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战争史上有哪些打了胜仗但实际上败了,而打了败仗实际上胜了的战役?

战争史上有哪些打了胜仗但实际上败了,而打了败仗实际上胜了的战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500 更新时间:2024/1/23 2:59:30

打了胜仗但实际上败了,打了败仗但实际上胜了的战役有很多,这里举两个案例,国内外各列举一个。

抗战时期的淞沪会战淞沪会战之前,日军的侵华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案,但大致上还是采用了田中义一当年在东方会议上提出的由北南,仿效当年清军入关吞并中原的战略。

按照这个战略,日本首先吞并朝鲜,接着吞并东北四省,继而吞并华北两省,然后再大举南下,吞并山东、河南、陕西三省,将中国变成了历史上的南北朝。其中日本是北朝,国民政府则是南朝。

截止到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人已经基本完成了前两步的战略。日本国内的统制派代表还打算进行第三步和第四步。如果当时国军没有在淞沪与日军全面开战,而是坐视日军继续以蚕食的方式拿下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份。那么中国必然要灭亡!

理由有二:

第一、当日军拿下河南与陕西后,就等于日本掐断了苏联对华援助的通道。并且日军还对重庆和四川造成了极大的威慑,四川将会变成抗战的前线,而不再是为抗战提供兵源和各种物资的大后方。

第二、当时的国际环境偏向绥靖政策,列强根本不管中国的死活。当中国失去了北方的屏障之后,大后方也没有了。届时日军从海上对国民政府的江南地区发动进攻,同时陆军也对湖北、安徽发动进攻,那么国民政府连以空间换时间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已经没有空间了!

当然了,我们知道日军最终没有采用由北向南逐步蚕食的侵华策略。而是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将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加由北向南策略。这一改变,等于就改变了中国大概率灭亡的可能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由北向南蚕食,是中国历史上北朝灭南朝,元朝灭南,清朝灭大顺和南明的成功经验。就连后来的解放战争也是一样的套路,只是攻击的次序与历史上有些区别而已。日本人放弃了最稳妥的侵华战略,改为由东向西侵华,这就导致日军在侵华过程中要“翻山越岭”。毕竟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从东往西进攻,越打地势越险峻,让日军的机械化装备无法施展。

而造成日军改变侵华战争大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淞沪会战。

虽然从战争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国军在淞沪会战损失惨重,但是国军却成功的把日军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华东地区。并且后来国军还沿着长江向西撤退,节节抵抗,这就等于是用绳子钓了一块肉,牵着日本柴犬一步步的向西。最终在枣宜会战后,日军望着巫山和长江三峡,貌似明白什么叫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了。于是不再向前进攻了。

另外,日本海军和陆军的一些少壮派军官倾向于直接攻打华东,也是日本改变蚕食战略的原因之一。(如果按照蚕食战略,日本海军将会沦为陆军的陪衬。主要功劳都是陆军的,海军什么捞不到)

所以就事论事的说,虽然国军在淞沪会战的表现并不理想,无谓牺牲太大。但是从大战略的角度来说,国军敢置之死地而后生,主动拿自己的江南富庶之地引诱日军的主力分兵,造成了日军在侵华战场的各个小战场都出现了兵力不足的现象。这就已经算是很成功了!毕竟对于一个弱国来说,只要能有收获,哪怕败了也是一种胜利。

并且淞沪会战还延缓了日军侵华的速度,给了没有战争准备的国民政府三个月时间,将大量的物资和人才送往后方,这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成果。

第二次中东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不论是战争起因,还是战争过程,亦或是战争结果,都是非具有戏剧性的战争。

1952年,埃及民族主义的领导人纳赛尔推翻了埃及老国,开始领导埃及。

纳赛尔在取得政权后,开始推进埃及的国家搞工业化。但是搞工业化是要钱的,然而埃及没有钱。不过,埃及有苏伊士运河!

