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战国时期的“围魏救赵”的经典战役出自谁手?

战国时期的“围魏救赵”的经典战役出自谁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613 更新时间:2023/12/24 8:22:05

“围魏救赵”自然是出自孙膑之手,事实上庞涓前前后后中招了两回!

自从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在魏文侯的带领下,魏国的小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成了战国初期最强的国家。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不断的开疆拓土,和赵国的矛盾日益增加,双方为争夺卫国的土地战争连年不断。到了公元前354年,魏国终于忍不住派遣大将庞涓率领魏国精锐之师,北上奇迹袭击赵国的邯郸城,想一下解决赵国对自己的威胁,赵国抵挡不住,赶快求救于齐国。齐威王看在赵国割让几座城池的分上,派遣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救援赵国。

田忌想直接进兵赵国,在邯郸城外和魏军决一雌雄,孙膑却建议大军应该直捣大梁城迫使庞涓回师救援,邯郸之围可解,这时邯郸因迟迟等不到援军已经开城投降魏军。刚刚进城的庞涓听到齐军要进攻大梁的消息,只好率领轻装主力救援大梁,孙膑探听庞涓回师,随即令齐军主力部队秘密转移到魏军返回大梁必经之路的桂陵,以逸待劳等待庞娟。毫无准备的魏军突然遭到袭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大败而归,史称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后魏国并没有消停下来,这次又盯上了韩国,特别是韩国吞并了郑国,把都城迁到了新郑,这让为国感到压力山大,魏国发动了对韩国的战争,大将庞涓率领魏国精锐之师围攻了新郑,韩军出城迎敌,结果是五战五败,走投无路后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又是派遣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救援韩国。齐军依然是直捣大梁迫使魏军放弃新郑。

魏惠王真是既委屈又恼火,破口大骂齐国就是个无耻小人,三番两次的在背后使坏,这次一定要先把齐国打趴下再说。于是以太子申为统帅,庞涓为大将,气势汹汹的向齐国扑来,以求决一死战。孙膑让齐军一路向后撤退,诱使魏军追赶,并命令齐军第一天用10万灶做饭,第二天用5万灶做饭,第三天用2万灶做饭,用来迷惑庞涓。

庞涓原本对孙膑十分顾忌,但是一连三天见锅灶越来越少,就大喜过望,以为齐人贪生怕死,孙膑也不过如此而已。于是只带领少量军队日夜兼程追赶齐军,当弃军撤退到马陵时,孙膑让1万多弓奴手居高临下埋伏在道路两旁,并让人在路旁的大树上刮去树皮,写上“庞涓死此树下”,然后预订暗号,看见大树下有火把照亮,立马万箭齐发。夜幕时分,庞涓率领魏军来到马陵道,看到大树上有字,想用火把照亮观,谁知火把刚一着火,齐伏兵万箭齐发,很多魏兵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变成了刺猬。

庞涓自知兵败,拔剑自刎而死,齐军乘胜攻击太子申的大军,经过一场混战,太子申被俘,魏军惨败。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全过程。

只是有多少人知道孙膑和庞娟其实是师兄弟呢?他们都是师从鬼谷子,但庞娟还没学成就离去了,而孙膑是个学霸,决定先完成学业。庞涓出来后在魏国国混的不错,在魏国的他无时无刻都在想自己的师弟,因为他知道孙膑出山后才华绝对碾压自己,于是想方设法骗孙膑来魏国并陷害他,孙膑历经九死一生,靠着装疯卖傻捡回一条命。他以刑徒身份密见齐国使者,用言辞和才华打动使者,带他去齐国成了田忌的门课,之后才有了田忌赛马和围魏救赵的故事!

战国时期“围魏救赵”的经典战役出自著名军事家孙膑。

此经典战役的大概过程是,公元前354年,由于赵国攻打了魏国的小弟卫国,夺去了卫国的漆地及富丘,公元前353年魏国出面干涉,发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迫于压力向齐国求救。齐国应赵国的请求发兵救援,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去救援赵国。田忌起初的救援打算是治本邯郸和赵国并肩作战,但田忌认为其时的魏国精锐部队都在攻打赵国,魏国的都城大梁肯定空虚,应该进军大梁,迫使魏国回师自救,这样赵国之围自然就解除了。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率军进攻魏国都城大梁,并占据交通要道,预先选好了作战地区,在桂陵等待魏军,以逸待劳,大败魏军解除了赵国之围。

“围魏救赵”战役的经典和精彩之处在于:它绕开了问题的表面现象(不去直接和赵国并肩作战),而是从食物的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攻打魏国都城,迫使其回师自救,赵国之围自解),取得了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这其实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看起来舍近求远,但由于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便可以避开问题,直接得到答案。由于“围魏救赵”战役的经典效果,后被兵家多次采用,“围魏救赵”也被列为“三十六计”第二计。

