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所以听说过夜郎国,大多是来自一个成语:夜郎自大。
司马迁的《史记》曾记载一个故事:公元前122年,汉武帝为寻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曾派遣使者到达今天云南的滇国,滇王问汉使:汉朝有我滇国大吗?后来汉使又来到夜郎国,夜郎王也同样问汉使:汉朝有我夜郎国大吗?要知道当时的汉朝疆域至少是夜郎国或滇国的十倍有余,因此衍生出一个成语:夜郎自大。形容狂妄无知、自负自大。
那么这个夜郎国到底在哪里?有多大呢?
其实夜郎国在中国历史上记载,很早就出现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记载,《后汉书》中记载楚国将军庄豪从沅水伐夜郎,既灭夜郎。史书记载,庄豪从沅水伐夜郎,循江而上,到达柯江,柯江又叫做北盘江,主要指北盘江上游一带,位于贵州省六枝特区西部,也就是说夜郎国在北盘江一带,主要就是现在贵州省六枝特区一带。
实际上夜郎国的地域远远不止,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但夜郎国的具体地域大小在史书中都没有记载,只能凭借现有的资料作出一个大概的推测:只知道夜郎国大概范围在柯江流域,滇国的东边,蜀郡的南边,南越国的北边,位置大致是贵州全部、云南东部、四川南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一带。
西部边境大概是今天云南的盐津、昭通、宜良到开远一线,与当时的滇国交界。
东部边境大概是今天贵州的思南、施秉、凯里一线,与当时荆州的武陵郡交界。
北部边境大概是今天四川的筠连、叙永,到贵州的桐梓、绥阳一线,与当时益州的江州交界,也就是今天的重庆交界。
南部边境大概是今天云南的开远,到广西的百色、河池,再到贵州的从江一线,与当时的百越国交界。
【夜郎】我国古代西南地区一度出现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东面是交趾,西有滇,北面是邛都。约当今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和广西北部。当地人头上挽结,衣服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种。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于其地置柯郡。
若甲午战争清政府拒不投降,那么当时的日本有能力打下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吗?
这个问号,答案不可能。甲午战争海军失利,不代表国家失败。当年日本算老几?瘦死骆驼比马大。当年英国有文评中国,说中国同英俄控制亚洲势力。这话有根据。一八五0年后,中国国内的反清运动风起云涌。由捻军起义到太平天国被清军镇压。当年小日本有这势力吗?鸦片战争胜利后,左宗棠收新疆,冯子才在中越边界越南凉山战胜法国军队,刘永福黑旗党的声势浩荡重创法军。清军的陆军在风雨飘摇中仍不可小视。甲午海军,清政府投入大量军费的海军,在战术上被日军偷袭而失利。在威海有大量史证讲述清军失败之因。清朝,拿出当年镇压义和团的手段,日本陆军是不敢陆战的,可是,年六十岁的慈禧老佛爷被日本吓昏了。如果少有血性的政府,奋起反抗,不但能报甲午之仇,而吃透了苦的法军也不可能联合八国之匪,入侵中国。一招不慎,全盘皆输。后来引起倭寇的更加张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农夫和蛇,行善不得。
绝无可能!
综观中国历史上的异族入侵,甚至入主中原,都是采取的溶入的方式,基本上沿用中原原来一贯的统治方式,只是改换一个朝代名称。不改变中原民族的传统信仰和生活习惯。照样尊孔读经,照样开科取士,照样设官分职,照样服役纳税。对于士人,只是换了个主子,对于平民,只是换了个皇上。所以能逐渐消除矛盾,溶为一体。
日本则不同。日本大和民族,是一个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占有欲极盛的民族。曰本侵入中国,是为了彻底征服中国,灭亡中国。它要彻底改变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把中国的昊天上帝改成日本的天照大神。它要彻底改变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像它罢占下的朝鲜人那样,穿和服,登木屐,睡塌塌米。它要改变中国人的姓氏,像它霸占的台湾人一样改单姓为复姓。它要消灭汉文,改用日本的片假名。总之,它就是要把中国的土地,变成日本的土地,把中国人变成日本人。它的这种野心,必然激起中国各阶层的共同反抗。中国地广人稠,地形复杂,而且是自耕自食的自然经济,各地均可以组织起反抗力量。反观日本,地狭人少,兵力不足,后援难济,根本无力占领中国,只能灭亡于中国到处冒烟的烽火之中。
那末,为什么清廷小试即止,败战求和呢?因为它知道,一旦曰本大举入侵,虽不能灭亡中国,但可以灭亡清朝。割地赔款,它还可以苟延残喘,所以投降是清廷的选择,而不是中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