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兵圣孙武差点灭掉楚国,最后为何又失败了?

兵圣孙武差点灭掉楚国,最后为何又失败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4 更新时间:2023/12/19 20:14:50

楚国作为南疆的巨无霸,地广人众,兵多粮足,虽然楚军战斗力不怎么样,但是体量摆在那里的;吴国作为后起之秀可以攻破楚国国都,但是无法一战灭楚。尽管有兵圣孙武、名将伍子胥率领吴军作战,但是在秦楚两大国的反攻下,越国的偷袭下,吴军还是撤出了楚国。

春秋时期王室衰落,内不能制诸侯以振王权,外不能攘四夷以护华夏,于是霸主应运而生;所谓霸主就是代天子征四方以伐不臣的超强诸侯国国君!齐桓公姜小白是第一代霸主,他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九次联合华夏诸侯国征讨四夷,将北狄、南蛮、东夷、西戎击退!多年后孔子评价齐桓公与管仲:微管仲,吾其被以左衽矣。也就是说没有齐桓公与管仲,孔子就要成为裸露左肩的野人了。

齐桓公之后,先后有晋文公姬重耳、秦穆公嬴任好、楚庄王芈旅成为名副其实的霸主,同时也造就了齐、晋、秦、楚四大超级大国。然而这些霸主去世后,都后继无人,四大强国相互对抗,没有搞出大的事情。江南地区的吴国在春秋晚期爆发,他北上击齐,西进击楚,打得两个强国没脾气,这得益于伍子胥与孙武对吴国的再造。

春秋中后期是秦国跟楚国的蜜月期,两国都十分强大,但是却被中原的晋齐两国视为蛮夷而加以封锁与制裁!秦楚两国结盟共同对抗晋国与齐国,两国公室通婚十分普遍,秦国怀嬴公主嫁楚国太子建。楚平王听说怀嬴公主美丽,于是自已娶了公主,将太子建驱逐到郑国;又诛杀了太子建老师伍奢全族,仅伍子胥顺利逃到了吴国。

为什么伍子胥会逃向吴国呢?原来身为楚国大夫的伍子胥知道吴国在晋国的支持下密谋反叛楚国,所以他就逃到吴国,希望借助吴国的力量复仇。吴国作为江南小国,一直都依附于巨无霸楚国,楚国势衰后吴国在晋国的支持下开始反叛楚国。比如吴国公子光就曾亲率吴军远征楚军,夺回了周昭王沉江而死的宝船,此举受到周王室的嘉奖!

伍子胥逃到吴国后,得到公子光的重用:他引荐刺客专诸杀了吴王僚,助公子光取得吴国君位;又引荐刺客要离刺杀了吴王僚的儿子庆忌,消除了公子光的君位之忧;再引荐兵圣孙武训练吴军,将吴军变成一支骁勇善战之师。公子光就是大名鼎鼎的吴王阖闾,吴国需要击败楚国取得霸主地位;伍子胥需要击败楚国复仇,孙武需要击败楚国扬名;因此君臣三人同心伐楚!

公元前506年吴国联合蔡国、唐国的军队,在晋国的支持下大举伐楚,联军三万余人,统帅为孙武、先锋大将为伍子胥。联军在柏举跟楚军二十万大军五次交锋,皆战而胜之,楚师溃散,楚昭王逃亡随国,联军攻入楚都。吴军在楚国都城烧杀抢掠之时,伍子胥将楚平王掘坟鞭尸,挫骨扬灰,报了杀父兄之仇。

楚王奔逃,吴军屠城,激发了楚国人的爱国之心,溃散楚军在楚国王子兼令尹子西的率领下反击吴军。楚国大夫申包胥逃到秦国,向秦哀公乞师援楚,据说申包胥在秦宫哭了七天七夜,感动了秦哀公,所以秦国才派大将子蒲、子虎率五百乘兵车南下援楚。其实秦军援楚只有两个原因:一是楚国答应将商于之地送给秦国作为出兵报酬,二是秦国需要楚国这个盟友对抗晋国。

秦军善战那不是吹出来的,在《诗经.秦风.无衣》里有明确的记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秦军加入复楚之战,是楚国战胜吴军的最主要因素;孙武虽然兵法出众,但也只有三万人,无法对抗数十万秦楚联军。

秦国除了出动大军直接援楚外,还策动了越国偷袭吴国大后方,这样吴国腹背受敌,不得不撤军回援。秦楚联军击退吴军后,趁势攻灭了唐国,当然唐国的土地人民归楚国所有,这也是楚国大方的将商于之地送给秦国的原因所在。

吴军回师后与越国相战,互有胜败,最终吴王夫差击败了越国,但是保留了越国。在楚国的支持下,越国渐渐恢复了元气,并攻灭了吴国。越王勾践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任霸主。

吴楚之战,吴军攻下郢都,但楚军最终把吴军赶出楚国。为什么拥有兵圣孙武的吴军会反胜为败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1、吴军犯了一个严重的战略失误。

