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都说古代战争能拖垮一个国家,那么,有没有具体的事例?

都说古代战争能拖垮一个国家,那么,有没有具体的事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11 更新时间:2024/1/25 11:55:30

现代战争更可以啊。

1980-1988,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八年shopping不就把本来还过得去的锅架打得地瘠民贫吗?

再看大锅,1945-1975,鸡米帝为啥撤出印度支那,不就是快被拖垮撑不下去了吗?还有“帝国坟场”,这旮旯你不会不知道吧?

言归正传,只谈古代。

一般来说,拖垮一个锅架需要以较长时间的战争短期战争不足以影响一个大锅;而对于小锅,因其缺乏纵深以及动员潜力,往往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没到拖垮就先完蛋了。

知道这个道理咱就一个个掰,先说中国;

春秋战国各国几乎都被战争拖垮,最典型的莫过吴国魏国

《吕氏春秋离俗览适威》: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於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於干隧也。”

可叹的是,魏君明知如此,最终还是走上了吴国老路。

接下来,十六国前秦苻坚大帝,不顾锅架征战多年,力排众议强行南征,结果鹤唳淝水,大业成空……

网庙巨哲杨广大帝,数征高句丽,结果天下骚动……

高句丽也没落着好,李二凤铩羽后吸取教训搞疲兵之计,结果在下一代便“执其君长而问其罪”……

代唐数征河朔不下,以致陇右空虚,然后被吐蕃压得喘不过气来……

大萌内外两线作战,无所主次,结果两线全崩,朱由检落得煤山投缳……

再看外国:

斯巴达雅典底比斯打了几十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果互相削弱,给了北方“蛮族”马其顿崛起的机会……

迦太基打了几十年布匿战争,终于成功亡国灭种了……

东罗马(拜占庭)和萨珊波斯打生打死多年,给了阿剌博猥琐发育机会……

其他不太出名的还很多,如果你需要我可以举到地老天荒。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哪些惨无人道的屠俘事件?

战争,战争从未改变。

中外历史上大大小小战争无数。每次战争的结果无不是血流成河,死者枕藉。胜利一方往往获得大量俘虏。古人有云“杀降不详”,毕竟人家都投降了,在动手杀人实在不地道。然而,对于投降的人来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生与死,早就不在自己掌控之中了,如果主将仁慈的话,或许会被遣返或者征召入队伍,再差一点被贩卖为奴,好歹保住自己性命。但要是主将稍微残暴一点,那下场可就难说了。

坑杀

坑杀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非常常见,一般出现“XX,尽坑之”就说明,这群俘虏全都被杀害了。最出名的莫过于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坑杀往往不是活埋,而是有系统的屠杀。一般将俘虏分为数个队伍,分批次的杀害。先将俘虏押送到预定地点。让他们挖出一个长长的一人或者半人高的壕沟,再在壕沟中将俘虏全数杀害,填埋之后继续下一批。要么就是直接成批的屠杀,杀死后再掩埋,可以想象这些俘虏死前的绝望与恐惧。之所以会大量出现坑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既不敢释放俘虏或者征召俘虏入伍,又不愿意让俘虏消耗粮食,干脆杀光了事。

魏晋南北朝时,燕国征伐北魏,在参合陂之战大败,北魏俘虏了大量燕国俘虏。当时的北魏君主拓跋准备把这些俘虏都释放掉,以取得燕国百姓的好感,为进攻燕国做准备,但是他手下大臣王建反对,王建说:“燕国是个大国,人口比我们魏国多多了,这次动员了全国所有的力量来攻打我们,我们好不容易才侥幸获胜,释放这些人就是放虎归山,不如把这些人全部杀掉,纳闷现在的后燕将会内部空虚,以后我们再攻打他们就容易多了”于是,拓跋下令将燕国俘虏全部坑杀。然而,这次坑杀到最后却坑了拓跋。几年后拓跋入侵燕国,围攻中山,却久攻不下,拓跋遣使入城劝降,城里的百姓都说,害怕投降了会遭到参合陂之战中那些俘虏的下场。所以都不愿投降。气的拓跋把王建喊来,喷他一脸吐沫,怪他出了杀俘的馊主意,弄得燕国反而团结起来。

