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南京保卫战如果坚持巷战待援能否守得住?

南京保卫战如果坚持巷战待援能否守得住?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37 更新时间:2024/2/3 22:46:59

巷战是最考验守军的意志和决心的,在外围阵地被攻破的情况下,与敌人进行非常残酷的殊死搏斗。没有援军,也没有后路。

所以,巷战在很大的程度上打的是一口气。这口气什么时候卸掉是指挥官决定的。二战的时候,著名的巷战有三次,莫斯科,斯大林坚持在莫斯科不走,取得了胜利。斯大林格勒,朱可夫元帅也是在城内指挥的坚守和反攻。中国抗战的时候,最著名的巷战应该就是台儿庄大捷。池峰城将军带着残军坚守最后四分之一的角落,一边吐血一边指挥,终于等来了援军,取得了震惊世界的台儿庄大捷。包括一二八淞沪会战,也是典型的巷战,给予日军重大杀伤,也是决定撤退以后才撤退的。

反观南京保卫战,你看唐生智什么时候跑的就知道有组织抵抗是什么时候结束的了。

靖康之耻和土木堡之变,哪个让人觉得更为耻辱?

宋朝与明朝的两次大事件充分表现出了两个朝代在便对外敌时的气魄,而靖康耻和土木堡之变的事件中,很显然的是靖康之耻更为耻辱。这两次历史事件,我们从当时的皇帝的表现和百姓所遭受到的经历就可以看出。

靖康之耻宋朝,靖康失败后,金人占据开封外城,假装与宋朝和谈,希望让太上皇到金营谈判,而宋徽宗吓得不敢去,宋钦宗只能硬着头皮前去。

到了金营后,金军统帅并不理睬宋钦宗,只是派人要求降表,大臣孙觌反复改了四次才让对方满意,其降表大意就是让宋朝向金国称臣。拿到降表后,金人让太上皇来金营,而宋钦宗苦苦哀求,金人才勉强收回这个要求。

接着,金人在斋宫向北设香案,让宋朝皇帝朝北面而拜,作为臣子读降表,当时是风雪交加,宋钦宗作为一个皇帝受到如此欺辱,也只能暗暗垂泪。待降表宣读完毕后,金人才心满意足的回去。

当宋钦宗回到城中,看到迎接自己的大臣和民众时,心里感动的嚎啕大哭。可是他刚到皇宫坐下,金人便派人索要一千万锭,银二千五锭,帛一千万匹,听到这个数字后的宋钦宗突然想起自己的子民了。

他下令在开封大肆搜刮金银和马匹,让京城的马匹为之一空,金人要少女一千五百人,宋钦宗不敢怠慢,甚至用自己的嫔妃来凑数,而那些不堪受辱的少女自尽者甚多。

宋钦宗无法如实上交金人提出的金银布帛,就让权贵、富商、百姓凑数,所谓凑数其实就是抢夺,如有反抗,轻则枷锁,重则杀头,此番动作就连正皇后娘家也未能幸免。此时,开封城内一片狼藉,百姓哀嚎连天。

金人见宋钦宗如此胆小怕事,胃口变得更加大。他们又让宋钦宗前去谈判,但人到那里后又不予理睬。他们把宋钦宗关在条件极为简陋的房子里,外面重兵把守,然后想宋朝宣称,如果一日不凑齐金银布帛,宋钦宗便一日不得回去。

此刻的宋朝已经成为了金人的提款机,他们不仅在宋朝搜刮金银、连妇女、工匠、教坊乐工、图书典籍都被掠夺一空,而宋朝那些贪生怕死的官吏也非常卖力的为金人搜刮全国百姓。

到最后,宋钦宗被贬为庶人,宋徽宗被迫前往金营,父子被脱下龙袍后,金人扶持张邦昌为傀儡政权,继续搜刮。金人押着两位皇帝、亲王、皇后、嫔妃以及宗室成员北撤,当时被掳走的百姓十几万人,经过的地方房屋全被焚毁,所到之处生灵涂炭。

在北撤的过程中,宋朝女子不断相继有人死亡,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还要被金人士兵奸淫、虐待,以至于数万汉女子才走到一半路程,已死去半数以上。此刻的宋朝,百姓暗无天日、大好河山沦为敌人国土。

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但他并没有卑躬屈膝,而是表现得很镇定。明朝那边则是迅速的确立新君和太子,然后打死了王振的亲信马顺,之后于谦拦下准备逃跑徐,这一切都表现出明朝大臣的高素质、临危不乱的心态。接着,明朝廷部署全国各地进京勤王的军队,重用逃回来的武将石亨,加固城墙、操练军队。