这个苏伊士运河是什么概念?通俗地讲,就是高速公路上面的收费站,就是一台每天都能印美元的巨型印钞机,就是一桩永远不会赔本的买卖。

可是苏伊士运河是英国和法国的财产,因为运河是英法当年出钱挖掘的,埃及没有运河的所有权。运河每年赚的真金白银,最后都落入了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腰包里。

于是纳赛尔打着民族主义旗号,但是本着真的得动机是收回印钞机,收回运河收费站的收费权,于1956年出兵,强行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

简单地说,就是身为亚非拉第三世界小国的埃及,把贵为联合国五常之二的英国和法国给抢了。而且还是一起抢的。上一个敢这么干的国家,还是中国。

在当时这可是惊天的大新闻!这就好比一个小学生把两个高中混混给揍了,英国和法国还要不要面子了?

因此,这个仇是一定要报的!但是埃及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背后有着众多国家的支持。不好下手啊。怎么办呢?

然后,英国和法国想了个非常好的主意,就是雇佣以色列先和埃及开打,然后英、法两国借口调停,逼迫埃及吐出运河,两国再重新控制运河。

很快,以色列同意了英、法的计划,并且在埃及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动手。埃及军队猝不及防的迎战,被打的稀里哗啦。英、法这个时候假模假样的站出来调停,向埃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可是,骄傲的埃及人不干。然后,英法撕下伪善的面具,也出兵吊打埃及,试通过图武力夺回运河。

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

当时的埃及能不能打得过以色列都难说,现在加上英、法两个小混混帮忙,自然是兵败如山倒。如果不出意外,埃及必然会向英法以三国投降。毕竟埃及是个弱国,而瑞弱国是没有尊严的。

但是时代不同了,此时的世界大势,已经不是英法这两个小流氓能主导的了。因为此时的国际大环境,出现了两个比英法更不要脸的大流氓美国和苏联。

联合国五常里面的两个小流氓欺负埃及这样的小国家还可以,但是跟两个大流氓斗,这显然是干不过的。

然后,英法两国在美苏大流氓的强迫下,在全世界人民的一致谴责声中,非常没面子的灰溜溜的撤退了。

美国和苏联用事实告诉英国和法国: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我们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才是新时代的霸主。现在你们这两个没实力却爱装13的垃圾可以滚蛋了!

最后我们来盘点一下这场非常具有戏剧性的第二次中东战争。

埃及在战场上打输了,但是这并不丢人,毕竟埃及根本没可能打过英、法。毕竟谁让英法是联合国五常。但是在战略上,埃及赚翻了!不仅彻底收回了苏伊士运河,赶走了长期统治中东的英法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并且还交到了苏联这样的老大哥,赢得了阿拉伯世界的领导地位。

反观英法,虽然在战场上打赢了,谋略上也没有问题。但是,英法在战略上却输了。因为英法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现在已经不是英法联军随便就能欺负人的时代了。欺负人之前最好先问问大哥同意不同意!毕竟场子是大哥罩着的。

当然了,埃及也不是独赢。由于第二次中东战争有大哥苏联撑腰,因此这场战争后,给了埃及一种迷之错觉就是让埃及人有一种可以推平以色列的错觉。这个错觉为后来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埃及惨败于以色列埋下了一个巨大的祸根。

希望真正了解军史的答友可以看懂本,抗日战争中最刻骨铭心的“豫湘桂战役”,其实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到1944年初的时候,小日本实际上败局已定,重庆军方也认为日军发动大规模会战的机率已经为零,因为太平洋战场上日军节节败退,正在吞噬日本所剩无几的精锐部队和战略资源。

(俊六视察战场)

蒋介石因此还有闲心去了南岳衡山度假两周,他却不知道日本人正在酝酿自明治维新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陆军作战行动,代号为“一号作战”。为了这次会战,日军集结了空前的50万大军、10万匹战马和1500辆汽车,仅为用来替换野战师团而匆忙组建的独立混成旅团、独立步兵旅团就多达14个,另组野战补充队8个。

我们知道,1938年的武汉会战,日军不过动用了陆海军25万部队,国军兵力则是100万,而这次回光返照式的进攻作战,日本人投入的兵力则翻了一番。

(俊六)

