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有哪些秘密?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奇观呢?

中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有哪些秘密?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奇观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05 更新时间:2024/1/19 16:18:11

据说,悬棺之“悬”,古时并不悬。那时候水位较高,古人顺流而葬。如今水位降了,落差大了,“悬”的感觉也就生成了。

悬棺是我国古代一种奇特的葬俗,它曾分布于中国南方许多多区,己知有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13个省区,内蒙古阿尔山市也被传出存在悬棺,此外,在东南亚及太平洋南部岛屿上也有发现。

因其年代久远,又是在壁立千仞悬崖上放置棺木,可参考的文献基本没有,所以至今很多悬棺放置的方法还是一个千古之谜。其中著名的悬棺地点有江西的龙虎山悬棺,重庆小三,山峡兵书宝剑峡等。

见过悬棺的人,第一感觉是特别神秘,而神秘中的神秘,就是古代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怎样把这些沉重的棺木放到高高的悬崖峭壁上的。这个问题也是悬棺千古之谜的核心,大家提出种种猜测,堆土法、涨水法、地质变迁和绞车。

然而这些方法似乎都无法合理地解释这个迷中之迷。这个悬了几千年的悬棺悬迷究竟何时能揭开?

有那些秘密:

1,单江西龙虎山悬棺来说,沿着卢溪河顺流而下,两岸千尺绝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天然洞穴,龙虎山一带流传着的说法,洞里面藏着无字天书和金银财宝。但是,这些洞穴都在离水面20米到100米的悬崖峭壁上因此人们无法看个究竟。

2,1978年,江西成立了专门的龙虎山悬棺考古队。经当地采药人从崖洞带下来一些坛坛罐罐和篾片,经文物部门鉴定,悬棺主人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碳14鉴定,发现这些文物有2600多年历史了。考古队一共发掘了18具棺木,这些棺木都是独根楠木制成,有房型棺,船型棺多种样式,大约有1000多斤重,最轻的也有300多斤重。

3,悬棺如何被放到悬崖峭壁上的,引发种种猜测?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奇观呢?

2600多年前,春秋五霸争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击败吴王夫差,演出了历史上撼人心魄的一幕。

历史已封尘,故事依然流传。走进洞天福地龙虎山一曾经的古越人聚居之地,但见碧水丹山秀其内,道教文化美其中,丰富的人文与奇绝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这可能就是它形成这种奇观的主要原因......。

《左传》是如何描写战争的?有哪些艺术特点?

记得上中学时学到过《左传》里的一篇《曹刿论战》,这篇古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文如下:曹刿论战

先秦:左丘明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遍同:)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从军事角度说,长勺之战所包含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它着重说明了战略防御的基本原则,正确掌握这些原则即可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这一战例历来受到军事家的重视,毛泽东也曾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对长勺之战作了军事学的评论。

从文学角度看,这又是一篇记述战争的佳作。作者取材精到,构思落笔立意高远,既于叙事中撮取历史经验,又于行文中生动刻画人物形象。曹刿是作者着意刻画的主要人物。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智谋和指挥才能,能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沉着、冷静、果断地号令军队,曹刿就是长勺胜战的权威和统帅。

谢邀。历史著作《左传》,描写战争尤其是它的特长。书中还反映了战争的进步思想,如″曹刿论战″、″弦高用计退秦兵、″申包胥秦庭乞兵″等所表现的爱国思想。

几次大规模的战争,如″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之战″、″齐晋之战″、″晋楚之战″等,都写得非常出色,对事件中的前因后果和交战各方的活动,都叙述得有条不紊,笔调灵活多变,并对故事加以详尽的描述,使故事首尾完整,曲折有致。

《左传》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善良正直和险邪僻,无不维妙维肖,宛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书中的语言生动活泼,简洁精妙,达到″着墨少而寓意繁的效果。这些都显示了作者左邱明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左传》对后世影响极大,不仅在历史著作撰写方面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还为散文故事、议论和小说、戏剧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司马迁作《史记》,很多地方用了《左传》的旧文;刘知几称《左传》为″著述罕闻,古今卓绝″。可见该书的可贵性。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怎样用长城打败敌人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要清楚,长城具有防御性,而没有进攻性,所以说通过长城是无法打败匈奴,只能抵挡匈奴的进攻。蒙恬带领三十万秦军屯守长城,筑起秦的北方防线,扼制匈奴南下犯境。因此秦并未打败匈奴,而是始终受到匈奴人的威胁。真正打败匈奴的是汉武帝!实际上秦始皇并没能用长城打败敌人。北方少数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几乎全民皆兵

