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除了刘禅刘备还有其他儿子 刘备为何还传位给刘禅

除了刘禅刘备还有其他儿子 刘备为何还传位给刘禅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34 更新时间:2023/12/29 0:54:1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有4个儿子,为何偏要传位给刘禅,难道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刘备的一生中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偏偏把皇位传给刘禅呢?提起刘禅,一定能想到“乐不思蜀”这个典故,既然刘禅这么不求上进,难道刘备当初是选错储君了吗?

蜀汉在夷陵之战战败后,年老的刘备开始立储君,这位储君便是刘禅,可刘禅在之后魏国攻打蜀国的时候,主动投降,导致朝代灭亡了。

《三国志·蜀书》中交代了刘备的妻妾和儿女,刘备的妻妾有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吴夫人。

刘备一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刘婵、刘封刘理刘永,还有两个女儿,但在长坂坡之战中被曹纯的虎豹骑生擒,后来下落不明。

刘备的几个儿子

刘禅的生母是甘夫人,在刘禅之前是刘备还有儿子的,但徐州期间,因为战乱应该都被杀死了,所以在五十岁老来得子的刘备自然是非常疼爱刘禅的。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是刘备在投靠刘表的时候,因为膝下无子收的义子,刘封年轻气盛,多次立功,但有一次关羽走麦城的时候,刘封拒发救兵,导致关羽被杀。

孟达怕刘备怪罪自己,投奔了曹魏,后来带着夏侯尚、徐晃来攻打上庸,孟达给刘封写信,告诉他利害,劝刘封投降,但是刘封坚决与曹魏开战,最终只能弃城逃回成都,随后被刘备赐死。

孙夫人和吴夫人都没有为刘备生下儿子,他们两个是谁生的历史并没有记载,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是刘备入川之后所生的。

刘理被封为安平王,后因病而故,刘永被封为甘陵王,后来被谗言所害,不能入朝,后来蜀汉灭亡之后,被迁往到了洛阳。

刘备传位给刘禅的原因

一是刘禅的拥护者很多,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都支持刘禅。关羽、张飞、赵云都是刘备的大将。

跟随刘备出生入死的关羽和张飞来说,刘禅就是他们的希望,因为刘备老来得子,所以他们爱屋及乌,也为了长远的发展,所以他们会无条件的支持刘禅,而赵云两扶幼主,刘禅更是他用命救回来的。

诸葛亮身为刘禅的老师,为了他自然是鞠躬尽瘁的。

二是废长立幼是取祸之道,刘禅是刘备的长子,甘夫人在刘备的心中地位是相当高的,刘禅身为长子,也被人当作“嫡子”对待。

刘表想立长子刘琦,结果听信小妾的谗言,转而立次子刘琮,这样的结果带来的则是两个儿子反目成仇,最后导致朝代灭亡。

虽然后来刘备宠爱的吴夫人立了皇后,但吴夫人终身无子,再加上刘理和刘永年纪尚小,依据前人废长立幼后换来的结果,刘禅就成了稳妥妥的继承人。

三是刘备细心培养刘禅,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当刘禅的老师,可见刘备对刘禅的重视,对刘禅花费的不少心血,再加上刘备的监督,才能让刘禅遍学诸子百家。

刘禅并不是大家知道的资质愚钝,反而是个明智的君王。就连诸葛亮都评价刘禅:“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加上刘备一直要求刘禅,“读汉书、礼记,间暇厉观诸子及六韬”,就连习武都是刘备从刘禅小的时候亲自教导,这也可以看出刘禅不是资质愚钝之人,很有可能是大智若愚。

蜀汉朝代灭亡

刘禅在皇位上稳稳地坐了十四年,这其中诸葛亮的功劳是最大的,刘禅登位时年仅十七岁上下,刘禅上位后自然是什么也不懂,诸葛亮作为刘禅的老师开始辅政。

在诸葛亮扶持刘禅的十几年中,刘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切但凭相夫做主”,这正是他的聪明所在,如果刘禅一上位就开始强制收诸葛亮的权力,那朝堂上定然是一片混乱的。

诸葛亮也对刘禅鞠躬尽瘁,于是平稳地度过了十余年,诸葛亮一死,刘禅就开始收权,将朝中大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并且面对蜀汉那个时候的背景,还能在三国存活了数十年,就足以说明,刘禅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

