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一个名将,被更厉害的名将打败的故事,你知道哪些?

一个名将,被更厉害的名将打败的故事,你知道哪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64 更新时间:2023/12/18 4:16:13

陈明仁的第71军本来下辖第87师、第88师和第91师共三个主力师,然而在三战四平死守待援的战役中,他手里却只有第87师是完整的,其它两个师哪里去了呢?无它,一个月之前已被林彪在野战中消灭,若不是杜聿明报警及时,陈明仁早就成为我军俘虏,恐怕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

这就是东北我军转守为攻的1947年“夏季攻势”(前一年是杜聿明占据主动),在松花江以北整补之后的东北民主联军,终于有力量在是年5月主动出击,大举渡江南下,李天佑、刘震、钟伟等名将赫然其中,而韩先楚也率部配合从南满杀来。另外一方孙立人、廖耀湘、陈明仁等敌将也倾而出,在黑土地上演了巅峰对决,从此以后,东北我军越战越勇一发不可收拾。

林彪发起的夏季攻势多少有点冒险,因为此时东北蒋军的总兵力仍然处在微弱优势,并且控制着各要点和交通线,一旦东野作战失利,已经解冻的松花江和其它河流,反而会制约各部安全撤回北满根据地。但为了配合全国战局,东北民主联军义无反顾,5月14日,刘震的第二纵队以迅猛动作突然包围怀德城,这是一座位于长春与四平之间的要点。

怀德守敌为新一军一个团和一个保安团5000余人,刘震指挥所属第4、第6两个师迅即发起攻击,同时以第5师配合一纵在南北两线阻援,5师的师长是谁呢?正是后来的12纵司令员、四野名将丁伟。要说当时的东北蒋军,无论是心气还是战斗力都还可以的,所以援军来的非常之快:长春的新一军和四平的第71军几乎同时出动。

次日下午,敌71军的先头部队第88师已经与我5师阻击部队接火,第91师也随后赶来投入战斗,在军参谋长冯宗毅的统一指挥下,发动疯狂进攻试图给怀德解围。钟伟率部死战不退,在一纵一部的支援下牢牢守住了阵地,钟伟在电话里对司令员保证:“叫4师、6师放心打,只要5师还有一个人,敌71军休想越过二十里堡一步”!

二纵主力于5月16日傍晚发起总攻,至次日凌晨攻克怀德全歼守敌,所有参战部队马不停蹄迅速转兵南下,直扑正与5师激战的敌人。在4师与6师左右两翼的突然夹击下,毫无准备的第71军顿时陷入混乱,战至5月17日下午,蒋军精锐第71军的两个师彻底崩溃,参谋长冯宗毅和第88师师长韩增栋双双阵亡。

此时第71军中将军长陈明仁正率领第87师兼程赶来,满脑袋想的都是如何救出自己的两个主力师,军部刚刚到达公主岭(吉林省辖市)时,陈明仁突然接到了杜聿明的紧急电话,才知道第88和第91师已经不复存在。陈明仁大惊失色,立即命令部队掉头撤回四平,其危急情景正如杜聿明后来所述:“陈明仁之免于被围,真是间不容发”!

如果第71军军部和87师没有及时接到战情通报,一定会落入张网以待的林彪口袋,李天佑和刘震的两个纵队完全可以在野战中全歼之,那陈明仁的下场可就难说了。在此之前,从北面来援的孙立人新一军两个师发现情况不妙,也已经立马缩回长春,郑洞国和孙立人紧急命令关闭城门全城戒严,长春一时人心惶惶。

林彪并没有下达攻击长春的命令,因为时机尚未成熟,此时南满我军第三、四纵队在韩先楚的指挥下,兵临重镇梅河口,经过五天四夜的苦战于5月29日全歼守敌184师,并相继解放了松花江以西、长春东南的大片地区,使两个解放区连成一体。更重要的是,被敌人隔绝了一年多的北满、南满主力终于会师在四平城下,东北解放战争的形势进入新时期。

所以无需盲目抬高陈明仁的作战能力,在四平攻坚战失利之前,林彪已经给陈明仁结结实实上了一课,在野战中痛击第71军并吃掉其两个师,迫使陈明仁率残部逃回四平,在运动战中他根本不是林彪的对手。当然,东北我军彼时还没有掌握大规模攻坚作战的要领,因此在稍后进攻四平的战斗中功亏一匮。

