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国三大战为何连败于火攻

三国三大战为何连败于火攻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93 更新时间:2023/12/12 11:57:50

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的三个转折点都三次这著名的战争,而且是全火攻,这是为什么呢.

官渡之战,曹操一把火烧了袁绍乌巢粮草;赤壁之战,曹操却被周瑜火烧了战船;没想到夷陵大战,刘备又被陆逊火烧连营。为什么三国三大战会连败于火攻呢?

赤壁之战

首先,这三次大战的共同的特点是以弱对强,只能出奇制胜,借势发力。曹操打袁绍的时候实力悬殊很大,那是明摆着的。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气焰嚣张,而曹操只能用所能集中的三五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而且后方不稳,粮草难继。赤壁和夷陵之战的兵力对比,史书记载悬殊很大,但据考证实际上相差并不是很大,也不过都在三五万之数对阵,但在态势上强弱对比还是很明显的。弱者要战胜强者,难免都会想到凭借当时杀伤力很大的火攻,这是一层道理。

其次,在这三次大战中,失败方都犯了共同的错误,那就是没有趁势进击,而是被对方牵制拖延、得以寻求出奇制胜的火候。袁绍临阵按兵不动,甚至因为小儿生病而放弃进军的机会,让曹操又是回击刘备,又是援救白马,而且在决战前夕烧了屯粮之地,造成袁军大乱,张合、高览等将领向曹操投降,最后袁绍只带着八百余骑仓皇逃回河北。曹操挥军南下,先是犯了冒进的错误,荆州还没有站稳就向东吴下了战表;既然战船出发,他又犯了保守主义,接敌初战失利就撤到乌林连环停泊。如果曹操放舟东进,奋力攻击,周瑜哪有纵火的机会?即便是水战失败,也不至于“樯橹灰飞烟灭”。夷陵之战陆逊最担心的是两条,一则“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二则水陆并进,难于阻击。所以他撤出峡口后固守不战,等待时机。刘备果然被搞得“兵疲意沮,计不复生”,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屯兵休整,准备等到秋后再发动进攻。陆逊说,“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于是脑洞大开:“吾已晓破之之术”。

第三,在这三次大战中,遭火攻的主帅精神心理都犯了兵家大忌,乃至火烧眉毛。袁绍正如曹操所料,在官渡之战中确实是志大才疏,胆略不足,优柔寡断,见事迟缓,而且刚愎自用。曹操在赤壁之战时是犯了骄兵必败之忌。陆机在《辨亡论》中说:”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骑千旅,虎步原隰,谋臣盈室,武将连衡,喟然有吞江浒之志,一宇宙之气”。这虽然有些夸张,却确实是曹操当时不可一世的骄傲情状。《三国演义》说他还横槊赋诗,想必他在楼船上很是得意洋洋。刘备在夷陵之战时的心态更是糟糕。关羽张飞被杀,他为兄弟复仇心切,身为皇帝亲征却与无名小将周旋,更是恼羞成怒。孙子兵法在《火攻篇》就提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刘备正是因此才思虑不精,处置不当,遭到火攻。

以上虽说都是大道理,却不能说跟三次大战的胜败、特别是曹操刘备的疏于防备、耽于教训没有关系。

当然,曹操刘备的遭受火攻,也有客观上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天时地利等战场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孙子在火攻篇里说:“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他是把火攻的目的和条件都讲清楚了的。但是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不同,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是乘坐船只在水面上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防范火攻,对曹操来说可能还是一个新问题。同样,刘备虽然亲身经历过前两次大战,但夷陵之战中放弃战船在江岸山地布阵,岂料山林容易起火、河谷风助火势,反而构成了火攻的条件,也算是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因此不能简单地说曹操和刘备都是不长记性。东吴小将熟悉江河两岸的天时地利,精于水战,自然“纵火”有术,屡试不爽。

标签: 刘备大战赤壁而且很大火烧没有条件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发动,军队,皇权,可以,对于,路线,皇位,历史

    靖难之役路线介绍靖难之役可以说是中古历史上鲜有的一次藩王谋反叛逆,并且最终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军事行动。关于靖难之役的作战路线一直以来都为人所称赞,靖难之变中,无疑朱棣是在作战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朱允炆在靖难之变中惨败,最终江山易主。那么靖难之役路线是什么呢?靖难之役路线图靖难之役路线主要是燕王的军队从

  • 长平之战秦国损失有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平,秦国,时间,赵国,损失,战争,历史,计算

