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戚继光的主要事迹有什么?

戚继光的主要事迹有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76 更新时间:2024/1/25 8:19:04

戚继光和倭寇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战斗,从山东到浙江再到福建,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沿海地区。他抗击倭寇的过程中,训练了专门的军队对抗倭寇,人称戚家军,还创立了鸳鸯阵对付倭寇,十几年的时间几乎将沿海的倭寇荡平干净,他被称为抗倭英雄。

抗倭结束,戚继光的故事还没结束,他被派去驻守明朝的北边,他到蓟州后,先做好防御工事,加厚城墙,然后再积极训练军队,严肃军纪、增强军队实力,创立车阵,保卫了明朝北边的安全和稳定。

戚继光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

抗倭英雄戚继光》戚继光十七岁时,继承父亲的职位,当了登州卫指挥佥事,登州就在今天的山东。二十二岁的时候考中武举,到京城会试,到京城正好遇到蒙古兵来进攻,他临时被安排去守卫京城九门,还向皇帝上书守城的方略,他的军事才能初步展现。二十六岁是被任命为都指挥佥事,管理的范围扩大,主要职责是抗击山东的倭寇,从此以后,戚继光和倭寇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战斗,从山东到浙江再到福建,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沿海地区。他抗击倭寇的过程中,训练了专门的军队对抗倭寇,人称戚家军,还创立了鸳鸯阵对付倭寇,十几年的时间几乎将沿海的倭寇荡平干净,他被称为抗倭英雄。

抗倭结束,戚继光的故事还没结束,他被派去驻守明朝的北边,他到蓟州后,先做好防御工事,加厚城墙,然后再积极训练军队,严肃军纪、增强军队实力,创立车阵,保卫了明朝北边的安全和稳定。

从抗击倭寇到镇守蓟州,戚继光工作都很出色。公元1583年,他受党派之争被调往关东,两年后被罢免官职,公元1588年因病去世。

戚继光修长城

在中国历史上最不缺乏长城的故事,长城作为中国标志性的建筑经历几千年的风雨而屹立不倒是有它的原因的。比如最有名的孟姜女,在那么悲情凄惨的故事下戚继光修整长城的事仿佛就没有那么多看点了,不过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当我们现在站在八达岭长城享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可不要忘记了这位伟人。

在戚继光还未上任前这雄伟的万里长城由于风雨的侵蚀和人为的原因就已经是残破不堪了。隆庆二年,戚继光一上任就向朝廷建议重修长城。修整长城是戚继光抗倭之后第二件为祖国所做的贡献,在今天看来他的劳动成果不亚于现在任何一个建筑家。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敌楼也是经戚继光的手修整的,敌楼的作用是用来防御和打击敌人。修整后的长城更加宏伟壮观,经专家鉴定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历史的精华所在,其布局和建造材料都非常利于躲避敌人及进攻。不过放在今天,八达岭长城成为了一处风景区,后人把它当做旅游胜地。这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伟大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给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遗产。

如今的八达岭长城经过几千年的风雨依旧威武雄壮,这是先人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站在长城上,仿佛依稀能看到戚继光是如何不分日夜的操劳,这片宏伟绵长的古建筑物倾注了太多戚继光将军的心血。作为后人的我们,站在长城在观赏祖国这片大好河山的同时更要心怀感恩。

戚光的故事?

戚继光率领所部九战九皆,取得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倭寇们心惊胆战,给戚继光取了个名字叫“戚老虎”。

次年夏,率戚家军南下福建,荡平倭寇在横屿、牛田、林墩的三大巢穴。嘉靖四十二年(1563),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人取得平海卫大捷。

次年,升总兵官,镇守福建全省及浙江金华、温州两府。是年11月,倭寇2万人围攻仙游,戚继光“用寡击众,一呼而辄解重围;以正为奇,三战而收全捷。”从此,戚家军威振中国海疆,倭寇望风而逃,危害已久的倭患终被荡平。

戚继光(1528年一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孟诸,登州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抗倭名将、民族英雄!

