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提到三国,想到的都是内斗,那么三国时期有无和匈奴的战事呢?

提到三国,想到的都是内斗,那么三国时期有无和匈奴的战事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79 更新时间:2023/12/21 18:32:53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时候,乘机招兵买马,发展各自势力,形成了军阀割据。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由于董卓乱政,李郭汜大交兵,皇帝出逃,各地军阀相互混战,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变得不可收拾。曹操听从荀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大汉丞相自居,征讨四方,相继讨陶谦、擒吕布、征袁术、驱刘备、败袁绍、平河北,统一了北方。又经赤壁之战,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那么从东汉末至三国,为什么很少发生外族搔扰入侵的事件呢?这主要得益于魏蜀吴三国对各国少数民族的强力打击所致。如曹魏的伐乌桓,孙吴的讨山越,蜀汉的征南蛮。起决定作用的,当属曹魏的伐乌桓。

我们常说强汉盛唐,四方的少数民族经西汉、东汉的不断强势打击下,有的分裂,有的逃离,有的远遁,有的归附,再无力与汉政权进行抗衡。东汉末年,北方少数民族乌桓逐渐强大起来,入居辽东、辽西、上谷、渔阳、右北平五郡。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的乌桓形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并以柳成为政治中心,史称“三郡乌桓”。其中的单于踏顿势力最大,成了部落联盟首领。此时的中原正是群雄逐鹿,河北袁绍就联合乌桓攻灭了占据幽州的公孙瓒,袁绍善待乌桓,与乌桓保持着友好关系。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袁绍,不久逃到河北的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开始争夺继承权。曹操佯装南攻刘备刘表,缓攻河北,导致二子内讧,相互攻打。曹操则趁机移师进攻河北,袁谭战死,袁尚与袁绍另一个儿子袁熙逃到乌桓。曹操知道,乌桓势力很大,统治着边民不下三十万。袁绍曾以姻亲加封爵结交乌桓,二子逃到乌桓,踏顿有助二子复图中国之意,如不及时剿灭,自己的北方边境将国无宁日。这对自己稳定中原,统一天下是极为不利的。于是曹操就想北伐乌桓,派人及早做着准备,但又顾忌荆州的刘备刘表偷袭许昌。经过谋士荀攸、郭嘉的判断分析,刘表只会坐而论道,绝不会支持刘备偷袭许昌,建议曹操兵贵神速,趁乌桓不备,迅速进军乌桓。曹操听取了建议,于建安十二年(207年)五月率领大军抵达无终(今天津市蓟县),兵临塞口,准备出滨海道,过碣石,进攻柳城。但因天气不好,连月阴雨,进军一拖再拖,直到七月下旬。曹操北征乌桓的消息,也让踏顿知道了,在各交通要道做了防备。曹操进军不得,找了一个熟悉当地地形的向导田畴,他告诉曹操一个西汉曾进军的荒废之道,很少人知晓,可乘乌桓不备突达柳城。曹操非常高兴,一边在河道插上牌子,告诉对方要撤退,一边迅速从此道进军。乌桓哨兵还真以为曹操已撤军,就告知了踏顿,踏顿在柳城遂放松了警惕。曹军在向导的带领下,攀徐无山,出卢龙塞,艰难行军五百余里,于八月到达距柳城二百余里的白狼山附近,踏顿与袁尚袁熙等才发现,他们仓惶联络其他部落首领,凑齐数万骑兵,西进抵御突到的曹军。当时到达的只是曹操的骑兵,主力步兵还没到来。乌桓骑兵以逸待劳,又善单兵作战,曹操部队经过十多天的远途拔涉,十分疲惫,而且人数要少于乌桓军。许多曹军看到乌桓兵直发怵,要求等待步兵到来再战,但是关键时候畏战,又无退路,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于是曹操鼓励大家提振斗志,张辽要求出战,曹操大喜,登山看到乌桓军松散不整,就将指挥的旗子交给张辽,由他临时指挥,向敌发动进攻。于是两军在白狼山下进行了一场血战,最终张辽斩了单于踏顿,乌桓群龙无首,四散奔逃,让曹军杀得大败,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曹军大胜,斩踏顿及名王以下十余人,俘虏二十余万。曹操收编乌桓精锐,使之征战四方,谓之“天下名骑”。袁尚袁熙又逃到辽东公孙康处,曹操驻兵不动,不久公孙康斩袁尚袁熙,给曹操献上二人首级,表示臣服。