  • 壬辰战争中的明军士兵,奔袭千里远赴朝鲜作战,受伤后如何治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壬辰战争是朝鲜方面的说法,我们称为万历朝鲜之役,乃万历三大征之一。朝鲜无力应对日本的14万大军,哀求大明王朝援助,朝廷遂发兵4万击倭,最高峰时兵力一度达到了七万之众,战争前后打了八年之久,据后世研究,明军伤亡有3-6万人之多。有些影视剧和小说中将古代军队描写的极为残酷,战友倒地救都不救就一刀杀了,其

  • 世界著名五大珍珠传奇故事是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一、古埃及女皇克娄巴特拉的珍珠???古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又称克娄巴特拉)的耳环上镶有两颗硕大的海水珍珠,这两颗珍珠价高无比,据说可养活埃及全国人民一个世纪。传说当女王知道了她的情人安托万喜欢吃喝玩乐,并经常在宫廷举办盛宴,痛饮美酒,大吃山珍海味时,很担心安托万的挥霍,会损害自己的荣誉,于是便决定

  • 明朝巅峰时期军事实力有多恐怖?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巅峰时期的军事实力是可以吊打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明朝巅峰军事实力要分两个阶段,因为不同的状态下,巅峰军种不一样,所以有三段巅峰实力。第一阶段:永乐年间宣德年间。在这个阶段,蒙古残余势力还会时不时捣乱,朱棣的战略战法学于蓝玉,极其擅长突袭,一般朱棣对蒙古都是骑兵对骑兵。在靖难结束之后,朱棣迁

  • 陕西可能发生8级地震吗?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西安正处于汾渭地震带,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市内有一著名景点小雁塔,我记得90年代初时在景点里面一房间的墙面上,看到过一整面墙的记录,上面记录着发生在西安附近的多达二十多次的六级以上的大地震。其中有几次我印象特别深刻,一次是记录这次地震将小雁塔震的自上而下裂开了宽达一尺的大口子,而这个大口子又在

  • 古代临汾出了哪些军事领域人才?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介绍三位山西省临汾市的开国将军,与友友们分享,他们都是军事领域的人才,也是共和国的功臣,他们是:△白云(19172012),山西省洪洞县人,开国少将。1937年参加山西新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六航空学校参谋长,空军后勤部参谋长,东北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空军学院训练部部长

  • 中国历史上四大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1、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统军在官渡(今中国中部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镇压义军的豪强势力拥兵割据,逐鹿中原。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自恃实力雄厚,图谋相机消灭曹操集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整饬政务,屯田积粮,加紧准备抗击袁绍。

  • 《海上英魂》记叙了一百多面前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表现了我军爱国将士怎样的英雄精神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家王承书在祖国核武器研制战线上默默无闻工作的感人事迹,热情地讴歌了她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祖国服务的奉献的崇高精神。《海上英魂》记叙了一百多年前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我军爱国将士同仇敌忾、顽强作战、宁死不屈舍身报国的精神。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五”中,编排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

  • 抗日战争时期的伟人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的伟人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的伟人故事,抗日时期感人的伟人故事有很多,在中国快要没落的时候,他们站起来抗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铭记,以下是我整理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伟人故事,欢迎大家借鉴和参考。抗日战争时期的伟人故事1吉鸿昌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举

  • 当年盘踞在川陕边境的大土匪王三春是个怎样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王三春是民国时期的一代巨匪,其臭名昭著的恶行在地区档案馆里都有几大卷宗,特别是活吃人心下酒的恶行更是令人发指。其狂妄程度更是世所罕见,曾高喊出“活捉国贼蒋介石”的口号,还敢跟红军打仗,更敢于攻击国民党部队,并依靠“铁血营”的强大战力,盘踞秦巴山区一带长达35年,因此被当时民间称为“刁民中的鼻祖,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