但是历时50天的1947年夏季攻势,我军仍然毙伤俘敌多达83000余人,迫使蒋军在东北完全转入守势(孙立人战后也被杜聿明扣上帽子调离),在战略上完全取得成功。

抗日名将薛岳,战功卓著,威名赫赫,让日军闻风丧胆,但后来在与开国大将粟裕的交手中,却一败再败,以至最后被撤职弃用。

在中国反侵略战争史上,薛岳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他是率部歼灭日军数量最多的将领,指挥的万家岭大捷和长沙保卫战,都是日军遭受到的为数不多的重创,对日作战的不凡战绩,使薛岳成为那个时代抗日将领中的翘楚,被人们称为“百战名将”、“战神”。

薛岳在与我军的作战中,也是一马当先,毫不留情。当初兵微将寡、内外交困的红军在长征时,被薛岳率军一路追杀,红军走了两万五千里,他追了两万里,没少给红军添堵。

后来红军在主席的指挥下四渡赤水,巧过金沙江,抢渡大渡河,才算摆脱了薛岳的追击。但几个月后,薛岳又率军重创了红四方面军,使红四方面军遭受了重大损失。

1946年,内战爆发,薛岳时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继续与我军交手,前期,他指挥部队在两淮一带采用声东击西、虚虚实实的战术,让我军渐渐不支,失去大片根据地。

面对不利的局势,高层令华中野战军粟裕火速北援,并将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组成华东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粟裕为副司令员并负责军事战役指挥。两军合并后再与薛岳一决高下。

薛岳是战功赫赫的名将,而粟裕此时刚刚崛起,薛岳也许并没有把粟裕放在眼里,此时他也绝没有想到,以前名不见经传的粟裕,最终让他颜面尽失,从此一蹶不振。

在此后的几个月中,薛岳从来没有这样沮丧,首先在“苏北战役”中,国军整编69师2万多人被全歼,师长戴之奇兵败自杀。又在“鲁南战役”中,国军两个整编师、一个快速纵队,约5.3万余人被全歼,此战后陈毅诗兴大发,有“徐州薛岳掩面泣,南京蒋贼应泪垂”的诗句。最后在“莱芜战役”中,李仙州部5.6万余人又全部被歼。

薛岳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连战连败,丧师失地,在国军内部引起了非议,因他本就与蒋校长有隙,加之又非嫡系,打了败仗“背锅”是自然的,十分生气的蒋校长以“指挥不力,名声低落”的借口,撤了薛岳的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职务。

其实把责任都推到薛岳身上,确有不公,因为每次战役都有蒋校长和参谋总长陈诚的参与。但最后的“锅”只能由薛岳一个人来背,相信他也只能满脸不服但徒呼无奈。

但他的失败却赢得了对手的尊重,粟裕在评价薛岳时,曾赞扬他“指挥机敏,是国军中的一员干将”。这并非是粟裕有意抬高他,薛岳在成为指挥官以后,无论与谁打仗,都有着不俗的表现。这次败给粟裕,与蒋校长和陈诚的越级插手也不无关系。

后来薛岳在主政广东时,同样无法阻挡我军势如破竹的脚步。他最后的军事生涯是据守海南岛,虽然费尽心机在岛上构建了陆海空立体防御体系的“伯陵防线”(薛岳字伯陵),但同样没有阻挡住我军的前进的步伐,但在他周密的撤退计划下,国军只损失了3.3万余人,主力大部顺利撤出,没有受到太大的消耗,这也是薛岳的精明之处。

败退到孤岛以后,薛岳受到了冷落,心灰意冷的他索性远离世事,明者保身,最终活到102岁高寿离世,死前曾留下“宁用奴才,不用人才”八个字,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平。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你认为谁最搞笑?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中最搞笑的人当属曹操的谋士蒋干。此君上演的一出著名的“蒋干盗书”,不但成了世之笑炳,还葬送了曹操号称的83万大军,可说是误己误国、贻笑大方。话说曹操率领83万大军挥师南下,在赤壁扎下营盘欲攻孙、刘以一统天下。初战三江口,由于曹操所部大多为北方的青州兵,素来不善水战,因此先一折了一阵,挫动

