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马陵之战对齐国的影响

马陵之战对齐国的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769 更新时间:2024/1/13 17:26:58

马陵之战是战国前期一场改变格局的关键之战,战后长期称霸战国的魏国损失相当惨重,十万骁勇善战的魏武卒损失殆尽,不仅如此趁着魏国大败之际齐秦赵等国也痛打落水狗,魏国的霸业终于在魏惠王手上得以终结,那么马陵之战后,战胜国齐国是什么样的呢?马陵之战对齐国的影响是什么?

马陵之战后的齐国

齐国在桂陵之战,以及在随后的马陵之战中的大获全胜, 并援救了赵韩两国,使得其威望上升,挟战胜之威,齐国力量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强大国家,称霸东方。魏国被迫对齐国俯首称臣,并且在徐州与齐公相王,是为齐威王。不过称王之举也招来南方霸主楚国的记恨,楚国马上出兵占领徐州,齐国连连战败,被迫乞和。

然而从战后的发展和结局来看,马陵之战的两个当事国却并没有真正的赢家:三大顶级名将一死一逃亡,还有一个下落不明。魏国自不必说,齐国虽然称霸,但是齐威王称得上明主却并非雄才伟略之人,原本齐国可以走得更远,但是齐威王的若干举措却在一定程度上葬送了齐国的大好局面,今天就来看看马陵之战后,齐国为何没能走得更远?一把好牌在手却被自己打烂。

马陵之战后魏国损失了十万魏武卒,名将庞涓自杀身亡,太子申被俘在齐国自杀,魏国的损失可谓极其惨重,可是齐国损失也不小:首先连续两次在桂陵和马陵之战击败魏军,为齐国霸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田忌因为和相国邹忌不和,此番大胜引起邹忌的嫉妒加上田忌自己的张杨,田忌被诬谋反只能逃亡到了楚国,虽然在齐宣王时回到齐国但田忌早已失去了锐气不复当年之勇。

田忌的出走引起了连锁反应,原本齐国之所以能连续击败魏国,军事上依靠的主要就是田忌和孙膑,两人一个为主将,一个为军师配合默契堪称绝配,马陵之战后孙膑不知所踪下落不明,要么是随田忌去了楚国,但是更大的可能是赏识他的人已经不在了,于是孙膑飘然离去隐居在某地,至少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如果齐威王不听信谗言,田忌不逃亡仍然受到重用的话,孙膑也肯定不会走。

齐威王更大的昏招在于称霸中原后魏国、韩国等纷纷臣服,以至于齐威王有点飘飘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韩国率一些小国在徐州朝见齐威王(当时是齐威侯)尊其为王,齐威王也顺势承认了魏惠王的王号,这就是战国历史上有名的“徐州相王”事件。

在此之前除了被视为蛮夷之地不遵从周朝礼制的楚国、吴国、越国等国称王之外,中原大国无一称王(魏惠王是个例外,他是在前344年逢泽之会时在商鞅的游说下称王的,不过受到各国抵制,不得不说商鞅是没安好心),“徐州相王”引起了秦楚两个强国的不满和敌意,楚威王甚至出兵攻打齐国并在徐州大败齐军,齐国霸业受到重挫。

可以设想一下的是,如果齐威王有秦孝公或者燕昭王的魄力和用人策略,继续重用田忌和孙膑,如此一来齐国内有邹忌,外有田忌和孙膑大杀四方,战略上再稳妥一点不受魏惠王劝其称王的诱惑,在当时魏国衰退下去,齐楚秦三大强国中齐国实力最强之时,齐国将大有可为,至少不会败于楚国之手。

齐威王起了一个不好的头,齐国自齐威王开始似乎进入了一个误区屡屡图霸中原,事实上齐国地处东海之滨远离中原,它最应该做的是虎视一旁,谁强大起来就联合各国群起而攻之,而不是一头扎进争霸中原的泥潭之中不可自拔,以至于灭了宋国后引起五国伐齐差点亡国,从此一蹶不振。

