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抗击倭寇?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抗击倭寇?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080 更新时间:2024/1/22 20:54:11

是唐朝时期(663年)的白江口之战。

白江口之战,亦称白村江之战,指的是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与倭国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水战。

663年,倭军(4万余人,战船1000余艘),唐军(1.3万人,战舰170余艘)[8][1]在百济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唐朝水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倭国水军打得大败,堪称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水战。

此战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也是东北亚地区已知较早的一次具有国际性的战役,基本上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

中国古代抗击外族的历史?

一、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名将的出世,往往是出现在这么几个时期,一是割据之时诸侯混战,二是结束分裂一统江山之际,三是中华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春秋战国时期多名将,皆因这三种类型兼而有之,特别是赵国和秦国,更是名将辈出。

中国古代保卫国土的历史?

戚继光抗倭即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日本海盗骚扰的斗争。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很早以来,两国人民就友好交往,但在明朝的时候,由于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便酿成了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患,和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倭寇的斗争。抗倭斗争中涌现出了戚继光为代表的爱国将领,他们依靠人民的力量,在抗倭斗争中屡建战功,终于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

中国历史战争事件顺序?

中国古代战争年表

本年表按战争发生的年代顺序,以年系事,一一列举了我国古代从公元前三十世纪传说的神农时代起,至公元一九一一年清朝灭亡止的历次战争,并简要介绍了主要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特点等,是我国一部有价值的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历史的工具书。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国古代战争年表

作者

中国军事史编写组

类别

图书

内容

夏商时期战争年表(约前21世纪前1057年)

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禹攻有扈氏甘之战

夏王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攻益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甘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攻河西之战

夏王仲康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夏胤攻羲氏和氏之战

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夏相攻东夷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夏少康复国之战

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中后期)浇灭相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夏少康灭浇之战

夏王槐时期(约公元前18世纪)洛伯与河伯之战

夏王芒时期(约公元前17世纪)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

夏王不降时期(约公元前17世纪)夏不降攻九苑之战

夏王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夏桀攻有施氏之战

夏王桀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夏桀攻有缗氏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灭夏的战争

商王中丁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商中丁攻蓝夷之战

商代末年(约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

西周时期战争年表(约前11世纪前771年)

周成王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攻录国之战

周康王二十五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康王攻鬼方之战

周昭王十六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昭王攻荆楚之战

周穆王十二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攻犬戎之战

周穆王十七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攻徐之战

周穆王三十七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攻群舒之战

周共王元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共王灭密之战

周孝王元年(约公元前9世纪)周孝王攻西戎之战

周懿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周懿王攻犬戎之战

周夷王十七年(约公元前9世纪)周夷王攻太原戎之战

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武公攻狁之战

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中)周厉王攻戎之战

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中)周厉王与淮夷之战

周厉王十七年(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周国人爆动

周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周抗允荆蛮之战

周宣王五年至三十九年(公元前823前789年)周宣王对周边各族之战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周宣王攻狁之战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周宣王攻戎之战

周宣王二十二年至三十八年(公元前805前790年)晋穆侯攻戎之战

周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周攻鲁之战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周子多父攻郐之战

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周攻六济戎之战

周幽王五年(公元前777年)秦攻戎之战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周之战

(暂时缺春秋)

战国时期战争年表(简)

周定王十四年至十六年(公元前455前453年)晋阳之战

周威烈王七年至十八年(公元前419前408年)魏攻秦河西之战

周威烈王十八年至二十年(公元前408前406年)魏灭中山之战

周赧王八年至十九年(公元前397前296年)赵攻中山之战

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阴晋之战

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浊泽之战

周显王三年至四十七年(公元前366年前322年)秦收复河西之战

周显王十五年至十六年(公元前354前353年)桂陵之战

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

周慎靓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公元前318前241年)合纵攻秦之战

周赧王五十六年至五十八年(公元前259前257年)邯郸之战

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代之战

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元前247年)河外之战

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赵破匈奴之战

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蕞之战

秦王政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36前221年)秦灭六国的战争

秦朝时期战争年表(简)

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4年前213年)秦蒙恬攻匈奴之战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至二年十二月陈胜、吴广农民起义

西汉时期战争年表(简)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楚汉战争

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至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汉与匈奴的战争

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白登之战

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九月汉平诸吕之乱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汉平七国之乱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二月下邑之战

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上郡之战

汉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马邑之战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河南之战

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至六年漠南之战

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河西之战

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

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至元鼎六年冬汉平南越之战

新莽地皇四年(汉更始元年,23年)六月昆阳之战

东汉建武二年(26年)九月杜陵之战

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元年,23年)十月至东汉建武二年(26年)刘秀统一河北之战

汉更始二年(24年)冬至东汉建武三年(27年)三月刘秀攻关中、洛阳之战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十月至十二年十一月东汉统一战争

