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二战中发生过哪些不可思议的战争?

二战中发生过哪些不可思议的战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197 更新时间:2024/1/16 9:55:30

新几内亚岛的生存之战:小鬼子的大型荒岛求生真人秀话说,太平洋战争初期鬼子兵猪突猛进,在太平洋上占领了为数不少的岛屿,北到阿留申群岛南端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南到新几内亚。

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军部的一帮老鬼子们发现占那么多岛根本没有意义,因为老美根本就不屑于跟你逐岛争夺。

要说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这个老美也确实是有两下子,针对鬼子兵在环绕日本岛链一圈一圈堆兵的做法,老麦脑洞大开,发挥美军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优势,发明了“跳岛战术”。

麦克阿瑟和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

你不是岛上有兵嘛,不好意思我就不跟你打,直接路过,只要把可以开发成海空军基地的岛打下来就好,只要跳两下,我的飞机不用靠航母送也能炸到你本土。

至于你派在那些岛上的守军?那只有靠天闹黑卡保佑了,至于吃的喝的有本事你就送啊。

这下鬼子真的没有办法了,因为要往岛上送兵送粮,就要把补给线摆出来,堂堂正正跟美军刚。如果是这样,美军就一个字:炸。

鹰酱不愧是鹰酱,只需要野马式和B-24就可以炸得鬼子生活不能自理,很快,那些岛上的鬼子就陷入了弹未尽,粮先绝,随波逐流听天由命的可悲境地。

在现代战争中,没有制空权连仗都不用打。

困守海岛的日军

一开始岛上的鬼子还可以吃事先储存的粮食和淡水,但是库存毕竟是有限的,很快粮食就被吃完,如果不吃粑粑,就只能吃人了。

就在这个至暗时刻,一个神一般的人物出现了。

1942年初,神经紧绷的日本海军“最上”号巡洋舰错误地发射鱼雷,击沉了一艘自家的运输船。

当时在船上的是第八方面军司令官今村均。这哥们的体力是真的好,居然在全身沾满了重油的情况下,靠自己连续游了三个多小时爬到新不列颠岛海滩上,而没有半路喂鱼。

今村均中将并没有责怪海军的马鹿们,还帮海军打圆场说是美国人的潜艇干的,不过如果新不列颠岛的日军知道海军差点把他们的救世主淹死,一定会手撕了最上号的混蛋。

今村均

今村均抵达新不列颠岛之后,发现形势十分严峻:1942年11月,他指挥陆军第17军和第18军全力出击解救瓜岛的第2师团,结果因为既没有制空权也没有制海权,不仅第2师团没有救出来,还害得上万鬼子掉海里喂了海鲜。

今村深感靠不住的海军马鹿药丸,在1942年12月就对驻爪哇日军后勤部部长森田亲三说:

“从瓜岛迄今为止的战例来看,米国海空军的战力出乎我们的预料,再这样下去,新不列颠岛上的皇军说不定就要被孤立在南海的孤岛上,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为最坏的情况做打算。”

当时在新不列颠岛的日军和侨民总共有十万多人,在今村均富有远见的请求下,鬼子农林省“热带产业研究所”派人到当地教授鬼子兵如种植热带作物,同时带来农具,种子,以及200多人的农业技师团队。

今村命令岛上的鬼子彻底执行将每日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农业,以求自力更生。鬼子兵在新不列颠岛的大生产运动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日军在爪哇岛种地,没有牛,只能用马

其实,鬼子的自力更生一开始很不顺利,首先他们尝试种水稻,但是日本的稻种跟南洋的气候土壤不匹配,绝收。

然后又种了红薯,但由于当地害虫的规模大大超出了鬼子的想象,绝收。

然后又种植了玉米,这次成功了,可在玉米快成熟的时候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当地的大鹦鹉。这些要命的大鸟从来没吃过玉米,因此飞到田里疯狂啄食,开枪都拦不住,结果也是绝收……

要是换了普通人估计这时已经绝望放弃了,但是今村没有,一连串的失败让他意识到:既然外来物种在这里没法生存,为何不因地制宜呢?

