。

二则秦国东出征服六国,一统天下,需要一块踏板,这个踏板本来已经是到手的鸭子,结果却飞到了赵国怀里。

这个踏板就是上党高地。

争夺上党高地,是长平之战的核心利益所在

上党号称天下之脊,它俯瞰中州,肘臂河东、并州,咽喉之地,形势十分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说。

上党郡对于赵、韩两国都是至关重要,对韩国而言,上党郡位于韩国都城新郑北部,两地通过重镇野王(城河南沁阳)相连,上党郡既可以保护韩国都城的侧翼,又能为韩国抵抗入侵提供战略纵深和给养,上党丢失,韩国政治中心新郑将更加孤立,亡国已成定局!

对赵国而言,如果上党郡还是韩国领土,秦赵之间有长治盆地做为缓冲,那么太行山脉将是赵国抵抗秦国进攻的天然屏障,而如果秦国占有上党郡,秦赵各据太行山的天然屏障,在赵国综合实力逊于秦国的情况下,赵国将面临巨大的危险。

因此争夺上党高地是秦赵两国的核心利益所在。

那咱们就一起看看这场冷兵器时代最惨烈的,最终决定战国末期天下形势的战役如何展开?赵国是怎样一败涂地的?

上党来降,赵国该不该接?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控制进出上党高地的唯一通道太行道,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

秦国对上党高地已经志在必得。

谁知,上党人民不愿降秦,郡守冯亭同大伙商议将上党十五座城池献于赵国,借助赵国的军事实力,希望促成韩赵联合与秦国一战。

《史记》记载,当上党这块肥肉呈到了赵国君王面前,当时刚刚即位不久的赵孝成王找来了两位宗室叔叔平阳君和平原君商议。平阳君怕引火烧身,他的意见是不接受;平原君却持相反的意见,认为倒手的肥肉,不要白不要。

其实接受上党,对赵国来说更是情势所逼。

秦赵的生死之战一触即发,秦国朝野已经深谋远虑,而赵国朝野却并没有做好准备打硬战的准备。

玉溪谷首站失利,赵国退守既然上党高地对于秦国来说势在必得,对于赵国来说,绝对不能拱手相让,那就只能兵戎相见了。

秦国先是派出年轻的将领王主帅,对阵赵国老将廉颇。秦军气势汹汹扑向长平,锐不可当,秦赵两军在玉溪谷遭遇,秦军打了赵军一个惨败,赵军损失了一个俾将,就是副将,之后退守空苍岭,又遭遇秦军强攻,失去两个防守的营垒东障城和西障城(见下图),先后六个校尉被俘虏。

秦军长途奔袭,远距离作战,本来就是希望速战速决,仗着骑兵和弩机的作战优势,再加上控制太行道的地理优势,进攻的势头很猛。

老将廉颇为避其锋芒,选择继续后退,退到丹朱岭借助陡峭的山势,修筑了绵延百里的石长城坚守,任秦军怎么挑衅也拒不出战。

赵国高层决策连连失误,导致长平之战惨败秦赵两国隔着丹水河相持。

几十万的青壮年在上党高地对峙,不能参加农事生产也就算了,每天还要消耗巨大的补给。

上党距咸阳500公里,对秦国来说,远距离运输粮食补给是个大问题,但是持久战打得是消耗战,消耗秦国的同时也在消耗赵国,显然战略物资的储备秦国要远甚于赵国。

商鞅变法之后,秦全国上下就是一个巨大的农场,除了关中平原还有巴蜀之地,沃野千里,耕战成为秦国传统。而赵国不一样,赵人豪放任侠风气盛,倚靠商业,战争的物资储备自然比秦国薄弱。

在持久战的消耗中,赵国国力弱很快显现出来,有两个事实:一是赵国派使者向齐国借粮食,未果;二是派使者到咸阳求和,被秦昭王利用,造成秦赵和好假象,使失去向列国求援的机会。

