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刘备一共有四个儿子 刘备为何会传位给刘禅

刘备一共有四个儿子 刘备为何会传位给刘禅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03 更新时间:2024/2/11 4:36:09

对刘备一共有四子,刘禅只是庶长子,为何刘备还传位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立刘禅为王太子。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一个月之后,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随后刘禅在成都继位称帝,史称“汉怀帝”。

不过,刘备一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刘封、刘禅、刘永刘理,刘禅排行第二,更重要的是有“扶不起的阿斗”之说,一直传言刘禅能力低下。既然如此,为何刘备不传位其他儿子,而一定要传给刘禅呢?其实,可能不是刘备乐意,而是无奈之举!

刘备第一个儿子刘封,能力很强,但可惜并非亲生,而是养子。

公元201年,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时年41岁,因为当时刘备未有子嗣,于是收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姓人家的外甥为养子,当时刘封大约10岁,所谓“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

刘封20余岁时,“有武艺,气力过人”,率军随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溯流西上进攻益州,所过之地战无不克。益州平定后,刘备任命刘封为副军中郎将。

但关羽在北伐曹魏的襄樊之战中,多次要求刘封起兵相助,刘封不从。后来又侵凌孟达,迫其降魏。孟达与魏徐晃共袭刘封,并劝刘封投降,刘封不降,又遭部下叛变,败归成都。

公元220年,刘封回到成都之后,刘备责备他欺凌孟达,又不救援关羽。诸葛亮考虑到刘封刚烈勇猛,刘备死后可能难以制服驾驭,于是劝刘备借此机会除掉刘封,于是刘备赐刘封死,让他自尽。刘封叹息说:“我后悔不听孟子度的话。”刘封自杀之后,刘备非常伤心,为刘封哭泣。

从诸葛亮的话中,不难看出即便刘封未死,刘备也不会传位给刘封。

根据史书记载,刘备第一个亲生儿子是刘禅,但笔者认为,此前应该还有儿子,只是失散或死了。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乱世到来,24岁的刘备开始了一生奔波。但按照汉朝规定,女子超过15岁不嫁人,每年都要向官府缴纳一笔费用,所以汉朝鲜有剩女一说。史书上的刘备是“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颇受欢迎的一个人物,因此24岁的刘备应该早已娶妻,只是有没有生子史书没有记载。

在此后奔波的日子里,刘备并不缺少妻妾,比如194年刘备驻扎小沛时,迎娶了甘夫人;糜芳的妹妹麋夫人,就在公元196年嫁于刘备。但直到207年,47岁的刘备才有第一个儿子,以及至少两个女儿。

刘备长期奔波,没有稳定生活,因此即便生下儿子,估计失散或夭折的可能性较大。即便我们熟知的阿斗,也差一点就失散了,208年曹操进攻刘备,逃难之际刘备与妻儿失散,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单枪匹马找回甘夫人与刘禅,这一次逃难中还有刘备两个女儿被曹魏俘虏,不知所踪。

作为蜀国第一皇子,刘禅有没有继承权呢?实际上是没有的,这与刘禅之母甘夫人地位有关。

公元194年,刘备在进驻徐州之前已经数丧嫡妻(有无子女史无记载),此后能算上正牌夫人的大约有三位:麋竺、糜芳之妹麋夫人,孙权之妹孙夫人,吴懿之妹吴夫人。这三位夫人生育的后代才是嫡出,而刘禅之母甘夫人,其实身份只是妾,因此刘禅是庶出,是庶长子。

庶出之子,往往没有继承权,除非深得刘备喜爱,或能力过于突出让刘备刮目相看。但刘禅不属于这两种情况,因为刘备三位正牌夫人没有诞下龙子,给刘备生龙子的都是小妾,所以刘禅两个弟弟也是庶出,大家身份是一样的。

1,刘永是刘备亲生第二子,出生年月不详,生母不详,但没有刘禅年龄大。蜀汉后期,刘永与刘禅宠臣黄皓不和,逐渐被刘禅疏远。蜀国灭亡之后,刘永被东迁到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2,刘理是刘备亲生的幼子,出生于215年,刘备去世时9岁,与刘永一样,都是庶子,生母不详。公元244年,刘理英年早逝。

既然刘禅、刘永、刘理都是庶出,身份一样低微,那么民间传说刘禅智商不高,甚至有“扶不起的阿斗”之说,说明刘禅能力过于地下,为何刘备不传位一个能力较强的庶子呢?