脑洞大开的今村找来了当地的土著人,发现他们所有的财产只有木薯和鸡,这些土著人根本没有任何值得劫掠的东西,鸡和木薯嘛,只要用漂亮的玻璃球就可以换到。

许多日军基层官兵以前也是农民,这下干回本行自给自足

奸商今村用玻璃球土著人换了300只鸡,开始养鸡,鬼子兵都爱吃鸡,不过养鸡就要有饲料,鬼子们发现新不列颠岛的鸡特别喜欢吃蚁穴里的蚁卵,于是各个部队竞相在树林里寻找蚁穴,采集蚁卵。

为了应付美军持续的空袭,今村命令鬼子在海岛的群山里挖掘了上百公里长的坑道和地下掩体,将10万之众的日军官兵及其武器装备深藏其中。

到1945年,新不列颠岛的日军已经研发了堪称范本的荒岛求生手册《就地自给必读》,读来让人大开眼界:

吃饭没有盐不香?这个最简单,直接从海水里煮盐,三个鬼子兵相互配合,一天就可以煮出来两水桶的白盐,还可以做出来盐卤。

炒菜没有油不好吃?这个麻烦一点,但也不是不可以。首先从椰子里剥出椰子核,将其晒干后,用自制的机械榨椰子油,还是挺香的。

红圈处就是今村的大本营拉包尔

没有下饭菜?由于萝卜和青菜在新不列颠岛上种不活,只能就地取材挖野菜吃,但是有酱油啊!椰子水加点盐,然后放点酱油粉,味道是差点,还勉强凑合吧!

(小编我怎么觉得今村均再在新几内亚呆两年都可以去发明方便面了!)

由于海岛上唯一不缺的是椰子,鬼子抓住机会大力发展制糖业:把椰子里的水倒出来,再加上捣成粉末的珊瑚礁粉,用火就可以熬成糖浆,再晒一晒还能制成白糖。

顺便,椰子水还能发酵做成椰子酒,连酒的问题都解决了。

豆子和花生还是可以种的,捣烂成泥之后加点晒盐得来的盐卤,就能做出美味的豆腐。花生顺便也能榨点油,花生油,椰子油和糖、木薯粉还可以做出烘焙的小糕点,纯天然,无添加。

木薯的茎叶也别浪费了,放在酱油汤里煮一下,就成了开胃的下饭小菜。

鬼子除了养鸡,就是种地

在今村领导下,十万鬼子捕鱼、养鸡、养猪,油盐酱醋一应俱全,纸张衣服都是自己生产的,让战后负责接收日军投降的盟军目瞪口呆。

更离谱的是,新几内亚的鬼子通过开矿炼铁,还搞出了兵工厂,能够自行生产枪械,连飞机都能装配,到1945年已经装配和试飞了四架飞机。

盟军对新不列颠岛的封锁持续了两年,不仅没有把鬼子饿死,反而让他们活得挺滋润,由于日军构筑了大批坑道,盟军的轰炸造成的损失甚微。

1945年8月鬼子投降,盟军本来以为在新不列颠的鬼子兵被封锁两年应该差不多死光了,于是就只派了3000澳大利亚军队前去接受投降。

结果,澳大利亚军队登陆后才发现,岛上的鬼子居然还有十万多人,这让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土澳彻底懵逼。

投降后,在新几内亚的日军本该被遣返回国,今村却和盟军谈判说国内刚战败一定百废待兴,我们回去徒增负担,不如就在这里搞开发吧!

