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曹操在东征西讨,基本统一北方后,志得意满雄心勃勃,大举挥军南下,企图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进而统一全国。没想到在赤壁遭遇了大败。曹操赤壁之败虽然原因复杂,但也是应了骄兵必败这句俗语。
赤壁之战失败后,北方出现了许多叛乱导致人心不安,曹操于是退回北方,主要做了以下两件事稳定人心。
一:平定叛乱巩固政权。
前期曹操在统一北方时,为了拉拢地方割据势力,从而快速壮大自己的实力,曹操给各地地方武装保留了很大的军权,但是他们都只是迫于曹操强大的实力而屈服,对曹操并没有忠心,曹魏政权更不是滴水不漏。所以在听到曹操赤壁大败后,许多地方都趁机叛乱造反了。
曹操于是留下大将曹仁镇守江陵,自己就回北方平息叛乱了。曹操在平叛的过程中汲取了以前的经验教训,除了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力度,还彻底收回了地方武装的军权和自治权,做到了令行禁止安定人心。
二:广发招贤令,网罗天下英才。
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痛定思痛,发布了“唯才是举”的求贤令,改变了一直以来以德为重的人才政策,当然德才兼备是最好,但是只要你有才,即使你德不好甚至没有德,我照样重用你。这样使以前得不到重用和提拔的人才纷纷来投。后来曹操又发布了两道相同内容的求贤令,一时魏国人才济济,国力空前强盛。为后来的吞蜀灭吴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
谢谢邀请。
曹操其实一直都是有准备的,所以赤壁之战的失败,并没有给曹操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原因就是曹操一直在夯实和稳固实力。
第一、掌控汉室。
这其实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曹操的“挟天子令诸侯”,一旦对汉献帝失去控制,那么曹操就玩完了。汉献帝周围有一大帮反曹之人,汉献帝一发话,天下响应的。汉献帝的衣带诏事件之后,曹操基本剿灭了汉献帝身边的势力,加强了对皇室的控制。直到214年,赤壁之战后五年,伏皇后有异心,又被曹操彻底诛杀,灭了伏皇后一门,包括伏皇后所生的两个皇子。随后,曹操又将自己的女儿曹节嫁给汉献帝,并立为皇后,彻底将汉献帝控制的牢牢的。
第二、掌控各派旧势力。
大家都知道,曹操是著名的“人妻控”。曹操是在剿灭了吕布、袁绍、张绣等多派势力之后,建立起来的曹魏帝国。各派旧势力处理不好,随时都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曹操为什么要将原霸主的妻子娶回家呢?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拉拢旧势力,稳定人心。这些曾经称王称霸的人物,他们的妻子也不是一般人家的闺女,都是大族或实力雄厚权臣。曹操娶了这些“人妻”,给了“人妻”应有的地位、待遇和尊重,意味着拉住了一派势力,稳固了政权。
第三、掌控地方势力。
大家都知道,即使曹魏实力雄厚,兵力也是不够用的。张辽负责的合肥及江淮防线,总兵力也不过六千。那么,曹魏所控制的中原和北方的大片土地,所有的郡县,到底需要多少人马来镇守呢?这有个非常关键的“屯田制”。这是毛从196年开始推行的制度。所谓的屯田制,又分军屯和民屯。军屯就是平时为农,战时为兵,是农民和士兵的双重身份。屯田制的实施,既发展了经济,又稳定了社会。屯田军在重点地区的军屯,是对边防的守护,是对地方势力的打压。
第四、掌控各地大族。
曹操求贤若渴,广招人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细心的人会发现,曹操所招之人贤人,全是大家士族。“诸葛村夫”是不入他眼的。无论是荀、荀攸,钟繇,戏志才,郭嘉、王朗、钟繇、崔琰、毛、华歆、司马懿等等,都是影响一方或一族实力的。这些人扎起曹操身边为曹操效力,就意味着他们身后的实力也是曹操控制的。
第五、掌控机动打击部队。
曹操的军队,除了中央军、地方军、屯田军之外,还有一只特种部队“虎豹骑”。中央军负责征战,地方军负责守卫,屯田军是预备,虎豹骑则是机动部队。虎豹骑是一直相当强悍的部队,精兵、强将,最好的马匹,最精良的武器,最好的待遇。具有快速出击的机动性,是曹操的杀手锏。一旦哪里出问题,虎豹骑就快速出击。担任灭火队的职能。
正是因为曹操的这些经营,深谋远虑,曹操的根基才很牢固。即使赤壁战败,也影响不了整个集团的动摇和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