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有哪些将军,能够做到战必胜,攻必取,每遇大战都能够做到临危不乱?

历史上有哪些将军,能够做到战必胜,攻必取,每遇大战都能够做到临危不乱?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962 更新时间:2024/3/5 16:31:18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说说林彪的几个战例:

第一,湘江会战。

湘江会战非惨烈,湘军几个师连续猛攻,杀到红军眼皮底下。

当时林彪是红一军团军团长,他的指挥部在最前线。

此时湘军已经四面击破红军防线,一股湘军大约100多人,甚至摸到了红一军团司令部几十米的地方。

当时湘军连长下令上刺刀冲锋,务必活捉林彪。

而此时林彪也在用望远镜观察战场情况,突然他看到几十米外草丛里面有一片光阳反射,很耀眼。

林彪身经百战,非常有经验,立即判断是敌人上刺刀时候的反光。

他丝毫不乱,首先命令警卫排立即准备战斗,同时命令司令部非战斗人员立即反方向转移,随后亲自拔出手枪。

而他的政委则紧急联络周边部队。

湘军果然进行了一次冲锋,然而警卫排已经准备好了,一轮盒子炮将他们压制住。

随后,周边部队派出1个连从侧面杀过来,湘军见腹背受敌,只得撤退了。

差一点点,林彪就做了刀下鬼。

第二,林彪中弹。

大家都知道,林彪在抗战期间,经过阎锡山晋绥军二线阵地是,突然被一个新兵开枪误伤。

当时林彪并没有穿日本军大衣,只是穿着普通八路军军官的棉衣。

因为骑马走在最前面,被新兵误认为是日本人,这才吃了枪子。

林彪中的这一枪非常重,子弹从背后射入,擦伤脊椎又打飞了一截肋骨后飞出,射穿了肺部。

正常来说,这种枪伤是致命的。

林彪也知道是重伤,然而直到昏迷前他都非常镇定,仔细命令部队暂时有政委负责管理,军事指挥由某旅长负责,部队暂时应该怎么调动之类。

这种生死关头的镇定,才是真的镇定,不是演戏。

很多人在这时候吓得大哭大叫,闹着不愿意去死。

第三,东北的一次误会。

林彪刚刚进入东北,当时局势很乱,到处都是土匪在活动。

一次警卫部队也派出去剿匪了,司令部只剩下几个人。

晚上,突然哨兵报告发现可疑人影,怀疑是土匪。

就在此时,突然就在林彪房间门口,的打响了一梭子。

当然哨兵和秘书都大吃一惊,以为是土匪摸到司令部了,一下子都乱了起来,拿枪的拿枪,躲避的躲避。

而林彪只是“哦”了一声,就像没听到一样,继续看他的地图。

后来才发现,人影确实可能是土匪的探子,但发现村里有解放军就没敢进入。

至于那梭子子弹,是一个警卫员听到有土匪,急忙装弹备战。

紧张之下,他错误扣动扳机,一梭子的子弹就打在林彪房间的窗沿下。

说到带领大兵团作战,能够保持临危不乱,战必胜,攻必取的将军,我就想到了刘伯承将军。

说到刘伯承将军,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刘伯承有“军神”的称号,他的一生真的是打了太多的大仗和胜仗了。他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为擅长的战役就是带领大兵团作战,而且每一次战役都是可以做到战必胜,攻必取的。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都知道刘伯承带领的129师在太行山一代抗日。

在这期间他打了很多打仗,尤其是百团大战的时候,几乎将近一半的兵力,都是来自刘伯承的部下。

可以说他们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的时候,刘伯承带领的大兵团作战,也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尤其是千里跃进大别山和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最被人津津乐道的。

要知道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是刘伯承和邓小平带领的孤军,深入到了敌人的核心地区,他们如同一把尖刀一般,刺入到了敌人的心脏。

这一次战役,为解放战争的大反攻拉开了序幕。

可以说正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让国共之间的战役,从黄河以北迅速扩展到了长江延安。

所以说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就是解放战争时期,最为有名的一场伟大的战役。

另一场刘伯承指挥的战役就是淮海战役了。

在淮海战役当中,刘伯承带领的中原野战军把黄维带领的十二兵团给围在了双堆集这里,两军进行了激烈的厮杀。

最终黄维在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的情况下,也没有能够突围而是被刘伯承打败,并且被刘伯承俘虏。