标签: 齐国马陵之战

更多文章

  • 贝尔·拉雪兹公墓战斗全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巴黎公社,贝尔拉雪兹神父公墓

    今天是5月27日,历史上的今天在法国发生了大事件,在法兰西的历史上有一次重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而1871年5月27日贝尔·拉雪兹公墓战斗,就是巴黎公社最后的战斗,这次的革命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今天我们就要讲讲贝尔·拉雪兹公墓战斗。贝尔·拉雪兹公墓战斗全过程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革

  • 始州之战爆发全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始州之战

    始州之战虽然网上关于的它的内容比较少,但是改变不了这成战争的重要性,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梁睿率军在始州(治今四川剑阁)地区连续进攻益州总管王谦军的作战。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完整讲讲这场战争的过程。始州之战爆发全过程南北朝时,北周讨王谦叛军的作战。

  • 伊阙之战过程与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伊阙之战

    伊阙之战是秦国与韩魏联军在伊阙地区展开的一场战争,该战役的发生地在还未开凿的洛阳龙门,这一战秦国击溃韩魏联军,魏国仅存的兵力全部消失殆尽,这场战争最出名的就是白起,而伊阙之战就是白起的成名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这个白起成名战。伊阙之战过程与介绍伊阙之战,发生在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

  • 为宋朝续命百年的采石大战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采石大战

    采石矶,原名牛渚矶,位于安徽省翠螺山西麓临江处,怪石嶙峋,重岩叠嶂,著有"千古一秀"之美称。就是这里历史上发生了一起足以改编历史的战役“采石大战”,而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在采石矶反生的为南宋续命百年的“采石大战”。为宋朝续命百年的采石大战虞允文,南宋初年名臣,唐朝名臣虞世南之后,字彬甫,隆州仁寿县人

  • 东汉统一战争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刘秀,汉朝,光武帝,东汉统一战争

    《星汉灿烂》历史背景设定在东汉初年,东汉初建,还不是很太平的时候,女主的父亲程始就是依靠军功发家,而男主凌不疑是新帝义子,也是一位将军,那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东汉统一战争,看看东汉是怎么统一的。东汉统一战争简介东汉统一战争是指东汉建武元年(25年)十月至建武十二年(36年)十一月光武帝刘秀削平关东、

  • 东汉统一关东的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关东,东汉统一关东之战

    建武元年,刘秀建都洛阳,占有司隶校尉部和冀、豫、并州,雄踞中原战略要地,资源丰富,兵力优势,但四面受敌。东有刘永、董宪、张步、李宪;北有彭宠;西有隗嚣、公孙述;南有秦丰、田戎。各割据政权虽然对刘秀形成包围形势,但互不统属,各自为政。其中,关东几个割据政权对刘秀威胁最大。此外,尚有数十万农民军活动于河

  • 绿林赤眉起义的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绿林赤眉起义,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绿林赤眉起义的经过天凤四年(公元17年),南方发生饥荒,饥民们被迫流亡山泽之中。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凤兄弟深得

  • 令刘秀一战成名的昆阳之战全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秀,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后来的光武帝)一战而天下闻名。昆阳之战不但是玄汉击败新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起义军最终推翻王莽的统治奠定了基础。明代大思想家顾炎武赞扬昆阳之战中的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昆阳之战的过程。昆阳之战的全过程一、前期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刘玄更

  • 东汉灭蜀之战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刘秀,东汉灭蜀之战

    东汉灭蜀之战是指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春至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十一月,在东汉统一战争中,光武帝刘秀削平益州北部(今四川、汉中)割据势力公孙述,完成东汉统一的作战。东汉灭蜀之战的过程建武四年(公元28年),公孙述进攻关中失败,退守汉中巴蜀。隗嚣反汉后,公孙述曾数次援陇,意图帮助隗嚣阻止汉军从武都

  • 略阳之战的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秀,略阳之战

    东汉平定割据势力的作战。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春,刘秀遣将来歙率精兵2000人,由陇西(今甘肃东部)隗嚣防线的翼侧秘密袭取隗嚣军的后方战略要地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刘秀丢失了安定、北地两郡,再次深感隗嚣对长安地区的威胁,于是,决计进一步施展政治上分化瓦解,军事上奇袭隗嚣要害城邑略阳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