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在古代,有没有正当防卫制度的存在?

在古代,有没有正当防卫制度的存在?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669 更新时间:2024/1/22 20:53:42

我国古代防卫制度源远流长,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之际。《尚书。舜典》中有“眚灾肆赦”的记载,被公认为是我国古代关于正当防卫的最早记载。

中国古代法律不仅赋予“杀人而义”及对抗“贼盗”的人以无过当防卫权,对于对抗强暴的妇女及其家人,法律亦允许他们行使无过当防卫权。

例如:在《左传》中规定:丈夫杀死企图强暴妻子的罪犯无罪,且规定罪犯家属不得复仇。

元代宥“夫获妻奸而妻拘捕,杀之无罪”的判例。

现代正当防卫: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无限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仍然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祖国走过70年的战争有哪些?

抗美援朝,中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战役有那些?

四大战役长平官渡赤壁淝水

我国古代征兵制度的变迁

中国古代兵役制度1、商周时期的征兵与甲士制度我国在商、周时已经有征兵制度。当时规定,每个部落成员在战争期间,都有当兵作战的义务。军队的核心是家与贵族子弟,即“三族”与“多子族”所组成。基干力量是由平民组成的甲士。那时作战用战车,每辆车上有驾车、持干、戈和拿弓矢的作战人员三名.俗称“三甲士”。在每辆战车的两侧与车后,随有步兵(徒兵)几十名,由奴隶充当。他们既是战斗员,又是侍候奴隶主的杂役。2、战国时期的备兵与常备兵考核制度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变法,封建经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开始建立了郡县制,兵役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当时已经建立常备兵制度。常备兵是军队的基干,他们都是应把经过考选而来。选时相当严格。以魏国为例:选拔武卒要求参加考选的人穿“三层之甲”,拿一张要用上百斤力才能拉开的硬弓和装有五十支箭的箭囊,扛着,头戴铁盔,腰佩剑,带三天粮食,在半天之内走完百里路。凡是中选的人,免除全家的赋税、徭役。3、秦汉时期的征兵制度秦统一中国后,便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征兵以郡县为单位,郡守有征发一郡壮丁作战的权力。当时农民既是主要生产力,也是兵员的主要来源。秦朝兵役和劳役极为繁重:当时全国大约有两千多万人口,而经常被征发服兵役、劳役的就有二、三百万人。汉承秦制,当时规定不省贵贱,男子二十岁就要在官府登记。并且根据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从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役,直到五十六岁止。在适龄期间,除每年农闲受训外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每次一年。一次在地方上,称“正卒”;一次在边疆或京城,称“戍卒”或“卫士”。汉武帝时,出现了招募熟悉北方少数民族情况的人组成“胡骑”,招募熟悉南方越事的人组成“越骑”。3、三国时代的世兵制度东汉后期,由于军阀割据,坞堡林立,大批农民为军阀豪强所霸占,成为依附于他们的部曲(近于奴隶的私人部队)。很多壮丁成了地主家兵,全国征兵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世兵”就是父子世代为兵。这种兵家户籍不属郡县,而由军府管理,称为“士家”、“军户”。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只有得到放免才能取得平民的身份。4、世兵制度的进化体:北魏隋唐的府兵制度南北朝后期,北朝出现了“府兵制”。西魏的字文泰在大统九年(公元543年),广泛招募各地汉族豪强地主从军,通过他们的从属关系,带来了大量家兵、部曲等私人武装。西魏政权根据他们所带军队的众寡,授予各种不同爵位。这种使地方割据的私人武装中央化的办法,不但增强了朝廷军力,同时使鲜卑部落兵与汉族封建兵制逐渐结合,创置了“府兵制”。西魏末年,府兵由六个柱国大将军率领,每柱国下设两个大将军,一个大将军下又有两个开府将军,共有二十四军。当时府兵与民籍分开,不属郡县管辖,他们只管打仗,不负担其它赋税。府兵制到了隋朝起了很大变化。军府名称为骠骑府,以骠骑将军为长官。军士开始编入户籍,从事生产。隋炀帝时,府兵直接从民间征调,男子年满二十一岁即可参加府兵。全国府兵由十二卫分领。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骠骑将军府为鹰扬府。长官为鹰扬郎将。军人称“卫士”。卫府制度趋于完善,中央集权在军制上得到加强。唐初全国共有六百三十四个府,均由十二卫和东宫六率分领。一改隋朝鹰扬府为折冲府,每府府兵归折冲都尉管辖。并规定在设府的地方,人民有充府兵的义务。服役年龄是二十至六十岁.应征充当府兵的人,平日务农,农闲教练,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这实际上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兵役制度。证调服役的人,定期宿卫京师或戍边;战时出征,战事完毕,即“兵散于府,将归于朝”。5、唐中后期、的募兵制唐代中期,府兵因负担过重而大量逃亡,折冲府名存实亡,府兵制受到严重破坏。为了补充兵员,就采取了招募的办法。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招募蒲、同、歧、华、京兆等州逃亡的府兵和白丁充当宿卫,称“长从宿卫”,以代替府兵定期轮流宿卫的旧制度。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27年)下令各军镇招募长驻边疆的军防健儿,其家口愿同去的,各给田地屋宅。后来组成边兵,由方镇操纵。这样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府兵制度基本结束。募兵制是宋朝的主要兵制。当时有四种不同军队禁军、厢兵、蕃兵、乡兵。禁军是皇帝的亲兵,驻守京师,兼备征伐,是北宋的正规军。它来源于全国招募与选自厢兵、乡兵中的健壮兵丁。厢兵是各州募集的地方军,不进行军事训练,所以不能作战,只给地方政府服亲没。蕃兵是招募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充当过境屯戍守军。乡兵,于招募之外,也有当地征发的,经过训练作为地方防守部队。6、元的部落兵制元朝在取得全国政权前,实行部落兵制。本部落的男子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全部当兵,下马牧畜,上马攻战。其本族人建立的‘蒙古军”与后来吞并各部落建立的‘探马赤军”为主力军。进入中原后,抽调二十岁以上的汉人壮丁建立“汉军”,作为戍守当地的地方军。7、明的卫所制明朝实行“卫所制”。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设指挥使,统兵士五千六百人。卫下有千户所(一千士兵),千户所下设百户所(一百士兵)。兵士有军籍,世袭为军,平时屯田或驻防。遇有战争,朝廷命将,率领调自卫、所的士兵征战。卫所制有些象世兵制,又与唐代的府兵制相似。8、清的部落兵制:旗兵制清朝实行“旗兵制”。起兵伊始,以部落为单位组成“旗”,旗是军政合一的组织,旗民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因此,旗兵制就是部落兵制。公元1615年,努尔哈赤将满、蒙、汉族力量编成八个旗,分别用正黄、正自、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色旗作标志。这就是八旗军”的由来。清统一全国后,又以汉人为基础组成了“绿旗军”(以绿旗为标志,又名‘绿营兵”)。兵员时有增减,最多时达到六十多万人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有关战争的事列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你去查一下‘车臣之战’,阿以战争、巴以战争、中东之战、了解一下这些战争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又为人类带来了哪些值得去思考的问题,一篇文章不就出来了吗1948年11月4日,南京的蒋某人亲自下令第七兵团所属第100军开赴海州,与原驻那里的第44军一起,统归第九绥靖区司令官李延年指挥,固守海州及连云港地区。这