楚国丢失首都后,楚昭王逃到随国,公子期召集各地部队,准备反击吴军。楚昭王的另一个哥哥子西也收编了柏举之战后溃败的楚军残余,扯起抗战的旗帜。

占领郢都后,吴军并没有乘胜进击,扩大战果。当各地楚军开始团结在公子期与子西的周围,坚持抗战时,伍子胥却提出北上攻略郑国。当年伍子胥与太子熊建逃亡到郑国时,熊建被郑国人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这对伍子胥来说,也是一大深仇,非报不可。

不过,伍子胥攻打郑国时,却出现戏剧性的一幕。当年伍子胥逃亡时,曾为一位郑国梢公所救,梢公的儿子恳求伍子胥保全郑国。伍子胥这个人,恩怨分明,有怨必报,有恩也必报,他没想到在这里竟然遇到恩公的儿子,百感交集,感叹地说:“当年要不是你父亲的救命之恩,我哪有今天。苍天在上,我岂敢忘了此恩情呢?”于是他率军撤走了。

回到郢都后,伍子胥便准备集中力量打击楚国残余部队,然而,良机错失了。楚国搬来了救兵,秦国军队开始增援楚国了!

2、秦国卷入战争

秦国卷入吴楚战争,这都是申包胥之功。

吴军破郢后,申包胥逃出郢都。他思前想后,能拯救楚国的,只有秦国了。他昼夜驰行,一路奔向秦国。起初秦哀公对申包胥借兵的请求无动于衷,懒得理睬。申包胥想了一招:哭。这一哭,不得了,哭了七天七夜,不仅哭,还绝食,饭也不吃,觉也不睡。

秦哀公最后受不了,他又出来见申包胥。申包胥说道:“吴国乃是夷邦,贪婪无度,如果与贵国为邻,势必成为大患。趁现在吴国还未完全占领楚国,贵国若能出兵拯救,楚国将世代事奉秦君。”

曾几何时,楚国还是超级强国,如今却只能低声下气地向秦国求援。秦哀公被申包胥说动了,决定发兵援楚。秦国派遣大将子蒲、子虎率五百辆战车驰援楚国。

秦军入楚后,与公子期的抵抗力量会师,进攻吴国人控制的沂地。沂地的吴军指挥便是在柏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夫概

秦国人不愿意打头阵,便对公子期说:“我们不了解吴国人的战法。”公子期明白,秦国人把硬仗先留给楚国人,但他没有怨言,毕竟这里是楚国,楚国人理所当然要为国家而浴血奋战。

公子期的军队率先对吴军发起进攻,夫概率军迎战,两支军队正杀得难解难分时,秦军参战了!以凶猛剽悍著称的秦国军队,突然出现在吴军的侧翼,五百辆战车掀起漫天尘埃,夫概大惊失色,这时吴军顶不住了,开始后撤。

秦、楚联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3、吴国后院起火

对吴王阖闾来说,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

越国乘吴军主力在楚,突然出兵进攻吴国本土,后方吃紧,这对前线作战的吴国军队十分不利。在楚国战场上,夫概战败后,子西率领的另一支楚国抵抗力量在军祥一带大败吴军。紧接着,秦、楚联军奔袭唐国。唐国是吴国的盟友,小国寡民,焉能抵挡得住虎狼之师,很快便被灭掉了。这样一来,吴国失去了一条臂膀。

可是还有更坏的消息。

吃了败仗后,吴王的弟弟夫概偷偷地溜回国内,趁王兄以及重臣都在楚国,他居然自立为吴王。这个消息传到郢城后,阖闾大为震惊,本来战场上的节节失利就让他很烦恼了,没想到给自己致命一击的,竟然是自己的弟弟。

夫概怎么突然想称王呢?柏举之战的胜利,他是大功臣,这也使他沾沾自喜,自认为才能不在其兄之下,王者之位,能者居之,既然阖闾能从吴王僚手中夺得王位,我夫概又怎么不行呢?利令智昏,遂铤而走险,控制国都,自立为王。

冷酷无情的阖闾没有丝毫迟疑,他将楚国的战事托付给伍子胥、孙武、伯等人,自己率一部分精兵杀回吴国,吴国的内战爆发,兄弟变成仇人的故事再度发生。

夫概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他的这支军队在楚国吃了败仗后,士气凋落,再加上吴人大多心向阖闾,很快,战争成了一边倒的格局。夫概战败了,吴王阖闾铁石心肠,非置他于死地不可,无奈之下,夫概选择了逃命,他逃到楚国,向楚昭王投降。

4、楚军火攻吴国兵营

吴、楚两军在雍一线对峙。楚军统帅子期是一位名将,在打仗上有一套本领,他详细侦察吴军的阵地,制订了一个火攻的战术。

子期的作战计划遭到了另一位楚军将领子西的反对。子西认为,楚军刚吃了败仗,战场上的战士尸体还没有收敛埋葬,他们为国家战死荒野,如今用火攻战术打击吴军,势必要把这些死难将士的尸骨也一同焚烧,这样做,很不人道。

可是子期并不这样认为,他对子西说:“国家要是完蛋了,大家都难逃一死,不能因为爱惜死者,就牺牲了生者。死者若是地下有知,肯定会支持我们打击侵略者,死者要是没有任何知觉,我们又何必要爱惜这些尸骨,而放弃打败吴国的机会呢?”

