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符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符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589 更新时间:2023/12/20 9:46:18

因为内部不团结,而淝水之战又败了。

符坚之前,前秦都只是在关中一隅,统一北方都是符坚上位后才发生的事。而北方多民族众多,人口分散,文化差异很大,融合需要几代人的时间。因此,淝水之战成了所有矛盾集中的爆发点,一战之败,前秦土崩瓦解,更莫谈统一江南了。

一、踌躇满志的苻坚

公元383年,前秦符坚26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几乎是天下有识之士都知道将要发生大战。

是年八月,苻坚终于忍不住了,他令其弟阳平公符融率领张蚝、梁成、慕容垂,督军二十五万南下,自己在长安继续集结步兵60万、骑兵27万随后跟进。

而东晋方面,听说苻坚南征,宰相谢安以侄子谢石为主帅、谢玄为先锋,率领在淮北招募的北府军,和桓伊、谢琰的军队共计8万人应敌,另有龙骧将军胡彬率军5000固守硖石。

苻坚并不是盲目自信,看起来前秦确实有必胜的把握,不仅仅是因为苻坚手中的112万大军。

淝水之战前,公元378年,苻坚派出长乐公苻丕率苟长、慕容垂等以17万大军围攻襄阳,东晋梁州刺史朱序轻敌,困守襄阳1年有余,不能取胜,被迫投降。

就在前不久的383年5月,都督荆梁等七州诸军事(几乎等于半个东晋)的桓冲倾全部兵力10万北方前秦,被慕容垂虚张声势阻于上明,不敢进兵。

因此,淝水之战前,前秦已经占领荆州的襄阳等战略要地,而桓冲又被慕容垂困在荆州无力支援健康,除了东线寿春、淮水一线,东晋几乎无险可守,除了北府军几乎无兵可用。

此战苻坚的部署也算妥当:东线以氐族嫡系约20万余万为先锋主力,由自己最信任的弟弟符融为帅,自己等待后续征集的大军40万为后盾;中线慕容垂增兵至20余万,在保证荆州方面的安全之后,进攻郧城、夏口直驱东晋长江防线;另外以姚苌都督梁益二州诸军事募集水军8万接手慕容垂的防线,与桓冲相持。

一开始也确实很顺利,符融不费吹灰之力攻陷寿阳,并进一步击败退守硖石的胡彬,然后派梁成率军5万东进至洛涧以保证大军的左侧安全;中线慕容垂顺利攻陷郧城。而谢石谢玄率领的东晋主力北府军8万余人在洛涧以东坚守准备待敌疲惫再行反攻。

如果按照这样发展下去,符融和慕容垂两路推进,直抵长江,然后慕容垂隔断桓冲与北府军,然后以梁成正面阻击,符融自西向东发起进攻,谢石等军队再精锐,孤军奋战也很难取胜;而即使战胜,秦军后面还有苻坚的大军,北府军几乎是胜利无望。

二、苻坚的失误

然而,这位被誉为十六国时期最具帝王气质的大秦天王-苻坚,在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也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

此时,后方的大军还在前往项城集结之中,最远的凉州军刚刚到达长安,幽冀之军还在彭城一带。苻坚先后做出了两个决定,

其一,既然胜利在望,那么派遣已投降数年的朱序前往劝降,避免生灵涂炭,也是善之善矣;

其二,朱序派出去不久,苻坚接到了符融的战报,符融说,他截获了胡彬前往谢石处催取粮草的书信,认为东晋粮草不继,可能会逃跑,应该迅速进军扫灭东晋的最后一只有生力量。

因此,苻坚决定,暂时不管集结中的大军,秘密率领亲军8千前往前线寿阳,指挥这场最后的决战。

正是这两个决定断送了已经到手的胜利。派遣朱序劝降,对于苻坚的性格来说是完全说得过去的。他的胸襟大概是历代君王最为宽阔的了,他不仅容纳了慕容家族、姚苌家族等败亡的异族宗室,还任命姚苌、慕容垂、慕容冲等降将为统军大将,给予实际兵权。比如此战中除了他和符融的主力,慕容垂和姚苌6分别是其余两路军队的主帅,几乎是独当一面。

然而,秘密前往前线的决定有些过于冒失,且不说师从王猛的符融军事能力卓越,完全有能力指挥者这场战役;符融信中所说,缺粮的胡彬所部只是偏师,东晋主力谢石所部8万北府军并未受损也没有收到缺粮的消息,苻坚何以判定此战到了速决的时候?