东汉元初二年(115年)赤亭之战

东汉中平元年(184年)至初平三年(192年)黄巾农民起义

东汉光和七年(184年)四月长社之战

东汉中平元年(184年)八月至十月广宗之战

东汉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下曲阳之战

三国时期战争年表(简)

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鲁阳之战

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

三国蜀汉章武元年至二年(221222年)夷陵之战

晋朝时期战争年表(简)

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正月至十二月凉州之战

汉光兴二年(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四月宁平城之战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至建兴三年(315年)杜起义

汉嘉平二年(西晋永嘉六年,312年)十二月襄国之战

东晋太兴二年(汉光初二年,319年)四月至次年六月浚义之战

东晋太兴二年(319年)十二月棘城之战

前赵光初三年(320年)六月赵平大秦之战

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十二月至四年二月晋平苏峻之战

后赵太和元年(前赵光初十一年,328年)七月至十二月洛阳之战

东晋永和二年(成汉嘉宁元年,346年)十一月至三年三月晋平成汉之战

后赵永宁元年(350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襄国之战

前燕慕容俊三年(魏永兴二年,351年)八月至次年八月前燕灭冉魏之战

东晋永和十年(前秦皇始四年,354年)二月晋攻前秦之战

前燕元玺三年(354年)三月鲁口之战

前燕元玺四年(355年)十一月至次年十一月广固之战

东晋升平五年(前燕建熙二年,361年)二月至七月野王之战

东晋太和四年(前燕建熙十年,369年)四月晋攻前燕之战

前秦建元五年(前燕建熙十年,369年)十一月至次年十一月前秦灭前燕之战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至次年吕光攻龟兹之战

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淝水之战

北魏登国元年(386年)至太延五年(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

后凉太安二年(387年)凉州之战

后秦建初四年(前秦太初四年,389年)大界之战

后秦建初五年(前秦太初五年,390年)四月杏城镇之战

北魏登国五年(390年)至六年七月北魏灭刘卫辰之战

后凉麟嘉四年(西秦太初五年,392年)吕光攻西秦之战

后燕建兴八年(西燕中兴八年,393年)十一月至九年八月后燕灭西燕之战

后燕建兴十年(北魏登国十年,395年)五月至十一月参合陂之战

北魏皇始元年(后燕永康元年,396年)八月至三年正月北魏攻后燕之战

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十月至元兴元年(402年)三月孙恩起义

东晋元兴元年(402年)至义熙七年(411年)卢循起义

晋元兴三年(404年)二月至三月覆舟山之战

晋元兴三年(404年)三月至五月刘裕击桓玄之战

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年)四月至次年二月刘裕灭南燕之战

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年)八月至次年八月刘裕灭后秦之战

南北朝时期战争年表(简)

北魏泰常七年(宋永初三年,422年)九月至次年闰四月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宋元嘉三年(426年)闰正月至二月宋攻谢晦之战

西秦建弘七年(北凉玄始十五年,426年)八月西秦攻北凉之战

北魏始光三年(夏承光二年,426年)北魏攻统万之战

北魏始光四年(夏承光三年,427年)统万之战

北魏神二年(429年)北魏攻柔然之战

宋元嘉七年(北魏神三年,430年)三月至次年二月宋攻魏河南之战

夏胜光三年(北魏神三年,430年)平凉之战

北魏延和元年(北燕太兴二年,432年)北魏攻北燕之战

宋元嘉十年(433年)九月至次年闰三月汉中之战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六月至九月北魏灭北凉之战

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雍州之战

宋孝建元年(454年)二月至六月,宋平刘义宣之战

宋大明三年(459年)四月至七月广陵之战

北魏天安二年(467年)至魏皇兴三年(宋泰始五年,469年)青州之战

宋元徽二年(474年)五月建康之战

齐建元元年至齐永元二年(479年500年)齐与北魏的战争

北魏太和三年(齐建元元年,479年)至次年寿阳之战

齐建武元年(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淮汉之战

齐建武二年(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汉中之战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齐建武四年,497年)至次年南阳之战

北魏景明四年(梁天监二年,503年)至次年钟离、义阳之战

梁天监五年(北魏正始三年,506年)合肥之战

北魏正始四年(梁天监六年,507)钟离之战

梁天监十四年(北魏延昌四年,515年)硖石之战

梁天监二年至大通元年(527年503年)梁与北魏的战争

梁中大通元年(北魏永安二年,529年)陈庆之攻北魏之战

东魏武定五年(太清元年,547年)至承圣元年(552年)三月侯景之乱

北魏中兴元年(531年)至次年高欢攻尔朱氏之战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至次年正月北魏分裂之战