日军在新不列颠挖掘的地下掩体,里面还有破旧的潜艇

于是他们又在新不列颠呆了1年多。这1年多今村一面天天和部下们总结战争失败原因,一面培训士兵技术技能,让他们回去能建设国家,开展培训班,据说还出了好多本教科书。

1946年末13万日军和侨民全体回国,还带了自己生产的纸张食物服装农具等上万吨,由于战后的日本物资奇缺,回国的日军反而都发了一笔小财。

不得不说,今村均真TM是个人才!至少比那个鼓吹“大和民族从来就是食草民族”的鬼畜牟田口强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二战中的日军陆军将领在战后普遍遭到恶评,但保全了大批日本人生命的今村均受到的批评却不多。

后来今村作为新不列颠的日军司令接受审判,被判有期徒刑十年,1954年提前释放,1968年10月在东京家中死去,活了82岁。

今村的日军给前来受降的澳大利亚军队修的房子

要说二战中发生过的不可思议的战争,绝对要数日军第15集团军向英印联军发起的英帕尔-柯希马战役。一看日军为了一座城竟派出了一整个集团军的兵力就知道此役的重要程度了,但不可思议的地方就在于兵力是足够多了,但补给也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军15集团军司令牟田口廉也就前前后后贡献了一系列的“神操作”,造就了这场不可思议的战争。

英帕尔-柯希马战役

日军看不起英军自从日军对东南亚发起进攻以后,他们就发现,英军比起中国军队弱了可不止一个档次,经是日军一个穿插迂回,英军就乖乖投降了。

以至于在基本占领整个缅甸之后,日军就膨胀了,准备对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发起进攻。不得不说,英军在缅甸战场的表现确实不怎么样,所以会给日军留下这样的印象也不足为奇。

但日军还是低估了英军对印度的重视,这里可是有英国贵族们最喜爱的茶叶,就算是只为了这些茶叶,英军也不可能不管印度。而不管是英帕尔还是柯希马都是经缅甸进入印度的重要边境城市,所以英军还是比较重视的,为了抵抗日军从这里入侵印度,也为了将来能夺回缅甸,英军在这里不仅布置了重兵防守,还留下非常可观的物资,真正构建起了一条钢铁防线。

二战英军

就算如此,日军可没有放过印度的想法,毕竟英军给他们的印象实在是不怎么样,只要日军集中优势兵力,攻下英帕尔和柯希马,后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天高任鸟飞了。于是在1944年1月7日这天,一个代号为“乌”号的作战计划在日军中诞生了。

而负责这次行动的作战单位就是牟田口廉也的15集团军,本来如此重要的军事行动,绝对是要筹备周密之后才会有所行动的,而且英帕尔、柯希马一带地理位置特殊,多山岭密林,对机械化部队来说就是噩梦,也就意味着日军后勤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人家牟田口可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英军简直弱得不像话,他曾对部下说:“遇到英军,只要朝天放几枪,问题就解决了!”牟田口会有这种想法其实也并不奇怪。英军在缅甸确实被如同猴子一般的日军打怕了,确实患上了“恐日症”。

东南亚战场上的日军

在英军看来,日军就是一群丛林里的猴子,根本不需要给养,非常善于包抄绕后,一旦被日军包围,他们的士兵往往就会神经紧张,最终导致一触即溃。

所以牟田口廉也根本就没打算在英帕尔、柯希马一带与英军消耗的打算,在他的计划中,要在4月29日天长节前(他们天皇的生日)攻占这两个地方,一来是为了避开雨季,而来也是个好兆头。

日本天长节

成吉思汗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话说牟田口廉也自己自大不代表整个日军都陪他疯,还是有不少人对此提出了质疑,15军参谋长小信良就曾对英帕尔一带的地形进行过勘察,他认为如果不做好后勤方面的准备,这次的作战计划根本不可能完成,之后小信良就被撤职了。

随后其他的一些日军军官也提出了相应的质疑,他们认为5月是缅甸的雨季,到时候大雨倾盆,缅甸的热带雨林到时候就变成了沼泽,别说卡车运输了,就连人都难以通行,若再遇到英军空军的袭扰,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面对如此多人的质疑,牟田口廉也就算再自大也不好意思抹那么多人的面子,但很快他就有了计划,并成功说服了其中的绝大多数人。

牟田口廉也

这里我先简单介绍下这个牟田口廉也是何许人也,他就是“七七事变”中开第一炮挑起战争的那个家伙,作为日军少壮派的代表人物,他后来屡获晋升,成为了中将师团长,再后来又率部与友军在新加坡终迫使10万英属联军投降,成为了15集团军的司令官。所以面对英军基本没有败绩的牟田口廉也嚣张也能够理解。

