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爱国抗日故事

爱国抗日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01 更新时间:2024/2/23 8:56:37

杨靖宇》——爱国英雄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王二小》——抗日小英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中国五位爱国英雄的名字和故事?

一、邓世昌。他有强烈的爱国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二、林则徐。林则徐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三、关天培。关天培(1781-1841),字仲因,号滋圃,谥忠节、封振威将军,在任广东大清水师提督其间,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禁烟。关将军身经百战,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在率领将士与英国侵略军浴血激战中为国捐躯。为巩固国防,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杰出贡献。

四、戚继光。戚继光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

五、张自忠。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事迹?

细数那些为中国抗日战争事业奔走无私奉献的爱国华侨

华侨是指长期居住在国外的中国人,即使是具有中国血统,但已经是外国国籍的人,不能够算是华侨。法律上来讲,华侨是中国国籍的合法公民。

抗日战争时期,华侨们不予余力地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为中国的独立和自由,慷慨解囊、四处奔走,不惜付出更多,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司徒美堂(1868-1955)

司徒美堂,原名司徒羡意,字基赞,广东开平人,中国洪门致公党创始人。

司徒美堂早年家里贫困,给人当杂工为生,1880年,他前往美国谋生,先是在食馆当厨工,期间加入三藩市洪门致公堂。1894年,他在波士顿组织起安良堂,成员最大规模时发展到了2万多人。该堂的法律顾问还是后来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1904年,司徒美堂结识孙中山,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37年,为支持抗日战争,他成立了“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后为抗战总计募集到了330万美元。1949年,司徒美堂来到北京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参与了开国大典。1955年,司徒美堂在北京去世。

陈嘉庚(1874-1961)

陈嘉庚,原名陈甲庚,福建泉州人,爱国华侨领袖、知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

1891年,陈嘉庚跟随家人前往新加坡谋生,1904年后,他创建菠萝罐头厂以及自营谦益米店,并开始经营橡胶产业,后成为当地知名的橡胶大王。1910年,陈嘉庚加入孙中山创办的同盟会,被推举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协理。

辛亥革命时期,陈嘉庚积极筹钱支持孙中山革命,并创办了集美中学、集美师范学校、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厦门大学。抗日战争时期,陈嘉庚也是尽心尽力为国内抗战募捐。1949年,陈嘉庚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被选为常务委员。1961年,陈嘉庚在北京逝世。

侯西反(1883-1944)

侯西反,福建南安人,26岁时移居到新加坡,从小职员做起,后出任亚洲保险公司副经理、中华总商会董事等职。1939年,侯西反受奸商诬告,被英殖民当局驱逐出境,回到国内后,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行动,出任西南运输处主任委员。

1944年,侯西反因飞机失事,在昆明遇难。

符致逢(1898-1975)

符致逢,海南省文昌人,早年在叔父开办的德国神农药房当伙计,后前往新加坡谋生,成为当地的知名富商。1938年,符致逢出任香港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宣传部长,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1954年,符致逢为家乡捐建小学,1959年,出任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华侨代表。1963年,他又出任了琼联会名誉会长,于1975年逝世。

王兆松(1875-1955)

王兆松,海南文昌人,出身贫困,早年前往马来西亚谋生,做过捞虾员、冰块推销员。逐渐积累起资本后,王兆松将业务扩展到房产、橡胶、锡矿、酒店等各个行业,成为当地的知名企业家。

抗日战争时期,王兆松联合其他琼崖华侨积极捐资,支持国内抗日战争,期间他还积极捐款建设了家乡的多所学校。1955年,王兆松在吉隆坡逝世。

陈庆嘉(1914-1985)

陈庆嘉,涵江区后郭村人,1934年前往新加坡谋生,起初在当地的学校任教,出任过印尼苏门答腊岛望加丽埠中华学校的副校长,后转为经商,在雅加达成立了维多利贸易有限公司,主营汽车机件。

