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上不应该忽略的抗倭名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12
更新时间:2024/1/18 22:51:28
提及抗倭名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戚继光。俞大猷这个名字,尽管没有完全被遗忘,但有关他的生平、功绩等,世人知之甚少。四百多年来,世人有意无意间将这位当年名震海疆、功勋卓著的抗倭英雄忽略了。其实,在抗击倭寇的艰难岁月里,俞大猷与戚继光并列,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就某种程度而言,俞大猷还在戚继光之上。在当年的东南沿海一带,“俞龙戚虎,杀人如土”的民谣一直传诵至今;《福建通志·列传》也有“世言继光如虎,大猷如龙”之语。龙与虎,都是威武勇猛的象征,但在国人传统观念中,龙显然要比虎高出一筹。
【文武双全,一代儒将】
俞大猷于弘治十六年(1503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一个世袭百户的军官家庭。百户之职属明军中的最低武官,正六品,年俸120石。生于世袭军官家庭,从小习武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而俞大猷在《饮马长城窟》一诗中却写道:“臣十有五着青襟,十年稽古志何深。”据此可知,他5岁就入私塾念书,15岁即中秀才,被时人称为“十才子”之一。长辈并不希望他继续世袭武职,而是通过科举之途获取功名,改变家族的命运。然而,少年得志的俞大猷在科举场上并不如意,这恐怕多少与他的“不务正业”有关。考中秀才后,俞大猷便拜理学大师蔡清的弟子为师,钻研《易经》,学古文词,读古今兵法;还在当时读书的清源山练拳习武,学的是与少林武术一脉相承的赵氏太祖拳,于《四书》《五经》等科举必读书籍自然有所懈怠。直到嘉靖十年(1531年)父亲病逝,俞大猷连举人也未考上。父亲一死,家境贫寒的他迫于生计,不得不承袭父职。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十国,吴越王,越王,钱缪用,何奇袭,奇袭,法吓,退黄,大军
祠通辞,在《说文》一书中就记载为: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意思是说:在春祭的时候多为宣读悼文,没什么祭祀的物品。而祠又分生祠与祭祀祠。现今临安最大的祭祀祠就是坐落在市政府边上的钱王祠,钱王祠不仅是临安的一个地理标志,更是当时吴越文化的一个缩影。现在就跟随笔者的步伐,通过钱王祠里的星星点点,领略钱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盘点,中国,古代,著名,军队
不知道题主如何定义”著名“这个词,古代战场,一般士兵大都以”甲士“代称,有些经过特别训练的军队,史学家可能会给与细致的描写和记录,而成为青史留名的军队。也有些军队,可能战斗力不强,但是政治意义明显而为人所知。下面就跟随《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北伐,路线,刘备,所以,司马,成都,为了
三国诸葛亮北伐真正目的是什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蜀国刘备的军事,他算无遗策,才智过人,为汉室基业鞠躬尽瘁,最后病死在了军营中。关于他的一生,最受争议的恐怕要数北伐了。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呢?诸葛亮像有一个说法是诸葛亮北伐是为了帮助刘备光复汉室。因为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也就是他之所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国,六国,策略,一个,自己,目标,国家,进行
秦国远交近攻“远交近攻”是兵法“三十六计”中的其中一计。是秦国的宰相范雎向秦昭王提出的策略,建议秦国将地理位置离的最近的韩、魏两国作为秦国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距离稍远的齐等国保持良好的联盟的关系,这样就可以没有其他的顾虑。这个策略使得秦国能够兼并六国,实现了秦国的大统一。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蜀汉,刘备,战役,作战,反攻,历史,三国,成功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重要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吴军由被动转为主动,由防御改为进攻,策略运用之精妙令人赞叹!它的结果也导致了三国分立曹魏独大的局面。那么这场战役有什么历史评价呢?夷陵之战简介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战争,金人,这场,没有,自己,最后,他们
宋金战争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宋金战争刚开始金人开始突然发动进攻,一直侵蚀宋朝的领土,而宋朝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直到派出大将岳飞接连收复了几座城池局面才有所改变,但后来因为统治者个人原因贻误战机,后来两方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宋朝再也无力抵抗敌人,直到金人把宋朝赶到江南地区这场战争才停止。读中国古代历史,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国,长平,成王,没有,邯郸,决战,地区,出征
上党-长平之战起因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韩上党(今山西东南部沁水以东地区,含晋城、陵川、高平等地)守将冯亭抵挡不住秦军的进攻,愿把上党献给赵国。赵国接受了,封冯亭为华阳君,令其继续守上党。眼看到手的韩上党归了赵,秦昭王十分恼火。由于赵的插手,秦军暂时停止了对韩上党的进攻。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役,成功,最后,新军,但是,兵力,陨石,绿林
昆阳之战是我国新朝时期着名的一场战役,主要发生在新朝末年,是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昆阳(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叶县)发生的一场战役,所以,命名为“昆阳战役”。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这场战役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比较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参加战役的新军是四十三万,参加战役的绿林军是一万七千多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北伐,路线,元朝,战争,北方,势力,地区
朱元璋北伐背景是在清除漠北蒙元残余势力的基础上,明太祖朱元璋针对北元发起的八次军事行动,共历时二十六年之久,终于将蒙元势力彻底从中原境内铲除,使其不再有卷土重来的威胁。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朱元璋明朝建立后,对元朝的打击是无疑是沉重的,以至于元朝对中原地区的控制鞭长莫及,元朝旧部只得在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缅甸,中国,战争,乾隆,王朝,没有,很多,地区
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发生在十八世纪末,当时中国清朝与缅甸贡榜王朝之间由于领土问题和对资源的控制问题上产生分歧,矛盾越积越多,最终爆发了清缅战争。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由缅甸贡榜王朝首先发起,他们在1762年的时候侵入了中国云南地区。早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贡榜王朝已经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