日军一号作战的别名是“纵贯大陆交通线作战”,战役要旨是打通中日相持战区河南段、湖南段、广西段的铁路线,建立一条从越南贯穿华中华北直达东北、再从东北通过朝鲜连接日本本土的“大陆交通线”,同时摧毁湘桂地区的美军机场群,他们认为这些机场为美国军机控制太平洋提供了前进基地。

死到临头,日本人为什么要如此大动干戈建立一条几千公里的陆上补给线呢?答案是被逼的,此时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尽毁,美军的飞机、舰船和潜艇已经完全封锁了日本的海上运输线,从东洋三岛开往太平洋各战场的运输船、运兵船几乎全部被击沉,“南方军”的鬼子们快饿死了,无粮无弹。

(第一战区蒋鼎文

在这条战线上,自黄河铁桥向南的铁路分别被蒋鼎文的第一战区(河南)、薛岳第九战区(湖南)、张发奎第四战区(两广)控制了三段,日本人要攻击的也正是上述地区,因此中方称为“豫湘桂战役”。后来围绕这条铁路线爆发的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等全部是“一号作战”的衍生品,日军的战役总指挥是“中国派遣军总司令”俊六,主攻部队是第六方面军(冈村宁次)。

1944年4月,“豫湘桂战役”从日寇华北方面军第12军15万人马南渡黄河开始,河南段战事爆发,至12月10日,以华南23军第22师团与驻越南第21师团在广西会师宣告结束,日军还就真的打通了“大陆交通线”。由于国民党军队“坐等胜利”的思想严重,以及重庆军委会和各战区的指挥不利,造成部队严重损失和大片国土沦陷,史称“豫湘桂大溃败”。

(第九战区薛岳及幕僚)

战役过程本篇不再赘述,在不到十个月的会战中,国军被击溃50万以上,失四个省会、146座城市和七个机场群,至少丧失十个征兵基地和产粮区,打红了眼的鬼子第11军甚至抗命突入黔南,日本人貌似完胜。

非也,战役进程中的1944年秋,美军已占领马里亚纳群岛,从那里起降的轰炸机已经开始直飞东京了,中国西南地区的机场对太平洋战场而言,已无实际意义。至于打通的铁路线,也没有一列火车从东北开到越南,被破坏的惨不忍睹的铁路和随时可能出现的游击部队,让无限遥远的运输路线根本不堪使用。

(湖南战场之日军)

但是日本人却为此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紧缺的油料、弹药甚至有经验的老兵,全部投进了“一号作战”,关东军还能有点战斗力的师团被抽调一空,仅在衡阳一地,就被方先觉毙伤数万人,人员的伤亡和物资的消耗,再也得不到有效补充。

取得战役胜利后的日本人自己都懵比了,陆军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真田的结语是:“南北贯穿作战,最后得到的也许仅仅是精神上的联系”。而一直看陆军不顺眼的海军更不客气,在大本营联席会议上指出:

“动用日俄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兵力,进行毫无意义的南北贯穿作战实在令人费解,不知道陆军怎么想的”。

(第四战区张发奎)

海军省的石川少将甚至指出:与其如此,莫不如以同样的兵力向西进攻,一举击破重庆政府,即便不能使之降服,也能让蒋介石政权遭受真正的危机,但是,没有比现在更空洞的胜利了!

这段话如今看完,也还是让人一身汗,日本人不全是疯子和傻子,只是掌握战争机器的人群中确实没有优秀的战略家。

(广西战场之日军)

豫湘桂战役国军虽然惨败,却让日军错过了最后一次南北两路挥师入川的机会,否则,重庆不保,四川危矣,抗战大后方和中国人民将遭受更大的苦难。

这还不算完,日本人打胜仗的恶果继续体现,对蒋介石军事能力和军队战力失去信心的美英两国,开始通过出卖中国利益的方式,谋求苏联出兵对日作战,所以雅尔塔会议才没有了蒋介石的身影,日本人作梦也想不到的是,一场战役的胜利反而提前敲响了自己的丧钟。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世界和平不好吗?是谁,一次次又挑起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世界上的人大多数是爱好和平的,只有和平人类更团结,更能修复好地球,好人类。但也有一些人似强盗思维,破坏世界和平,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难,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权霸道国家,害人害已破坏世界团结稳定,挑起战争破坏和平。人人殊之的国家,为了利益期凌霸权打压别的国家,破坏它国利益与隐定团结,这个国家就是美国。世界