    长平之战秦国损失有多少世人皆知,历史上着名的长平之战对当时的赵国可谓是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是的,赵国在这场战争中伤亡的人数以及损耗的财力、物力,在当时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灾难。那么,在这场战争中,交战的另一方秦国又有着什么样的损失呢?它的损失大不大,对国内又有着怎样的影响?。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

  • 街亭重要诸葛亮为何不去救援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陇西,这个,太守,没有,魏国,蜀国,南安

    诸葛亮初次北伐,由于师出突然,很快拿下了魏国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此事引起了魏国朝廷的震动,魏明帝亲自率军坐阵长安,部署抗击诸葛亮大军。曹睿派曹真攻击赵云军,派张合进攻街亭。由于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部署,街亭丢失,诸葛亮继续进军失去了依托,无奈只好撤军回蜀国。魏明帝率军从洛阳到达长安,用魏延的计算,

  •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发展有何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叛乱,唐玄宗,一个,经济,影响,这次,杨贵妃

    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禄山和史思明组织发起了一场政治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又由于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亦称“天宝之乱”。叛乱发生之后,安禄山将他占据的地盘变成了一个独立于大唐的国家。这就是“大燕”。安禄山自称“大燕”的皇帝,不会再听从李隆基的命令了。不过“大燕”在大唐的眼

  • 万历朝鲜战争阵亡将领是谁 万历朝鲜战争伤亡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朝鲜,万历,朝鲜战争,战争,日本,兵力,但是

    万历朝鲜战争中日朝阵亡将领不计其数,除了那些能说得出名字的以外,还有更多的都是无名英雄。万历朝鲜战争持续七年之久,双方在战争中都有大量的损耗,虽然最后是明朝胜利,但是明朝最后依然是走向了灭亡的道路。那么万历朝鲜战争中日朝阵亡将领有哪些呢?简单的说一下,中国阵亡的将领有李宁,在战争中首当其冲杀敌,却被

  • 春秋战国战争 楚攻吴鸠兹衡山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安徽,吴国,地区,衡山,楚国,灵王,发展,国家

    周灵王二年(公元前570年),楚令尹子重率军进攻吴国鸠兹(今安徽芜湖东南)、衡山(今安徽当涂东北)的作战。吴国是西周时周太王之子太伯、伯雍创建的小国。春秋中晚期,吴发展成为长江下游地区实力最强的国家。当时,中原北方的晋国与江汉流域强国楚国为争夺对周灵王二年(公元前570年),楚令尹子重率军进攻吴国鸠

  •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圆明园,火烧,英法,联军,中国,八国联军,北京,这次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事件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入侵北京后,为了销赃灭迹而犯下的滔天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公元1860年的10月18日到10月21日,仅仅四天的时间,鬼斧神工的圆明园就面目全非。从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名字上来看好像是只烧了圆明园,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被烧毁的不

  • 六场战争改变历史,为后世留下六个成语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项羽,天下,刘邦,长平,中国,战争,匈奴,秦国

    中国历史上堪称经典的战争有很多。其中有这样六场战争,不仅精彩绝伦、名垂青史,而且以成语典故的方式流传下来,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下面,就让我们一一回顾下:纸上谈兵一、“纸上谈兵”-长平之战 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逐步提升,到长平之战前,东方六国里,只有赵国能与之一战。前262年,秦赵在长平爆发

  • 秦朝百万雄狮和罗马军团谁更厉害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谋略,其实,当时,罗马,中国,军队,就是,还是

    关于秦的战斗力之前有过很多讨论,我想说的是中国人治学的不严谨夸大了秦的实力:一。首先演义太多让国人产生了老祖宗谋略天下第一的概念,西方人在谋略方面只能望其象背,一个孙子好象就是世界谋略的笔祖。我想说的是在冷兵器时代太强调谋略的作用显然是片面的,其实所有的谋略归结到最后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霍去病没学过孙

  • 楚汉争霸的决战地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项羽,刘邦,记载,汉军,一个,这个,列传,这里

    汉四年(公元前200年)八月,项羽已经发现自己孤立无援,军粮极度匮乏,韩信占领了齐国,伙同彭越经常进兵攻打项羽的粮道,彭城也被灌婴拿下。项羽自觉不支,对局势很恐惧。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这时,刘邦先派陆贾去求和,项羽不听,又派一个叫侯公的人去,项羽才答应了。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以西归刘邦,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