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为什么说金朝长城是中国古代分布位置最接近北极圈的军事防御工程?

为什么说金朝长城是中国古代分布位置最接近北极圈的军事防御工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9 更新时间:2024/1/25 11:35:17

金朝为了抵抗来自北边蒙古骑兵的侵扰和劫掠所修建的长城,地理位置是最靠北防御体系,当然是最靠近北极圈的军事防御工程。

金朝为女真族建立,世居长白山、松花江流域。公元11世纪初,女真族完颜部统一女真族。12世纪初,完颜阿骨打灭辽,于1115年称帝建立金朝,定都上京会宁府。1125年攻宋,于1127年4月监禁宋徽宗宋钦宗,正式代表灭掉北宋王朝。赵构建立南宋,经过15年交战后向金称臣,划淮河为界而治。于此金统一北部中原。

1127年蒙古人鞑靼部族崛起,推选出了合不勒汗,就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曾祖父,趁金朝与南宋交战之时偷袭、劫掠金朝,洗劫金朝的财富和人口。由于蒙古族以草原为家、游牧为业,生性野蛮,骑技射艺高超,战斗力极强,机动性高,已经对金朝北部边境构成大患。金朝在与南宋战斗中分身乏术,在”减丁战“无效的情况下,金朝只能对蒙古族采取守势,学习汉人修建长城来抵抗蒙古骑兵的偷袭。

1138年,金国开始在重要地段和区域修建金长城,但由于是战时,还要面对南宋的战争、蒙古的偷袭,因此这段长城并没有相接成片,组成有效的防御体系,往往被蒙古骑兵轻松突破,劫掠完后安然而去,1147年更是攻占了27团寨。面对活跃在北方的蒙古骑兵,不停的灵袭扰,金朝不得不请和,割让27团寨,赔偿25万头牛羊,绢30万匹和米豆等大量财物。

拿到赔偿的蒙古族并没有就此罢休,一样的抓准机会就骑马过长城,洗劫财物后安然而退,最后还带坏了金国的盟友塔塔尔人,也加入打劫的队伍。

1194年,痛定思痛的金世宗以倾国之力修建第二道长城,开掘宽2米深1米多的壕沟,就地采泥修建土墙,一箭之距修城堡做驻军和望之用;并逐步连接原来分散的边堡和边城,形成两道线形有效的防御体系。两道长城的建成有效阻挡了鞑靼部族南下的偷袭和抢掠,保证了金朝边疆的稳定和安宁。在金世宗以后的几代王朝继续维护长城并进行新的建造,总共修成四道,全长6000公里,是秦长城后的第二长的长城。

由于金朝是为了抵抗来自北边蒙古骑兵的侵扰和劫掠,所以修建的长城地理位置是最靠北的,作为北方的防御体系,当然可以称为就“最靠近北极圈”的军事防御工程”。

金朝鼎盛时期统治疆域的最北部位于包括今天中国的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联邦的远东地区,疆域辽阔。金朝修有两道长城,金明昌长城是修筑于明昌末至承安初期间;另一道金朝大安长城修筑于大安二年(1210年)至大安三年(1211年)。其中的金明昌长城,也称金边堡、金界壕,位于今内蒙古及黑龙江境内,是仅次于万里长城的古军事防御工程,由壕、墙、马面、边堡、关城五部分组成。因为金长城起初是为了抵御北极圈附近南下的各小型游牧民族的骚扰,所以位置建的很北,成为最靠近北极圈的军事设施。而纵观西方其他国家,比之纬度更高的国家几乎全是岛国,有海洋作为天然防御,所以并不用建造诸如长城等军事设施,

秦始皇修造长城扫平百越,而且还平定了六国焚书坑儒。他是伟大的帝王还是残酷的暴君呢?

筑长城偏安一隅,修阿房宫建陵墓盘剥百姓,杀功臣指鹿为马,兴文字狱焚书坑儒,秦始皇乃是千古暴君!

秦始皇有功亦有过,但总体而言肯定是功大于过的。秦始皇在位三十余年,在中国的历史上,这个在位时间不算上,但就是这个在位时间算不得长的人,上承两千年,下两千年。秦王亲政后就表现出他性格中鲜明的两面:一个是下面的,善于用人,任用贤能,从如流;一个是惟我独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强悍而不失细腻,阴鸷而不失勇武。秦始皇挥兵东方六国,只数年便彻底结束了六国的气运,统一战争打得波澜不惊,除了在楚国的暂时失利,并没给后世史家绕舌的机会。至于有些人说没见到他有多强的军事指挥能力,这个我是不认同的。君主是猎人,他要做的只是制订战略计划,而具体的战役应该交给臣子猎狗来处理,而秦始皇在战略方面表现得很好,比如先亡韩还是先亡赵,当多数人要亡韩时,秦始皇却决定先打击赵国这个六国中的最强者,亦是个刺儿头。而当秦始皇将赵国彻底打垮后才挥兵向韩。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而在法家思想指引下进行“作一”,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大一统”。统一文字度量衡,“书同文行同轨”。着眼于制度、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统一这一点上秦始皇对中国的贡献可以说是相当大的。在西欧,查理曼大帝进行了一系列征服战争,打下一片江山,但他在制度上没有太多的建树,结果他一死,西欧就再也没有统一。秦始皇吞并六国后,又借着强盛的兵威挥兵百越、匈奴,从而统一了百越,并让匈奴退七百余里。使得秦末中国混乱之时匈奴对中国没有大的动作。