  • 影响欧洲古代史的布匿战争交战双方是古罗马和哪个古国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264~前146年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之间的三次战争,名字来自当时罗马对迦太基的称呼Punici(布匿库斯)。迦太基是一个商业元老院模式和雇佣军模式,古罗马是公民元老院模式,前者看重钱,后者看重精神领域,喜欢钱最起码有原始的契约精神,所以要坏也坏不到哪去,至少不能算作蛮族。第一、二次布匿战争是作战双方

  • 现代名人抗日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动乱,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

  • 中国战争神话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战争神话,最主要的就是蚩尤大战共工怒触不周山,还有就是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等其中黄帝战蚩尤最精彩蚩尤是炎帝的后裔,在涿鹿之野那场神国的战争中,炎帝被黄帝打败了,迫于无奈退居南方,蚩尤也被俘虏而做了黄帝的臣子。蚩尤天生勇猛,对炎帝的失败很不甘心,而他部族的人也都和他一心,愿意听他的调遣。于是,蚩尤

  • 椒山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在吴越战争中,吴王夫差率军在夫椒(今江苏太湖洞庭山)大败越军的作战。这年,越王勾践闻吴王夫差为报父仇,正加紧训练军队,准备攻越,遂不听大夫范蠡的劝阻,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吴王闻报,悉发精兵击越。两军战于夫椒。越军战败,损失惨重,仅剩5000余人,退守会稽山(今浙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先斩后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东汉时期,晁错极受宠幸,当时的法令都交由他改定,丞相申屠嘉为人耿直刚正,对晁错虽心有不满,却无力加以伤害。当时,内史府处于太上庙内墙外的隙地上,门在东边,出入不大方便,晁错贪图捷径,就在太上庙南面的外墙上开了两个门,由南面出入。丞相申屠嘉知道后,非常愤怒,想以此问责请求诛杀。没想到,晁错很快听到了风

  • 近代战争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近代战争涌现出了很多的战斗英雄。在人民群众中广泛称赞的有: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等。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舍生忘死,革命意志坚定,关键时候豁得出生命而殊死搏斗。他们的英雄事迹鼓舞和教育了全中国人民。也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英雄事迹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有甲午战争的邓世昌,2,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 诸葛亮的空城计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诸葛亮空城计故事概括: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

  • 中国近现代史上,向邻国朝鲜大规模派兵有哪两次?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次是在1894年,朝鲜各地爆发了大规模起义,朝鲜请求清朝出兵帮助平定,同时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导致了第二年(也就是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第二次是在1950年,美国侵略朝鲜,一直到中国的鸭绿江附近,朝鲜同样也请求中国出兵相救,也就是抗美援朝。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

  • 马陵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马陵之战中国战国时期,齐军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歼灭魏军的著名伏击战。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魏发兵攻韩,韩向齐求救。齐应允救援,以促韩竭力抗魏。但鉴于战事初起,魏、韩双方实力未损,过早出兵对齐不利,直到韩军五战俱败,情况危急,魏军也十分疲惫,才发兵相救。二十七年,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