子西听后,无言可对,于是楚军纵火,火借风势,向吴兵营蔓延,同时楚国士兵英勇地发起冲锋,吴国人又一次被打败了。

5、吴军放弃郢城,退回吴国

再往后退,就是楚都郢城了,是固守郢城,还是放弃呢?伍子胥与孙武、伯三人一起讨论,伍子胥说:“楚国人虽然打败了我们,可是我实力并非受到重创。”言外之意,就是还能继续打下去。这时孙武站起来说:“我们西破强楚,逐楚王,掘平王墓,割戮其尸,这已经足够了。”

在孙武看来,吴国已经给了楚国致命一击,自从楚国雄霸南方以来,从未遭此重创。虽然要灭掉楚国已经不太可能,但其伟大的勋绩,足以写进历史。

伍子胥点点头道:“自有霸业以来,从来没有哪个臣子能够这样报仇雪恨,我们可以走了,没有什么遗憾了。”

于是吴军放弃固守郢城,伍子胥与孙武率领剩余的吴国士兵,返回国内。

这是春秋末期最重要的战争之一,虽然吴国未能全胜,但总的来说,仍然是了不起的成就。这也使吴王阖闾成为春秋时代的霸主之一,后世也有人将其列入“春秋五霸”,他是当之无愧的。自楚武王奠基楚国以来,已经过了两百年,而吴国则兴起不到八十年,便一举打败了老牌霸国,奠定东南霸主的地位,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 是 三国演义 的故事吗?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长平之战不是三国演义的故事。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是秦国军队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最后以赵军的失败告终。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其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是战国历史的重要转折,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三国演义却是秦末各

  • 威海古今胜地雄关发生过什么著名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特殊的地理位置还使得成山头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三国、隋、唐、明、清等各个朝代均有战事发生。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的最后一战一一黄海之战,就发生在成山头以东10海里外的海面上。北洋水师爱国将领邓世昌就殉国在此。为了纪念邓世昌誓与战舰共存亡的英雄气概,清代光绪皇帝御赐碑文,谥号“壮节”,此碑至今还保存于成山

  • 英雄人物的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英雄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人,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攻占金化以西391高地的战斗中,他所在连队担任突击任务。战前,他和连队战友奉命到离敌人阵地仅60米的地方执行潜伏任务,但在潜伏到第二天中午前

  • 楚国是大国,为什么武安君能够直岛郢都?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楚国是战国七雄中响当当的大国。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国土面积也是最大的。巅峰时期的楚国,其统治面积比其他六国的总和还多。楚国拥有的战略纵深和潜在国力,是包括秦国在内任何一个战国不敢也不可能忽视的。难怪项燕在秦灭楚时说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是说明楚人的倔强和抗争意识很强,另外也是一种战略底气的自然抒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侵略国家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20年前,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朝光绪26年,由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慈禧太后的头脑发热以及列西方列强的贪婪,最终引发了当时8个列强对于清朝的武装侵略,这就是著名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当时,参加按侵华战争的8个国家分别是: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德意志帝国、法兰西第3共和国、日本帝国、俄罗斯帝国

  • 长平之战详细攻略?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

  • 欧洲战争故事:艾劳会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艾劳会战发生在公元1807年的艾劳会战,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与第四次反法同盟作战期间,所经历的一场惨烈的战役。艾劳会战简介几乎在法国近代所有重要的军事文献中都有记述,欧洲历史学家提到这场战争时,也常常会用“血流成河,惨烈异常”这类令人触目惊心的词语来形容,究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艾劳会战是一场

  • 水浒传中著名典故并简要概述 三个左右 在线等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1、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冈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兴不多事,只见一棵树上写着: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冈客商,应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武松认为,这是酒家写来吓人的,为的是让过客住他的店,竟不理它,继续往前走。太阳快落山时,武松来到一破庙前,见庙门贴了一张

  • 古今有哪些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这可是一个大题目,详细写可以单独写一本厚厚的书。限于篇幅,这里只能简要地叙述一些。如同小提琴的逐步形成和定型一样,小提琴演奏艺术的逐步形成和明确化也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出现真正的演奏家之前,非正职、非专业的演奏者和民间艺人就是这个历史时期的无名英雄。作为催生小提琴诞生与定型的发源地,意大

  • 红军感人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夹金山高又高,坚持一下胜利了!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这名唱歌的女战士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翻雪山时,小姑娘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大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