但是他修阿房宫大兴土木,焚书坑儒,坑我四百多个知识分子,四处求仙,幻想长生不老,大造始皇陵,引起民怨沸腾等,是他的过错。功过相抵,他仍然无愧伟大的帝王,无愧千古一帝的称号。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岳家军下辖12个主力军,一个背嵬军,到底有多少官兵?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悟空问答官方邀请!首先纠正一下,岳家军的十二军包括背嵬军,全军约十万有余。岳家军十二支分别是背嵬军、前军、右军、中军、左军、后军、游奕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水军。十二军中,背嵬军属于岳飞亲军,是精锐中的精锐,“背嵬之名,始于西番”,岳飞此举是效仿韩世忠。游奕是游绰之意,踏白是武装侦

  • 历史上有哪些打得难解难分的攻防战?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两山轮战,无论对我国还是世界而言,都堪称最难解难分的攻防战。作为距离我国最近的战争,对越战争却显得最为“低调”,而作为对越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山轮战则显得更加陌生。但即便如此,也难以掩盖这场战争的艰苦卓绝和重大意义。其中两山轮战无论在我国还是在世界都称得上是最难解难分的攻防战。1975年,美国撤离

  • 中国历史上战役及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战役:赤壁之战典故:赤壁之战是发生在东汉时期的一场战争。官渡之战后曹操逐渐统一了北方,接着他在完成了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之后,遂发起了统一南方的战争。长勺之战是中国战争早期的一场经典战役,虽然没有武王伐纣的气势,也没有宣王南征的规模,是一次诸侯之间规模不大的战争。但它却在政略、战略和策略上体现了古代

  • 10从1914年到1918年,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那些重要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这次事件为在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普林西普的行动是热爱民族的表现,但是刺杀斐迪南的这

  • 水浒传三打祝家庄的概括?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三打祝家庄:梁山好汉因杨雄、石秀上山,决意攻打祝家庄。宋江带兵一打祝家庄,命石秀、杨林去探庄。杨林被擒,石秀遇钟离老人,得知盘陀路走法。祝家庄伏兵齐出,梁山人马迷路,幸亏石秀赶到说出暗记,花荣射落号灯,人马才得安全退出。宋江二打祝家庄,仍然失利,但活捉了祝家庄的同盟军扈家庄的女将扈三娘,剪去了祝家一

  • 中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有哪些秘密?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奇观呢?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据说,悬棺之“悬”,古时并不悬。那时候水位较高,古人顺流而葬。如今水位降了,落差大了,“悬”的感觉也就生成了。悬棺是我国古代一种奇特的葬俗,它曾分布于中国南方许多多区,己知有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13个省区,内蒙古阿尔山市也被传出存在悬棺,此外,在东南亚及太平洋南部岛

  • 秦始皇怎样用长城打败敌人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要清楚,长城具有防御性,而没有进攻性,所以说通过长城是无法打败匈奴,只能抵挡匈奴的进攻。蒙恬带领三十万秦军屯守长城,筑起秦的北方防线,扼制匈奴南下犯境。因此秦并未打败匈奴,而是始终受到匈奴人的威胁。真正打败匈奴的是汉武帝!实际上秦始皇并没能用长城打败敌人。北方少数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几乎全民皆兵

  • 壬辰战争中的明军士兵,奔袭千里远赴朝鲜作战,受伤后如何治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壬辰战争是朝鲜方面的说法,我们称为万历朝鲜之役,乃万历三大征之一。朝鲜无力应对日本的14万大军,哀求大明王朝援助,朝廷遂发兵4万击倭,最高峰时兵力一度达到了七万之众,战争前后打了八年之久,据后世研究,明军伤亡有3-6万人之多。有些影视剧和小说中将古代军队描写的极为残酷,战友倒地救都不救就一刀杀了,其

  • 世界著名五大珍珠传奇故事是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一、古埃及女皇克娄巴特拉的珍珠???古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又称克娄巴特拉)的耳环上镶有两颗硕大的海水珍珠,这两颗珍珠价高无比,据说可养活埃及全国人民一个世纪。传说当女王知道了她的情人安托万喜欢吃喝玩乐,并经常在宫廷举办盛宴,痛饮美酒,大吃山珍海味时,很担心安托万的挥霍,会损害自己的荣誉,于是便决定

  • 明朝巅峰时期军事实力有多恐怖?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巅峰时期的军事实力是可以吊打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明朝巅峰军事实力要分两个阶段,因为不同的状态下,巅峰军种不一样,所以有三段巅峰实力。第一阶段:永乐年间宣德年间。在这个阶段,蒙古残余势力还会时不时捣乱,朱棣的战略战法学于蓝玉,极其擅长突袭,一般朱棣对蒙古都是骑兵对骑兵。在靖难结束之后,朱棣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