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赵云于建兴七年寿终正寝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于建兴七年寿终正寝。景耀四年,刘禅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与众臣商议后建议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赵子龙一生职位不高,他参加刘备打天下的革命队伍之后,工作履历如下:
207年,长坂坡战役后受封牙门将军(中央警卫营营长)
208年,赤壁之战后任偏将军领桂阳太守(正团副师级县级市市长)
211年,刘备入川时任留营司马(正团级地方郡级守备军司令)
221年,刘备称帝时受封翊军将军(正师级中央军后勤部队主官)
223年,刘备征吴失败后任中护军并封征南将军(正师级中央警卫师师长)
223年,刘禅继位加封镇东将军(正师级野战军师长)
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降职为镇军将军(副师级后备退役将军)
229年,去世。获得爵位:永昌亭侯(亭侯级侯爵,相当于正厅级调研员)
古人对一个人的历史评价,主要是通过死后追认的谥号来盖棺论定的。蜀汉立国仓促,礼制阙失。刘备当皇帝时,唯法正见谥。到刘禅在位,追谥功臣就成为蜀国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才一个个补封谥号。第一个是陈祗,以恩宠见谥,后来诸葛亮、蒋琬、费玮、夏侯霸陆续都得谥。开国五虎将当然也该得谥。
关羽所得谥号是壮缪。谬通穆,是布德执义的意思,这也罢了;而“壮”字是有点说法的:查三国志,魏国有张、徐晃、文聘、许褚、庞德、桓阶、邓艾、曹休八人谥号带壮,蜀国就关羽一人。汉末三分,凡谥号带“壮”字的人,都有这些共性:首先这几人都是当时镇守一方的大员,都有着或者说曾有着不错的领兵作战的战绩,在三国时都有很高的声望;其次,这几人都亲历战阵,作战勇敢,自身武力值很高。最后,这些人都得有一个晦气的共同点:基本上都是死于任上。也就是说谥号带“壮”字的,就是死于非命的,有壮烈的意思在里面吧。
张飞所得谥号为“桓”。辟屠服远曰桓;辟土兼国曰桓;不但说他攻城略地有功;还暗示他性情凶暴。从张飞的结局上看,这个谥号也是恰如其分的。马超所得谥号为“威”:猛以刚果曰威;猛以强果曰威;黄忠所得谥号为“刚”:强毅果敢曰刚;强毅信正曰刚。
不管怎样,五虎将中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的谥号总算是体面的,很MAN的,拿得出手的。那么,五虎大将的最后一位赵子龙死后是什么谥号?答案是:没有!
别吃惊,真是没有。这不是三国冷笑话。确实蜀国君臣当时都觉得赵子龙不配得谥号,所以根本就没有给他封号。
赵子龙是公元229年建兴七年病死的。死时最后官职才是镇军将军、永昌亭侯,一个副师级退役军人而已,职位远远低于魏延、姜维、邓芝等他原先的晚辈助手。后主刘禅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