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分陕康藏(川藏线)、滇藏线两路。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等三条主要路线,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扩展资料茶马古道的历史价值1、文明传播古道茶马古道不仅是卫藏与今川滇地区之间古代先民们迁移流动的一条重要通道,同时也是今川、滇、藏三地间古代文明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孔道。2、民族文化的迁徙走廊在这条绵亘10000多里的古道上,几千年来汉、藏彝、纳西、傈僳、哈尼、基诺、羌、普米、白、怒、景颇、阿昌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凸显了我国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原始形态。3、民族精神之路提到茶马古道,就不能不提起马帮。马帮在千百年在历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的载体。他们的精神又附着在这条古道上,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4、民族团结、融合之路茶马古道就像中国西南一张巨大的网,各民族人民通过这张网,加强了联系和沟通,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发展和融合,增进了彼此间情感的联系。5、安疆固边之路茶马古道的拓展,茶马贸易的兴盛促进了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定和巩固。6、经济发展之路千年茶马古道通过茶马贸易,促进了这一地区许多城镇的形成,大大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
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原因是?
特点:亚洲的地形是中间高.四周低,河流也是从中间向四周流去比如:黄河和长江.都是发源于高原(亚洲的中间)向海洋流去(亚洲的四周)原因:亚洲地区总体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约有三种流向1.向东流入太平洋(如长江.黄河)2.向南流如印度洋(如雅鲁藏布江)3.向北流入北冰洋(如叶尼塞和.勒拿河.鄂毕河)当然存在内河(塔里木河)扩展资料:亚洲河流表列出亚洲的主要河流名称;包括亚洲十大河流,三大内流河和24条其它河流。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中国的河流,按照河流径流的循环形式,有注入海洋的外流河,也有与海洋不相沟通的内流河。最出名的还是这十条河流分别是长江、珠江、黄河、黑龙江、松花江、辽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汉江。河流通常是指陆地河流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河流一般是在高处作源头,然后沿地势向下流,一直流入像湖泊或海洋的终点。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路径,是泥沙、盐类和化学元素等进入湖泊、海洋的通道。著名的河流有长江,黄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除河源和河口外,每一条河流根据水文和河谷地形特征分上、中、下游三段。上游比降大,流速大,冲刷占优势,河槽多为基岩或砾石;中游比降和流速减小,流量加大,冲刷、淤积都不严重,但河流侧蚀有所发展,河槽多为粗砂。下游比降平缓,流速较小,但流量大,淤积占优势,多浅滩或沙洲,河槽多细砂或淤泥。通常大江大河在入海处都会分多条入海,形成河口三角洲。通常把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补给外流河的流域范围称为外流流域。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之中的这类瞎尾河称为内流河,补给内流河的流域范围称为内流流域。中国外流流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63.76%。为沟通不同河流、水系与海洋,发展水上交通运输而开挖的人工河道称为运河,也称渠。为分泄河流洪水,人工开挖的河道称为减河。中国境内的河流,仅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1500多条。全国径流总量达2700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5.8%。由于主要河流多发源于青藏高原,落差很大,因此中国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河流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注入海洋的外流河,流域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辽河、海河、淮河等向东流入太平洋;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向东流出国境再向南注入印度洋,这条河流上有长504.6公里、深6009米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新疆的额尔齐斯河则向北流出国境注入北冰洋。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盐滩之中的内流河,流域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新疆南部的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全长2179公里。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亚洲河流表搜狗百科-中国十大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