刘禅宠幸奸臣黄皓,是因为诸葛亮死后,姜维要继续北伐,刘禅不认同这个做法,这个时候黄皓就站了出来反对,于是刘禅就开始宠信黄皓,致使黄皓成了制约姜维的人。

刘禅宠信黄皓是为了避免姜家一家独大,但姜维是个奸诈小人,仗着刘禅对自己的重用,在朝中拉帮结派,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魏军大举进攻蜀汉的时候,姜维率蜀汉主力驻守剑阁,赶回来支援是来不及的,在面对魏国大军时,注定是要战败的,于是刘禅选择了主动投降。

刘禅之所以选择投降,一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二是为了避免伤亡,能够让蜀汉的老百姓安稳度日,避免战乱。

蜀汉灭亡后,刘禅移居到洛阳,司马昭并不放心投降的刘禅,怕他有报仇复国的想法,在一次喝酒的时候,司马昭让人演奏起蜀中的音乐,刘禅的旧臣们听了都低头垂泣不已,司马昭试探的问他有没有想念蜀汉,没想到刘禅却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

这个时候刘禅的回答也是寄人篱下,迫不得已,也有可能是他的真心话,因为他并不想做皇帝,那句“此间乐,不思蜀”,也是告诉有心人,自己没有心思去夺回蜀汉,只想安度晚年。

刘禅也是三国当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虽然前期有诸葛亮扶持,在诸葛亮死后,蜀国还能继续三十年,这足够说明刘禅也是一位合格的君王。

蜀汉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长时间不停地战争内耗,丢失荆州和夷陵之战的战败,还有蜀汉地域的偏僻,蜀汉灭亡不能够完全怪刘禅,面对当时的局面,就算是诸葛亮也不一定能够扳回一局。

标签: 刘备刘禅

更多文章

  •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策,孙权

    还不知道: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他的后裔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00年5月,“小霸王”孙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临终前他对张昭说:“公等善相吾弟!”然后将将印绶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后来,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佐下,孙权不仅在江东站稳脚跟,而且还占领了

  • 孙尚香是怎么死的 跳河自尽是不是真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尚香,刘备

    对孙尚香是怎么死的历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喜欢看《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孙尚香与刘备的爱情故事吧。很多人对孙尚香的死感到惋惜。下面,就来讲述一下孙尚香是怎么死的吧。孙尚香是自己跳入河中而去世的。孙尚香跳河是为了刘备,当时,孙尚香已经是刘备的夫人

  • 蜀汉的灭亡与姜维有关系吗?他最后为何没能阻止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三国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三国演义》的塑造下,姜维是“幼麟”,是诸葛亮倾心培养的接班人,以至于有人都认为诸葛亮死后,蜀汉大权就是姜维在掌握。历史上诸葛亮去世,继任的是蒋琬(234-246年),然后是费祎(246-

  • 李建成的姐姐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 她若不死又会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建成,姐姐

    还不知道:巾帼不让须眉,李建成有一位姐姐,假如她不死,或将改写大唐历史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唐演义与三国演义几乎是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就是说,三国演义对三国时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那么隋唐演义对隋唐时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大部分人了解隋唐这段历史,都是通过隋唐

  • 刘秀人称外号位面之子 刘秀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秀,位面之子

    刘秀为何被称为位面之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通常而言,我们总是在网络玄幻小说中了解到这个名词“位面之子”,最开始是08年的《魔兽世界》开始运用这个称呼,到现在网络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称呼或是类似的。那么什么是位面之子呢?简单来说就是在这一个

  • 刘备如果统一三国 刘备最后会杀功臣吗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三国,功臣

    假如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功臣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所谓鸟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我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在开国之后,对立下大功的臣子开刀。汉高祖在建立汉朝后,封了多位异姓王,他是靠农民起义起家的,深知手握重

  • 在学术方面,叶适有哪些成就与影响?他还有哪些成就?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叶适,南宋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官员。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

  • 对于汉献帝来说 曹操的死是好事还是坏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汉献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之死对汉献帝是好事还是坏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献帝是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其虽然颇具才能,但在其父汉灵帝采纳宗室之狼刘焉设立州牧的建议后。东汉的灭亡已经大势所趋,即使光武再世也难以挽回。因此汉献帝做了数十年的儿皇帝后,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东汉王朝

  • 三国时期张辽和庞统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辽,三国

    东汉末年各方割据势力互相争斗,为了获得足够的实力,有能力的将领以及谋士,就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出自名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名言为有才能的人跳槽提供了正向的理论依据。在东汉末年至三国那段

  • 宋庠:北宋大臣、文学家,俭约不好声色,读书至老不倦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庠,北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