好了,接着说牟田口想的办法,为了解决后勤的问题,他想到了我们中国的成吉思汗,当年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时候都是随军带着牛羊一起的,他就想效仿成吉思汗,带着牛羊去进攻英帕尔,一来可以让牛羊,甚至是大象驮运物资,而来这些牛羊也可以宰杀来吃。

长见识了

不得不说牟田口这算盘打得不错,也成功忽悠住了其他一些军官。但他忘了成吉思汗随军的牛羊那可都是蒙古人驯化过的,听话得不得了,做到令行禁止完全没有问题。可牟田口临时从缅甸征用的这些牛羊可就有意思了。

先是因为强征导致缅甸当地百姓怨声载道不说,行军过程中,别说让这些牛羊驮运物资了,能按照行军路线前进都是个问题,不少士兵不仅没有因为它们的存在减少负担,反而要四处驱赶这些乱走的家伙,耗费了不少精力。最后士兵们干脆把这些牛羊变成了自己的口粮,一下子负担就减轻了。可是这个时候战争都还没有开始。

牟田口的这番神操作在计划还没开始就夭折了,一时间沦为了参战各方的笑柄,但人家牟田口可不是一般人,根本就不气馁,牛羊不行我还有其他办法。

心疼这些大象

以战养战这倒是日军一贯的作战风格,打到哪就抢到哪,就地获取物资补给。英军在英帕尔可是放了不少物资的,战斗力又弱,这在牟田口看来完全就是为他准备的,也难怪他会生出这样的想法。

但这次牟田口的算盘算是打错了,这次英军可是铁了心要守住他们的茶叶产地。而英军的指挥官也换成了威廉约瑟夫斯利姆。这个家伙与日军往日碰到的有些不一样,这个家伙非常善于琢磨自己的敌人,在对日军进行了一番研究后,他就认定了日军补给将是一个取胜的突破口。

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其实斯利姆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字拖。把战争拖进消耗战日军就完了,但说来简单,英军的“恐日症”可没那么好解决。为此,斯利姆加强了对士兵的训练,给他们讲了许多中国战场的例子,告诉他们日军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像中国那样建立立体防线,日军“包饺子”的战术就很难奏效。

斯利姆

在斯利姆的一番操作下,果然英军没有那么怕日军了。牟田口号称的遇到英军只要朝天放几枪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一番佯攻后并没有奏效,英军并没有因此溃败。

恼羞成怒之下,牟田口于1944年3月7日对英帕尔和柯希马发起了全面进攻。柯希马位于英帕尔的北部,两地相互形成掎角之势,日军只要能攻占一处,基本就可以实现战略计划了。

但斯利姆确实从中国学到了不少对付日军的手段,他并没有与日军死磕,而是下令向核心阵地收缩,坚守。日军在战争初期靠着丛林作战的优势取得了一定战果,甚至一度切断了英帕尔和柯希马之间的联系,对英帕尔形成了包围。

没东西吃我就啃手

但他们想要看到英军投降的结果并没有发生,斯利姆依旧从容指挥部队坚守英帕尔。牟田口这下也没了办法,只能和斯利姆在英帕尔干耗着,这一耗可就苦了日军的士兵。

由于日军发动这场战争本来就没有做好准备,参战士兵仅仅带了维持三周的口粮,由于始终无法攻占英帕尔,他们的口粮一天比一天少,一开始每天每人还能分到6两粮食,后来一天1.5两,再后来15克,最后干脆直接断粮了,以战养战的目的没有实现,反而让自己陷入了绝境。

他们看上去好饿的样子

再出“新招”断粮对于日军来说还不是最坏的结果,毕竟缅甸这个地方大多是一些雨林地带,物产丰富,打打野味,吃吃野果也能勉强果腹。但坏也坏在雨林,里面各种蛇虫鼠蚁,搞得日军士兵苦不堪言,据统计有三万多日军士兵因此感染上了伤寒、疟疾、痢疾、霍乱、流感等疾病。

