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壬辰战争中的明军士兵,奔袭千里远赴朝鲜作战,受伤后如何治疗?

壬辰战争中的明军士兵,奔袭千里远赴朝鲜作战,受伤后如何治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853 更新时间:2024/1/17 6:38:46

壬辰战争是朝鲜方面的说法,我们称为万历朝鲜之役,乃万历三大征之一。朝鲜无力应对日本的14万大军,哀求大明王朝援助,朝廷遂发兵4万击倭,最高峰时兵力一度达到了七万之众,战争前后打了八年之久,据后世研究,明军伤亡有3-6万人之多。

有些影视剧和小说中将古代军队描写的极为残酷,战友倒地救都不救就一刀杀了,其实按《武经总要》的说法是:“如弃置病人,并养饲失所主者,皆量事决罚。气未绝而埋瘗者,斩!”,也就是说,按明代的规矩,至少那些被送去养伤的军人是不能被随意放弃的,哪怕他们养病的时候病情恶化死了,看护的护工也要跟着倒霉。如果重伤的人没有气绝被人当死人处理了,那么负责的人亦是杀头的大罪。

显然,面对数量庞大的受伤将士,有经验的军人是战争的宝贵财富,必要的战场医治也是军心士气之所在,没有必要的治疗是不可能的。大型战争经验相当丰富的中国古代王朝,很早就在战场救治、疾病医疗、军营流行病控制方面总结出了不少经验,并且融汇进了国家战争体系之中,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一套制度概念,传为姜子牙著的《司马法》中,就有“敌若伤之,医药归之”的仁法。

另一部亦传为姜子牙的兵书《六韬》,在其《王翼》篇中提出了“王者帅师,必有股肱羽翼,以成威神”的概念,一支部队除了“天文、地利、兵法、权士、术士、奋威、兵法、股肱、通粮、会计”等组织架构外,还有“方士”的职务位列其中:

“方士二人,主百药,以治金疮,以痊万病”这里的方士就是指的医生,也就是说,古代中国一支正规挂帅的部队里,按照规矩是要有两个起码“主治医师”级别的医生在内的,他们负责管理药材,以治疗刀伤这类金创为主。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军医制度也愈发完善,汉代有了隶属光禄寺的武职军医,南北朝时期亦有类似的设置,并且相关的医学应用也在迅速发展。到隋朝出现了九品官身的“尚医军主”,唐代有了“太医令”、“检校病儿官”,“军医”这个词汇也正式出现在历史中,宋朝时更是有了专门为战争设置的野战医院,专门为前线将士提供医治服务,《虎钤经》中甚至出现了缝合伤口等外科手术的明确介绍。

元朝时,除了继承前代的一些派遣太医、医官巡营制度外,还增加了不少蒙医的制度和诊治方法,比如用烙铁止血、将人放进刚宰杀的牛腔体中复苏的法门。

元朝军队中有“医工”,这些人随军从征的话,便可以获得免除徭役、赋税的福利,像元代撰写了《卫生宝鉴》的大医学家罗天益,他就曾经以医工的身份随军。按元朝的规矩,伤病军人除了有自己的月粮外,还有一定数目的新米粥用以养病,医药为官方报销,有医工负责照看。

根据明初的一些零星资料来看,明朝的军医制度与元朝基本一脉相承,清代也承袭了其制度,一般由太医院负责对部队派出医官和医士为主。像制度比较完备的京营中,基本能做到都有医官任职。而地方卫所因为要负担常备作战任务,所以这方面更阔绰些,一般每个都司都有1到2个医士,虽然没有太医院医官那么高的职位,但卫所自己一般还会在紧急时自掏腰包请地方名医随军,或者干脆雇佣大量的郎中,不就是花钱请人吗?关羽能请华佗,我大明就能请李时珍

比较特殊的是郑和下西洋,可能是为了应付险恶的海上环境,下西洋时携带的医生和医药特别多,每艘船都会携带3名医士和若干民间医生,总体数字近200人。虽然这个数字不能拿来套万历援朝,但足以说明明朝是不缺医生的,更不缺能应征去冒险的医生。

