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下面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淳于,是《史记》滑稽列传中的典型人物,他语言风趣幽默,经常代表齐国出使各国,没有一次使国家蒙受屈辱。
齐威王八年,楚国军队开始攻打齐国。淳于再次作为使者准备去赵国求救兵,可谓是使命重大,结果至关重要。然而威王给他准备出行的礼物却非常稀少,史记原文是“赍金百金,车马十驷”,他心知结果可能不会成功。于是他仰天大笑,将帽子上的绳子都笑断了。威王问他:你的笑有什么深意吗?这时他并没有实话实说,而是变着法地说:“今天我从东边来时,看到路旁有个祈求丰收的人,拿着一个猪蹄.一杯酒,祈祷说:‘高地上收获的谷物盛满篝笼,低田里收获的庄稼装满车辆;五谷繁茂丰熟,米粮堆积满仓。’我看见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东西太多,所以笑他。”齐威王听后于是增加了许多黄金、马车等名贵的礼物。
他带着贵重的礼物出使赵国,赵王见到如此多的礼物,当场答应出兵救齐,并且派给他精兵十万,革车千辆。楚国听到这个消息,连夜领兵撤退,一场战争就这样化解了。
淳于了解人性,知道要办大事就不能小气,而又不能对主上不敬,于是说了这样一个“笑话”,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同时也解决了国家的一场危机,真是一个睿智之人啊。
谢谢邀请,子画来回答
首先我们要知道淳于髡是何许人?他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如同汉代的东方朔,善良正直,而且风趣幽默,巧言善辩。
他是如何化解战争的呢?故事是这样的:
齐国要进攻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道:“韩子庐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东郭逡是四海之内最狡猾敏捷的兔子。韩子庐追赶东郭逡,三次绕着山跑,五次翻过山头;兔子在前面疲劳了,狗在后面也疲劳了,狗和兔子都疲惫到极点,各自死在那个地方。种田的老人见到了它们,没有任何劳苦就据有了那成果。现在齐魏长时期武力对抗,而使他们的**疲劳不堪,使他们的人民极其困乏,我担心强国秦、大国楚紧跟在后面,得到了种田老人(得到的)那种成果。”齐王恐惧了,谢辞了将军,让士兵休息。
总结一下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你现在来攻打我,我担心其他国家渔翁得利啊。齐王肯定不敢了。
古代历史上有没有狗血搞笑的事?
搞基真的会丧命今天换个花样,改黑东亚某半岛人吧。话说在元末明初的时候,那片半岛还叫高丽,统治半岛还姓王。当时这个倒霉小破国家在元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受夹板气,哪边都是随便一巴掌就能把它抽死的大爷,偏偏这两个大爷又打的你死我活。小小的高丽简直就是钻进灶坑里的王八生气窝火还不敢伸脖儿。
好在高丽王后是蒙古宗室公主,北元对高丽还算能留点余地,国主王颛也算个人才,好歹在两家之间维持住了平衡。然而在1365年,王后宝塔失里病故,给这个国家和王颛本人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说实话,王颛和媳妇之间的感情很好,蒙古姑娘虽然直率,但感情炽热,从来不嫌弃王颛那方面不行。没错,王颛这孩子有点隐疾,但这么好的媳妇突然就没了,他备受打击,开始越来越沉默。
俗话说不再沉默中失败,就在沉默中变态,痛苦的王颛选择了变态。安葬了媳妇后,他换上媳妇的衣服,精心梳妆打扮,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子弟卫。选拔大量身高体壮的年轻帅哥填充进去,这群帅哥每天都要进行基情四射的表演,王颛就在边上观摩学习。学习爽了以后,他就亲自下场当道具,让帅哥们表演,这尼玛完全是东方不败的既视感有木有?