东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潼关之战

东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沙宛之战

东魏武定元年(西魏大统九年,543年)邙山之战

东魏武定四年(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玉壁之战

梁承圣三年至天成元年(554555年)江陵之战

北齐天保七年(梁太平元年556年)三月至六月北齐攻梁之战

北周保定四年(北齐河清三年,564年)九月至十二月洛阳之战

陈光大元年(北周天和二年,567年)五月至次年三月沌口之战

北周天和四年(北齐天统五年,569年)九月至六年六月宜阳、汾北之战

北齐武平六年(北周建德四年,575年)七月至九月河阴之战

隋朝时期战争年表

隋开皇元年(581年)九月至十一年春隋统一的战争

隋大业九年(613年)宋子贤起义

隋大业九年(613年)杜彦冰起义

隋大业九年(613年)正月李德逸起义

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黎阳之战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九月邙山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窦建德攻占冀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窦建德攻幽州之战

唐朝时期战争年表(简)

隋义宁元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至七年(624年)唐统一的战争

唐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至十一月浅水原之战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简)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五月至二年五月潞州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吴天六年,909年)象牙潭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至五年正月柏乡之战

五代后梁乾化五年(贞明元年,915年)三月至二年二月魏州之战

契丹神册二年(后梁贞明三年,917年)三至八月幽州之战

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八月至十二月胡柳陂之战

北宋辽金西夏时期战争年表(简)

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962979年)北宋统一战争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979年)高梁河之战

辽乾亨元年(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满城之战

辽乾亨二年(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雁门之战

辽乾亨二年(宋太平兴国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在古代,有没有正当防卫制度的存在?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古代防卫制度源远流长,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之际。《尚书。舜典》中有“眚灾肆赦”的记载,被公认为是我国古代关于正当防卫的最早记载。中国古代法律不仅赋予“杀人而义”及对抗“贼盗”的人以无过当防卫权,对于对抗强暴的妇女及其家人,法律亦允许他们行使无过当防卫权。例如:在《左传》中规定:丈夫杀死企图强暴

  • 有关战争的事列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你去查一下‘车臣之战’,阿以战争、巴以战争、中东之战、了解一下这些战争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又为人类带来了哪些值得去思考的问题,一篇文章不就出来了吗1948年11月4日,南京的蒋某人亲自下令第七兵团所属第100军开赴海州,与原驻那里的第44军一起,统归第九绥靖区司令官李延年指挥,固守海州及连云港地区。这

  • 影响欧洲古代史的布匿战争交战双方是古罗马和哪个古国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264~前146年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之间的三次战争,名字来自当时罗马对迦太基的称呼Punici(布匿库斯)。迦太基是一个商业元老院模式和雇佣军模式,古罗马是公民元老院模式,前者看重钱,后者看重精神领域,喜欢钱最起码有原始的契约精神,所以要坏也坏不到哪去,至少不能算作蛮族。第一、二次布匿战争是作战双方

  • 现代名人抗日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动乱,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

  • 中国战争神话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战争神话,最主要的就是蚩尤大战共工怒触不周山,还有就是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等其中黄帝战蚩尤最精彩蚩尤是炎帝的后裔,在涿鹿之野那场神国的战争中,炎帝被黄帝打败了,迫于无奈退居南方,蚩尤也被俘虏而做了黄帝的臣子。蚩尤天生勇猛,对炎帝的失败很不甘心,而他部族的人也都和他一心,愿意听他的调遣。于是,蚩尤

  • 椒山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在吴越战争中,吴王夫差率军在夫椒(今江苏太湖洞庭山)大败越军的作战。这年,越王勾践闻吴王夫差为报父仇,正加紧训练军队,准备攻越,遂不听大夫范蠡的劝阻,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吴王闻报,悉发精兵击越。两军战于夫椒。越军战败,损失惨重,仅剩5000余人,退守会稽山(今浙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先斩后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东汉时期,晁错极受宠幸,当时的法令都交由他改定,丞相申屠嘉为人耿直刚正,对晁错虽心有不满,却无力加以伤害。当时,内史府处于太上庙内墙外的隙地上,门在东边,出入不大方便,晁错贪图捷径,就在太上庙南面的外墙上开了两个门,由南面出入。丞相申屠嘉知道后,非常愤怒,想以此问责请求诛杀。没想到,晁错很快听到了风

  • 近代战争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近代战争涌现出了很多的战斗英雄。在人民群众中广泛称赞的有: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等。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舍生忘死,革命意志坚定,关键时候豁得出生命而殊死搏斗。他们的英雄事迹鼓舞和教育了全中国人民。也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英雄事迹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有甲午战争的邓世昌,2,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 诸葛亮的空城计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诸葛亮空城计故事概括: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

  • 中国近现代史上,向邻国朝鲜大规模派兵有哪两次?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次是在1894年,朝鲜各地爆发了大规模起义,朝鲜请求清朝出兵帮助平定,同时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导致了第二年(也就是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第二次是在1950年,美国侵略朝鲜,一直到中国的鸭绿江附近,朝鲜同样也请求中国出兵相救,也就是抗美援朝。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