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芦花荡)讲的是什么故事啊

(芦花荡)讲的是什么故事啊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691 更新时间:2024/2/2 3:48:11

关于抗日的,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个老英雄,还让我们看到英雄少年的风貌,还让我们想到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从苇塘的歌声可以想见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读这篇小说,可以感受到,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男女老少都发动起来了。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抗日战争必胜。

既然无线电发报机需要电才能工作,那么在抗战时八路军的无线电是怎样工作的呢?

问得好,无线电发报机工作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在野战条件下,主要依靠两种方式来提供电源:

第一,干电池。

无线电发报机都有匹配的干电池(下图),不过不是反复充电的那种,有点像今天的5号干电池那样,多节一次性使用,用完就没电了。八路军在敌后进行武装斗争,这种发报机电池就非宝贵。一方面,若无特殊情况,一般都是约定时间进行发报作业或者接受作业,其他时间都不使用。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战斗缴获或者通过地下党采购进行补给,非常不容易。

第二、手摇发电机。

在发报的同时,依靠人工操作手摇式发电机为发报机提供电源,这种方式也是比较常见的方式,毕竟电池比较缺乏,用完了就没有了。而这种手摇式发电机相对更为持久,只要有战士在摇动就可以,一个人累了,可以再换人,能够更为长久的为发报机提供电源。

总得来看,抗战时期八路军由于缺乏后勤补给,不仅枪械弹药缺乏,发报机这些通讯设备一样急缺。在面对困境时,八路军还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作战,才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

获取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

民国时期的电台信号能发多远?

答:关于中国的电台,就要从广播事业说起。中国广播事业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开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为中国境内首座电台。1926年10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正式播音,标志着中国广播事业拉开大幕。然而,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广播事业遭受重大损失。到1938年底,中国官方的广播电台仅剩六七座,总功率不到11千瓦。

为“以资宣传,而利国防”,当时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决定在“西南边陲,且为国际路线之要隘”的昆明设置强力广播电台,并择定昆明西普坪村为装机之所,市郊家湾为发音及办公地址。1940年8月1日,昆明广播电台正式播音,发射功率为50千瓦,为当时之最。大概可以覆盖的面积有云贵川地区甚至湖南湖北等地也有可能接收到昆明广播电台的发声。

那么另外是军用电台,或者是单兵便携式电台。

当时的电台主要靠的是无线电波来传播信号,其特点是几乎完全没有定性,以及较慢的传播速度。当时的电台由于不具备定向性,基本就是类似于今天的城市广播电台,它的传播接收方式并非是点对点,而是面对面。这种方式造成的问题十分明显,那就是谁都能接收到你发出的信号。

抗战时期的国军,按标准是要将发报机配置到团一级,但由于国军部队在抗战时期参差不齐,有装备先进的德械师,也有装备原始的杂牌军,实际上对发报机的配发远达不到团级。最为关键的原因是倒不是没有电台,而缺乏专业的谍报员。比如在山西战场上,晋绥军得到了中央军援助的一批电台,但由于译电员水平低下使用的电报码级别过低遭日军破译,导致多个指挥部遭日军飞机轰炸损失惨重,最后只好又弃用了电台。不过到了抗战后期随着装备水平和战争理念的提升,国军大部分团级建制基本都能配上电台。

至于抗战时的共军,由于大部分是在敌后发展起的武装,军用电台的数量少的可怜,完全达不到团级标准,连作为八路军主力团的部队,与总部联系也大多都是靠通信兵骑马送信。

日军在战场使用最多的一种电台,叫做九四式五号无线电三二号型电台1934年研发成功,使用真空管技术。使用范围10公里左右,使用18W发电机。

在多雨的环境下使用很糟糕,淋湿绝对坏,在密林中可能完全失灵。

还有一种叫做昭和19年六号无线机,一种无线步话机。6号无线电设备是陆军的第三级设备,是为军团通信队的步兵开发的,于1936年制定。这个单元是兵1-2人在能够VHF频带移动无线电行走操作时,通过一个单一的双向三极管30MC结构的自激荡,用于进行超再生检测器的简单的无线电设备。由于其重量轻,第6号无线电广泛用于其他军事力量作为通用简易通信设备,并且还向海军陆战队提供了一部分。

