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国演义》的人物故事有哪些?

《三国演义》的人物故事有哪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546 更新时间:2024/2/3 5:49:56

1、诸葛亮

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白帝托孤,鞠躬尽瘁,如鱼得水。

2、刘备

三顾茅庐,桃园结义,髀肉复生,后患无穷,三让徐州。

3、关羽

刮骨疗毒,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超群绝伦。

4、曹操。

得陇望蜀,望梅止渴,挟天子以令诸侯,说曹操,曹操就到,三分天下。

5、周瑜

一时瑜亮,周郎顾曲,指锵嘣,如饮醇醪,火烧赤壁。

张飞

古城会长坂坡瞒天过海,义释严颜,挑灯战马超,义释严颜,三英战吕布。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核心人物:

1、曹操

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形象上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

但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

他深通兵法,善于用兵,施谋用策,以弱胜强,先后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人生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2、司马懿

字仲达,东汉末期河内温孝敬里(今河南温县西)人。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曹操称魏王,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被任用的太子中庶子。经常与曹丕谈论大事,研究谋略,深为曹丕信服。

曹丕只当了六年皇帝就死了,病危之时把辅佐曹睿之重任交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三人。曹睿即位,是为明帝,他封司马懿为舞阳侯。227年2月,驻守新城(今湖北房县)的将领孟达有叛魏归蜀之意。孟达本为蜀将,是叛变之后归附魏国的。

司马懿当机立断,魏军进城杀孟达,俘叛军万余,新城仍为魏占有。231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第四次出祁山北伐曹魏,司马懿与诸葛亮祁山斗智,成功抵制了诸葛亮的进攻。239年春,魏明帝病危,不日,明帝死,八岁的曹芳即位。

249年正月,曹爽兄弟挟小皇帝外出拜谒高平陵,暂离京城。司马懿当机立断,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一派。251年,把持朝政的司马懿病死,但由于他攻于心计,老谋深算,司马氏的势力早已在朝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所以他的死对朝政并无震动。其子孙仍把握曹氏朝政。

3、刘备

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再夺汉中。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为替关张二人复仇发兵出击东吴,被陆逊在夷陵火烧连营,因此惨败使汉国元气大伤。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4、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时值曹操一统北方,孙权虎踞江东,刘表和刘璋控制荆、益二州,但无所作为。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

建安十三年秋,曹操率大军进取荆州,刘备兵败。在此紧急关头,诸葛亮赶赴柴桑,同鲁肃、周瑜等劝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建安十六年,刘备以助刘璋为名,率兵数万入益州,于次年与刘备会师,攻取成都。

蜀汉章武二年(222),刘备兵败夷陵(今湖北宜昌境),次年病亡。诸葛亮奉遗命辅佐后主刘禅。建兴三年(225年)进军南中。采用攻心为上、攻战为下的方略,使孟获等心悦诚服。

五年春,诸葛亮上《出师表》,自统大军10万,进驻汉中,准备攻魏,六出祁山,于建兴十二年春统军进驻五丈原,与司马懿所率20万魏军对峙于渭水南。八月,因积劳成疾,卒于军中。

1、诸葛亮

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白帝托孤,鞠躬尽瘁,如鱼得水。

2、刘备

三顾茅庐,桃园结义,髀肉复生,后患无穷,三让徐州。

3、关羽

刮骨疗毒,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超群绝伦。

4、曹操。

得陇望蜀,望梅止渴,挟天子以令诸侯,说曹操,曹操就到,三分天下。

5、周瑜

一时瑜亮,周郎顾曲,指锵嘣,如饮醇醪,火烧赤壁。

张飞

古城会长坂坡瞒天过海,义释严颜,挑灯战马超,义释严颜,三英战吕布。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核心人物:

1、曹操

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形象上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

但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

他深通兵法,善于用兵,施谋用策,以弱胜强,先后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人生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2、司马懿

字仲达,东汉末期河内温孝敬里(今河南温县西)人。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曹操称魏王,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被任用的太子中庶子。经常与曹丕谈论大事,研究谋略,深为曹丕信服。

曹丕只当了六年皇帝就死了,病危之时把辅佐曹睿之重任交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三人。曹睿即位,是为明帝,他封司马懿为舞阳侯。227年2月,驻守新城(今湖北房县)的将领孟达有叛魏归蜀之意。孟达本为蜀将,是叛变之后归附魏国的。

司马懿当机立断,魏军进城杀孟达,俘叛军万余,新城仍为魏占有。231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第四次出祁山北伐曹魏,司马懿与诸葛亮祁山斗智,成功抵制了诸葛亮的进攻。239年春,魏明帝病危,不日,明帝死,八岁的曹芳即位。

249年正月,曹爽兄弟挟小皇帝外出拜谒高平陵,暂离京城。司马懿当机立断,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一派。251年,把持朝政的司马懿病死,但由于他攻于心计,老谋深算,司马氏的势力早已在朝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所以他的死对朝政并无震动。其子孙仍把握曹氏朝政。

3、刘备

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再夺汉中。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为替关张二人复仇发兵出击东吴,被陆逊在夷陵火烧连营,因此惨败使汉国元气大伤。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4、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时值曹操一统北方,孙权虎踞江东,刘表和刘璋控制荆、益二州,但无所作为。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