首先,刘禅未必如传言那样不堪。《三国志·后主传》中,并未直接描述刘禅智力问题,但通过当时名人评价,或许可以粗略地了解到刘禅能力。诸葛亮评价是“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东吴官员张温评价是“今陛下以聪明之姿,等契往古,总百揆于良佐,参列精这炳耀,遐迩望风,莫不欣赖”,这两个评价应该是溢美之词,但至少说明刘禅能力或许平常,但并非白痴或低能儿,应该就是一个成绩中低水平的学生。

其次,刘永、刘理史书记载很少,但也没有说他们有何特别之处,估计能力比刘禅高不到什么地方。更为重要的是,刘永、刘理年龄比较小,其中刘理在刘备去世时才9岁,面对群狼虎视的三国乱世,刘备传位时必然要考虑年龄问题,16周岁的刘禅相对更适合一些。

因此,从出生(嫡出或庶出)、年龄、能力等来看,刘备选择面非常小,即便发现刘禅能力有些低下,当时也几乎只能传位刘禅。

笔者认为,刘禅能力虽然不像民间传闻那么差劲,但也高不到什么地方,放在寻常王朝中期或许安然无恙,但放在三国乱世就不行了,当时三国竞争非常激烈,一旦出现能力平庸之君,就有亡国之祸,比如东吴孙皓亡国、魏国曹芳让司马懿政变篡权,平庸的刘禅,能让蜀国坚持到263年实属不易!

参考资料:《三国志》

标签: 刘禅刘备

更多文章

  • 刘禅亲政后蜀汉三十年就灭了 刘禅是是智还是愚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刘禅

    还不知道:刘备之子刘禅,亲政后蜀汉存活三十年,他到底是智是愚?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扶不起的阿斗“扶不起的阿斗”用来形容一些帮也没用的人,当中的阿斗,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指三国时代蜀汉第二任君主刘禅。受《三国演义》影响 ,一提起阿斗或者刘禅,大家就会想起废

  • 松锦大战后,皇太极提出议和,崇祯帝是什么表现?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崇祯帝,明朝

    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皇太极和明朝议和的事情,发生在1642年。这一年,皇太极和明朝之间发生的,历时两年的松锦大战终于结束了。松锦大战之后,明朝最重要的将领祖大寿、洪承畴都相继投降了清军。明朝精心打造的九边军镇的精锐

  • 李靖和侯君集都是唐朝名将,他们二人的结局有何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靖,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李靖和侯君集都是唐朝贞观时期的名帅,两人都在凌烟阁功臣榜单中榜上有名,并且,他们都在贞观时期的对外战争中有过灭国之功。巧合的是,他们在立下灭国之功后,都遭遇到同样理由的政治攻击,但两

  • 司马师的一生为晋朝的建立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师,三国

    司马师,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司马师是三国后期的重要人物,既辅佐其父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曹魏大权,也巩固了司马氏对曹魏政权的控制,为司马代魏打下了良好基础。那司马师是如何控制曹魏的呢一,助父夺权司马师是曹魏重臣司马懿之子,自小就得到

  • 汉末三国时期吕布两次被曹魏大将围攻,是在什么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吕布,汉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天下无敌,无人可以战胜,曹操打吕布,说吕布非一人可胜,只能派最厉害的大将,一起围攻吕布,这六位大将分别是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这六员大将两次围攻吕布一人,而吕布手下的八健将为何不

  • 李渊造反就敢马上称帝 朱元璋为何是广积粮缓称王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渊,朱元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李渊造反敢于立刻称帝,而朱元璋造反要广积粮,缓称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渊虽然称帝的速度要比朱元璋快得多,但也不是“立刻称帝”。两人虽然在称帝时间上差异较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

  • 在明朝四大机构当中 他们分别有什么职能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机构

    还不知道: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明朝这四大衙门分别有何职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以明朝为历史背景的影视作品中,往往少不了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等部门的身影。久而久之,提到东厂人们便会想到武艺高强、心狠手辣的“公公”,而锦衣卫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

  • 古代皇帝吃丹药都活不长命 为什么嘉靖吃丹药活那么久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嘉靖

    对迷信丹药的皇帝大多英年早逝,为什么只有嘉靖皇帝活到了六十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喜欢吃仙丹,而这些皇帝大多数都英勇献身了,唐朝的皇帝迷信丹药的情况最严重,从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一直到唐朝后期的李抌,唐朝的这些皇帝为了仙丹的发展可以说付出了惨

  • 韩信当初要是没有离开项羽 刘邦还能击败项羽吗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信,刘邦

    如果韩信一直留在项羽身边,刘邦能击败项羽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韩信国士无双,是实至名归的战争奇才。正是在韩信的帮助下,刘邦才能够战胜项羽,赢得天下。假如韩信一直留在项羽身边,没有去往汉军,那么,刘邦还能够击败项羽吗?其实最后刘邦赢得胜利,更多

  • 司马懿前期表现的忠心耿耿,他是什么时候有了谋逆之心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懿,曹操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都知道司马懿的衷心都是装出来的,但是司马懿前期表现的那么忠心耿耿,他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谋逆之心的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司马懿忠心曹氏三代,是因为这三老大底下,他政变不了,忍辱负重,小心翼翼,才是活下去的资本,隐忍是司马懿一生的主题,不到万不得已,不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