吃得都没有就更别说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了,这支参与代号为“乌”的作战计划的日军士兵大多因为这些疾病连站都站不起来,更别说打仗了,非战斗减员比战斗造成的伤亡还要巨大,甚至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要说这个时候牟田口廉也如果能及时止损,见好就收,赶快收拾收拾跑路,或许还能挽回点损失,他手下的军官也是这么建议的,但牟田口是谁,作为指挥官他可不会饿肚子,于是又一波的“神操作”来了。

“突突突”

面对部下的建议,牟田口反而严令要在4月29日前攻下英帕尔,被他派去进攻柯希马的31师团,虽然最后攻下了柯希马,但两个半月来没有得到一粮一弹的补给,整个师团基本上已经处于弹尽粮绝的状态,根本就没有战斗力了。

可就是这样的情况,牟田口依旧让31师团去担任进攻英帕尔的主力,甚至让自己的参谋长前去监军。31师师团长面对这种情况竟然作出了临阵抗命的决定,他要带着部队到有补给的地方去休整。

牟田口得知后大怒道:“因为没有食物就没办法战斗,这样的人还能称之为‘皇军’吗?‘皇军’即便没有了食物,也必须继续战斗,没有弹药更不能成为不战斗的正当理由,不是还有刺刀吗,没刺刀了不是还有拳头吗,就算这些都没了,不是还有一口牙齿吗?”

英帕尔-柯希马战役

这逻辑恐怕也就当时的日军具备了,真的是没谁了。31师团的师团长根本就不管牟田口说什么,执意带着部队走了,这一走,负责进攻英帕尔的15师团反而陷入了有可能被合围的危地。就算如此,人家牟田口依旧不准备放弃进攻英帕尔。

6月10日,牟田口直接撤换了三个师团的师团长,勉强集中了两个师团的疲弱之兵再度对英帕尔发起了猛攻,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伤亡数字呈直线上升之势。

战至7月2日,牟田口才意识到英帕尔已经不是他们能攻下的了,于是下达了撤退命令。命令刚一下达,整个15集团军就如豁大赦一般,争先恐后地往后方溃逃。

但由于实在是太饿了,有的士兵走着走着就死掉了,本来日军素来有将死伤者带走,就算不能把人带走,至少也要把骨灰带走的传统。可当时根本就没人在意这些了,沿途全是日军的遗骸,场面甚至壮观。

场面靠脑补就很舒适

痛打落水狗这事英军可不会错过,追着日军后面一阵猛打,天上还派出飞机对日军溃逃部队进行狂轰滥炸,好在当时由于雨季已经到来,对英军的追击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不然估计日军第15集团军免不了在英帕尔全军覆没。

最后,牟田口廉也领出去的10万大军伤亡、失踪5.5万人,其中非战斗减员就在一半以上,这个数字实在是不可思议,也成为了日军陆军在二战中最惨痛的一次失败。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无疑就是牟田口廉也一系列的“神操作”。

打扫战场咯

结语斯利姆因此一战成名,不仅让英军解除了“恐日症”,还在往后对日作战中屡立战功,收复整个缅甸,在1948年接替蒙哥马利成为英军总参谋长。不仅如此,就算到了现在,英帕尔-柯希马战役在英国都还被票选为“最伟大的战役”。因此,斯利姆真的应该好好感谢一下牟田口廉也。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有飞鸽传书,现在有信鸽,那这鸽子是怎样训养出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鸽友诚邀。古代的飞鸽传书是记载的最早的运用信鸽这种通讯工具传递书信的个例。飞鸽传书也是人们对信鸽训养和运用的一种最初形式,飞鸽传书记载着张九龄年少时运用自己饲养的信鸽和友人传递书信的一种方式,信鸽也在这时候被人们所认可,被更多人饲养,甚至运用到军事领域中去,飞鸽传书记载着是一段佳话,是一个勤于好