可以说淮海战役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起了关键的作用。

所以说到可以带领大兵团作战,并且能够做到战必胜,攻必克的将领,我就想到了刘伯承以及他带领的刘邓大军。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名的战役和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所谓经典,不一定要规模大,影响光,而是战役的过程精彩。以下就是我的看法,也许是一家之词,如果大家有意见,还请多多海涵。第十位:韩信背水一战破陈余,经典吧,以少胜多。打破军事常理的经典战役。三万新兵破二十万(实际大概十万左右吧,不过也够可以了)第九位:陈和尚破蒙古大昌原之战,此役完颜陈和尚以400骑打

  • 历史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长平之战:主将zhidao白起,坑杀了四十万德赵军,比南京大屠杀还惨;巨鹿之战:主将项羽,以少胜多德经典战例,一战把秦国打垮了;漠北决战:主将卫青、霍去病,这一战基本上解决了匈奴边患;昆阳之战:主谋刘秀,一万绿林军打败了王莽四十三万,一战把王莽新朝打垮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不回作解释了;淝水之战:主

  • 刘邦,项羽争霸的成语故事或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成语故事叫做楚汉之争,项羽和刘邦推翻秦朝后,刘邦(汉王)和项羽(西楚霸王)长达四年的争夺帝王之位的战争,由于项羽刚愎自用,骄傲自大,而刘邦任用贤人,借有利的地理条件,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建立西汉,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刘邦项羽争霸的成语故事有破釜沉舟,乌江自刎,霸王别姬,四面楚歌

  • 山西临汾有什么历史名人?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临汾的女婿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临汾古称尧都,平阳。相信你看到这两个名字就能想到上古时代的尧帝和他嫁给舜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当然也能想到平阳公主府走出的两位战神卫青和霍去病。没错,临汾就是这样一个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到了近代,山西虽然深处内地山区,但出的名人真不少,忻州的阎锡山薄一波,运城的

  • ?我国古代被称为“双壁”的两篇文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是《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双璧喻指一对完美的人或物。《北史陆凯传》:“子与弟恭之并有时誉,洛阳令贾桢见其兄弟,叹曰:‘仆以年老,更双璧。’”清珠泉居士《雪鸿小记陈银儿》:“陈银儿……素服淡妆,亭亭玉立,与绿筠夹河而居,年并十九,固一时双璧也。雨天:三国时期魏蜀在樊城大

  • 世界古代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7世纪中叶以前的世界历史称古代史,这期间年著名战争有:美吉多之战(公元前1469年发生在巴勒斯坦),希波战争(公元前492前449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前404年),亚历山大东侵(公元前334前324年),高卢战争(公元前58前51年),罗马内战(公元前49一前31年),拜占廷一波

  • 日本战国真是村长斗殴吗?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确实有的战斗是村庄斗殴,但也有大规模的战役。很多人认为日本很小,是小日本,萨沙一直也都这么认为。去了日本以后,你会发现日本并不小,至少不比欧洲那些所谓的大国要小。大家注意,日本领土面积是38万平方公里,同中国比当然不大。然而,德国不过35万平方公里,英国24万平方公里,法国最大也

  • 戚继光的主要事迹有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戚继光和倭寇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战斗,从山东到浙江再到福建,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沿海地区。他抗击倭寇的过程中,训练了专门的军队对抗倭寇,人称戚家军,还创立了鸳鸯阵对付倭寇,十几年的时间几乎将沿海的倭寇荡平干净,他被称为抗倭英雄。抗倭结束,戚继光的故事还没结束,他被派去驻守明朝的北边,他到蓟州后,先做好防

  • 居庸关八达岭长城段,历史上经历过哪些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居庸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已将居庸,列为天下九寨之一。元王恽《中堂事记》载,世传秦始皇北筑长城时,曾“徙居庸徒于此”,故名,“庸”指苦役,“徒”指囚犯。民夫士卒被强征徙居在这里,所以被称为居庸关。当然了,这个说话只是一家之言,也并不准确。《周礼》载,周朝因功授赏,分功勋为不同等

  • 有人说关中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却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关中地区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凭借据险而守的优势,从而达到可进可退的战略目的。加之关中平原土壤肥沃,是一个割据发家的好地方。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主要是经济中心、军事重心的东移和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关中形成历史上的关中地区广泛的指秦岭以北,渭北山脉以南,西起宝鸡,东至潼关的渭河平原和关中平原,后因战国时期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