戚继光文武双全,他写的一手好字,做的一手好诗,在兵器改进和工程筑造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在抗倭时期,他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天下名句!

戚继光是明朝中后期最杰出的将领,戚少保的威名和他的戚家军可谓名动天下!他在东南绞杀倭寇、在塞北对抗蒙古,为大明的平稳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居庸关八达岭长城段,历史上经历过哪些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居庸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已将居庸,列为天下九寨之一。元王恽《中堂事记》载,世传秦始皇北筑长城时,曾“徙居庸徒于此”,故名,“庸”指苦役,“徒”指囚犯。民夫士卒被强征徙居在这里,所以被称为居庸关。当然了,这个说话只是一家之言,也并不准确。《周礼》载,周朝因功授赏,分功勋为不同等

  • 有人说关中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却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关中地区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凭借据险而守的优势,从而达到可进可退的战略目的。加之关中平原土壤肥沃,是一个割据发家的好地方。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主要是经济中心、军事重心的东移和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关中形成历史上的关中地区广泛的指秦岭以北,渭北山脉以南,西起宝鸡,东至潼关的渭河平原和关中平原,后因战国时期秦国

  • 二战中的巴普洛夫大楼,为何德军三个月都攻不下?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巴普洛夫大楼,是一座位于斯大林格勒的四层红砖建筑,正好在一个十字路口,所以是个绝佳的观察所,而且距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一个苏军由东岸向西岸进行补给的重要哨所,重要性不言而喻,原本已经落入德军手中,只是他们认为没什么重要性,所以防卫松懈,又被苏军夺了回来,这是苏联卫国战争中是一个重要的据点,当时守着这

  • 为什么历史上的西凉那么难平定?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西凉古代称凉州,今天的甘肃武威市凉州区,西汉汉武帝刘彻把其纳入汉朝版图,西凉少数民族居多,以羌人为主,羌人生性野蛮反复无常,后汉初年屡次反叛,很难平定!西凉难以平定,是因为西凉自产良马,士兵以羌人为主,民风彪悍,士兵不从事生产,以抢劫为生,他们的铁骑骁勇善战是职业性的军人!汉末三国时期,董卓带三千铁

  • 刘邦如火如荼地还定三秦,为什么项羽置之不理?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我们看一下史记的记载。“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令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南阳,以迎太公、吕后於沛。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

  • 唐朝与吐蕃百年战争进程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没有胜利者,自古如此。唐朝与吐蕃死磕了近百年,最后双双在公元9世纪衰落灭亡。大唐和吐蕃的实力对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着,简而言之,在大唐在太宗高宗玄宗在位之时还能吊打吐蕃,安史之乱后,随着大唐西方边境的精锐部队被抽调中原作战,吐蕃趁机攻占大唐河西走廊,直接切断大唐安西都护府和唐政府中央的联系,并

  • 中国 汉朝有卫子夫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孝武思皇后(?-前91年),卫氏,名不详,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38年,谥号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1]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家讴者。于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宫,建元三年(前138年)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册立为皇后,征和二年(前

  • 战争带给儿童哪些苦难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

  •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和平-战争-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道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发生的战争更是数不胜数。特别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改变历史发展轨迹的关键战役。通过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大战役。一、涿鹿之战发生于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

  • 中国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时,用了什么金属做的工具凿开了三门峡?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如意金箍棒,先变成针那么大,然后插到洞里一直喊大大大,于是就有了三门峡。历史上真实的大禹治水,没有经过三门峡。大禹真正治理的河流不是黄河,而是淮河。历史跟神话不一样。历史没有神话那么美好。过去,书籍上都写大禹治水是治理黄河。但是今天,其实书籍都已经改了,只泛写大禹治水。毕竟,神话不是历史,就算要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