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近代英雄人物事迹有哪些?

中国近代英雄人物事迹有哪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033 更新时间:2024/1/24 5:01:25

1、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

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第6班5名战士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2、黄继光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黄继光跟随部队来到上甘岭。1952年,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的部队接到命令,对上甘岭高地进行反击战争。炮火持续不断,在黄继光部队攻下5号阵地之后,双方人员伤亡损失惨重。

特别是黄继光部队,战士和炮弹捉襟见肘。不妙的是,在进行下一个阵地攻击时,敌人隐藏已久的火力点对着黄继光部队发起猛烈的射击。黄继光部队的进攻遭受到了阻碍,这是他挺身而出,亲自去执行爆破敌人阵地的任务。

摧毁了敌人的几个火力点后,又用自己的身躯去独挡敌人仅剩的火力点。在黄继光的英勇献身下,上甘岭战役取得了胜利。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

3、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

4、刘胡兰

刘胡兰生长在山西省水县云周西村,在反动的封建军阀阎锡山统治的黑暗年代,恶霸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刘胡兰的心灵里从小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红军来了,把地主吕善卿家的财物分给了穷人。刘胡兰从红军战士孙同志讲的故事里,懂得了革命的道理。

刘胡兰渐渐长大了,为了担负家庭的生活重担,她和邻居家的孩子小青,一起去山里驮炭,俩人渐渐产生了爱情。日本鬼子占领了文水县,地主吕善卿又当上了村长。孙同志回到这里,领导农民们建起了农会、民兵队、妇救会,刘胡兰担任了妇救会的领导。

小青要参军了,刘胡兰鼓励他要勇敢战斗,争取入党。刘胡兰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群众反扫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刘胡兰经受了严峻的斗争考验,党组织吸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5年,日本投降,小青所在的八路军回到山西,将日本军队的武器收缴。但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小青的部队奔向了解放战争的战场。刘胡兰带领着妇救会的姐妹们送慰问品,救护转移伤员,积极支援前线。

回到村里,她听到支部书记石德辉和几十个乡亲被反动派抓起来的消息后,勇敢地参加了营救行动,把他们救了出来。但是,在转移的途中,刘胡兰不幸被捕。蒋匪军和地主吕善卿对刘胡兰严刑逼供,刘胡兰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最终,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

5、赵一曼宁死不屈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

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乐于助人的英雄——雷锋!我非常崇拜雷锋,他的所作所为让我依依记在心中,其中有一件事让我感受最深。记得有一次,1961年五月的一天,雷锋因公事到丹东出差,清早五点钟从连部出发,在去抚顺火车站的路上,看到有一位大嫂背着小孩,手还拉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去赶车。天淅淅沥沥地下着雨,他们母子三人都没有穿雨衣。

那个小女孩因掉进泥坑里,弄了一身泥,一边走还一边哭。看到这种情况,雷锋立即想道:我军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雷锋急忙上前去,脱下自己的雨衣,披在背小孩的大嫂身上,马上又背起那个小女孩,一同来到火车站。雷锋替她买好了票,又一同上了火车。在车上,雷锋看到那个小女孩,全身衣服没有一点干处,头发还在往下滴水,冻得她直打颤。雷锋自己一身衣服也湿了,他急忙解开外衣,摸摸贴身的那件绒衣还是干的,立即脱了下来,给那个小女孩穿上。听说他们母子三人早晨没吃饭就出来了,雷锋又把自己带的三个馒头送给了他们。

我心目中的新时代英雄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军官,但是,她却为了一位轻生的女子,献出了自己年仅28岁的生命。这个人就是孟祥斌.

