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楚国兵强马壮兵力不少,为何在被三万吴军差点灭国呢?

楚国兵强马壮兵力不少,为何在被三万吴军差点灭国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008 更新时间:2024/2/24 6:49:28

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不管是在春秋时期,还是在战国时期,楚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强国。特别是在春秋时期,楚国和晋国之间的争霸,成为主要的历史事件。不过,在春秋后期,楚国却在新崛起的吴国手上吃到了一场惨重的败仗,这场战役就是柏举之战。在柏举之战中,吴国出动了3万大军,结果不仅击败了20万的楚国大军,甚至还差点灭亡了楚国,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国都城的远程进攻战。根据《史记》、《春秋》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506年,晋国等诸侯国召陵(今河南省郾城县东)会盟,共同商讨讨伐楚国。对此,楚国选择进攻蔡国,以此回应晋国等诸侯国之间的联盟。在楚国进攻蔡国的时候,一直对虎视眈眈的吴国决定以救援蔡国为借口,以此发兵征讨楚国。公元前506年的冬天,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率领3万吴军进攻楚国。

在吴国大军出动后,蔡国、唐国也选择加入。在三国大军来到淮(今河南潢川,一说今安徽凤台)后,孙武挑选3千5百名精锐士卒为前锋,迅速地穿过楚北部的大隧、直辕、冥三关险隘(均在今河南省信阳市以南,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以此达到对楚国的战略奇袭。等到吴国大军突然深入到楚国腹地后,楚昭王自然非常慌张,于是调集了20万大军,派遣令尹子常、左司马沈尹戌等迎战吴军。吴国君臣见楚军主动出击,遂采取后退疲敌、寻机决战的方针,通过退避三舍来实现以逸待劳,以此实现对楚国大军的打击。

楚国大军在遭遇失利后,选择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一说湖北汉川)列阵,准备再战。在两军对阵之际,吴王阖闾的胞弟夫概率领自己的5千前锋部队,直闯楚营。果然楚军一触即溃,很快就被吴军击溃。在这之后,孙武指挥部队乘胜追击,迅速将沈尹戍部包围。最后沈尹戍见大势已去,遂令其部下割下自己的首级回报楚王。在此基础上,楚昭王因为楚军的节节败溃,率先从楚国都城逃离。由此,吴军于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农历11月29日攻入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城北)。

最后,虽然因为秦国的支援和楚国庞大的疆域难以全面占领,促使楚国得以成功复国。但是,获得柏举之战胜利的吴国,还是差点灭亡了楚国。究其原因,吴国之所以能以3万大军战胜20万大军,一方面是吴国准备充分,并且拥有孙武、伍子胥、夫概等名将。就伍子胥来说,对于楚国的情况十分了解,而孙武的战略突袭方案,更是成为兵法运用上的经典案例。另一方面,就楚国来说,长期和晋国的争霸战争导致自己内部实力明显损耗,再加上楚昭王父亲楚平王荒唐残暴,任用奸臣,也是导致楚国内部混乱的重要原因,从而为柏举之战的失利埋下了伏笔。总的来说,柏举之战让楚国在春秋后期一蹶不振,而吴国则顺利称霸中原。

春秋时期楚国一度是实力强大的国家,为了和晋国争夺中原霸权多次发生战争。在两国对峙的一百年中,晋国多数占据上风。比较大的城濮之战,鄢陵之战都是楚国失败告终。唯一的一次泌之战险胜还是以为晋国收到秦国牵制才促成的。所以楚人最后总结衰败原因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一个成语“楚才晋用”

楚才晋用对楚国衰败作用比较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申公巫臣,一个是伍子胥。

我们先说申公巫臣,公元前589年,申公巫臣在楚国的内部党争中失败(也有说是为了美女夏姬),借出使齐国的机会投奔了楚国的劲敌晋国。楚国子反杀了巫臣全家。一个月后,子反接到一封信,正是从楚国出逃的巫臣写的,上面写着:我要让楚国受命奔走,疲竭而死。为了向楚国复仇,巫臣给晋景公献上一个对楚国影响巨大的计策,全力扶持与楚国为邻的不安分的吴国,教吾人制造和使用战车等,推动了吴国中原化的进程,从而有力量打败楚国。

再说另一位直接带兵杀入郢都,掘墓鞭尸的伍子胥。伍子胥为报仇逃到吴国,忍辱负重,作为谋士辅佐吴王为的就是打败楚国。提出了最早的游击战术,把吴军分几个小股轮流对楚国进行骚扰战,楚国出击吴则后撤,吴国主力待楚人疲惫不堪时大举进攻,直杀郢都。为报家仇,居然挖开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何等仇恨,楚国岂能不败?