当然,东晋方面,谢石谢玄等也并不知道秦军虚实,而且如果苻坚不在前线,就算符融落败,还有苻坚大军压阵。然而,这一切,都因为朱序的一句话而改变了:

“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这句话为晋军指明了方向,然而,疏于战阵的主帅谢石畏惧苻坚。关键时刻,谢玄挺身而出,首先派出大将刘牢之以5000精兵进击洛涧,扫除侧翼障碍,自统大军7万往寿阳进发。

刘牢之不负所望,以区区5000之军正面击败梁成,并斩杀主将梁成、王咏,并全歼5万秦军,这还不算,刘牢之乘胜进至淮南,占据了晋军右翼,保证主力部队的安全。

苻坚仿佛有点心虚,自从5年前谢玄在彭城之战的彭越之后,还没有与这支神秘的东晋流民军接战,不曾想,北府军战力如此之强?

不久,谢玄率领7万主力到达淝水东侧。秦军见晋军出动,也到淝水西侧列阵。两军隔河对峙,谢玄遣使对符融说,请秦军后退,让出战场以便决战。诸将认为在河畔阻击是为上策,符融请示苻坚,苻坚仿佛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了,想趁渡河时袭击半渡的晋军。

三、意外的结局

当战役进行到这一步,其实也并不注定秦军的失败。当年,晋文公退避三舍而骄楚军,赢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此时,苻坚也想效仿晋文公事,然而没等到他实现半渡而击,就出现了意外。

符融命令大军后退让出战场,大军刚刚移动,后阵的朱序大声吼道,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对于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对于这样的谣言应该有应对之策,比如吴汉、徐达等历史名将都曾在乱军之中坐镇中军,导致部队不乱并最终歼灭偷袭之敌。

然而此时的秦军,据记载约30万人。符融出发时军队约25万,不久前还有梁成被歼灭的5万人,鉴于梁成应当不是全部嫡系部队,因此此时氐族嫡系应该在二十二三万,那么这支秦军应该有一路收编的降军、苻坚征召的部分民军10万。

这样的一支军队,在信息传达不畅的十六国时期,是很考验住主帅的统御力的。此时,符融应当做的应该是管好自己的中军不动,让其余军队逐渐站稳阵脚。然而,符融此时仿佛不在军中,他骑马进入军中,想要阻止败退的大军,却被自家军马践踏了坐骑,自己很快死于乱军之中。

这样一来,这支混乱的大军完全无人统领,自相践踏。寿阳城里的苻坚看见晋军军容整齐,心里本就慌乱,一见败退,便带领亲军火速撤退,连寿阳城也不要了。秦军一溃千里。

我相信当时的谢玄一定惊喜极了,他一面组织军队乘胜反攻,消灭了寿阳城下的30余万秦军,同时马上组织反攻,并夺回了淮河一带的失地。

关于淝水战役后的情况,记录并不详尽。只说,此战秦军损失70余万,苻坚受伤,一路风声鹤唳。然而多方查阅,可以知道的是,苻坚一路狂奔,一直到淮北才停下,收纳了10余万军民,把寿阳城下的秦军、项城集结的的数十万民军丢给了谢玄。虽然如此,苻坚还不至于山穷水尽,整个北方还在前秦的治下。因此,苻坚告罪于太庙,监督农桑,赈孤抚遗,想要东山再起。然而,上天似乎不再眷恋这位大秦天王。

淝水之战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不久,前秦境内丁零、鲜卑拓拔部、乌丸纷纷反叛,原来服从的羌族姚苌、慕容氏众人也起兵略地,前秦烽火遍地。不久,苻坚便被慕容冲围困在长安,并死于姚苌手里。

四、为何一战之败,前秦就亡了?

为何曹操赤壁之战大败北方并未出事,而苻坚一战之败,前秦土崩瓦解?

大家都知道的是,公元375年,前秦名相王猛死前,告诫苻坚两条:1铲除鲜卑和西羌贵族;2不要进攻东晋。

而确实淝水之败后,鲜卑慕容崔、慕容冲、慕容德和西羌姚苌成为前秦瓦解的根本原因。

有人正是因为苻坚没有听从王猛的告诫,苻坚统治的核心氐族人口太少不能抵御叛乱才导致前秦的灭亡。然

而,事实上,淝水之战发生于王猛死后近10年,姚苌、慕容氏也并没有一丝反像,因此苻坚可能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已经不是王猛死前的那个前秦了。

并且,还有一点很疑惑,淝水之战中,梁成的5万大军和符融的25万大军为何如此不堪一击?一个能统一北方的氐族,都拿不出了一点像样的家底吗?