孟祥斌是山东齐河人,今年28岁,1997年入伍。那天,本来是他最幸福的日子,妻子带着3岁的女儿,从娘家江西弋阳到金华去探亲。孟祥斌一家三口手牵着手,徜徉在金华婺江的城南桥上,尽情地享受着那难得的天伦之乐。“救命啊,有人跳江了!”听到江边传来的叫喊声,孟祥斌本能地松开了拉着妻女的手,侧身往桥下看。“救人要紧!”孟祥斌马上脱掉衣服鞋子,跳入江中。当时,金华的气温是4-14℃,江风飕飕,江水冰冷。

琳琅故事会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外战争的故事 张鸿海 主要内容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中外战争故事(上、下),作者张鸿海之丹,2001-08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中外传世儿童故事》丛书之一。收录了一些经典的中外战争故事。这些故事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及奇异的异国风情,闪烁着各国独特的文学魅力。本书精选的作品,其中有广为流传的名篇佳作,也有不为人知的精彩篇目

  • 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三个将领?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1.抗日战神---薛岳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广东韶关乐昌客家人,在“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担任抗日战争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和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薛岳是公认为抗日战争的中国将领,指挥其部先后歼敌十四万。1938年秋时任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

  • 西安事变电影演员表?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1935年秋,红军经过长征后抵达陕北。9月末,张学良(金安歌饰)出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司令,率东北军奉命剿共,无奈战事不利,三个月内折损三师。同时陕西绥靖公署主任、后西北军领袖杨虎城(辛静饰)厌倦连年内战,萌生退意,所部与红军呈互相观望态势。蒋介石(孙飞虎饰)在东北军严重损耗的情况下未予及时支持,这

  • 陕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是谁他牺牲后埋葬在瓦窑堡?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陕西最早的革命根据地是刘志丹等革命先驱建立的,刘志丹同志牺牲后,葬在了瓦窑堡。这个早期建立者是刘志丹,谢子长,二者建立了陕北游击区,后期长征北上,徐海东加入扩大了革命影响。随着中央红军的到达,在延安建立革命根据地,真正的成了全国红色领导圣地。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陕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是刘志丹,牺牲后

  • 中外战争的故事四字词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1涿鹿之战2鸣条之战3牧野之战4]葛之战5长勺之战6泓水之战7假途灭虢之战8城濮之战9之战10鄢陵之战11鸡父之战12柏举之战13越灭吴之战14晋阳之战15桂陵、马陵之战16济西、即墨之战17长平之战18秦统一六国之战19钜鹿之战20成皋之战21井陉之战22西汉平定七国叛乱之战23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

  • 外国战争故事:推罗围攻战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332年1月,地中海东岸一处地方,帐幕连营,人吼马嘶,日夜喧腾不休。堆积如山的石块和木头从附近源源不绝地运来,然后被修筑成一条堤坝向大海中伸去。亚历山大东征中最艰苦卓绝的一次战役——推罗攻城战开始了。“让我们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希腊最著名的雄辩家当初这么说时,希腊各个城邦都认为这

  • 12月7日英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12月7日下午,四川南充举行“讲英雄故事,做红色传人”主题宣讲活动,宣讲人员走进南充高中,“特等功”、“二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荣誉获得者林炳远、邓彰德,向南充高中学子讲述其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先进事迹。“人心齐、泰山移,美帝老儿又算得了什么呢,照

  • 有关战争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你随便翻开历史书,里面都是战争的故事。人类的历史里有95%的时间都有战争的。蒙古西征美国独立战争一次大战二次大战越南战争等很多急送鸡毛信大家知道,在战争年代,鸡毛信不是普通的信,插着鸡毛的信必须马上迅速送达。这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急匆匆来到白家庄找到儿童团长李爱民,交给他一封鸡毛信,说:“这封鸡毛信

  • 为什么春秋末期吴国3万人几乎灭楚,而战国末期秦要60万人才灭楚?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涉及到春秋战国的各个方面。这里也不铺开说,简单说说军事上。就春秋末期,前506年柏举之战,其实是一次局部战争。吴国虽然派遣3万大军猛攻楚国,一度攻陷楚国国都,但吴国很清楚,他没有实力吃掉楚国。其实,柏举之战的胜利,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当时楚国连连对外发动战

  • 古代战争故事《孙武攻楚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506年,经伍子胥推荐,吴王阖闾拜大军事家孙武为大将,整顿兵马,准备进攻楚国。孙武是齐国人,自称是东海一小农,他是应吴国大夫伍子青的邀请,南下到吴国来的。他的兴趣是研究兵法,对名利之事看得很淡。他这次所以答应做地位显赫的大将,一是想助老朋友伍子胥一臂之力。击败楚国。伍子胥原是楚国人,因父亲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