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葡萄牙第乌海战简介:葡萄牙人掌握了印度洋的制海权

葡萄牙第乌海战简介:葡萄牙人掌握了印度洋的制海权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996 更新时间:2023/12/13 8:19:41

葡萄牙第乌海战简介:第乌海战背景是什么?第乌海战过程是怎样的?第乌海战的意义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葡萄牙第乌海战简介

第乌(Diu)海战是指1509年2月2日至3日发生印度第乌的一场争夺香料贸易权的海战。参战一方是葡萄牙,另一方是埃及马木鲁克苏丹国、卡利卡特扎莫林古吉拉特苏丹的联合舰队。

此战标志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对抗从地中海地区发展到了印度洋地区,也导致了穆斯林国家失去了对印度洋的绝对统治权。

第乌海战背景

达·伽马离开印度走后,他留下的5艘船就担负起掠夺拉伯船只、破坏埃及与印度之间贸易的任务。这是葡萄牙也是欧洲人在亚洲设立的第一支永久性舰队。

为了报复,沙末林组织了反对葡萄牙和柯钦联盟的5万大军讨伐与葡萄牙人结盟的柯钦,留下来的葡萄牙人与柯钦军队逃到一个小岛上苦苦支撑,直到1504年另一支葡萄牙舰队到来后才解围。此举加深了柯钦与卡利卡特的仇恨,也促使柯钦与葡萄牙走得更近。

同年,葡萄牙与柯钦正式结成联盟,并且把在此修建的一个永久性的据点称为曼努埃尔,是当时葡萄牙国的名字,以示此据点的重要。

1502年~1505年,曼努埃尔多次派舰队在海洋上拦截阿拉伯人的商船以保证自己对香料贸易的垄断。在达·伽马以前,每年从传统商路上亚洲流到欧洲去的各种香料,共达350万磅,而在这几年里,平均每年不足100万磅。

有一个估计说,在这几年里,曼努埃尔平均每年从香料贸易上所取得的净收入为百万克罗塞多。尽管卡布拉尔和达·伽马全力“摧毁”和“扭转”,毕竟还是未能垄断全部的香料贸易。

经验表明,仅靠在一两个据点,哪怕年年派出远征队去装运香料,也办不到这一点。因此有必要在印度设一支军队。

第乌海战过程

奥斯曼苏丹由于其木料运输船受到葡萄牙王国侦察船的不断骚扰,埃及支援了由希腊水手操纵的地中海式排桨战船。

这些船在威尼斯派出的船匠的帮助下在亚历山大被解体,然后运送到红海海岸重新组装。但这种老式船只有首尾才能装炮,无法装舷炮,因为这会干扰划桨。

而阿拉伯的单桅帆船则无法装重炮,所以这支舰队主要火力只不过是原始的弓箭手而已。这个新的舰队1507年向印度出发了,首先驻守吉达港,防范葡萄牙的进攻。然后经过亚丁港,1508年,他们跨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第乌。

实际上葡萄牙之所以与阿拉伯人进行这场战争,不但是为了加强葡萄牙对印度的殖民控制,也是为了给同年3月的焦尔海战报仇,那次葡萄总督弗郎西斯科·德·阿尔梅达的儿子罗伦索死掉了。

阿尔梅达总督愤怒地说:“那些吃小鸡的人要么把大公鸡也吃了,要么就偿命!”堂·弗朗西斯哥·德·阿尔梅达总督急着给儿子报仇是因为到12月他的任期就结束了,那就来不及了。后来阿尔梅达在回国途中死于与南非土人霍顿督人的冲突中。

堂·弗朗西斯哥·德·阿尔梅达总督指挥着18只船,大约1800葡萄牙士兵和400个科钦的土著兵。对方是埃及和古加拉联合舰队,有100条船,但是大船只有12条,其他都是只有弓箭手的单桅帆船。

联军侦察到葡萄牙军从科钦北上而来,因为害怕他们的技术优势,所以准备依靠第乌要塞的岸炮来进行作战,他们在港里抛锚等待葡萄牙军的进攻。

葡萄军有5条大卡拉克帆船,4条小卡拉克帆船,6条卡拉维尔帆船和3条其他小船。葡萄军不论炮火还是步兵都有优势:火炮口径大,炮手熟练,船只更耐打,卡瑞克帆船的改良更为海上战争来带来了新元素,海上战争不再单是两船间短兵相接及弓箭互发的模式,而转变为更具威力的炮战,亦引伸出后来战列舰的形成。它能抵受来自体型较小船只的攻击。

