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朝会的代名词就是无聊+正经?天真!相比现代某些重大活动彩排了又彩排的严谨,古代朝廷上的那些趣事,已经按捺不住教你重新做人的心了。
邵篪:咳咳,一屁扬名说的正是在下人,都会放屁,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不过尴尬的是,放屁这种事根本无法精准控制,大庭广众之下屁意突然来袭,忍不住了怎么办?当然是悄悄咪咪地放掉啊!宋朝官员邵篪就干过这事。
(邵篪画像)
那次,庄重肃穆的朝会上,邵篪一个没憋住,放了个巨响巨臭的屁。如此严肃的场合,听到如此屁声,闻到如此臭气,大臣们碍于同事情面,也不好说些什么。更何况皇帝还在上面坐着呢,谁敢用袖子捂住鼻子?这样尴尬的氛围一直延续到了朝会结束。事后,宋哲宗越想越气,估计也是被邵篪的屁熏得够呛,竟然下令把他贬为了知州。
这次宫殿放屁事件后,有好事的人见邵篪胡子有点自来卷,很有特点,就给他起了个外号泄气狮子。
就因为一个屁被贬官确实有点惨,不过,若是没有这个屁,谁还会记得有邵篪这么个小人物呢?
无名氏:看着我的脸,严肃点,不许笑有的人,天生就长了一张能戳中别人笑点的脸。比如李渊,有一次,隋炀帝正上朝听大臣汇报,突然指着一旁的李渊大笑着说:“阿婆目。”(指李渊长得像老太太)惹得满堂哄然大笑,李渊一脸懵逼地站在笑声中凌乱。
和李渊一样凌乱的,还有宋孝宗时期的一位知州。那天,这位知州准备上京汇报工作。事先,皇帝身边的近侍宦官就跟宋孝宗说了:“待会儿那人来了,您可千万别盯着他的脸看,要是看了也别笑啊。”
宋孝宗听了有点生气:“我是这么不严肃的人吗?放心吧,不会的。”
(宋孝宗画像)
等到那知州来的时候,宋孝宗突然想起之前宦官说的那事儿,抬头仔细一看,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这个知州的脸长得又宽又扁,裹上幞头活像个“西”字。被戳中笑点的宋孝宗哈哈笑个不停,把知州都笑愣了。
过了很久,宋孝宗才笑着让知州退下。可怜的知州,好不容易进京见一次皇上,本想着留个好印象升个官,没想到连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就在皇上的大笑声中退下了,最后也没弄明白到底咋回事。
刘晏:路上不吃点小零食,那还怎么专心上朝?学生时代,必须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买点小零食,才算过了完整的一天。唐代名臣刘晏,也是一位小零食重度爱好者。
(让刘晏痴狂的胡饼)
当时,街上有人叫卖一种叫作胡饼的东西,能烤能蒸,可能就跟今天的梅菜扣肉饼类似。大冬天的,能吃上点热乎乎的烤胡饼,那才真叫美滋滋呢。
一天,天刚亮刘晏就驾着车上街,准备上早朝。途中听见有人叫卖胡饼,他瞬间就被飘出来的香味勾得走不动道。但是,自己可是位高权重的宰相啊!怎么能随随便便下车去买这些小孩吃的玩意儿,于是“使人买之”。
刚出烤炉的饼,刘晏不敢直接用手去拿,就用袖子包起来,边啃边往皇宫走。他带着满嘴的饼渣,乐呵呵地对同行的同事们说:“美不可言,美不可言。”估计同事内心OS:“快走开,我不认识你。”
章献太后:跟我玩套路,你们还嫩了点姜还是老的辣,玩起套路来,年轻人从古自今就没赢过。别说普通人了,就连一帮老谋深算的大臣,也没能赢过宋朝历史上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章献太后刘氏。
(套路王章献太后刘氏的政治敌友)
宋仁宗刚刚即位的时候,年纪还太小,于是就由章献太后刘氏垂帘听政。有一天,这位老太太哭着跟大臣们说:“咱们国家真是多灾多难啊!要不是你们这些人忠心耿耿,齐心协力,哪有我大宋朝的今天呢。为了表示感谢,快去把你们亲戚子孙的名字都写下来给我,我要挨个封赏。”
底下的大臣一听,还有这等好事?一个个都高兴坏了,赶紧把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的名字都写了交上去。
万万没想到,老太太并没有封赏,而是把名单拿回去贴在寝宫墙上,以后再有求封赏、求官职的,她都先看看这个人在不在名单上,不在的才同意。
大臣们也是挺郁闷的,一大帮老狐狸竟然走进了一个老太太的套路里。
大唐明君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弟弟李元吉后,霸占了弟弟的妻子徐妃。大臣劝谏,李世民不屑的说,徐妃本来是一个普通官员的妻子,我弟弟喜欢徐妃,就把徐妃的丈夫杀掉霸占,那时候你怎么不劝谏?
后来,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提出立徐妃为皇后,吓得史官都不知该如何记载这段历史,后来大臣们强烈反对,李世民只好放弃。
再后来,徐妃给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李世民突发其想,先是给死去的弟弟李元吉追封为王,然后把自己和弟弟老婆生的儿子过继给了弟弟李元吉,继承李元吉的齐王的王位。这是对弟弟的补偿?还是侮辱??只有李世民自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