  • 中国历史上最勇武的人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当然是项羽。谢谢邀请。将不过李,王不过霸。除了那位千古难觅的盖世英雄,谁还敢自称这个“最勇武”呢?▲威风凛凛的西楚霸王出生于楚国军事世家的项羽其祖上历代掌兵,行军打仗与他而言就是家常便饭,作为历史上“勇战派”的最杰出代表,其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打出来的胜仗莫不气吞河山。一生仅有一败,败于垓下,死于

  • 这个字读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剡shàn,yǎn(1)(形声。从刀,炎声。本义:削)(2)削;削尖[sharpen]剡,锐利也。——《说文》古者剡耜而耕。——《淮南子泛论》曾枝剡棘。——《楚辞橘颂》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3)又如:剡章(削牍写成奏章。泛指写奏章);剡麻(缀缉麻缕)(4)举,举起[liftup]视可

  • 历史上哪些名人是七夕生日,历史上七夕节发生过哪些大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南唐后主李煜的生日就是七月七日他在这天喝了些酒就唱了歌宋太宗赵光义就赐毒酒结果李煜就这样死去了还有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1937年日军入侵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史称“卢沟桥事变”或者“七七事变”晏子使楚晏子出使楚国。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

  • 驻马店有什么都市或者历史传说?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驻马店是个新城市,古时就是一个乡镇。是明朝在这里建了一个驿站。到了信阳事件之后,才从信阳分出来九县一市。有新蔡,上蔡,正阳,确山,泌阳,平舆,汝南,遂平,西平和一个驿城区。现在新蔡归省直辖。驻马店的得名说法不少。我了解到的非官方的说法,我觉得最靠谱的是驻马店北面是漯河,过去是南北牛马大市场或者是骡马

  • 《亮剑》最热点搞笑的片段是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学习李云龙独胆英雄和集体主义压到一切敌人的血型自我牺牲精神.敢打硬拼.主动出击.灵话机动战略战术顽强意志有错必改的作风和连续作战优良作风.及服从命令顾全大局.能上能下自觉改造.求.学上进.不甘落后.不居功自傲.爱兵亲如兄笫的高度无产阶级感情.个人感情服从人民利益.国家.党的大局你要说搞笑片段,我实在

  • 一战时德国是有王室的,后来他们去哪了?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一战时期,德意志帝国的君主是威廉二世,也是德意志帝国的末代君主,威廉二世在位期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895年,威廉二世生于柏林,他是前任德意志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与腓特烈皇后维多利亚的长子。1888年,继位不久的腓特烈三世因病去世,威廉二世继位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

  • 美女西施到底姓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苏轼有诗云,“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姓西”,说的就是西施。这是一句离别诗。舸,大船。鸱夷,用皮革做的袋子。相传,当年伍子胥就是被吴王夫差装进“鸱夷”,然后捆绑上石头沉水而死的。西施和伍子胥是当年权力斗争中的两枚棋子,但这里的“鸱夷”和伍子胥无关,说的是另一枚棋子,西施的情人,范蠡。吴国被越国灭亡

  • 关于战争的历史故事,要中国的。300-600字左右 原不原创无所谓 快快...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的淝水之战发生在合肥市肥西县以北的东记河上。它邻近安徽寿县。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同源而异归:向西北流者,经200里,出寿县而入淮河;向东南流者,注入巢湖。三国时,魏将张辽曾败孙权于淝水。东晋时,谢玄亦败苻坚于淝水。是有名的古战场。特别是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

  • 中国史上有哪些战争胜局已定,最后被反杀呢?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说起这类战场上看似“大局已定”,却突然奇招迭出的“反杀”操作。古今中外战史上,都是各有各的“杀法”。但尤其叫后世读史者哭笑不得的,当属中国战争史上的这几仗。首先值得一说的,就是北宋晚期一场重要战争:河湟之战。北宋元符二年(1099)六月,锐意变法的宋哲宗君臣痛下决心,对长期勾结西夏的河湟吐蕃部落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