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山海关战役全过程

山海关战役全过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769 更新时间:2024/1/13 14:33:31

明末清初,各地战火不断,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军相继裂土自立,成为一方割据势力。明王朝内外千疮百孔,张献忠坐拥四川,李自成占据大明近半土地,东北一带的清军同样虎视眈眈中原疆土,一场围绕在山海关的战役即将打响。

山海关战役全过程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沿山西一路北上,于3月19日攻破北京。在关外,清军已将辽东明军吴三桂部压迫至山海关一带,同时准备绕过山海关南下,一场新的大战正在酝酿。

仓促出师

李自成进京后,立即派明朝降将唐通率军8000人,携重金前往山海关招降吴三桂。经过一番争取,吴三桂答应归降。在同唐通交接关防后,吴三桂率所部官兵4万及辽东百姓七八万人向北京进发。行至永平(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时,吴三桂恰巧遇见从北京出逃的家眷,得知父亲吴襄被大顺军拷打,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刘宗敏霸占。吴三桂大感光火,随即率军返回山海关,驱逐了唐通所部,同时招募乡勇、加固城防,准备对抗大顺军。吴三桂拒降的消息传至北京,李自成决定亲征讨伐。4月13日,李自成同刘宗敏、李过率大顺军主力8万人,奔山海关而来。

4月15日,大顺军行至密云,正等待补充粮饷物资。为争取备战时间,吴三桂使出缓兵之计,派使者向李自成再次表明降意,成功地拖延了时间。但面对大顺军浩大的声势,吴三桂仍感独木难支,当日又派人至翁后(今辽宁省阜新市)向清军求援。收到吴三桂请求后,清军统帅多尔衮决定改变行军路线,由山海关入关。20日,李自成发觉了吴三桂的诈降企图,令各军兼程并进。21日,大顺军主力到达山海关附近。李自成决定由唐通、白广恩率军2万,自山海关西北的一片石长城包抄吴三桂军,自己亲率主力6万从正面攻打吴三桂部主力。

关下鏖战

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中心建有关城,东西有两罗城,南北有两翼城,还有大海和长城可作依托,防御体系十分坚固。4月21日,大顺军对西罗城发起攻击后,中了吴三桂军的诈降之计,在接近城垣时遭到关上火器猛烈轰击,死伤惨重。李自成很快重整队伍,集中力量猛攻北翼、东罗两城。大顺军将士前赴后继,战至中午,成功逼降吴三桂军一部,两城旦夕可下。当日下午,唐通部也从一片石迂回成功。未成想,阿济格多铎率领的清军于傍晚赶到,将唐通等人击溃。大顺军未能从侧后方对吴三桂军形成夹击之势。

经过一昼夜奋战,大顺军虽占据上风,但终究未能打破吴三桂军防御体系。鉴于清军已抵达战场,李自成决定改变强攻战术,采取野战方式尽快消灭吴三桂军主力,回过头再来对付清军。22日早上,大顺军沿山海关北面的角山至渤海一线全部展开。此时山海关已交清军接防,吴三桂也率主力列阵出击,双方摆出决战架势。战斗开始后,大顺军将吴三桂军团团围住,猛攻不止;下午三时,吴三桂军眼看不支,大顺军也疲惫不堪。在欢喜岭观战的多尔衮见已达到使两军彼此消耗的目的,命阿济格与多铎各率2万精锐骑兵从吴三桂军右翼插入,猛攻大顺军,已奋战一天的大顺军力不能支,纷纷溃退。

此战大顺军共有15位将领牺牲,大将刘宗敏负伤,李自成只好经永平向北京撤退。撤退时,大顺军一路遭到清军和吴三桂军掩杀,伤亡十分惨重。回到北京后,大顺军只剩下骑兵7000人,史载“步卒且尽,伤骑兵过半,所选骁锋战将莫不尽伤”。

“庙算”胜者

山海关大战是清军同大顺军之间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虽然之前双方从未交手,但对彼此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同。多尔衮一直关注关内形势进展,从洪承畴处了解大顺军虚实后,才决定向中原进军。途中听说大顺军攻破北京,认为“吾尝三围彼都,不能遽克。自成一举破之,其智勇必有大过人者”。为求稳妥,多尔衮一度停下向山海关进军的脚步,直至吴三桂掉头乞降、战局骤变时,才火速令部队一昼夜急行200里赶到战场。在战局并不明朗时,清军先是在吴三桂军背后隐蔽待机,待李自成、吴三桂两军俱已疲惫后,再从侧翼投入精锐骑兵进行包抄,一举击溃大顺军,为进占中原扫清了道路。正验证了孙子所说的“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反观大顺军,在“庙算”方面的表现相差甚远。大顺军攻破北京整整半个多月后,多尔衮才得知消息,清军并未占据先机。皇太极于当年年初病故后,多尔衮与豪格陷入帝位争夺之中。李自成此时若能对吴三桂加以安抚,稳步经营关内,静观其变,形势可能会朝着有利于大顺的方向发展。但是,李自成自始至终都低估了清军武装干涉的决心,对吴三桂也缺乏重视,在其反叛之后又匆忙出兵讨伐。当时北京周围大顺军兵力不足,开往山海关的只有8万人。而吴三桂本部及山海关总兵高第部有兵马5万、乡勇4万,连同清军的6万人马,总兵力达到约15万人。大顺军在兵力上已经处于劣势。之前大顺军虽然在关内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但并没有与辽东明军、关外清军这样的劲敌交过手,对战役的困难估计不足。战斗开始后,大顺军先是在攻城中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之后又与依城而战的吴军陷入对峙。在清军主力投入后,大顺军迅速陷入被动,很快全面溃败。