陈庆嘉积极支持祖国建设事业,多次筹建学校、医院,新中国成立以后,多次回到国内,协助各项建设,于1985年逝世。

李清泉(1888-1940)

李清泉,原名回全,福建省晋江人,从他的祖父年代开始,他家就已经在菲律宾谋生,是当地富商。父亲死后,李清泉开始从事木材经营,创办了“成美木业公司”,之后成为菲律宾的知名富商。

李清泉一直以来关注着国内的局势,曾受国民政府邀请,出任了财政部和实业部顾问。抗日战争时期,他又积极支持国内的抗日救亡运动,积极捐款,并发起了“航空救国运动”。因为积劳成疾,导致病情恶化,李清泉于1940年在美国医院因医治无效逝世。

陈芳明

陈芳明,福建省安溪人,1938年跟随家人前往马来西亚谋生,后来移居到泰国。他在泰国创立了制冰厂、吹塑厂和塑料制管厂,在泰南地区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陈芳明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对于家乡的教育文化发展尤其关心,出资出力,筹建了多所学校与医院,对国家他更是念念不忘,即使在国外生活70多年依然保持着中国国籍。

陈寄虚

陈寄虚,原名陈毓廪,广东梅州人,早年前往泰国谋生,后加入孙中山创办的同盟会,参加过讨袁的二次革命,失利后,再次前往泰国从事商务活动。1933年,陈寄虚以海外华侨代表身份参加国民党中央临时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时期,陈寄虚回到国内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会议,后又返回泰国组织“华侨抗日救国后援会”,为中国的抗日战争筹集资金,后因积极宣传抗日而被驱逐。1943年,陈寄虚被安排到华侨接待所工作,出任主任职务,安置了大批海外难侨。

庄西言(1885-1965)

庄西言,又名西园,号西元,福建南靖人,1904年前往荷属东印度巴达维亚谋生,先是在旅店中做小伙计,逐步积累,创立起“三美公司”,成为当地知名富商。抗日战争时期,庄西言联合其他华侨积极发起捐资救国活动。

“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以后,陈嘉庚当选为主席,庄西言与李清泉出任副主席。日本占领新加坡后,陈嘉庚避难巴城,庄西言积极维护因而受到日军的抓捕,被关押了3年,直到日本投降后才被释放。1965年,庄西言在香港逝世。

黄仲涵(1866-1924)

黄仲涵,字泰源,福建同安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早年协助父亲经营家族事业商行“建源栈”,几经发展后,成为知名的“印尼糖王”。

黄仲涵是热心的爱国人士,为辛亥革命捐款5万荷盾,为云南蔡锷护国军捐款2.5万荷盾,于1924年在新加坡逝世。

徐四民(1914-2007)

徐四民,出生于缅甸仰光,1936年回到福建厦门,,就读于厦门大学。之后,他曾创办《镜报》月刊,出任《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是知名的报人。抗日战争时期,他又回到仰光,积极筹办《新仰光报》,参与抗日活动。

1949年,徐四民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54年他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回归后,他又出任了港事顾问、香港特区预委会及筹委会委员、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获得过大紫荆勋章,于2007年在香港逝世。

陈六使(1897-1972)

陈六使,福建省同安人,早年在集美小学读书,1916年前往新加坡谋生,曾在陈嘉庚所属的企业工作。1923年,陈六使创设联和橡胶公司,从事橡胶事业,逐渐发展成为巨商。

1937年,陈嘉庚组织新加坡筹赈会,陈六使被推举为新加坡区代表。抗日战争时期,陈六使多次筹资捐款,支持抗日事业。战后,积极发展事业的同时,他还倡议和创办了南洋大学。1972年,陈六使在新加坡逝世。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先秦时期发生在河南重大历史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在禹晚年的时候,各部落首领一致推举伯益为继承人,但大禹却暗中扶植自己的儿子启。等到禹死后,启凭借权势杀死了继承人伯益,夺取了天下。夏启继位之后,远古的“禅让制”被破坏了,取而代之的是“父传子”、“家天下”的世袭制。这一制度在中国实行了3900多年,直到公元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为止。夏启的儿子太康继