许多人都忽略了明朝是个中医相当发达的年代,牛叉的医生、医学家特别多,他们许多是读书人出身,有知识,有文化,敢动手,李时珍就不用说了,还有女医谈允贤、著写《医学纲目》的楼英、著写《瘟疫论》,半只脚踏进微生物领域的吴又可、著有《女科》、《男科》的医圣傅青主、中医临床理论大家,著写了《六科证治准绳》的王肯堂,此外还有薛己、万全、高武、方有执、张介宾等,这给军队医士制度也提供了很好先决条件。

横跨嘉靖朝到万历十五年的戚继光离万历援朝的万历二十年不远,他的《练兵实纪》可以说对这一时期的军营制度具备相当的参考性,尤其是“报战伤”,《练兵实纪》中是这样写的:

凡遇战毕,收兵到营时,一面各营将督据千、把总,即开战伤者为一手本先递。凡弓箭伤系致命处为一等,虽重不开超等。被中三箭以上,虽轻亦开一等。中二箭者虽轻不开三等,凡射在手足间者为二等,箭入不深再轻者为三等,再轻者为四等止。其刀伤当面者为超等,伤手足重者为一等,轻者为二等,三等止。凡箭、刀伤俱在背后者,不准亦不给医药,若贼众四面围砍,我军在中,向敌者虽伤背,亦准作等数,须取营将及临阵将官画字于手本末。若众军同败,一齐奔走而伤者,不论面前背后,俱不准恤,即不必开报。若有几人能如众人败走之中,复回身对敌,能阻贼回者,即无伤,俱开头等;伤者原合一、二、三、四等例,俱各进一等开等,超等者开超超等。可以说戚继光治军确实铁血,这种战伤申报制度比泛泛而谈的《武经总要》写的更明确,还标明了由每营指挥官监督千总、把总进行伤情上报,对伤情进行等级划分。而那些被判断逃跑时在背后造成了箭伤、刀伤的则得不到医治和医药。

而且戚继光还有个规矩,部队在战斗中不允许停下来进行医治,而受伤的将士也不允许高声呻吟影响军心,部队需要无视他们继续前进,治也要等到打完仗以后。

而那些战后因为伤病无法再跟着部队的士兵,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也记载了他们的去处:

“凡军行在途,遇有疾病,把总官验实,随即禀明,给文选所在官司拨医调治,痊可即便追来,敢有诈病推避者,治以军法”。意思是,行军时如果遇到不能再随队的伤疾,那么经过把总的验证,便可以禀明上级,写出一份“医引”,选择附近的有关部门找医生治病,病好了再归队。但如果敢装病,军法伺候。

按《练兵实纪》的相同说法来印证是这样的:

“遇有乏马病兵不能前行,登时禀到主将,给予信票,听差人押送到近地城廓、府卫州县、营寨所堡巡司调理。病者亲识队伙,乃许留一人看侍汤药,病痊则遣付本营。”大体意思与《纪效新书》差不多,这些伤病军人的去处被安排的很明确,周围一切国家机关都可以成为明军修养的去处,无论是城市还是营寨,乃至卫所机构都可以成为开条子去修养的地方,而且病人还能得到一个相熟的士兵同行照顾。

戚家军属于明朝典型的营兵,与卫所兵不一样,他们有医士和兽医编制,而且骑兵、步兵、车兵都有专管的医士,总体来说还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虽然戚继光五年前就死了,战斗主力也主要是辽东军,但戚家军仍然参加了这次战争,其许多经验也早就化为了明朝各地营兵的经验。