翻开史书,我们发现,公元364年,高阳公符腾叛乱,紧接着367年,高阳公苻方、晋公苻柳、魏公苻(或作苻)、燕公苻武、赵公苻幼先后叛乱,整个东部烽烟四起,虽被苻坚一一镇压,但内耗极大;公元378年,镇守洛阳的东海公符重叛乱未遂,竟然在2年后再任镇北大将军,与担心被诛杀的征南大将军符洛一起叛乱,关中被战火烧焦。

可见,其实前秦内部的问题并不只是异族,前秦的宗室都许多不站在苻坚一方。苻坚宽大,却两头不讨好。

在羌族、鲜卑叛乱后,镇守各地的符氏宗室各自为战,被一一击破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因此其实前秦最大的问题,在于苻坚的氐族内部都不团结,才会在各地叛乱后迅速土崩瓦解。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淝水之战,苻坚的嫡系军队都如此不堪一击。

因此,淝水之战一败,注定前秦不可能再统一江南。

多有疏漏,欢迎指正!我是子,期待你的关注!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西安事变小故事名称?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

  • 兵圣孙武差点灭掉楚国,最后为何又失败了?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楚国作为南疆的巨无霸,地广人众,兵多粮足,虽然楚军战斗力不怎么样,但是体量摆在那里的;吴国作为后起之秀可以攻破楚国国都,但是无法一战灭楚。尽管有兵圣孙武、名将伍子胥率领吴军作战,但是在秦楚两大国的反攻下,越国的偷袭下,吴军还是撤出了楚国。春秋时期王室衰落,内不能制诸侯以振王权,外不能攘四夷以护华夏,

  • 长平之战 是 三国演义 的故事吗?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长平之战不是三国演义的故事。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是秦国军队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最后以赵军的失败告终。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其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是战国历史的重要转折,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三国演义却是秦末各

  • 威海古今胜地雄关发生过什么著名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特殊的地理位置还使得成山头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三国、隋、唐、明、清等各个朝代均有战事发生。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的最后一战一一黄海之战,就发生在成山头以东10海里外的海面上。北洋水师爱国将领邓世昌就殉国在此。为了纪念邓世昌誓与战舰共存亡的英雄气概,清代光绪皇帝御赐碑文,谥号“壮节”,此碑至今还保存于成山

  • 英雄人物的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英雄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人,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攻占金化以西391高地的战斗中,他所在连队担任突击任务。战前,他和连队战友奉命到离敌人阵地仅60米的地方执行潜伏任务,但在潜伏到第二天中午前

  • 楚国是大国,为什么武安君能够直岛郢都?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楚国是战国七雄中响当当的大国。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国土面积也是最大的。巅峰时期的楚国,其统治面积比其他六国的总和还多。楚国拥有的战略纵深和潜在国力,是包括秦国在内任何一个战国不敢也不可能忽视的。难怪项燕在秦灭楚时说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是说明楚人的倔强和抗争意识很强,另外也是一种战略底气的自然抒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侵略国家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20年前,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朝光绪26年,由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慈禧太后的头脑发热以及列西方列强的贪婪,最终引发了当时8个列强对于清朝的武装侵略,这就是著名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当时,参加按侵华战争的8个国家分别是: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德意志帝国、法兰西第3共和国、日本帝国、俄罗斯帝国

  • 长平之战详细攻略?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

  • 欧洲战争故事:艾劳会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艾劳会战发生在公元1807年的艾劳会战,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与第四次反法同盟作战期间,所经历的一场惨烈的战役。艾劳会战简介几乎在法国近代所有重要的军事文献中都有记述,欧洲历史学家提到这场战争时,也常常会用“血流成河,惨烈异常”这类令人触目惊心的词语来形容,究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艾劳会战是一场

  • 水浒传中著名典故并简要概述 三个左右 在线等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1、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冈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兴不多事,只见一棵树上写着: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冈客商,应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武松认为,这是酒家写来吓人的,为的是让过客住他的店,竟不理它,继续往前走。太阳快落山时,武松来到一破庙前,见庙门贴了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