  • 莫顿.亨特的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作为上尉飞行员的莫顿亨特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莫顿亨特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

  • 阎锡山为什么在解放战争的时候选择死守太原,但是在抗日战争时却不死守太原?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两方面原因。一是心态不同。包括阎锡山在内的大部分国军将领,在面对日军和解放军时,心态截然不同。具体表现为:在面对日军时,表现得很谨慎。说难听点,就是不自信。说好听点就是有自知之明。经常是一发现日军有合围企图(包括日军没企图,但国军认为有企图等情况在内),就会主动撤退,放弃既有阵地,跑的飞快,不给日军

  • 哪6个星座出于铂耳修斯的传奇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英仙座、仙女座、仙王座、仙后座、飞马座、鲸鱼座。在古希腊的阿尔戈斯有一位国王。一天,他到神庙里去求神问卜,得到的神谕说,他将死于自己的女儿和宙斯所生的外孙珀耳修斯之手。老人听了这话非常害怕,他狠了狠心,趁女儿和珀耳修斯熟睡之机,把母子俩放进一个大箱子里,然后投入了大海。他以为这个大箱子就是不被惊涛骇

  • 在中国上映的越南故事片有几部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似乎很少吧,记得在文革年代曾经上映一部越南的黑白电影,忘记了什么名字,越南电影的影响范围很窄,后来出现过陈英雄这样国际上有点知名度的导演,基本上就是《青木瓜之味》和《三轮车夫》两部电影能看到,但也只是在港台上映过一条太平洋的小珊瑚鱼,被父母遗弃在沉船旁。在沉船,小珊瑚鱼认识了小蝴蝶鱼。小蝴蝶鱼同

  • 历史上,有中心开花战术成功的战役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说到中心开花战术,很多人立刻想到了孟良崮战役中的张灵甫。张灵甫固守孟良崮没错,可是国军其他部队战斗意志和攻坚能力太差,最终注定了张灵甫必然覆亡。无独有偶,解放战争的湖南战场,就出现了两次“中间开花”的机会,第一次机会无意中成了疑兵之策,第二次中间开花,直接把新桂系的主力第七军全灭了!这究竟是怎们回事

  • 你看过那些关于抗日战争的电影,电视剧?读过哪些关于抗日战争的书籍?你有什么感想呢?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电影和电视剧就不写了,没啥好说的。书籍《八千男儿血》常德会战《孤城落日》衡阳保卫战《血战昆仑关》桂南会战《远征军》《杜聿明》《白崇禧》《孙立人》《王牌七十四军》抗日战争我们打的不容易啊!在三国演义这三十回中主要讲述了官渡之战以及赤壁之战的历史故事,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两大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在官渡

  • 解放战争时,我军的武器弹药生产是什么样的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解放战争时期共有东北、华北、华东、西北、中原等五大解放区,其中只有东北解放区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军工体系,保证本区的作战需要同时支援其他解放区。从1946年4月起,东北民主联军就开始通过在沈阳、鞍山、本溪一带搜集日军遗留下的机器和物资开始创建自己的兵工厂。至1947年11月,先后在大连、哈尔滨、齐齐哈尔

  • 哪些战争是美国挑起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提的不太严谨,若是说那些战争有美国人的影子那有很多,让我们遵循历史的脚步去看一看:鸦片战争是英国人挑起的,美国是参与者。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挑起的,美国均有参与,切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利益。太平洋战争是日本人发起的,使得美国取得了参与二战的资格,最后以日本的投降结束。期间美国还参与了

  • 求一个解放战争震撼的故事,最好有对话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战斗刚刚结束,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士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开始注视周围的灌木丛和挂在道旁的白桦树枝。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耷拉着两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