国王长期搞基大臣们本来是没意见的,谁还没点个人爱好呢?问题的关键在于王颛还没儿子呢,即使现代的科学也不足以让两个男人生出孩子啊?于是大臣就劝王颛,大哥你搞基我们不反对,但是不是也宠幸下妃子,好歹留个后再搞基。要不然你丫千秋万代了以后,我们饭碗可就打了,那个叫朱元璋的狠爷可一直虎视眈眈的盯着辽东呢。
王颛表示亲们果然都是一等忠臣,都这时候了还能为我着想,就按你说的办,我回后宫生娃去。回到后宫王颛的眼泪就下来了,我要能行干嘛还搞基啊?思来想去,强大的国家责任感让他下定了决心。我不行不是还有子弟卫嘛?为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帽子变绿也在所不惜!
从此以后,王颛的日常就变成看子弟卫和妃子表演,然后再亲自下场当道具。半年以后,益妃果然怀孕了,王颛大喜,老子终于有后了!但这事儿不能宣扬出去,否则别说明朝,老丈人那边都得派人来砍我。为了这个风云飘摇的国家,只好牺牲我那些亲爱的们啦!吐槽机表示半岛男儿的爱国情操果然不是盖的,帽子都绿的发黑了还在为国家筹谋,请收下我的膝盖。
然而子弟卫们明显没有王颛的爱国情怀,凭什么你爱国我们没命?不行!要死一块死!我们之间是爱情,当初说过要一起到白头的,你怎能偷偷去油?于是这帮帅哥在某个深夜偷偷摸进了王颛的寝宫,用一把长剑怼进了王颛的脑壳,当时王颛的脑浆子就出来了,其他人一通乱砍,可怜的国王大人就成了一滩烂泥。
这就是半岛国王爱国不成身先死的故事,吐槽机负责任的提示,搞基有风险,从业需谨慎,英国爱德华,半岛恭愍王,菊花未开尽,猛士已断魂。切记,切记........
内容出自《高丽史》第三十六卷及第一百三十一卷
拍马屁需要口才,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
《北齐书》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宠臣和士开得势的时候,很多人都拉巴结他,马屁满天飞。
有一次和士开生病了,医生瞧过病之后,开了药,必须要喝一种“黄龙汤”。黄龙汤是文雅的说法,其实就是“粪汤”。和士开虽然想治好病,但是心理上总觉得过不去,犹豫不决。
正好,这时候来了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来拍马屁的。这个文人一听说黄龙汤,看到和士开面露难色,立刻明白。他马上说:“这有什么难的,不要担心,看我的。”于是,他举起杯子,咕咚咕咚两口灌了下去……和士开一看,哎呦,豪爽啊!于是自己也喝了一杯。
结果,还真把病治好了……
当然,史书没有记载这位大仙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后来有没有的得到啥好处。
不过,有一个人却是有名有姓的高手。
(图片源于网络)
郭霸,唐武则天时期庐江人。这货是个马屁高手,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干到了右台御史,也算是比较风光了。
《大唐新语》中,讲了一个郭霸的经典故事。说是御史大夫魏元忠生病了,天天躺在家里休息。于是,一个部门的官员都结伴前来,探望魏元忠。
大家闲扯几句,也就都离开了。但是,郭霸没有走,他看着自己的顶头上司生病,忽然一脸的痛不欲生,恳切的说:“老大,撒一泡尿吧,我给你瞧瞧病……”魏元忠肯定不愿意了,连忙摆手。
不过,郭霸坚决要求,语气不容置疑。看着下属这么上心,魏元忠无奈,只好尿了一点,给郭霸看看。
郭霸端着一碗尿看了半天,摇了摇头说:“不行不行,看不出来,我得尝尝……”
魏元忠一听头就大了!连忙阻止郭霸,说自己没事,大夫都看过了。但是,郭霸根本不理会,咕咚咕咚喝完了……然后,一抹嘴笑着说:“是苦的!这说明今天病就能好了!”
(魏元忠)
魏元忠,一脸懵……
这马屁拍的,把魏元忠恶心坏了,于是把这个八卦迅速传遍朝廷,大家纷纷耻笑郭霸。
黄龙汤、尿,能一仰头灌下去,心理素质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