年轻的赵王面对相持的局势,沉不住气。估计是经常没睡好觉,脑子短路了,居然让没有任何带兵经验的赵奢之子赵括上阵,代替廉颇成为长平地区四十多万赵军的主帅。

临阵换将,这样冒险的举动,真不知道他是不是拍了猪的脑袋做出来的。

当赵军换上稚嫩的赵括之时,秦国竟也悄无声息的把战神白起送到了长平之战的前线。

带着赵王殷切期盼的赵括一到前线,就更改了廉颇立下的军规,更换廉颇的旧将,做出全线出击作战的决策。

赵括全军出击正中白起的下怀,他故意让一拨秦军与赵括交战,佯装战败溃逃。求战心切,急于立功表现的赵括,竟然领着大军一路追杀过去。

这时显示了战神白起的高超的指挥能力,他派出二万五的精兵,抄了赵括的后路,占领了廉颇辛辛苦苦建立的百里石长城防线。

赵括带领的四十多万赵军没有了退路。前面是秦军营垒,后面的赵军营垒被占领,南面进出的唯一太行道由秦军控制。

白起再派五千骑兵把白起的主力部队和粮食缁重切断,赵军的主力部队的粮食供应和武器补给,赵军彻底陷入的困境。

秦军借助地理优势,用六十万兵力,对四十多万的赵军,形成了生死包围。

愚蠢而冒失的赵括寄希望于邯郸派来救援。可是赵国有生的军事力量已经都压在了长平。即便向他国求援,一时半刻也集结不了兵力救援长平。

可这个时候,秉国五十多年,老谋深算的秦昭襄王意识到了这是秦国干掉赵国最好的时机,绝对不能错过。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时机,他来到河内征召全国十五岁以上的成年男丁,亲自率军驰援长平,抵挡赵国的援军。

赵括彻底绝望了,做困兽之斗,几次组织突围,最终被乱箭射死。

几十万赵军投降,接着被坑杀。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四十五万精锐。试想当时的赵国全国人口不过三百万,除去妇孺老弱,可以说赵国的精锐在长平损失殆尽。战国末期唯一有能力与秦国抗衡的赵国,自此彻底沦落。

秦国发动长平之战并不是冒险,它是在有了必胜的把握下才发动的这场战役。同时,这场战役也是秦国必须要发动的,否则秦国将无法立国。

这是因为这场战役的起因使得秦国不得不应战。当时,秦国的白起对韩国、魏国连续发动进攻,终于切断了韩国本土和上党郡的联系。韩国为了苟延残喘,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

可是,当秦国兴高采烈的准备去接收上党的时候,韩国的上党郡守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他的本意并不想投降秦国,想以此挑起秦国和赵国两国的战争。这样,就有可能打败秦国,复兴祖国。

赵国在是否接收上党郡的问题上也进行了讨论。一派认为,接收上党就肯定会和秦国发生战争,秦国“牛田水运粮”,赵国根本就不是秦国的对手,所以不赞成接收。另一派则贪图上党的厚利,认为上党地势高,靠近赵国,得到它对赵国十分重要。最终,赵王决定接收了上党。

赵国半道劫走了秦国的战果,这不但破坏了当时的外交准则,还使得秦国蒙受了奇耻大辱。如果秦国听之任之,将遭到关东各国的轻视。接下来很可能会发生各国联盟对抗秦国的情况,这将使得秦国多年的努力毁之一旦。因此,秦国必须和赵国一战。

本来秦国并没有想和赵国这么早交手,但是,到这个时候,秦国也别无选择。不过,秦国也没有贸然行事。它首先在外交上做好了准备。它先以武力威胁魏、韩两国置身事外,同时利用齐国对关东各国的矛盾,使它保持中立。

对于燕国,国小力弱,和秦国没有交界,所以也不参与。至于楚国,它刚被白起打得惨败,根本不敢和秦国为敌。秦国还扬言,如果有哪个国家胆敢救赵,秦国就调转枪口去打它。这样,赵国就被孤立了起来。

其次,秦国将它的优势军队调往上党,出于对赵国的了解,秦国并不派一流的大将白起去挂帅,只是派了二流的将领王去对战赵国的廉颇。这样,秦军不但把赵军打得大败,自己还留着白起威慑着其他各国,让其他国家不敢轻举妄动。