建安十三年秋,曹操率大军进取荆州,刘备兵败。在此紧急关头,诸葛亮赶赴柴桑,同鲁肃、周瑜等劝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建安十六年,刘备以助刘璋为名,率兵数万入益州,于次年与刘备会师,攻取成都。

蜀汉章武二年(222),刘备兵败夷陵(今湖北宜昌境),次年病亡。诸葛亮奉遗命辅佐后主刘禅。建兴三年(225年)进军南中。采用攻心为上、攻战为下的方略,使孟获等心悦诚服。

五年春,诸葛亮上《出师表》,自统大军10万,进驻汉中,准备攻魏,六出祁山,于建兴十二年春统军进驻五丈原,与司马懿所率20万魏军对峙于渭水南。八月,因积劳成疾,卒于军中。

1、诸葛亮

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白帝托孤,鞠躬尽瘁,如鱼得水。

2、刘备

三顾茅庐,桃园结义,髀肉复生,后患无穷,三让徐州。

3、关羽

刮骨疗毒,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超群绝伦。

4、曹操。

得陇望蜀,望梅止渴,挟天子以令诸侯,说曹操,曹操就到,三分天下。

5、周瑜

一时瑜亮,周郎顾曲,指锵嘣,如饮醇醪,火烧赤壁。

张飞

古城会长坂坡瞒天过海,义释严颜,挑灯战马超,义释严颜,三英战吕布。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核心人物:

1、曹操

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形象上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

但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

曹操(155-220),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自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亦因这种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日后的劲敌袁绍亦是曹操年少时朋友。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任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魏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鄄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而死,年四十一岁。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有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以“建安风骨”称誉这些作品俊逸刚健的风格。但有些篇章表现了消极出世的思想。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如《白马篇》、《送应氏》等。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浓厚的消极思想。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也善辞赋、散文。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试表》等。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秦朝末年,农民陈胜首举义旗。对抗暴秦。后称王。富贵了的陈胜不仅忘记了少年时的承诺,而且变的贪图享乐,最终兵败被杀。2、狼捕食鹿人们想让鹿不被狼捕杀而杀死狼,因此,狼便越来越少,本想鹿应该增多了,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鹿缺少了忧患,只顾自由自在的生活。原来有狼追鹿,鹿就会奔跑。现在,狼没有了,鹿的体质

  • 推荐下国学书目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博士文丛何兹全文集(全6册)隋唐帝国形成史论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读书杂志册府元龟(全12册)史记笺证(全9册)元和姓纂(全三册)通典文献通考(全二册)通志(三册)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精)宋书州郡志汇释

  • 中国文化的特征及其表现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1、中国文化具有独特性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传承工具,也是文化最显著的标志。每个汉字都有其形成演变的历史。独特的楹联通过独特的书法表现出来,钤印上独特的名章与闲章,一望即知是典型的中式装饰。其他诸如中华绘画、建筑,以至饮食、服饰等,都有其极强的个性。2、中国文化具有主体性即独自开创并形成完备的文化体

  • 企业文化建设都包含哪些内容?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1、首先建立企业理念,完善文化制度即建立完善、合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员工行为、公共关系、服务行为、危机管理、人际关系等。因此,想要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理念必须能认真落实。这样也才能让员工的行为能够符合企业理念的要求,为往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做铺垫。2、然后进行企业文化传播,建立员工行为准则员工是企业文化建

  • 快乐的中秋节日记(2)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快乐的中秋节日记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大家都听过这首诗吧,每年八月十五就是中秋节了。传说中王母娘娘为了不让嫦娥与后羿相见,后羿知道后不顾一切的月亮奔去,嫦娥就是在八月十五日被王母娘娘升上月亮。晚上,我,妈妈,爸爸,和妹妹一起玩。我先提议说:“我们玩猜谜语吧。”大家一口答应:“好。”我把自己准

  • 名词解释:企业文化?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1、企业的物质文化,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它是企业物质文化的首要内容。2、企业的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

  • 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于谦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石灰吟[明]于谦qiānchuíwànzáochūshēnshān千锤万凿出深山,lièhuǒfénshāoruòděngxián烈火焚烧若等闲。fěngǔsuìshēnhúnbùpà粉骨碎身浑不怕,yàoliúqīngbáizàirénjiān要留清白在人间。在中国历史上真正能做到挽狂澜于既倒,扶

  • 百度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2000字论文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在现代文明的今天,只能有选择的继承;二.中国传统文化承载了太多的专制集权制度统治时代的糟粕,必须批判的继承;三.认为儒学可以救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救中国,下个世纪是东方人的世纪,等等观点,都是缺少科学根据或者说一厢情愿的;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形式的东西(其实

  • 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国家,必须积极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要把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

  • 五年级讲人物故事作文450字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纸上谈兵》主要写了古时后有个人叫赵奢,赵括从小就读兵书,因此,他谈起用兵作战,总是滔滔不绝。可他的父亲却说他只会说空话,没有真本领,不会用兵,更不能当大将。有一次,秦国攻打赵国,赵王让赵括当大将,代军打仗,有人劝赵王说:“赵括兵书虽然读的熟,但不会灵活运用,会坏事的。”赵王不听。不久,在两军交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