有趣的是过了十几年后,公元前342年,魏国将领穰疵在南梁和霍地击退了韩国将领孔夜,韩昭侯急忙向齐国求救。孙膑故技重施,再次使用了“围魏救赵”的战术,率军攻击魏国都城大梁,并在马陵设伏,大败魏军,并在此战中,孙膑干掉了曾经陷害他的同门师兄庞涓。从此魏国元气大伤,失去了强国地位。

图片选自网络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世界上有哪些没经历过战争的国家?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其实世界上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国家还是有一些的,尤其是一些弹丸小国。主要是大洋洲的岛国。这些岛国很多与世隔绝,距离大国很远,从来没有发生过战争。这些我们不谈,就看看大国中有没有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来看来去,恐怕只有格陵兰了。格陵兰于2008年11月25日举行自治公投,成为自治国家。但国

  • 历史迷进来!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环境:北方比较冷,所以人长的较南方人高,在饮食方面也与南方有区别。南方比较温暖潮湿,如果说北方人是豪爽的话,南方人则可以说是“小家碧玉”。文化:自宋代以后北方的游牧民族比较活跃,因为是逐水草而居,所以自己的文字等较少,没有固定的居所。南方则不同,南方主要以经商为主,水运比较发达,占有良好的地势条件,

  • 抗美援朝中,有哪些空军战斗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空军共授予特等功臣16名,一等功臣68名,其中有21人获得英雄模范称号,后来又有“空中十勇士”之说,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几位空军战斗英雄。王海,山东乳山人,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空军第3师第9团第1大队大队长,个人击落敌机4架,击伤5架,带领所在大队9架飞机参加空战80多次,取得击落敌机29架、大队内人

  • 提到三国,想到的都是内斗,那么三国时期有无和匈奴的战事呢?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时候,乘机招兵买马,发展各自势力,形成了军阀割据。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由于董卓乱政,李郭汜大交兵,皇帝出逃,各地军阀相互混战,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变得不可收拾。曹操听从荀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大汉丞相自居,征讨四方,相继讨陶谦、擒吕布、征袁术、驱刘备、败袁绍、平

  • 为什么古代战争会有以少胜多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采石之战……中国古代战争以少胜多的战例之多,已经到了几乎快要成为一条定律的地步,那么,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试着说三条。第一,在古代战争中,兵多有时候仅有理论上的数据优势,在实战中并无法一线铺开,构成压倒性的优势。比如在采石之战中,虽然完颜亮发动了号称60万军队

  • 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采取了哪些措施稳定人心?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曹操在东征西讨,基本统一北方后,志得意满雄心勃勃,大举挥军南下,企图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进而统一全国。没想到在赤壁遭遇了大败。曹操赤壁之败虽然原因复杂,但也是应了骄兵必败这句俗语。赤壁之战失败后,北方出现了许多叛乱导致人心不安,曹操于是退回北方,主要做了以下两件事稳定人心。一:平定叛乱巩固

  • 历史上真实的长津湖之战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鉴于美军强大的火力、完备的后勤,陆战一师被九兵团包围后全力突围,用事先修建的战时机场撤出了全部伤员,其他战斗人员在强大火力掩护下携带全部装备成建制突围成功,既没有被歼灭也没有被击溃。九兵团在付出数倍于美军的伤亡后成功的将美军赶出了长津湖地区。中国人认为是志愿军胜利了,因为在武器、后勤巨大劣势的情况下

  • 中国古代伤亡人数最多的是哪次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长平之战”。一,战争经过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

  • 赤壁之战为什么也算刘备一份功劳?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刘备的出现给这场战争提供了新的机遇,首先,刘备在长江北岸也有部分势力,包括刘琦的一万水军,还有关羽张飞统领的步军,在战略上可以起到牵制曹军的作用。其次,刘备的汉室皇叔身份,给孙刘联军提供了一个大义的名分,从一场地方抗拒中央的割据战争变成汉室内部力量反对吞并的抵抗战争,从而可以争取更多的舆论支持。再者

  • 世界历史上,最能打仗的国家是哪个?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不管是在冷兵器时代,还是在热兵器时代,或者是机械化和信息化时代,世界上很能大战的国家有很多。大家扳着指头数一数,随便就能数出数个国家,比如说二战中的德国、十三世纪的蒙古帝国的军队,还有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的军队,另外还有在希腊的马拉松平原一战成名的希腊雅典的军队。那么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世界上最能打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