白狼山一战,彻底击败乌桓,解除了北部边境威胁,边民得以安居,曹操南征再无后顾之忧。正因为白狼山之战沉重打击了北方游牧民族,声威远震,才使整个三国时期,曹魏很少再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攻击。

了解了匈奴与三国英雄们打交道的历史,您可能会有些同情他们。

他们在汉末三国时期,也不是没有企图心,只是被各路猛人狂虐,屡战屡败。

镇压黄巾之乱,却把自己搞乱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

南匈奴依附打汉,把北匈奴打成了历史之谜。

从此,南匈奴开始跟着东汉大哥混了起来。

汉末,天下大乱,南匈奴积极帮助大哥作战,又是打凉州叛军又是镇压黄巾起义。

可是,用力过猛,南匈奴吃不消,一伙贵族起事把老单于给作了。

叛乱者害怕被报复,都不肯承认继承者于夫罗,另立了须卜骨都侯单于。

于夫罗没办法,只好跑去找大哥讲理。

也是运气不好,于夫罗跑到洛阳时,汉灵帝死了。大汉十常侍、何进、董卓们都很忙,没工夫搭理他!

没办法,于夫罗只好带领拥护他的部众到了河内一代,跟白波贼混到了一起。

这样,南匈奴就再次分为于夫罗部和须卜骨都侯单于两部。

而须不骨都侯死后,南匈奴国干脆空缺单于之位,由老王代理国政。

被义修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于夫罗也积极参加了讨董大业,依附袁绍。

不久,于夫罗又改主意了(可能得了董卓什么承诺吧)。

张杨不从,于夫罗干脆劫持了张扬,擅自离开。袁绍可没有那么好惹,义率军追击,在邺城之南大破于夫罗。于夫罗便跑到黎阳,击败了度辽将军,留下青山等柴烧。《三国志.张杨传》。

两次被曹操收拾1、内黄之战:联合黑山贼,被曹操击败。

在黎阳得到恢复的于夫罗又和黑山贼搞到了一起。

曹操攻打黑山贼,在内黄,顺手击败了于夫罗。

2、匡亭之战:联合袁术,被曹操击败。

咽不下这口气,于罗夫又响应了袁术,联兵袁术、黑山贼,一起攻打曹操的根据地陈留。

结果,匡亭之战,再次被曹操大败。

唯一的一次胜利:迎接天子连遭败绩后,于夫罗去世,弟弟呼厨泉即单于位。

这段时间,匈奴继续劫掠各地,蔡文姬就是在这段时间被劫持到了北方。

不久,呼厨泉迎来了一次立大功的机会。

杨奉、董承等人带天子逃离长安,被李追击。

杨奉知道打不过西凉军,遂召唤白波贼、南匈奴相助。

呼厨泉令右贤王去卑率军相助。

各军合作,击败李,迎还天子。

呼厨泉立下大功。

不过,到底实力有限,白波贼、南匈奴护不住天子,被曹操“挟天子”了。

至此,呼厨泉归顺了曹操。

被马超收拾又过了几年,呼厨泉又皮痒了,出来挨了一顿揍。

202年,袁尚为了抵御曹操,企图从并州攻关中,分曹操之势。

呼厨泉经不起诱惑,再次叛曹,与高干联兵,一起南下。

这一次,曹操根本就没有亲自搭理。

钟繇发动马腾抵御。

马超、庞德奋勇出击,大破高干、匈奴联军!