6号无线电被制成各种“的参考值处理”为教具,1938年发行“的94号配方5,第6号无线电处理参考”(陆军步兵学校编)在23概述了C型和D型的处理方法。虽然两个飞机的电路结构是未知的,第23号C-类型使用高压供给135V,低3V时,C-14电池(猜-6V)以偏置,天线和地线(平衡)是齿轮回并且被构造成分别布置在不同的位置。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战争感动的故事500字作文大全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想当年,日本燃起的侵略战火几乎把中国人民没有被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打败,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拼了自己最后一口气也要保卫我们祖国,通过各位战士们的热血奋战,抗日终于成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们中国人扬眉吐气,也成为中国人几十年来的骄傲。只要你听过《松花江上》这首歌,就不会不知道“九一八事变”。1931

  • 你听说过或经历过的最荒诞的故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前年,我在居住的县城发生了这样一件离奇的事情,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一天晚上,某学校三名关系不错的老师凑在一起,喝点小酒聊天。三人找了家小饭店,点了几样家常菜都是好朋友,谈笑风生中不知不觉就喝干了两瓶白酒。这时其中一个老师接到了家里的电话,于是大家喝干杯中的酒,组织者结了账就各自出门回家了。可是那位组

  • 你觉得最荒诞的事情是什么?有何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这件事已经过去五六年了,那是我5岁的时候。我非常爱吃虾,每逢周六周末妈妈总是特意给我做一两次虾,我每次都吃的津津有味,而妈妈呢?她每次都是吃那苦涩的虾头,总是把鲜美的虾肉让给我。由于当时我还小,我总以为妈妈爱吃虾头。于是,一件可笑而又荒唐的事就因此发生了。那天,我们幼儿园午餐吃大虾。啊!虾是多么香啊

  • 你听过哪些荒诞离奇的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小时候,最喜欢在夏季乘凉的夜晚听隔壁的老爷爷讲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让我的童年生活变的丰富多彩。民国时候,东北夹皮沟一带,村子里会时不时地闯来成群结队的野猪、不是拱了这家的栅栏,就是毁了那户的庄稼。大伙儿十分头疼,可又拿这些畜生没办法。干是,有个人就在自家门口挖陷阱,终于逮到一头野猪之后,就把它用绳子

  • 中国抗日战争中,最早为抗击日寇牺牲的中国将领是?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很多人认为抗战中牺牲最早的中国将领是赵登禹和佟麟阁,其实都不是,而是韩家麟少将。日本侵华战争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马占山将军决战江桥,打响了抗日第一枪,标志着抗战的爆发。韩家麟少将,和马占山将军一起参加的江桥会战,给日本关东军以沉重打击,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由

  • 你都做过什么古怪荒诞的梦?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太多了,每晚都做梦,有没有一样每晚都做梦的国际石油市场疲软,原油价低至20美元每桶,我抄底买入十万桶。现在每桶涨到70美元,我实在大激动了。正在考虑是否卖出一桶规避风险时,被老婆一脚踢醒,我太怒,:“你一脚踢走我七十美元。”放眼全球,最狂妄的小国总统,非冈比亚前总统叶海亚阿卜杜勒-阿齐兹杰姆斯炯康贾

  • 在以前的战争前线通信兵危险大吗?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兔哥回答:谈谈个人观点,现在的军用通讯技术逐步过度到无线通讯,在卫星技术支持下可以实现远程作战通讯,军队作方式也逐步进入信息化体系,形成陆海空天电网作战指挥模式。过去的战场通讯技术也是由落后逐步发展而来,战场通讯始终是军队建设的重要环节。战场通讯主要有无线通讯和有线通讯两种方式。至于危险性肯定会有的

  • 战争时期的小英雄故事760字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小侦察员张嘎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

  • 抗战中日本人用的掷弹筒是迫击炮的一种吗?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图注:侵华日军在作战中,频繁使用八九式掷弹筒,它是日军中近距离步战的火力之源掷弹筒,也有将其称之为“超轻型迫击炮”的,它在发射原理上与迫击炮有相似之处,但不同之处也有很多,掷弹筒口径一般50毫米以下,比迫击炮口径更小,同时单兵携带不占编制,如果说迫击炮是一种步兵炮的话,那么掷弹筒则划归“单兵轻武器”

  • 找一本古战争军事小说,主角姓李,从西方大陆游历归来参军,然后碰到类似匈奴的草原人入侵出征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你说的是《江山美人志》吧。主角李无锋,崛起之战是在西北郡(书中的地理)击败罗卑人入侵,后来逐步崛起,建立大唐帝国。这本书确实不错,世界观宏大,设定也非常丰富。不足在于人物形象不够鲜明,主角李无锋太“王八”,女主角太多太滥,缺乏存在感。黄帝诞辰相传是农历三月初三,黄帝即位据说是在公元前2698年,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