最后,由于经济发达,粮草生产充足,秦国的物资储备要远胜过赵国。同时,秦军的后勤供应顺畅,以水运节省人力,这使得赵国虽然在本土作战,却很快没有了粮草,只得四处借粮。

所以,秦军发动长平之战并不是冒险,它是在有必胜把握下进行的战役。赵国唯一打败过秦军的将领赵奢已死,另外那个李牧还没有成长起来。历史的发展没有出乎秦国君臣的所料,在道义、外交、经济、后勤、将领、军队各方面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赵军最终遭受了惨败。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山西大槐树”有哪些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地地道道的北方汉子冀中平原(河北)人,据老辈讲,这一带大多是从山西迁移过来的人,并有首民谣:若问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桐老鹳(guan)窝,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窝。为了寻根问祖,今年五一时候,我来到山西洪洞县,看到了梦中的大槐树,抚摸着祖先留下的大槐树,听着讲解员说着祖先流传下来故事,我的思绪

  • 为新中国成立而牺牲的小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1.王二小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

  • 在二战期间,有哪些争夺战打的最激烈?是谁指挥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霍尔姆镇地形图,红色部分为苏军占据部分,白色为德军占据部分)(战后为守军颁发的霍尔姆盾牌荣誉臂章)(由于土壤冻结,无法掩埋尸体,霍尔姆附近随处可见双方阵亡将士的尸堆)(冒死飞入霍尔姆包围圈运送补给物资的Ju52运输机)(包围圈中的舍雷尔将军)谢邀今天就来谈谈一场相对不为人知,但激烈异常的战役,在东

  • 1949-1979的青年历史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用身体堵敌人枪眼的志愿军战士黄继光,为了不暴露目标被火焚的邱少云,为抢救异国落水儿童而牺牲的罗盛教,为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献身的向秀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为抢救落水群众丧身冰河的王德恒,为民办事以身殒职的女警官、公安局长任长霞。杨靖宇将军殉国地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今天的白山市靖宇县境内

  • 水浒传里著名的故事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武松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斗杀西门,庆景阳冈打虎宋江怒杀阎婆惜、浔阳楼题反诗.私放晁天王、夜看小鳌山、遇九天玄女受天书、三大祝家庄、大破连环马、夜打曾头市.三败高太尉、受招安林冲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林冲雪夜上梁山”“林冲火并王伦”“武松景阳岗打虎”“宋公明三败乔术清”“黑旋

  • 青化里之战是谁指挥的?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应该是青化砭战役指挥官:彭德怀,李纪云青化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兵团在陕西省延安县青化砭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伏击战。此次战役是西北野战军撤出延安后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沉重打击了胡宗南集团的气焰,极大地鼓舞了陕北解放区军民的斗志。青化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兵

  • 清代“西藏”的政治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时期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大大加强。早在清朝入关之前,西藏就派人到盛京同皇太极取得联系。顺治年间,册封五世达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并颁发金册、金印。康熙五十二年,清朝又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并赐金册、金印。康熙二十一年,五世达赖去世后到乾隆十五

  • 国外十大经典战争电影(上)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NO.10《敦刻尔克》这部影片讲述的是40万英国、比利时、加拿大和法国的盟军被德军包围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在面对德军步步逼近的绝境下,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的故事。这部影片不是一部激情四射的战争片,表现的是战争中普通人最真实的写照,其中空军飞行员的壮烈,敦刻尔克海滩上年轻士兵长的无畏,救援小

  • 春秋战国时期有什么著名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争霸,互相之间为争夺地盘发生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争。因此也产生了众多优秀的军事人才,下面介绍几个影响较大,比较著名的。长平之战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起初带领赵国四十万人对抗白起的是老将廉颇,后由于秦国的反间计得逞,赵国以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出战,结果大败,四十万人全部被白起坑杀,自

  • 江西红色人物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1935年12月19日中午时分,贺龙率领的第二军团部分主力,从管竹进入岩石乡。三个穿灰布军衣、身背短枪的战士来到三房院子,见一妇女抱着小孩慌慌张张走进自己家里。战士跟着走进她家堂屋,见她房门紧闭,便轻轻地敲门说:“嫂子,请你不要害怕,我们红军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请你开开门,我们有事和你商量。”青年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