烹煮

如果说坑杀降卒是残暴,那烹煮俘虏简直是丧心病狂。而历史上确实出现过这一变态的行径。宋朝时期,蒙古草原上成吉思汗那时他还叫铁木真,与扎木合争霸。在十三翼之战,铁木真败退。扎木合抓了大量俘虏。但是扎木合非常残暴,他下令架起铁锅,把所有俘虏烹煮杀害。由于俘虏众多,一共起了七十多口铁锅烹煮俘虏。由于行径过于残忍,扎木合的手下都受不了,纷纷背弃扎木合而投奔铁木真,铁木真反而因为这次失败使得自己实力壮大了。可以说明,对俘虏太过残忍,对自己军队的士气也是个巨大的打击。

穿刺

穿刺的刑罚十分残忍,即使在世界历史上也很不常见,然而有一位欧洲君主,因为酷爱使用穿刺来对待俘虏而青史留名,号称“穿刺公”,此君就是欧洲的瓦拉几亚大公弗拉德三世,他也是后世吸血鬼的原型之一。穿刺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刑罚,首先将一个木桩两头削减,一头刷上油脂,从俘虏的菊花插进去,然后立起木桩,将另一头的尖端插入地下,由于俘虏自身的重量,会不断顺着木桩滑下去,体内的尖柱最后会将俘虏刺穿,从脖子或者俘虏的口中刺出。俘虏往往不会当场死亡,在挣扎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悲惨死去。面对这种刑罚,死亡反而是种解脱。在弗拉德三世对抗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塔尔戈维斯泰战役中,弗拉德三世用这种刑罚处死了大量的奥斯曼俘虏。而当穆罕默德二世杀至瓦拉几亚首府的郊区时,他见到了自己这辈子最恐怖的场面。密密麻麻的尖刺如同密林,布满了整个郊区,每一根尖刺上都刺穿了一名奥斯曼俘虏或者里通外国的瓦拉几亚人,整个区域臭气熏天,血流满地,濒死的俘虏挣扎哀嚎,食腐的乌鸦甚至在尸体上筑巢,以尸肉喂养雏鸟。一生征战无数的穆罕默德二世也惊恐不已,直接下令退军了。

刺瞎双眼

刺瞎99%的俘虏双眼,由剩下1%的完整俘虏将他们带回家。这一血腥版的“你是我的眼”属于拜占庭帝国巴希尔二世的杰作。巴希尔二世是拜占庭帝国皇帝,在征伐保加利亚的克雷西昂之战,巴希尔二世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俘虏了一万多名保加利亚俘虏。巴希尔二世下令,将俘虏中的99%俘虏双眼刺瞎,再让剩下的1%的俘虏作为向导将他们带回家。这群可怜的俘虏相互搀扶,一边哀嚎一边慢慢的在引导下向家乡走去。在这残酷的行军中,无数的俘虏悲惨的死去,要么死于饥饿,要么死于感染,甚至掉队后在荒野中挣扎死去,最终只有一部分人安然回家。保加利亚君主萨缪尔看到这一悲惨的景象,又气又怕,直接吐血染病,没两个月就去世了。而巴希尔二世凭借这一残忍的行径,获得了“保加利亚屠夫”的称号。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梁山伯的军师吴用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李逵则是个侠肝义胆的莽汉子。论心眼,他比吴用差多啦,但他不服气,非和吴用比比不可。有一年夏天,众英雄坐到一块吃西瓜,李逵想逗逗吴用,两人就挨在一起。李逵抓起一块西瓜,呱唧呱唧几口就吃光了。他趁吴用不注意的时候,把西瓜皮都放到吴用身后,等西瓜喝完了,李逵指着吴用身后的西瓜皮说:“大家瞧瞧,军师哥哥多没