  • 二战期间日本有骑兵联队,那么多的“东洋马”是怎么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日本军马的培养,花费了接近一百年的时间。日本古代有马,但马非常的烂。他们主要是蒙古马种,很久以前经过朝鲜半岛输入日本。这些蒙古马本来就比较矮小,加上常年生活在日本岛国封闭的环境,无法获得新的基因。所以传统日本马很烂,矮小,力量弱,爆发力差。按照西方有关马的分类基准,身高148厘米

  • 古代打仗,真的会用信鸽传递情报吗?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这是个有趣而且值得探讨的问题。相信我们在很多的古装电视剧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情节,军队行军之间以鸽子来进行信息的传递,那么在真实的古代中,这一点真的有可能实现吗?“兵鸽鸽”真的存在嘛?耗时性即使是在现代,培养一只懂得路的鸽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在古代便更不简单了,首先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 在看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一个苹果的故事,黄继光,邱少云等等一个苹果的故事,是记录了25个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中坚守阵地,没有吃的和喝的,只剩下最后一个苹果,25个人分着吃,却还剩下大半个的故事黄继光为了掩护战友们的冲锋,不惜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邱少云,为了完成隐蔽任务,在隐蔽点被敌人防火焚烧的情况下,活活被大火烧死

  • 秦朝范增.和范喜良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秦朝范增和范喜良没有关系。范喜良是古代中国民间爱情故事《孟姜女哭长城》中孟姜女的丈夫杞梁,秦朝修筑长城的民夫。范喜良是一个人们虚构的人物,而范增则是历史之中,确有记载的人物,后世人们经过考证,此人在秦末时期是确实存在的。范增,先是跟随项羽的叔父项梁,后来在项梁死后,又辅佐项羽推翻暴秦的统治,是项羽手

  •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为何抗拒解放军的“缴枪不杀”政策?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因为北越军队,历史上就是很难投降的军队。著名的德浪河谷战役中,美军刚开始空降,就曾经抓住了一个措手不及的北越士兵。而北越士兵无论对方如何殴打逼供,就是不交代北越军队的主力,就埋伏在德浪河谷。此战美军统计为:越军阵亡1037人,被俘6人。现代战争的伤亡比一般是1:2,也就是美军歼灭

  • 越南战争中,南越伪军为什么打不过越南人民军?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萨沙第10041条回答。说几个要点:第一,军事方面的因素。南越军队同北越军队,有着巨大的差距。南越军队其实是战后法国和美国扶持起来的一支军队,有着鲜明的特点。表面上南越军队规模很大,有七八十万规模(71万正规军,还有10万人的空军和海军),其实绝大部分都是防御性地方部队,战斗力低

  • 谁知道三国演义75-80回中的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七十四回关羽水淹七军东吴与曹操联盟共图荆州。关羽得讯,起兵突袭襄阳,进攻樊城。曹操命大将于禁、庞德前去增援。关羽仔细考察樊城以北的地形,发现襄江与白河水势甚急,又发现曹军驻扎在山谷之中,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曹军将领于禁投降,庞德被擒。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在攻打樊

  • 《血战钢锯岭》有哪些令人震撼或难以忘怀的细节?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1.多斯在新兵营因为拒绝哪怕摸一下枪而上了军事法庭,但是在战场上,为了营救在新兵营曾经让自己难堪的长官时,他下意思的用一把枪做了一个简易的拖床,长官和他自己都很惊讶这个举动,镜头在这里停了几秒,表现了他们错愕的神情。2.多斯在日军地道躲避敌人时,偶遇一个受伤的日本士兵,虽然白天也是以命相搏的敌人,但

  • 越南战争中南越战败,为什么不学朝鲜与韩国那样分治?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越南的北越和南越的战争不像朝鲜和韩国那样,南越自己不行打败了,自然被统一啦!韩国有美国帮忙,大家都打不下去了,所以分成两个国家!南越其实在美国没有插手之前一直节节败退,被北越压着打,后来美军加入才能撑着!南越号称百万军队,其实正规的也就五十万,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组成的地方保安部队,这能打什么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