最后还有楚国日益加重的内部矛盾,贵族和国家之间利益的冲突积重难返,造成了泱泱大国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吴国击败!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近代英雄人物事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1、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今

  • 中外战争的故事 张鸿海 主要内容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中外战争故事(上、下),作者张鸿海之丹,2001-08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中外传世儿童故事》丛书之一。收录了一些经典的中外战争故事。这些故事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及奇异的异国风情,闪烁着各国独特的文学魅力。本书精选的作品,其中有广为流传的名篇佳作,也有不为人知的精彩篇目

  • 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三个将领?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1.抗日战神---薛岳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广东韶关乐昌客家人,在“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担任抗日战争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和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薛岳是公认为抗日战争的中国将领,指挥其部先后歼敌十四万。1938年秋时任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

  • 西安事变电影演员表?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1935年秋,红军经过长征后抵达陕北。9月末,张学良(金安歌饰)出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司令,率东北军奉命剿共,无奈战事不利,三个月内折损三师。同时陕西绥靖公署主任、后西北军领袖杨虎城(辛静饰)厌倦连年内战,萌生退意,所部与红军呈互相观望态势。蒋介石(孙飞虎饰)在东北军严重损耗的情况下未予及时支持,这

  • 陕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是谁他牺牲后埋葬在瓦窑堡?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陕西最早的革命根据地是刘志丹等革命先驱建立的,刘志丹同志牺牲后,葬在了瓦窑堡。这个早期建立者是刘志丹,谢子长,二者建立了陕北游击区,后期长征北上,徐海东加入扩大了革命影响。随着中央红军的到达,在延安建立革命根据地,真正的成了全国红色领导圣地。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陕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是刘志丹,牺牲后

  • 中外战争的故事四字词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1涿鹿之战2鸣条之战3牧野之战4]葛之战5长勺之战6泓水之战7假途灭虢之战8城濮之战9之战10鄢陵之战11鸡父之战12柏举之战13越灭吴之战14晋阳之战15桂陵、马陵之战16济西、即墨之战17长平之战18秦统一六国之战19钜鹿之战20成皋之战21井陉之战22西汉平定七国叛乱之战23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

  • 外国战争故事:推罗围攻战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332年1月,地中海东岸一处地方,帐幕连营,人吼马嘶,日夜喧腾不休。堆积如山的石块和木头从附近源源不绝地运来,然后被修筑成一条堤坝向大海中伸去。亚历山大东征中最艰苦卓绝的一次战役——推罗攻城战开始了。“让我们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希腊最著名的雄辩家当初这么说时,希腊各个城邦都认为这

  • 12月7日英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12月7日下午,四川南充举行“讲英雄故事,做红色传人”主题宣讲活动,宣讲人员走进南充高中,“特等功”、“二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荣誉获得者林炳远、邓彰德,向南充高中学子讲述其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先进事迹。“人心齐、泰山移,美帝老儿又算得了什么呢,照

  • 有关战争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你随便翻开历史书,里面都是战争的故事。人类的历史里有95%的时间都有战争的。蒙古西征美国独立战争一次大战二次大战越南战争等很多急送鸡毛信大家知道,在战争年代,鸡毛信不是普通的信,插着鸡毛的信必须马上迅速送达。这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急匆匆来到白家庄找到儿童团长李爱民,交给他一封鸡毛信,说:“这封鸡毛信

  • 为什么春秋末期吴国3万人几乎灭楚,而战国末期秦要60万人才灭楚?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涉及到春秋战国的各个方面。这里也不铺开说,简单说说军事上。就春秋末期,前506年柏举之战,其实是一次局部战争。吴国虽然派遣3万大军猛攻楚国,一度攻陷楚国国都,但吴国很清楚,他没有实力吃掉楚国。其实,柏举之战的胜利,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当时楚国连连对外发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