也先这边想利用明英宗的皇帝身份做要挟,拿下宣府大同,但朝廷已经有了新皇帝,他来回边关游荡多次,也没捞到一点好处。忍无可忍的也先带着明英宗来到北京,希望可以和明朝谈判弄点好处回去。

但明朝却一点谈判的想法都没有,也先失去耐心直接攻打北京,当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明朝的士兵并没有龟缩在城内,而是全军列阵在城门外等待迎敌。

这是于谦当时下的令:

“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明军知道这次是死战,但没有人后退,他们要为上次的溃败洗刷作为军人的耻辱。也先在战场战斗中久攻部下,只能撤退,而于谦趁胜追击,一直追到居庸关才回来,而也先损失惨重。

在他带着明英宗逃回去后,觉得明英宗就是一个鸡肋,他希望明朝有人可以接他回去,然后弄点银子。但很无奈的是,明朝的皇帝和大臣上下同心,并不想给也先任何的好处,而景泰帝在坐稳了皇帝的位置后,更是不想让哥哥回来。

最后在于谦保证“天位已定,宁复有他”的情况下,景泰帝才同意把明英宗接回来,当然明英宗回来后发生的事,那是明朝自家的政治事件了。

对靖康之耻和土木堡之变的看法总结。两个朝代事件对比,宋朝在金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朝廷大臣胆小怕事,只顾个人利益和身家性命,主和派只顾求和,卖国割地、搜刮百姓无所不做。皇帝在金营做人质,遭受各种屈辱,开封百姓被金人大肆残杀,北方大地山河破碎。

到最后,皇帝和宗室成员被俘,宋朝半壁江山成为敌人的土地,而那些大臣没有拼劲全力抵抗,只求苟活。作为一国之君,为求残活,不惜用自己的身边的女人和子民来抵债,国家资源被掠夺一空,无数汉人女子被金人玩弄致死,宋朝全国千里无人烟,百姓尸臭数百里。

反观明朝,在经历大败,皇帝被俘后,朝廷大臣迅速稳定内部,主战派立刻把握朝政,立新军、加固城墙、操练部队、调集军队进京等,一切都是那么有条不紊。

对敌人的态度更是没有任何的胆怯,要战便战,没有退缩。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是明朝人不屈的表现,更是“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的气节。虽然这场战役明军损伤颇多,但却保住了沿边和京城的百姓以及明朝的国土。

因此,从上面两次历史事件对比来看,那个朝代更为耻辱,这已经很明显了。

当然是靖康之变耻辱,所以才会有“靖康之耻”这个说法,而土木堡之变只被称之为“变”。

靖康之耻是中国历代王朝里空前绝后的奇耻大辱,除了靖康之耻以外,中国从来没有过两代皇帝和后宫妃嫔,满朝文武一起被人打包带走的情况。宋徽宗宋钦宗作为大宋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居然上赶着当了金国的阶下囚。赵宋皇室的妃嫔公主,居然当了金军的性奴,被奸淫至死的人不计其数。可以说整个北宋的朝廷,都成了金国的奴隶,毫无尊严可言了。

而宋徽宗宋钦宗,也可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皇帝,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居然也在金国苟活了十几年。他们但凡有崇祯帝十分之一的骨气,也不会在历史上留下这样的耻辱。在异国当了十几年的阶下囚,宋徽宗死了以后居然还要被金国人出油来点灯。

话说回来,赵家的皇帝要是有崇祯帝的骨气的话,开封根本就不会失陷。金军两次南侵,每次的目的都是为了抢点钱,根本就没有灭亡宋朝的想法。第一次南侵的时候,在开封城下被开封的爱国军民大败。即使这样,宋朝皇帝也赶快和人家签订了屈辱的城下之盟,还严令宋军和义民不许阻击金军。第二次南下的时候,宋朝军民的抵抗意志更强了,但宋钦宗对军民高涨的战斗热情充耳不闻。当时开封城内尚有近十万宋军,全城百万百姓皆愿出死力,城中粮草可支持一年,全国的勤王军队源源赶来,而金军只有几万人。就在这种情况下,宋钦宗好死不死的命令一个叫郭京的妖道带着一群流氓去开门迎敌,开封外城随即陷落。然后吓破了胆的宋钦宗就放弃了内城防守和巷战,乖乖的去当了金兵的俘虏。

而土木堡之变就完全不同了。明英宗是在战败的军队中被俘的,跟宋钦宗在皇宫内出城投降是两个性质。而明英宗即使在被俘虏后,依然保持着皇帝的气度与体面,面对也先毫不畏惧,不卑不亢,其气度令瓦剌人都称赞。更重要的,明朝朝廷并没有在土木堡兵败后被击垮,而是在于谦的带领下很快重新组织起了北京的防守,并在之后的北京保卫战中大败瓦剌,瓦剌没有从中讨到一点甜头,于是在一年后灰溜溜的把明英宗送回来了。

