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古代史上死伤最多的战役是?

中国古代史上死伤最多的战役是?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24 更新时间:2023/12/9 18:47:58

战国时期最大规模的应是秦赵长平之战,此战赵前后总共损失四十五万人,几乎是赵国当时壮丁的大半,而秦除了白起的主力军外,在战役后期更是“尽发河内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几乎也是倾国之力了,而且秦军虽胜也是伤亡过半,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也是最惨烈的一次战事。楚汉相争事大规模的战役有两次,分别是彭城和垓下之战。彭城之战刘邦率诸候联军五十六万,项羽率精兵三万,经过两次大的战斗,先是刘邦大败损兵十几万,尸积于河“雎水为之不流”,后又被项羽击败只剩十余骑逃窜,吕后和太公也做了俘虏。垓下之战韩信率兵三十万,刘邦率诸候联军也有数十万,项羽兵十余万,最后结果是项羽乌江自刎,不过这一仗战场上的死伤倒不是特别重,汉军就不用说,楚军也是逃兵比较多(四面楚歌的威力)。两汉之际的大战当是西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第三次北击匈奴和两汉相交时绿林与王莽新王朝的昆阳之战最重要(当然,窦宪出塞击北匈奴登燕然刻石那次也很有名,不过相对规模要小一些)卫青于霍去病第三次北击匈奴的战役动用了骑兵十万,步兵数十万,马十数万匹,斩匈奴首九万余级,自损数万,战马十一万匹,几乎是完全歼灭了匈奴的主力。0L;y)Z/Q3{b3Z:t9L昆阳之战王莽军动员四十二万人由王邑王寻率领,几乎倾库藏而出为军辎重,号称百万,昆阳绿林军守军八九千人,刘秀又于外围调集了数千援军,近激战后绿林军杀了王寻,王邑只率几千人逃脱,此战后王莽新政权已经蚀尽老本,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比较大规模的战事有赤壁之战,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南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与宋的瓜步之战,隋灭陈之战。(官渡之战虽也很有名,不过史载此战袁军不过十余万,曹军不过万余,规模不算很大)赤壁之战曹军号称八十万,实际大概在二十几万上下,孙刘联军一线兵力在五万左右,战役的结果虽然是曹军败退回北方,但交战双方到底有过多大规模的战斗历来有分歧,伤亡数也未有定论。*e;p%T,m!f$I;A2H%k淝水之战前前秦在境内十丁抽一,征集了先锋步骑二十五万,后继主力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先期进行过前哨战的苻融兵三十万,合计一百四十余万(不过有很大一部分兵力尚未来得及投入战场就已经战局已定了),东晋军队主力是以谢玄所建北府兵为骨干的精兵八万,前秦兵在前哨战斗的接触战中损失万五千人,后期决战时由于指挥的失误大败,被晋军追杀三十多里,自相践踏,随后有冻饿而死者十之七八,苻坚本人也中流矢,只带少数人逃回北方。淝水之战巩固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使北方再次陷入了分裂(我本人是很替苻坚惋惜的,如果当时前秦统一了中国,对中国也许是一件好事)。瓜步之战起于王玄谟北伐的失败,北魏太武帝拓拔焘随后起兵数十万,号称百万侵宋,宋临时收集残兵和征发百姓迎战(人数当在数万吧,不过瓜步之战实际没有经过大规模的主力决战,战斗是分散在长江至淮河间的多个战场进行的),北魏围瓜步而不克而后主动退兵,随后又经过了纡眙等战斗最后结束,双方都损失很大,相对而言宋受创更深。不过南北朝对峙的局面也开始稳定下来。隋灭陈战役隋动员兵力五十一万八千,所向披靡,未有重大伤亡而灭陈,中国在分裂数百年后复归统一。隋唐时的大战役有隋三征高丽的第一次战役(唐虽然武功也很盛,不过每次战役基本上都在十数万至二十万的规模,不能算大了)/Z(T9v%gJ/?4I2Om征高丽的第一次战役隋动员兵力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称二百万,后勤运输人数倍之。在萨水战败,前线三十五万五千作战部队只剩二千七百人逃回。五代两宋期间基本上没有特别大的集中会战,除元灭南宋动员过数十万规模的兵力外其他战事规模都相对较小,而元灭南宋之战也没什么特别重大的战斗,除了南宋贾似道领兵十三万与元军主力在丁家洲打了一场大败战外南宋基本上是兵败如山倒,元很快就灭亡了中华正统的南宋,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元明时期大规模的战役有朱元璋与陈有谅的鄱阳湖大战,明成祖在靖难之役中与建文帝军在白河沟之战,明永乐年间成祖五次亲征漠北的战役,明英宗的土木堡之战,万历年间的两次援朝之战。朱元璋与陈有谅的鄱阳湖大战陈军发兵六十万,朱元璋援军主力二十余万,两军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二十一日在鄱阳湖开始激战,先是朱元璋作战不利,本人也几乎丧命,二十二日朱军借风发动火攻,是日陈军被烧死近六万,朱军也淹死七千余人,再经二十三、二十四两天激战,陈军败退,二十七日陈友谅也中箭死,次年二月朱元璋就势一鼓灭掉了陈氏割据势力,开始了他的统一战争。(值得一提的是鄱阳湖大战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水战)白河沟之战建文军由李文忠之子李景隆领兵六十万,燕王军十数万(其中有宁王辖下的八万精锐蒙古骑兵),两军在白河沟交战,燕军第一天作战失利,第二天也先是作战不利,朱棣也几乎被射中,后来天突刮大风刮断官军将旗,官军军阵因之震动,朱棣乘机亲带劲骑绕袭官军后方,官军溃败,被杀及淹死者十余万,横尸百余里。朱棣的靖难之师经此战取得了战略主动,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成祖五征鞑靼瓦刺每次作战动员人数都在四五十万上下,但只有第一次战果辉煌,杀得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只以七骑逃跑,第二次明军以五十万对三万瓦刺军也只是获得小胜,后几次都没什么战果,成祖本人也在第五次北伐中病死榆木川军中。)a.k1l%h8}W%A:W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亲率的五十万明军惨败在瓦刺骑兵手下,几乎全军覆没,军马辎重全失,皇帝本人也被俘,明朝由此开始衰落,国势日渐不振起来。万历年间的两次援朝之战是明应朝鲜之请援助朝鲜抵抗日本丰臣秀吉侵朝军的战争,日军前后两次分别动员十八万人和十四万人,而明军前后动员数十万人,在苦战七年后终于获胜,但明军亦“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极大的消耗了明的国力,使明朝业以存在的危机加剧,终于在其后后金与农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灭亡。清时期当然也有数次大战,但清的历史时期横跨古代与近代,而且战争中不同于古代战争的因素也大大增加,因此我就不再列举了。

