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墙的攻城方式有施行的可能,但需要因地制宜适时选择。
攻城一方,原本就面对后勤补给困难,攻城伤亡重等劣势,古代的城池规模巨大,想要用墙将其困住难度过大,只要守城方从里面破坏,那攻城方得不偿失。
砌墙的原材料如果就地取材,无异于激怒民心,而若是守军能够得到援军,里应外合将会对攻城方造成巨大的威胁。
所以通常以威吓的手段迫使对方出降,或者全力进攻才是最好的方式,砌墙战术综合而言得不偿失。
但如同秦国与罗马帝国修建长城,能够遏制双方的贸易和交流,对于国家的稳定有些重要作用,实现以守待攻。
1.城战真得是在争夺坚城吗?守城方,凭坚城而固守,那固守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不是为了歼敌,因为人家不攻你,你就没有办法歼敌。
也不全是为了拦路,因为除非险关要道,真得没法拦住人家的去路。
可以说是为了自保,就是打不过、然后躲起来。但是,这也太窝囊了,还不如打不过就逃跑,实在跑不了也可以投降。
所以,凭坚城而自守的目的,往消极的方向说是为了给对手制造障碍;往积极的方向说是为了管理对手。
制造障碍和管理对手,都是为了争取时间。
一个是消耗对手的时间。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顿兵坚城之下而还要猛攻,原因就是耗不起,钱粮消耗都是按天计算的。消耗对手的时间,就等于消耗对手的资源,再强大的对手,也经不起坚城之下的消耗。
同时,有些战略目的和作战协调,是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所以,消耗对手时间也是在阻止对手战略目的和作战协调的实现。
另一个是争取自己的时间。
之所以被人给包围了,就是以为己放力量没有组织好。军队和资源要么是没有集结、要么是投到了别的方向。所以,凭借坚城就能为自己争取到时间,然后举国大军开到,再跟对手野战。
即便自己不行,也还可以求援于盟友,比如围魏救赵和围魏救韩,都是自己干不过了,让盟友过来帮忙。
所以,攻城方和守城方,看似在争夺坚城,实际却在争夺时间。于是,这个问题也就清楚了。
2.古人城战都怎么攻城?最经济的方式,当然是困城,就是直接切断坚城的外部联络和资源输入,饿死城防军。但是这得有两个前提,一个是绝对优势、一个是耗得起时间。
比如侯景之乱的台城之战,侯景十万乱军把台城困死,从548年10月25日一直围到549年3月12日。台城守军实在饿得扛不住了,最后出了叛徒献城投降。
最暴力的方式,自然是强攻,也就是直接对着坚城输出破坏力,要么干垮城墙、要么干倒城门、要么直接翻墙而入。这个方法就太多了,爬云梯、建木楼、挖地道、撞城门,当然还有引水淹城,借助大自然的破坏力。
魏宋悬瓠之战、两魏玉璧之战、唐郑洛阳之战,凡是比较激烈的攻城战,基本上都会把各种攻城方法用了个遍。
困城和强攻,当然也得讲究方式方法。
所谓围城必阙,就是你得给守城的军队留出逃跑的口子。因为城战的目的不是为了歼敌,直接目的是略城、实质目的是时间,所以人家想跑就让人家跑。
还有就是攻城的过程中,也得攻心,就是争取敌人献城投降,白天猛攻强攻制造声势,晚上赶紧派出使者过去吓唬吓唬。如果人家准备献城投降,那就赶紧答应,而且还得给高官厚禄。
有没有任性的?围城必阙、不可能;献城投降、不允许。
当然有,历史上的奇葩事也多着呢。
汉新昆阳之战,王莽派三公重臣王邑、王寻率四十二万大军平灭绿林军的更始政权。这时候,绿林军已经把重镇宛城给包围了,而且每日强攻,宛城岌岌可危。所以,王邑、王寻这两个人就应该直接带着兵去支援宛城。结果这俩人走到昆阳小城的时候,竟然打起了攻城战,而且打的极为惨烈。
攻城讲求围城必阙,王邑不允许,四十二万大军把昆阳小城围了十几层,然后就是每日强攻。而且,王邑也不派使者入城招降,跟昆阳守军唯一的联络方式就是输出破坏力。
昆阳城里的绿林军应该是最没面子的守城部队,但为了生存也就不要面子了。既然你不招降我们、那我们就主动投降,所以派出使者到王邑大军,要献城投降,而且也不要啥条件,只要能活着。结果,王邑的答复是你们都给我回去,使者也得回去,给我好好守着昆阳城,我就是非要把昆阳强攻下来。
后来怎么样?
后来绿林军攻破了宛城,主力开始向昆阳移动。但是,也没等绿林主力过来,光武帝刘秀找了万八千援兵,跟昆阳城里的守军,里应外合,总共不到两万人的部队,硬是干翻了新朝的四十二万大军。这就是任性的代价。
3.在城墙外面砌墙就不是在攻城,而是玩行为艺术在城外砌墙,这个事情就不劳烦攻城方了,守城方已经做好了。
战国之时,就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郭就是外城,而城是内城。所以,凡是大城、坚城,城墙都修了两层。
还有就是首都,一般都会建有台城,实际上就是城内城。所以,侯景之乱的时候,建康城一下就攻破了,但是建康内城,也就是台城,却连攻了几个月。
攻城,表面上夺的是坚城,实际上抢的是时间。所以,就真得没必要城外砌墙了,因为太耗时间。
不是还有困城的方式吗?要把敌人困死在城里,我在外边修个城墙多好啊。
与其修城墙,莫如挖壕沟。
曹操攻打袁尚的邺城之战,就围着邺城挖了一道四十里长的壕沟,据说深宽皆有两丈。而且,曹操实施土木作业,在白天就是挖了一道既浅又窄的壕沟,所以守城的袁军根本就没当回事;晚上趁着天黑,曹军全体出动,一夜之间整出了一条深宽各两丈的大壕沟,而且还灌满了水。
一个白天加一个晚上,就能挖一条四十里长的壕沟。这个效率应该比砌墙的效率高多了。真要砌墙也得挖沟,因为你得打地基啊。
所以,与其砌墙,不如挖沟。如果非要往上玩,那就建木楼、堆土山,这些都比砌墙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