其实在土木堡之变后,很多明朝大臣都倡议迁都,往南京或长安迁都,这时候于谦站出来,引用的就是靖康之耻的故事。靖康之变后,金军占领了开封,随即在开封设立了伪政权,整个华北不再为宋朝所有。如果当年明朝也南迁的话,那在明朝也势必出现一次南北朝,历史将会改写。所以靖康之耻并非全无好处至少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效果。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诸葛亮不夺取西藏?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西藏最早被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已经是在元朝的事了,而诸葛亮生活的三国时代距离元朝还有1000多年。他没那个能力征服西藏,也没有那个想法。第一、路途遥远、运输不便,三国时期的西藏还十分神秘,并不被蜀国所熟悉在当时的环境下,即便蜀国占领了西藏全境也没有用处,更何况西藏地广人稀、气候环境不如内地宜居。蜀国登记

  • 赤壁之战真实历史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赤壁之战是三国历史上一次真实的,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 陈玉成和李秀成是如何从通力合作走向见死不救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回顾李秀成和陈玉成关系的变化,不免感叹:好环境让人变好,坏环境让人变坏。早年同乡好友二人来自同一乡同一村。李秀成说他与陈玉成早年就是至交,到太平天国后,更是“格宜深友”。如果不是出自《李秀成自述》,还真是让人难以置信。陈玉成参加起义时15岁,李秀成参加起义时28岁,一个是初中生,一个是职场老油条,这

  • 古代有一个特别残忍的刑罚:坐冰凳,它到底有多残忍?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坐冰凳最早是日本鬼子,刑讯逼供杜月笙的大管家万墨林时使用的酷刑。后来被杜月笙的把兄弟戴笠发扬光大,用在了日本女间谍身上,据说太残酷,没有女人能扛得住。万墨林被称为“杜门第一红人”,同时也是戴笠和杜月笙的合作抗日的联络人。1940年大汉奸傅筱庵被杀,日本人怀疑是万墨林所为,于是命令汪伪特务机构76号将

  • 苏轼的爱情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苏轼的妾室朝云到曾经是歌女,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还有一个和苏轼很谈得来的歌女叫柔奴,苏轼曾问:“何处是吾乡?”柔奴歌曰:“此心安处是吾乡。”很得苏轼心意。不知LZ说的是不是她?故事要有描述才动人,实在不忍心浓缩:传说一:爱琴海琴是希腊有名的竖琴师。相传她的琴声能使盛怒中的波赛东恢复平静;相传她的琴声

  • 万里长城的城墙并不算高,当时是如何抵御外敌入侵的呢?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防御建筑,也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千百年来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长城的修建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为了防备北方的游牧民族,事实也证明,相较于南方的蛮夷,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更具威胁力。如先秦时的狄人,汉朝时的匈奴,唐时回鹘,宋时契丹女真等等。至于为什么城墙修建的不高原因有

  • 经典的战火中的爱情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战火中的爱情:爱在战火蔓延时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狙击手爱国者中途岛之战第九连……国外经典战争电影大全(热兵器时代)片名情节指数影效指数推荐指数1,雷霆救兵故事背景:地球人都知道,就不再多讲了2,雷霆战将故事背景:讲述1944年盟军反攻欧洲大陆时在森林中突破德军防线的战斗故事3,细细的红线故事背景:讲述

  • 为什么巷战会成为现代战争主流?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现代社会,自然对应现代战争。“斩首”行动,擒贼先擒王;科技、经济、金融、通信、军政重点等,主要位居城镇;瘫痪中枢,进而瓦解对方军事,自然“接手”对方的科技、经济等“家产”,因为现代就没什么大规模对刚的战争,大国互掐多是打打代理人战争、打打贸易战、打打嘴炮什么的。真干吃不消,那么剩下的都是代理人战争和

  •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的进步性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就有这么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在古代,华夏民族的血液中就淌着对小家和睦(家庭),大家统一(国家)的渴望。就如秦王统一天下一般,统一,不仅仅代表土地、权力、利益,还象征着国威。有人说:“秦王只是用暴力、杀戮,奢望来换取自己子孙的一片荫。”但是我不那么认为。尽管,征服少不了战争

  • 水浒传中,征辽期间两军有哪些精彩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梁山征辽篇章还是有不少精彩段落存在的,下面逻辑文史游就说三个自己认为比较精彩的战役吧。一、卢俊义独斗耶律四小将梁山在攻打玉田县时,在与大部队走失的情况下遭遇了耶律四子的截击,这四小将保底都是八水平,就算是这样,疲惫不堪的卢俊义还能以一敌四酣斗近两小时并且挑杀一人吓跑另外四人。这还不算完,接着孤军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