应为秦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军攻赵,赵将廉颇固守长平,秦军多次攻击,都不得胜。秦国就派密探潜入邯郸,散布谣言,使赵惠文王以赵括换廉颇。赵括,纸上谈兵,好大喜功,到长平后即率赵军出击,中了秘密到达前线的白起之诱敌深入之计,最后死45万

秦赵长平之战,此战赵前后总共损失四十五万人,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吏三别战争是西南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安史之乱杜甫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生活在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的三吏三别都指的是安史之乱

  • 《山海关志》中是怎样记载各城楼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临闾楼在东城上接东罗城北角处。因建东罗城接连关城,虑有不测,特置楼设军。临闾楼与东罗城同期建成,是拱卫山海关城的防御性建筑。清以后逐渐废弃。后来的临闾楼是后人为了纪念它而建。临闾楼坐落于一长方形城台上。城台面阔25米,台高10米。临闾楼建筑面积119.52平方米,楼高10.22米。为五脊歇山单檐顶,

  • 318国道经过卢沟桥吗?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318国道不经过卢沟桥。318国道起点是位于上海市的黄浦区人民广场,上海零公里地标。终点是西藏自治区境内的日喀则市聂拉木县中尼友谊桥。途径苏州、湖州、宣城、芜湖、池州、安庆、黄冈、武汉、荆州、宜昌、恩施、重庆、达州、南充、遂宁、资阳、成都,才到川藏线的起点四川省成都市,再经过甘孜、昌都、林芝、拉萨,

  • 元朝初期发生的战乱?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塔拉斯河库里尔台大会自拖雷后裔蒙哥当选蒙古大汗始,窝阔台后裔渐失势,海都即于此时分封至蒙古以西的海押力。蒙哥汗死后,海都支持新汗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汗位,终告失败。但海都希冀大汗之位属于窝阔台后代,遂积蓄实力,联合钦察汗国,图谋与忽必烈争夺蒙古帝国大汗宝座。成吉思汗曾经说出,只要窝阔台有一个吃奶的后

  •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围城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1,睢阳保卫战这场战争发生在唐朝唐肃宗至德元年,张巡撤出雍丘后,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四千,退至睢阳与太守许远,及城父县令姚阎合在一起。尹子琦是安禄山特别重视的爱将,他率领13万大军来攻打睢阳城,其中多是同罗、突厥,奚的劲旅,这些少数民族将领个个骁勇善战,剽悍无比。面对强敌,

  • 淝水之战是歼灭战吗?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不是。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35][36]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

  • 楚国那么大为什么会被小小的吴国攻破都城?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回答之前我们首先介绍下当时的情况,春秋时期,楚国偏居南方,远离中原,被称为南蛮。今天的好多人可能不懂,因为作为楚国都成所在地的湖北人长以中原人自居,那湖北到底算不算中原?这个是要分时期的,由于中华文明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夏商周朝代的建立都是在河南中北部,华夏的文明早期主要是在河南河北山西山东一带。人

  • 、有关战争的精彩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我看过一个很好,讲述战争年代的中国人《生死场》传说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九黎族首领蚩尤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进行的一次艰苦激烈的大战,这是远古时代一次很大规模的战争。相传神农氏为帝王时,各氏族、部落互相掠夺,为害百姓,其中蚩尤最为暴虐,神农氏、黄帝无力征讨。阪泉之战后,黄帝

  • 收集古代军事家用兵之道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354年,魏国以庞涓为将率军伐赵,兵围邯郸。次年,邯郸在久因之下已岌岌可危,而魏军也因久攻不下,损失很大。齐国应赵国之请,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击魏救赵。孙膑令一部轻兵乘虚直趋魏都大梁,而以主力埋伏于庞涓大军归途必经的桂陵之地。魏国因主力远征,都城十分空虚。魏惠王见齐军逼进,急令庞涓回师

  • 淝水之战的淝水是什么植物?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淝水不是植物,是一条河流。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