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30年),是战国七雄之一,早在西周时期,晋国就出现了,不过后来晋国慢慢衰弱了,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掉了智伯荀瑶,瓜分晋地。因为国君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前230年韩国为秦国所灭。
韩国的地理位置非常不利
韩国北临魏赵,东有齐,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敌。这就注定了韩国要在各国的夹缝中求得生存。
韩国只有不到200年的历史里,而想了解韩国,就得从韩国的兴起开始说起了。
起源曲沃桓叔庶子韩万,因协助曲沃武公由曲沃克晋,被武公封于韩地,繁衍氏族,在韩献子在位时成为晋的门阀名卿,传至韩康子。前455年~前453年之间,韩康子与魏桓子奉智伯之命,在晋阳之战中,讨伐赵襄子。最后韩、魏倒戈,与赵合灭智伯,瓜分了智伯的地盘。从此晋国的权力流落到韩、赵、魏三卿世族手中。
图战国韩国奠基始祖韩厥强盛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并迁都新郑。但由于七国间韩地处诸国包围之中,发展空间小;国土面积又最小。故屡遭其他六国攻伐。至韩昭侯在位时,任用申不害进行变法。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军备。使韩国国力大增,十数年间,诸侯无侵者。
衰亡战国末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渐强盛起来。韩国成了秦国和齐国之间战争的缓冲地,苟延残存;公元前265年,秦国大举进攻韩上党,上党不愿被秦占有,改降于赵,引发了长平之战。两场决定霸主局势之战都由韩国而起,充分体现了韩国被列强围欺鱼肉的困境。最终于在前230年,韩国被秦所灭,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
图公元前260年战国形势(秦国一统天下的势头已不可逆转)总评作为小国,韩国自始至终处境都十分艰难,从成为晋国的三大世族、到被周天子承认正式立国、再到申不害变法,最后在秦统一的浪潮中衰亡。韩国的统治者们至少努力过了,在动乱的战国大舞台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2000年后的我们,还能够回味波澜壮阔的战国时期的名人轶事。津津有味的体味历史,我想这就是历史的迷人之处吧。
《列国争雄说韩》
韩国,是我国战国时期“七雄”之一,但与魏国、楚国、齐国、秦国、燕国、赵国相比较,其国力弱小。
公元前453年,作为东周王朝属国的晋,被自己的三家大夫韩、魏、赵所瓜分,史称“三家分晋”。韩分得的地盘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一带,都城设在今河南禹州。
后韩国又发起战争,剪灭郑国,并将都城由禹州迁至今河南新郑一带。
期间,公元前403年,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东周王室,认可了韩国的诸侯地位,韩国始立。
韩国虽是诸侯小国,但国有名士韩非,乃当时世所知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韩国虽是诸候小国,却国有重器强弩,射距可达八百米,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出韩国”之说。
因此,韩国得以位列战国七雄。
韩国的疆域在七国中最小,大概位于今河南中部及西部,山西南部及陕西东南一带。域内山地多,平原少。
由于国力弱小,却处于秦、赵、楚等大国之间的战略要冲地代,所以,在秦国一统天下的战争中,于公元前230年被最先灭国。
总之,列国争雄,分分合合;人心思定,天下一统。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30年之间,韩国从立国到强盛,从强盛到衰落,从衰落到灭国,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个有故事的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