  • 蒙恬指挥灭楚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是李信指挥的,秦始皇认为年少壮勇的将军李信,曾以数千兵急追燕太子丹于衍水,并获得了胜利,是率兵攻楚的理想将领。于是便委以重任,并问李信说,如果派兵攻楚,需要多少兵马?李信答复说“不过用20万人”。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则说“非60万人不可”。始皇不同意王翦的意见,而同意李信的说法,当即说:“王老将军老矣

  • 现代正在发生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上面的战争基本都结束了。车臣战争还没结束。俄罗斯和车臣还在对抗。伊拉克战争就是早就结束了。,但现在是反恐战争。黎以冲突现在还没结束。我说楼上的你怎么没写反恐战争呢。这可是世界的战争。还连马岛战争也没啊。复制也要复制全啊。很多感情,都是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淡;经得起聚散,却经不起时间考验。时间会冲淡

  • 暹罗战争(1765年—1767年)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当时应该是缅甸贡榜王朝的第三代国王辛标信(孟驳)在位期间。这场缅甸暹罗战争(1765年—1767年),又称第二次阿瑜陀耶陷落之战指的是缅甸贡榜王朝与泰国大城王朝之间发生的第二次战争。这场战争开始于1765年,以1767年大城王朝首都阿瑜陀耶的陷落为终结的标志。但随即缅甸为了应付清朝的入侵而将大军撤回

  • 在古代打战要具备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由于史前时代的人类是群居生活,以几十人或几百人的部落,而且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交流还不太多,所以当时发生的战争都是十分小规模,与近代的战争相比,简直是天渊之别。而且当时人类除了木材和石块外,还不懂得如何擅用其他存在于地球上的各种物质,以致史前战争使用的武器十分落后,所以很多时候就只是使用木棍和石斧来作战

  • 中国古代哪些伟大的友谊最令人敬仰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最著名、最伟大的友谊莫过于以下八个金兰典故:一、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二、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三、知音之交伯牙和子期;四、刎颈之交廉颇和蔺相如;五、舍命之交角哀与伯桃;六、胶膝之交陈重与雷义;七、鸡黍之交元伯与巨卿;八、管鲍之交管仲与鲍叔牙。1.官渡之战交战双方:曹操、袁绍地点:

  • 二战苏联是怎么解决后勤问题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德军进入俄罗斯中部时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每天前行不到6公里的速度,让希特勒有些坐不住,他们有时行军20多天不见一个村庄,见到一个村庄也什么没有,因为俄国呼吁人民把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全部毁掉,不给德军留任何东西。用他们的话说,到了俄国中部,就像他们开始狩猎一样。俄国对自己的地形非常了解,自然后勤不成问题

  • 1840年~1952年爱国人物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率致远好致远好产检成像金旗舰,抗日战争彭总指挥百团大战,杨靖宇将近领导抗日民主联军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人物的故事很多很多,我们要继承先辈的精神,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最大的贡献的话,做出最大的贡献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爱国战争故事194

  • 中国抗日战争小故事关于钱学森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日军飞机对上海狂轰滥炸。目睹着天空中肆虐的日军飞机,钱学森做出人生的第二次选择:改学航空工程,学造飞机。他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航空方面的书,还发表了多篇关于航空的文章。钱学森最终考取了清华大学庚款留美公费生,专业是航空工程。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

  • 出身楚国功臣世家的伍子胥,为何要助吴灭楚?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中国自古就是礼易之邦,自周朝建立之后礼乐制度便形成了,而伍子胥所处的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周礼已遍及人间,深处人心。忠君爱国思想更是被人们耳熟能祥,刻骨铭心。那么既然如此身为楚国人,长在楚国,世代亨受奉禄,忠臣一门之后的伍子胥,为何要逆返君忠之道,冒天下之骂名,引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