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昆阳战役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

昆阳战役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93 更新时间:2024/1/17 21:33:09

昆阳之战是我国新朝时期着名的一场战役,主要发生在新朝末年,是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昆阳(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叶县)发生的一场战役,所以,命名为“昆阳战役”。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这场战役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比较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参加战役的新军是四十三万,参加战役的绿林军是一万七千多。是典型的以一当十。同时,有思想家顾炎武曾评论为——“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除此之外,关于这场战役也有很多的神奇传说。

昆阳战役

因为这是一场标准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所以,大家在注意战役意义的基础上,会更加的想要去猜测战争的过程,所以,就会有人说,这场战争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刘秀使用了“陨石术”。也就是说,在战争时期,正当两方军队准备开打的前一夜,刘秀的对立军队当晚便被陨石袭击,使得军事力量损失惨重,最后,刘秀取得成功,在三个月间便攻占了京师。

其实,这些都只是传说,就是因为刘秀胜利的台铃热震惊了,所以就会各种的赞美夸奖。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昆阳之战”是非常厉害的。在《后汉书》中,便将“刘秀敢死队”描写的出神入化,“陨石术”也是从这个地方传下来的。虽说《后汉书》说的有点夸张,但是也是记录了一部分的事实。在《汉书》中曾记载,所谓的“陨石术”的真相。其实就是新军用兵不当,将兵力分散,最后使得刘秀成功。

昆阳之战兵力昆阳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次“昆阳之战”不仅使得“昆阳”这个地方成为名垂千古的宝地,更让战役的获胜方——刘秀成功的为接下来的登基打下基础。

昆阳之战,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那么究竟比例是多少呢?我们知道,在民间有种说法:“三千破百万”,也就是形容的以少胜多,但是对于昆阳之战来说,这样的形容稍微有一丢丢的过分。在当时,绿林军本身兵力就不多,但是加上援军呀什么的,远远的高于“三千”,而是大约有一万七千的兵力,在另一方面,新军有将近四十三万的兵力,但是号称是“百万”,虽然没有“三千破百万”的魄力,但是,就这样的比例也是很吓人的了,相当于一比二十以上,比“赤壁之战”的一比五还要多得多。

其实,昆阳战争之所以能够成功,除却绿林军的勇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刘秀用兵技术好,而新军方面的寻,王莽并不能很好的用兵,在对战的时候,将自己的四十多万的兵力分散开来,并且,最后,在面对绿林军的时候,也不敢的贸然前,反而后退了,最终被刘秀领导的“敢死队”打的落花流水。

关于“昆阳之战”最后为什么会成功,在《汉书》上有这样的解释:“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会大雷风……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可以明显的从这一段中看出,新军方面的战士,战争素质都很低,所以,才会导致最后的失败。

昆阳之战胜利原因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刘秀领导的一万七千多的绿林军果断勇猛的战胜了王寻、王莽领导的四十三万的新军,除却天时、地利的原因更多的还是绿林军军队本身“敢死队”的精神,并且还有刘秀的优秀的指挥。

首先,在民间有传言称,在刘秀和王莽大战的前夕,曾有陨石坠落在王莽的军营处,使得王莽军队损失惨重,并且精神不佳,最后大战来临,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才导致的失败。这些毕竟只是传说,是大家因为对“昆阳之战”以少胜多的赞美,才传颂的这样的神话。其实,传说中的“陨石术”,在我看来是刘秀的领导指挥才能。

对于一场战役的胜利来说,不可缺少的便是将军,领导人物,只有引领成功了,才能使自己的军队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成功,刘秀便是这样。在昆阳之战中,刘秀能够冷静的审时度势,并且及时的根据当时的军事形势,确立正确的战略战术,最后,不仅使战役获得成功,更使自己成功的走向王位。

刘秀在昆阳战役中,在取得刚开始的胜利之后,刘秀便及时的分析形势,实时的做好大战的准备,于是,刘秀及时的抓住时机,趁着王莽的军队萎靡不振的时候,果断的进行回击,再加上敌人的轻敌与不善作战,刘秀更是能够轻易的取得成功。还有一点比较重要——民心。王莽领导的新军是不得民心的,自古以来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点就确定了昆阳之战的最后结果。

标签: 战役成功最后新军但是兵力陨石绿林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北伐背景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北伐,路线,元朝,战争,北方,势力,地区

    朱元璋北伐背景是在清除漠北蒙元残余势力的基础上,明太祖朱元璋针对北元发起的八次军事行动,共历时二十六年之久,终于将蒙元势力彻底从中原境内铲除,使其不再有卷土重来的威胁。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朱元璋明朝建立后,对元朝的打击是无疑是沉重的,以至于元朝对中原地区的控制鞭长莫及,元朝旧部只得在

