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地处太原、郑州、西安三个重要城市的连接中点,区位优势突出,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一都”之称。“尧都平阳”即临汾。《禹贡》分天下为九州,平阳为冀州之地。冀州处九州之中央,故称“中国”,“中国”一词由此而来。
为什么说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是山西的后裔?临汾洪桐大槐树下当年发生了什么事?
亦文亦物谈古迹艺术:“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河北、河南真有不少山西后裔吗?
(感谢邀请,本文约1175字,阅读需时4分钟)
在河南、河北、北京、山东,甚至安徽、江苏等长江以北的省份,数百年间都流传着上面的那首歌谣,这几句民谣折射出明初移民垦荒的一段真实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大槐树移民”的缩影,它非常重要,是继西晋永嘉南渡、唐末安史之乱、南宋百姓渡江之后的又一次全国大移民。那么,如今的不少外省人老家真在大槐树吗?今天,亦文亦物老师谈一谈山西的古代移民真相:
1、明代的山西移民由于长期战乱,元末明初的北方千里荒烟,需要迁入人口。在《明实录》中,可找到明代山西人外迁的记录多达18次,如洪武21年“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仍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洪武22年“上以山西地狭民稠,令许其民分丁于北平、山东、河南旷土耕种。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沁州民张从整等11户告愿应募屯田;永乐3年“迁徙山西太原、平阳、潞、泽、辽、沁、汾民万户充北京”的记载。
元代末年,中原频繁大战,华北地区十室九空,名城大邑人丁奇缺,可谓“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山西地域封闭,尤其是晋南、晋东南一带战乱较少,取其人口充实外省这是不争的事实。
2、移民先祖都是洪洞人吗?因为地面安定,明初平阳府(临汾)外省难民大量涌入,一时地狭人稠,而据洪武十四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当时北平有33万户、河南有31万户,两省人口加起来的总数还比当时的山西少25万人。相关学者统计,明朝最终经由大槐树外迁的移民共有姓氏800余个,分布于18省500多县,其中河南、京津、河北、山东最多,最远有至于广西、黑龙江者。
但是,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些人并非都是洪洞县的老家,而是由山西各地集聚,最终通过大槐树迁徙到外省的人,说不少人是山西籍后裔,这基本靠谱。
3、大槐树神话缔造者为什么经由洪洞大槐树发往全国各地?这里恐怕除人口稠密和区位便捷外,还有一定的炒作成分。换句话说,大槐树的“经典移民品牌”是被人为干预的结果。据有关研究显示,这个始作俑者是民国的洪洞人景大启。
事实上,明初移民历经三朝,持续50多年,洪洞当地真正记载此事的资料却并不多。洪洞县目前共存有七版县志,最初为明嘉靖年间、最晚为光绪,均没有浓墨重彩记述广济寺大槐树移民的事情。
据传,景大启早年曾调查洪洞移民之事,对传说深信不疑,鉴于广济寺和古大槐树在民国已不存的事实,他募款重修寺庙,并先后筹建大槐树、牌坊、立碑勒石,撰写《重修大槐树古迹碑记》等资料,是依据传闻再造了一个大槐树,而非古以有之。
真相是否如此?孰是孰非难以说清,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发掘。
关注【亦文亦物】,自驾实地考察,看更多山西顶级国保古建、古迹艺术、经典人文知识
元朝建国后实行高压暴政,消天下兵器,使民手无寸铁,而不得反抗。又将中国人分为四个等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实行等级管理制度。而汉人在社会等级中处于最低等,物质分配与生活生产中都处于劣势。蒙古人杀了汉人只需要赔偿几两银子,而汉人忤逆了蒙古人需要杀头偿命。在整个元朝统治中汉人为了活命不得不断的铤而走险的起义,终于在1368年,由朱元璋彻底推翻了元朝的恐怖统治,历时几十年,天下兵灾汹汹,全国人口锐减,以至于十室九空,千里无人。当时中原地区又接连发生水、旱、蝗、疫四大灾害,天灾和人祸折磨得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地“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
明朝建立以后,急需百废待兴,当时的情况是:“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于是采纳了萄州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等人的奏议,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见明太祖实录》、顾炎武《日知录》等。与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相比较起来三晋大地却几乎未受到元末战争的影响,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那里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人民富裕,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正是繁荣,人丁兴盛。在加上临省地区来避难、逃荒的人,山西更是人口密度增大,一派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
于是人口移民政策直接下发到山西,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涉及到了十八个省的四百九十多个县市的八百八十二个姓氏。山西是人口稠密之处,而当时的洪洞县又是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担负民众外移自然首当其冲。这些被外移的民众都被聚集到洪洞县的大槐树下登记造册,发放路费、安排土地、田亩耕牛,然后就地邦绳发配,各自天涯。被发配的人眼看着故土越来越远,不由得心思感叹怀念涌上心头,想着自己可能终生都不会再回来,涕泪指着不远出的大槐树,告诉孩子们:我们永远是山西人,如果以后找不到祖坟了,就回来找大槐树。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山西人的后代们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迁徙到河南的主要有106个县,山东的主要有92个县,京津冀地区的有129县,皖、苏、鄂、湘地区主要有62个县,陕甘宁的主要有51个县,晋北、晋中及内蒙古、东三省的:山西有34个县、内蒙古8个县、辽宁11个县、吉林3个县、黑龙江3个县、广西1个县。大家可以看看自己脚趾上的小拇指指甲是否有俩瓣儿,有的话你就是山西移民后代。问咱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据可靠调查现代山西洪桐的人有后代2亿中国人,包括500多个姓氏,500多个县市。下一期带来:大槐树移民与走西口,华夏皆是山西人(二)走西口移民分布。喜欢的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