所以,如果万历援朝的那些明军能得到规规矩矩的对待的话,他们还是能得到一定条件的医疗的,而且中国古代对治疗金创、战伤方面并不陌生,无论是金疮药、夹板固定、失血保温、止血、缝合,还是术后修养、修养制度都相对比较完善。而且援朝战争动用了许多朝鲜的物资,大明朝廷也几乎掏光了家底,在这种高资源堆积的情况下,医药方面不应该成为很大的问题,受伤后也会就近转入朝鲜的城市养伤,最差最差也有个初级的野战医院制度。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世界著名五大珍珠传奇故事是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一、古埃及女皇克娄巴特拉的珍珠???古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又称克娄巴特拉)的耳环上镶有两颗硕大的海水珍珠,这两颗珍珠价高无比,据说可养活埃及全国人民一个世纪。传说当女王知道了她的情人安托万喜欢吃喝玩乐,并经常在宫廷举办盛宴,痛饮美酒,大吃山珍海味时,很担心安托万的挥霍,会损害自己的荣誉,于是便决定

  • 明朝巅峰时期军事实力有多恐怖?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巅峰时期的军事实力是可以吊打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明朝巅峰军事实力要分两个阶段,因为不同的状态下,巅峰军种不一样,所以有三段巅峰实力。第一阶段:永乐年间宣德年间。在这个阶段,蒙古残余势力还会时不时捣乱,朱棣的战略战法学于蓝玉,极其擅长突袭,一般朱棣对蒙古都是骑兵对骑兵。在靖难结束之后,朱棣迁

  • 陕西可能发生8级地震吗?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西安正处于汾渭地震带,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市内有一著名景点小雁塔,我记得90年代初时在景点里面一房间的墙面上,看到过一整面墙的记录,上面记录着发生在西安附近的多达二十多次的六级以上的大地震。其中有几次我印象特别深刻,一次是记录这次地震将小雁塔震的自上而下裂开了宽达一尺的大口子,而这个大口子又在

  • 古代临汾出了哪些军事领域人才?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介绍三位山西省临汾市的开国将军,与友友们分享,他们都是军事领域的人才,也是共和国的功臣,他们是:△白云(19172012),山西省洪洞县人,开国少将。1937年参加山西新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六航空学校参谋长,空军后勤部参谋长,东北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空军学院训练部部长

  • 中国历史上四大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1、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统军在官渡(今中国中部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镇压义军的豪强势力拥兵割据,逐鹿中原。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自恃实力雄厚,图谋相机消灭曹操集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整饬政务,屯田积粮,加紧准备抗击袁绍。

  • 《海上英魂》记叙了一百多面前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表现了我军爱国将士怎样的英雄精神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家王承书在祖国核武器研制战线上默默无闻工作的感人事迹,热情地讴歌了她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祖国服务的奉献的崇高精神。《海上英魂》记叙了一百多年前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我军爱国将士同仇敌忾、顽强作战、宁死不屈舍身报国的精神。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五”中,编排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

  • 抗日战争时期的伟人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的伟人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的伟人故事,抗日时期感人的伟人故事有很多,在中国快要没落的时候,他们站起来抗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铭记,以下是我整理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伟人故事,欢迎大家借鉴和参考。抗日战争时期的伟人故事1吉鸿昌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举

  • 当年盘踞在川陕边境的大土匪王三春是个怎样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王三春是民国时期的一代巨匪,其臭名昭著的恶行在地区档案馆里都有几大卷宗,特别是活吃人心下酒的恶行更是令人发指。其狂妄程度更是世所罕见,曾高喊出“活捉国贼蒋介石”的口号,还敢跟红军打仗,更敢于攻击国民党部队,并依靠“铁血营”的强大战力,盘踞秦巴山区一带长达35年,因此被当时民间称为“刁民中的鼻祖,嚣张

  • 古代中原人的后代都移民去哪了?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古DNA表明:现代汉族就是5000年前古代中原人的父系直系后代单纯研究那些自相矛盾的古籍,很难看清一个人群的发展,尤其当它的年代比较远而记载比较简略时。现代的考古学和古DNA检测已经为研究古代人群变化开创了新的路径,更加直接和准确。至于现在的汉族,早已遍布各个省份了。(古代中原人服饰)东南亚地区是主

  •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探险故事?急!!!!!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一)魏格纳的故事魏格纳于1880年11月1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著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为了给将来探险做准备。他攻读气象学。1905年,25岁的魏格纳获得了气象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加入了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