山海关大战是明末农民起义由盛转衰的一战。此役结束后,李自成部精锐遭受重创,未能再起。

标签: 山海关李自成

更多文章

  • 马陵之战对齐国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齐国,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是战国前期一场改变格局的关键之战,战后长期称霸战国的魏国损失相当惨重,十万骁勇善战的魏武卒损失殆尽,不仅如此趁着魏国大败之际齐秦赵等国也痛打落水狗,魏国的霸业终于在魏惠王手上得以终结,那么马陵之战后,战胜国齐国是什么样的呢?马陵之战对齐国的影响是什么?马陵之战后的齐国齐国在桂陵之战,以及在随

  • 贝尔·拉雪兹公墓战斗全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巴黎公社,贝尔拉雪兹神父公墓

    今天是5月27日,历史上的今天在法国发生了大事件,在法兰西的历史上有一次重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而1871年5月27日贝尔·拉雪兹公墓战斗,就是巴黎公社最后的战斗,这次的革命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今天我们就要讲讲贝尔·拉雪兹公墓战斗。贝尔·拉雪兹公墓战斗全过程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革

  • 始州之战爆发全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始州之战

    始州之战虽然网上关于的它的内容比较少,但是改变不了这成战争的重要性,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梁睿率军在始州(治今四川剑阁)地区连续进攻益州总管王谦军的作战。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完整讲讲这场战争的过程。始州之战爆发全过程南北朝时,北周讨王谦叛军的作战。

  • 伊阙之战过程与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伊阙之战

    伊阙之战是秦国与韩魏联军在伊阙地区展开的一场战争,该战役的发生地在还未开凿的洛阳龙门,这一战秦国击溃韩魏联军,魏国仅存的兵力全部消失殆尽,这场战争最出名的就是白起,而伊阙之战就是白起的成名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这个白起成名战。伊阙之战过程与介绍伊阙之战,发生在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

  • 为宋朝续命百年的采石大战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采石大战

    采石矶,原名牛渚矶,位于安徽省翠螺山西麓临江处,怪石嶙峋,重岩叠嶂,著有"千古一秀"之美称。就是这里历史上发生了一起足以改编历史的战役“采石大战”,而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在采石矶反生的为南宋续命百年的“采石大战”。为宋朝续命百年的采石大战虞允文,南宋初年名臣,唐朝名臣虞世南之后,字彬甫,隆州仁寿县人

  • 东汉统一战争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刘秀,汉朝,光武帝,东汉统一战争

    《星汉灿烂》历史背景设定在东汉初年,东汉初建,还不是很太平的时候,女主的父亲程始就是依靠军功发家,而男主凌不疑是新帝义子,也是一位将军,那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东汉统一战争,看看东汉是怎么统一的。东汉统一战争简介东汉统一战争是指东汉建武元年(25年)十月至建武十二年(36年)十一月光武帝刘秀削平关东、

  • 东汉统一关东的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关东,东汉统一关东之战

    建武元年,刘秀建都洛阳,占有司隶校尉部和冀、豫、并州,雄踞中原战略要地,资源丰富,兵力优势,但四面受敌。东有刘永、董宪、张步、李宪;北有彭宠;西有隗嚣、公孙述;南有秦丰、田戎。各割据政权虽然对刘秀形成包围形势,但互不统属,各自为政。其中,关东几个割据政权对刘秀威胁最大。此外,尚有数十万农民军活动于河

  • 绿林赤眉起义的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绿林赤眉起义,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绿林赤眉起义的经过天凤四年(公元17年),南方发生饥荒,饥民们被迫流亡山泽之中。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凤兄弟深得

  • 令刘秀一战成名的昆阳之战全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秀,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后来的光武帝)一战而天下闻名。昆阳之战不但是玄汉击败新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起义军最终推翻王莽的统治奠定了基础。明代大思想家顾炎武赞扬昆阳之战中的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昆阳之战的过程。昆阳之战的全过程一、前期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刘玄更

  • 东汉灭蜀之战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刘秀,东汉灭蜀之战

    东汉灭蜀之战是指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春至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十一月,在东汉统一战争中,光武帝刘秀削平益州北部(今四川、汉中)割据势力公孙述,完成东汉统一的作战。东汉灭蜀之战的过程建武四年(公元28年),公孙述进攻关中失败,退守汉中巴蜀。隗嚣反汉后,公孙述曾数次援陇,意图帮助隗嚣阻止汉军从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