船上的四桅上,挂有三角帆及横帆,这足够提供动力令船只航行速度增加。卡拉克帆船具备的多层甲板可以安放重型火炮,亦便于发射并排的侧舷火炮,增加船只威力。

第乌要塞的岸炮射程不如他们,因此无法造成任威胁。步兵不但装备精良,善于射击,还可以非常熟练的投掷榴弹。葡萄牙的船只是为了在大西洋航行而造,抗浪性能优良。

战斗一开始,穆斯林战船还准备按照传统战术,撞击并靠拢敌舰,将围系白头巾、手持月牙大刀的勇士送上敌舰展开肉搏时,葡萄牙舰队的大炮在100码之外就把他们击沉了。

阿拉伯联军的排浆船和单桅帆船既没有火炮,弓箭的射程和威力也小的可怜。并且当他们接上舷后才发现,对方船舷太高导致士兵爬不上去,结果被士兵以火器打得七零八落。

第乌海战结果

最后葡萄牙人以少胜多,以18艘船、1800多人的兵力打败了阿拉伯人和印度人的联合舰队。而自己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联合舰队的失败除船只性能落后和训练不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内部不和,由于印度人中有人私通葡萄牙,断绝了埃及军队的供应,以至埃及军队愤而离去,最终导致了联合舰队的分裂。

第乌海战的意义是什么?

此战的战略意义可以同勒班陀海战,阿布基尔海战,特拉法尔加海战和对马海战相提并论,虽然规模无法与之相比。

它标志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对抗从地中海地区发展到了印度洋地区,而印度洋是当时国际贸易的决定性竞技场。

第乌海战使葡萄牙人掌握了印度洋的制海权,控制了印度洋地区关键的贸易口岸和沿海地区,如蒙巴萨、索科特拉、荷母兹、果阿、锡兰和马六甲,开始称霸印度洋。而由于印度洋控制权的丧失,使穆斯林世界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而转衰,也成了当时最大的阿拉伯国家埃及马木留克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更为重要的是,在陆地上很难对付的土耳其人,在海洋上却无法与欧洲人有效地对抗。随着被赶出印度洋,土耳其人的侧翼受到了欧洲人的直接威胁,从而形成在陆地上欧洲人的防守和在海洋上的欧洲人的大迂回、大包围的态势。

更为严重的影响是在经济上香料贸易控制权的易手,沉重打击了穆斯林而欧洲获益极大。后来阿尔梅达在回国途中死于与南非土人霍顿督人的冲突中。

但是,日后兴起的英国、荷兰等列强逐步蚕食了葡萄牙在印度的地盘,葡萄牙风光不再,而印度也在这一过程中沦为了西方人的殖民地。

1961年12月12日,印度部队开入葡属印度的果阿、达曼和第乌,从事实上宣告了葡萄牙在这一地区统治的结束,不过葡萄牙方面直到1974年才承认印度在上述地区的主权。

此战的伤员中有著名的环球航海者,人称费迪南德·麦哲伦

此后阿拉伯人并非没有企图在印度洋上恢复势力。1509年底,奥斯曼帝国海军名将凯马尔·列伊斯受命统率一支装载着大量木材,桨手和加农炮的运输舰队前往埃及,以援助马木鲁克海军在印度洋与葡萄牙人的战争。他此前多次打败基督教舰队,横行地中海,但这是他的最后一次航行。

当1511年初他的舰队航行到纳克索斯公国(位于爱琴海上的群岛)领地附近时,一场罕见的巨大风暴袭来。凯马尔·列伊斯的旗舰不幸在暴风雨中沉没,与同船的部下一道葬身海底。从此,阿拉伯人在印度洋上的海权就一路衰落下去了。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合纵攻秦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后的余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合纵攻秦之战,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代,在华山东边的国家有韩、赵、魏、燕、齐、楚,即是所谓的山东六国,而唯独在华山西边的诸侯国就是秦国。华山成为秦国与山东六国的屏障,秦国在华山上修筑城墙,借黄河为护城河,上有高耸的城墙,下有无限深渊,这样的防御工事,当然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但华山并非是唯一的屏障,绕过华山周边的山路和盆地,六

