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汉乐府》《唐诗三百首》《白氏长庆集》《李太白文集》《杜少陵集》《剑南诗稿》
《新乐府》《李义山诗集》《东坡七集》《王右丞集》《饮水诗集》
这个唐诗,宋词
古代著名的词谱有哪些?
作为词的格式名称,词调不仅表示名字,里面还包含着深刻的内涵。为方便填词,人们常把词调收录成册。古代著名的词谱有《钦定词谱》、《白香词谱》、《诗韵新编》等。有了这些词谱,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填词效率。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女医生?
我国的女医制度由来已久。西汉时期专门设有女医一职,其职责为视产乳之疾。两汉时期出现了不同性别的御医。为皇后、公主等女性皇室成员看病问诊的女医生就有女侍医、女医、乳医等。据史料记载:生活在公元前128年前后的著名医生义姆,是我国史书记载中最早的女医生。她技术精湛、医德高尚,而且尤为擅长妇科。汉武帝将她召人宫内,赐以职号,专门为皇太后治病。晋代著名的炼丹家葛洪之妻鲍姑,长期跟随丈夫炼丹行医,为民治病,岭南一带民众甚至尊称她为“鲍仙姑”,传说“艾灸”就是她发明的。明代有女医谈允贤,医术精湛,远近闻名,是当地专治妇科病的女医,著有《女医杂言》传给后人。另外宋朝的张小娘子、清朝的曾懿,都是远近驰名的女医生。
安徽有哪些古战场?
安徽省地处我国的南北方交界处,横跨长江与淮河流域,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安徽不像中原各省那样地处四战之地,也不如古代的荆襄地区那样战略地位重要。历史上的安徽战乱并不算太多,基本上还是一个相对安定的地区。然而在个别战火纷飞的时期,战乱也还是比较频繁的,今天就来说说历史上发生在安徽境内的战乱。
首先,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农民起义就是从安徽兴起的。
秦朝末年,由于秦律的严酷与二世的暴政,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虽然秦末农民战争的主战场在黄河流域,但是起义的爆发地却是在今天的安徽宿州。
秦末农民战争
虽然陈胜、吴广掀起的这场反清起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不过刘邦、项羽等人及时的接过了反抗暴秦的接力棒,经过了数次重大战役之后,一举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推翻了秦朝。
其次,三国时代的安徽一度是南北方争夺的主战场。
三国时代,安徽地处曹魏与东吴之间,双方为了争夺江淮地区,爆发过多次激烈的战争。其中,逍遥津之战是最为著名的一次战斗,虽然《三国演义》中将这场战斗的过程进行了一定的虚构和夸大,不过江淮地区确实是三国时代南北方长期拉锯的主战场。
逍遥津公园内的张辽雕塑
在《三国演义》的章节中,张辽面对着孙权的进攻,伏军于逍遥津附近,以少胜多杀得孙权差点丧命,之后当地的小孩听到张辽的大名都不敢哭了,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从此广为流传。在合肥市逍遥津公园中,至今还保存了张辽将军的雕塑与衣冠冢,以此纪念东汉末年的这位传奇将军。
东晋前秦对峙
第三,东晋时期的淝水之战,是历史上又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五胡十六国时期,东晋退守长江流域,一时间北方陷入了长期的战乱。氐族人一度短暂统一了北方,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前秦。然而就在前秦需要努力发展经济,消化内部矛盾的时候,前秦皇帝苻坚不顾众大臣的反对,亲率大军南征东晋,双方在淮南(八公山)发生激战,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若谈到中国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经典的案例还是很多的,秦朝末年的巨鹿之战,新朝末年的昆阳之战,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史上的经典传奇。东晋与前秦的这场战争同样也是史无前例的著名战役,同仇敌忾的东晋最终以八万兵力击败了号称80万的前秦军队,“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在这场战役后成为了永载史册的经典词汇,淝水之战也成为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南方的统一,延续了魏晋的氏族文化,同时也给古城寿春(淮南)增加了更多的历史元素。
唐末农民起义
第四,后世的众多农民起义,不少也和安徽有关。
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起义军一度转战多省,在安徽活动了不少时间,也发生了不少较大的战争。起义军在转战多年之后,最终攻入了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然而这场没有乘胜追击的农民起义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失败。
元末农民战争
元朝末年战火纷飞,朱元璋以应天府(南京)为基地,在夹缝中不断壮大,最终统一天下,建立了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汉族大一统王朝。在明朝统一的过程中,与周边的汉族农民政权以及北方的元朝统治者发生了多次战斗。
太平军西征
其五,安徽历史上战乱最为激烈的时代,当属清朝中后期的太平天国运动。
清代中后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在这场农民起义中,太平军一度攻占了东南半壁江山,与清军坚持斗争十四年之久,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等重要的纲领性文件。运动的主要战场就是安徽、江西、浙江、江苏几个省份,特别是安徽和江西,战乱十分频繁。
三河大捷
安庆保卫战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以南京为首都,以皖、赣两省为腹地,一度在军事上取得了一连串的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与清军围绕着安徽进行反复争夺,三河大捷和安庆保卫战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场战斗,三河大捷是天京事变后太平军为数不多的又一次胜利,然而这场“回光返照”的胜利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不利的局面,在安庆保卫战失败后,太平军在长江上游的据点全部丧失,一步步的走向了败亡。这场让中国绝对人口从4亿锐减到2亿左右的农民战争对安徽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据说直到19世纪70年代,安徽、江苏、江西等省依旧有大量战死的尸骨在路边无人处理,满目疮痍的江南地区陷入了长期的萧条,人口直到清末民初才勉强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纪念馆
最后,解放战中的两次重要战役与安徽有着密切的关系。
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中最为激烈的淮海战役正是发生在苏北与皖北地区,在这场以徐州和蚌埠为中心的战略决战中,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嫡系部队被全部歼灭,败亡已成定局,而随后爆发的渡江战役彻底推翻了蒋家王朝。
总的来说,在古代中国的早期,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人口也相对稀少,安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要地,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南方经济崛起之后,地处江淮地区的安徽战略地位也逐渐提高,在近代历史上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兵家必争之地。历史已矣,今天的人们应该倍加珍惜宝贵的和平,在和平的环境中努力发展经济,让民众更好的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