  • 明缅战争与清缅战争都有哪些区别?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缅甸,中国,战争,乾隆,王朝,没有,很多,地区

    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发生在十八世纪末,当时中国清朝与缅甸贡榜王朝之间由于领土问题和对资源的控制问题上产生分歧,矛盾越积越多,最终爆发了清缅战争。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由缅甸贡榜王朝首先发起,他们在1762年的时候侵入了中国云南地区。早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贡榜王朝已经做了

  • 诸葛亮平定南中用了什么策略?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平定,叛乱,所以,成功,今天,向南,四川

    诸葛亮南征时间在《三国演义》里,最精彩的人设便是诸葛亮——集正义、忠良、聪慧于一身。是大家心目中的“智慧化身”。对于诸葛亮来说,向南征战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所以,在季汉建兴,也就是公元二二五年春天,诸葛亮亲自率兵向南征战。这次南征也被称为南中平定站,主要是因为当时在南边,有朱褒、高定发起的叛乱,所以

  • 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国,六国,统一,公元前,秦王,韩国,齐国,楚国

    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是怎样的?最先灭掉的是韩国,秦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33年,韩国割地称臣,也没能挽救败亡的命运。三年后,秦国俘虏了韩王,灭掉了韩国。然后秦国攻打赵国,俘虏了赵王,公子嘉逃到了代郡(今河北蔚县),称代王.到秦王二十五年,代王也被俘,赵最后灭亡。在秦王二十年,王翦领兵攻燕。在易水西面秦兵

  • 帖木儿东征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征,帝国,巨大,明朝,中国,因为,途中,大军

    帖木儿东征简介帖木儿东征,是帖木儿帝国对中国明朝的一次远征军事行动。那么这次东征的简介是什么呢?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帖木儿东征图片公元1403年,帖木儿在征服整个小亚细亚半岛,达到了人生事业的顶峰。为了重建成吉思汗的大帝国,同时为了宣扬伊斯兰教,帖木儿决定向东扩张,征伐明帝国,重新蒙

  • 三国三大战为何连败于火攻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大战,赤壁,而且,很大,火烧,没有,条件

    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的三个转折点都三次这著名的战争,而且是全火攻,这是为什么呢.官渡之战,曹操一把火烧了袁绍乌巢粮草;赤壁之战,曹操却被周瑜火烧了战船;没想到夷陵大战,刘备又被陆逊火烧连营。为什么三国三大战会连败于火攻呢?赤壁之战首先,这三次大战的共同的特点是以弱对强,只能出奇制胜,借势发力。曹操打袁

  • 靖难之役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发动,军队,皇权,可以,对于,路线,皇位,历史

    靖难之役路线介绍靖难之役可以说是中古历史上鲜有的一次藩王谋反叛逆,并且最终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军事行动。关于靖难之役的作战路线一直以来都为人所称赞,靖难之变中,无疑朱棣是在作战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朱允炆在靖难之变中惨败,最终江山易主。那么靖难之役路线是什么呢?靖难之役路线图靖难之役路线主要是燕王的军队从

  • 长平之战秦国损失有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平,秦国,时间,赵国,损失,战争,历史,计算

    长平之战秦国损失有多少世人皆知,历史上着名的长平之战对当时的赵国可谓是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是的,赵国在这场战争中伤亡的人数以及损耗的财力、物力,在当时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灾难。那么,在这场战争中,交战的另一方秦国又有着什么样的损失呢?它的损失大不大,对国内又有着怎样的影响?。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

  • 街亭重要诸葛亮为何不去救援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陇西,这个,太守,没有,魏国,蜀国,南安

    诸葛亮初次北伐,由于师出突然,很快拿下了魏国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此事引起了魏国朝廷的震动,魏明帝亲自率军坐阵长安,部署抗击诸葛亮大军。曹睿派曹真攻击赵云军,派张合进攻街亭。由于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部署,街亭丢失,诸葛亮继续进军失去了依托,无奈只好撤军回蜀国。魏明帝率军从洛阳到达长安,用魏延的计算,

  •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发展有何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叛乱,唐玄宗,一个,经济,影响,这次,杨贵妃

    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禄山和史思明组织发起了一场政治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又由于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亦称“天宝之乱”。叛乱发生之后,安禄山将他占据的地盘变成了一个独立于大唐的国家。这就是“大燕”。安禄山自称“大燕”的皇帝,不会再听从李隆基的命令了。不过“大燕”在大唐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