  • 古代“人彘”有多残忍?这个刑罚是谁发明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吕雉,野史秘闻

    古代“人彘”有多残忍?这个刑罚是谁发明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人彘”这一残忍的酷刑,是由西汉的吕后发明出来对付当时得宠的戚夫人。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有相关记载,“人彘”挖眼、割舌、去耳、四肢皆被砍去,被行刑之人只能被慢慢折磨致死,残忍无比,可见当时吕后对戚夫人有多痛恨。历史传闻,

  • 纪灵:东汉末年将领,他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纪灵,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前期众多诸侯中,袁术曾称雄一时,他实力巅峰时期不要说曹操,甚至连袁绍都不一定有他强,不过和曹操袁绍麾下谋臣猛将众多不同的是,袁术真正拿得出手的谋臣和猛将并不多,其中名气较大的猛将只有纪灵一人。之所以说纪灵小有名气,那是因为演义中的纪灵曾和关羽、张飞两大武力靠前的猛将都交过手,其中和关羽“大战三十

  • 《三国演义》对孔明借东风如何描写?该怎么解开 “借风”之谜?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借东风,文史百科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把诸葛亮的智谋塑造得很完美,这个故事至今也仍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对诸葛亮借东风表示出了怀疑,风真的可以“借”吗?诸葛亮是如何“借”东风的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兵南征孙权,十月,曹操屯兵于长江北岸,接受庞统所献的连环计,曹操

  • 定陶之战是怎么回事?曹操是如何击败吕布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时任衮州刺史的曹操在195年攻占定陶后,驱逐了奋威将军吕布势力,史称“定陶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操攻吕布濮阳之战后,重整旗鼓,于是年正月,击败侵入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西北)的吕布军。五月,曹操向驻军巨野(今山东巨野东北)的吕布部将蒋兰、李

  • 东汉末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人口损失从6000万降至2000多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汉,黄巾起义,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的动乱始于北方瘟疫流行。黄巾起义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张角等人宣称能用“符水、咒语”为穷人治病,进而传授太平道,抓住了穷人的心理,于184年3月在河北地区掀起黄巾起义。黄巾起义让东汉政府焦头烂额,汉灵帝派皇甫嵩、朱儁、卢植分兵三路讨伐,经过8个多月的时间,将起义军主力镇压。下曲阳(河北晋州)一战

  • 光绪帝是慈禧的私生子?跟李莲英有关系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慈禧,野史秘闻

    光绪帝是慈禧的私生子,光绪皇帝是不幸的,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强势的女人慈禧太后,而这个强势的女人最后也要来他的命,不过最近又有人说光绪是慈禧的私生子,这是真的吗,为何会有这种说法,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光绪帝是慈禧的私生子。相传慈禧太后有男宠,若武则天之与薛怀义、张昌宗那样。清代文廷式《闻尘偶记》云

  • 孙膑被剔去膝盖骨受尽折磨,他后来是怎么报仇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膑,战国,风云人物

    嫉妒是一剂毒药,它会使人丧失理智,做错误的事,即使是“苟富贵,无相忘”的同门师兄弟,也可能因为嫉妒,反目成仇,做出伤害对方之事。孙膑和庞涓这对同门师兄弟,就是因为嫉妒,做出了伤害对方之事。庞涓害怕孙膑取代自己,所以诬陷孙膑谋反,导致孙膑被处以膑刑和黥刑。事后孙膑如何报复庞涓的?一、庞涓陷害孙膑孙膑和

  • 冠笄是指古时汉族的成年礼,古代《礼记·乐记》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冠笄,指古时汉族的成年礼。冠指冠礼,亦称结发,加冠,是男子达20岁时举行的成年礼。行此礼后,表示男子已经成人,可以结婚成家了。笄指笄礼,又称结发、加笄,是女子达15岁时举行的成年礼,行此礼后,表示女子已届婚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礼记·乐记》记载:“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

  • 松锦之战的失败,导致明军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清军的有效反击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松锦之战,明朝,战史风云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松锦之战的故事。中国古代从两汉以来,就没有产生国运超过300年的大一统王朝。朱元璋于1368年创建的明朝,本来很有希望打破这一“魔咒”,但事与愿违,最终倒在1644年的春天。明朝灭于1644年,可在16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