那还有什么说的,投曹吧。

分而治之匈奴这么隔三岔五折腾一下也不是个事,但北方英雄们都很忙,没力气好好处理他们。

等到曹操基本平定北方后,开始整顿了。

曹操把单于留在朝中,将匈奴分为5部,每部选尊贵者为帅,汉人为司马,以便监督。

如此,南匈奴部落组织名义上还继续存在,但已完全纳入曹操掌握中。

此后,南匈奴在曹魏时期不再折腾。

直到西晋末年,刘渊(于夫罗之孙)的崛起。

总的来说,汉末三国时期的匈奴,其势分裂,而其领袖才能又非群雄对手,只能迷茫第地被人利用,四处碰壁,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古代战争会有以少胜多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采石之战……中国古代战争以少胜多的战例之多,已经到了几乎快要成为一条定律的地步,那么,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试着说三条。第一,在古代战争中,兵多有时候仅有理论上的数据优势,在实战中并无法一线铺开,构成压倒性的优势。比如在采石之战中,虽然完颜亮发动了号称60万军队

  • 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采取了哪些措施稳定人心?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曹操在东征西讨,基本统一北方后,志得意满雄心勃勃,大举挥军南下,企图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进而统一全国。没想到在赤壁遭遇了大败。曹操赤壁之败虽然原因复杂,但也是应了骄兵必败这句俗语。赤壁之战失败后,北方出现了许多叛乱导致人心不安,曹操于是退回北方,主要做了以下两件事稳定人心。一:平定叛乱巩固

  • 历史上真实的长津湖之战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鉴于美军强大的火力、完备的后勤,陆战一师被九兵团包围后全力突围,用事先修建的战时机场撤出了全部伤员,其他战斗人员在强大火力掩护下携带全部装备成建制突围成功,既没有被歼灭也没有被击溃。九兵团在付出数倍于美军的伤亡后成功的将美军赶出了长津湖地区。中国人认为是志愿军胜利了,因为在武器、后勤巨大劣势的情况下

  • 中国古代伤亡人数最多的是哪次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长平之战”。一,战争经过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

  • 赤壁之战为什么也算刘备一份功劳?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刘备的出现给这场战争提供了新的机遇,首先,刘备在长江北岸也有部分势力,包括刘琦的一万水军,还有关羽张飞统领的步军,在战略上可以起到牵制曹军的作用。其次,刘备的汉室皇叔身份,给孙刘联军提供了一个大义的名分,从一场地方抗拒中央的割据战争变成汉室内部力量反对吞并的抵抗战争,从而可以争取更多的舆论支持。再者

  • 世界历史上,最能打仗的国家是哪个?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不管是在冷兵器时代,还是在热兵器时代,或者是机械化和信息化时代,世界上很能大战的国家有很多。大家扳着指头数一数,随便就能数出数个国家,比如说二战中的德国、十三世纪的蒙古帝国的军队,还有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的军队,另外还有在希腊的马拉松平原一战成名的希腊雅典的军队。那么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世界上最能打仗的

  • 能举例出古代历史著名战役吗?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中华文明泱泱五千年,如果说著名的战役,那就太多可以说的了,每朝每代,无不是经历了多场战争,或大或小,而每次战争都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历史的进程!说历史,咱就说点不一样的,今天说战争,我就说一场特殊的,最憋屈的战役,土木堡之战!为什么说憋屈,咱先来对比,人数:五十万(也有说二十万)对三万,结果:被全歼!明

  •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从古到今,有埃及对犹太人之战、两河流域之战、炎帝和黄帝的有熊氏之战、伯罗奔尼撒之战、亚历山大大帝之战、武王伐纣封神榜、烽火戏诸侯之战、波斯统一中东之战、罗马和迦太基之战、汉尼拔之战、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秦楚之战、秦统一六国之战、楚汉相争、日耳曼罗马之战、汉朝匈奴之战、阿提拉把罗马人

  • 著名的赤壁之战如何改变三国局势?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赤壁之战是三国中三大战役之一,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这一战中,日后鼎足而三的曹孙刘三家悉数登场,最终结果是作为发起的人曹操败北而回,宣告此战结束。这一场大战虽然落下了帷幕,然后这场战役却改变了天下的局势。为何这样说,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解析。曹操为什么发动赤壁之战自董卓造逆以来,群雄并起

  • 赤壁之战面对庞统连环计,曹操众多谋士们为何都沉默了?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非常重要的一次战役,直接影响了后来三国的走向,对曹操、刘备、孙权来说,都是命运之战。不过,在正史中,赤壁之战并没有过多描述,真正让它精彩迭出、险象环生的,是《三国演义》等小说,庞统献上连环计就是其中的一个。庞统是刘备帐下的著名谋士,在《三国演义》中,他有才学却不得志,在连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