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战争(吴楚多次交战,在柏举,清发等地交战)前506年,吴王阖闾、蔡昭侯与唐成公达成协议,共同攻楚。十一月庚午日,楚、吴两军对阵于柏举,夫概率其部五千人先击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逃,楚军乱,吴军进击,大败楚军。子常逃到郑国,史皇战死,此即柏举之战。柏举战后,吴军追击楚军至清发,阖闾又大败楚军,此即清发之战。吴军穷追不舍,左司马戌孤军作战,几经战斗,遍体鳞伤,自知将死,又耻为俘虏,自杀身亡。吴军五战五胜,直奔郢都。吴军兵临城下,楚昭王携其妹季芈畀我仓皇逃亡。楚国向秦国求救,申包胥哭秦庭,感动秦哀公。秦国发兵救援楚国,帮助楚国收回都城复国。秦军撤后,楚军又被吴军连连击败,楚国不得不迁都以避吴军锋芒。吴楚两国的战争过程中爆发了多次战役,十一月楚军在柏举大败于吴军,此役即柏举之战,随后又有清发之战。
吴国是如何打败楚国的?伍子胥做了什么?
楚国是吴国的近邻。吴国要想向外发展,楚国是最大的障碍。阖闾想,只要首先攻破强楚,越国自然就不成问题了。这样就可以先称霸东南,进而再北上争霸中原。
周敬王九年,经过一番准备之后,吴国便对楚国实行轮番袭击的战略。楚军从此开始疲于奔命。
为了保证对楚作战的胜利,周敬王九年(前511),伍子胥又向阉间推荐孙武。孙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有了这样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做将领,吴国对楚作战就更有胜利的把握了。
周敬王十四年,即吴王阖闾即位的第九年,阖闾要破楚入郢(今湖北江陵)之心已经急不可待了。伍、孙二人见吴王的决心已定,很难再说服他等待,便向阖闾献计,应利用蔡、唐二国与楚国的矛盾,联合蔡、唐二国以伐楚。吴王阖闾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于是吴国联合蔡、唐向楚发起大规模进攻。
吴军与楚军夹汉水而布阵。吴王的弟弟夫概瞅准了一个机会,率领他的部下五千人对楚发起攻击,紧接着大军掩杀过去,把楚军打得大败。楚军统帅子常因战败而逃奔到郑国去了。楚军群龙无首,溃散逃窜。吴军乘胜追击,五战五胜,一直攻入了楚国的郢都。楚昭王逃奔到随国去了。吴王阖闾破楚入郢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伍子胥的家仇也终于得报。使他感到遗憾的是楚平王已死。昭王又已外逃,无法对活人下手。为了解恨,他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搬出平王的尸体,对尸体抽打了三百鞭,又用左脚踩着尸体的腹部,右手抠出尸体的双眼,随后将平王焚骨扬灰。
越王勾践与楚国的交战?
越国的封地在东南地区,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它吞并吴国,独霸东南,之后越王勾践领兵北上,扩充了地盘,并且将都城迁到了琅琊。之后,越国不断与中原诸侯交战,特别是北面的齐国以及西面的楚国。
但勾践成为霸主之后,勤政之心逐渐怠惰,而猜忌之心日渐增长,对外扩张也嘎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