  • 感人的故事100150字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男孩在4岁的时候失去了母亲,父亲一天做着几份工来维持两人的生计,父亲的脾气变得很暴躁。每天父亲四点下班回家后总要睡上三小时赶去上八点的晚班,儿子总是很乖,放学后会径直回家,从不在外逗留,当父亲回来之前,儿子总是已经在家温习功课了。那天天很冷,父亲推开门发现儿子居然不在家,累极了的父亲恼火地想:“等他

  • 世界战争史中有哪些“bug”一样存在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BUG这件事,我要说的是一个把严肃战略游戏活生生玩成《三国无双》的人。这事儿发生在公元399年,那一年有个叫孙恩的人开始造反,对,就是《边荒传说》里练黄天无极那个猛人。他从上虞起兵,开始反抗晋朝暴政的旅途,前期还是很顺利的,他聚拢了几十万人开始暴兵。东晋看看家底,也就当年淝水之战时谢玄留下的北府

  • 我国古代四大悲剧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韩玉锁讲故事分享第1个故事;商鞅变法,秦国秦孝公发布求贤令求天下人才,希望能够把秦国变强。这时候魏国的卫鞅一直在魏国得不到重用,看到求贤令主动到了秦国。给秦孝公讲了自己富国强兵的方案。秦孝公实行了商鞅变法,让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富国强兵。结果商鞅死到自己儿子手里被五马分尸。第2个故事;韩信小时候受胯下

  • 司马光警枕励志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司马光小时侯聪明好学,他常常担心自己的知识不如别人的多,所以不管学什么,都要比别人多花一倍的功夫。他跟一些小孩子一起读书,其他小孩子读了一会儿勉强能够背诵,就一起出去玩了。只有司马光一个人还坐在书房里,在认认真真的读书。而每次这个时候,司马光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直到把书背的滚瓜烂熟了才出去玩。长大以后

  • 为什么自古名将都喜读《左传》。关羽如此,岳飞如此?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悟空邀请。其实,我也很爱读《左传》,而且读的第一本史书就是《左传》。就因为此,也常为人诟病,例如一个叫做历史笑春风的朋友,他不能理解我为何如此迂腐。既然今天收到了这个问题,咱就为自己澄清一下,也为爱读《左氏春秋》的关羽、岳飞洗刷一下冤屈。01君子左丘明《左传》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左丘明,被孔子赞为

  • 历史上有哪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昨天我刚刚回答了战争中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和今天的问题具有一定的联系,所以试着回答一下。按照《孙子兵法》中谋攻篇的观点,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下面进行分析,并给出历史上的典型例子。首先,在理论上分析如何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人类社会的战争史表明

  • 《左传》记载:将食,涨,如厕,陷而卒。大家如何看待这段记载?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怎么看“将食,涨,如厕,陷而卒”这段《左传》中的记载呢?很精彩呀!活脱脱描绘出一个诸侯的悲催之殇。梁启超先生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一文中,盛赞过《左传》,称其“文章优美”,不仅是中国最早而又最详备完整的编年史,同时也是一部长于修辞的文学典范。《左传》,起自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四年

  • 被称为独立战争的导火线和序幕的分别是什么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序幕------莱克星敦的枪声1773年,通过了茶税法,引起波士顿倾茶事件,这也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1775年4月18日,在波士顿附近的莱克星敦和康科德,殖民地爱国者打响了反抗的枪声,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

  • 按生产物品的价值计算把M16卖到独立战争的美国美国会买吗?3年能打赢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美国独立战争”AmericanRevoIutomaryWar,发生于1775~1783年,也称:美国革命战争,是反抗英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正是武器装备从“冷兵器”时期向“热火兵器”转变的时代。“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双方使用的是具有时代鲜明特点的燧发枪、滑膛枪、来复枪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