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北宋最后的颜面——西军到底㓟多强大?平夏城之战是怎么回事?

北宋最后的颜面——西军到底㓟多强大?平夏城之战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09 更新时间:2023/12/12 2:51:05

小编整理了平夏城之战的由来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快点来看看吧。

如果提到宋朝,很多人会给贴上屡战屡败的标签,确实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将整个华夏带入了战争的泥潭,最终为元朝所灭。然而,在陇原上有一支常胜之师,他们就是由秦陇之士组成的西军。

这支军队继承的是汉唐时期的作战风格和兵归将有的编制,并且在常年与西夏、羌族作战,与只注重防守的禁军不同,这支部队更擅长野战,纵横戈壁千里如入无人之境。而且西军在编制上是家族式的,比如一家几代人都在西军效力。

尽管西军军纪与禁军相比较差,但西军的战力却高出了禁军好几个层次。相比于北宋军队的龟缩塔下,这支汉唐编制的西军更擅长一往无前。而且西军也是北宋名将的摇篮,其中包括名将种师道岳飞韩琦、吴阶等人。而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一下,西军的经典之战:平夏城之战。

第一次平夏城之战

公元1096年,夏崇宗李乾顺率领西夏军队号称五十万进攻金明砦,战场上夏崇宗李乾顺和他的母亲小梁太后亲自上阵擂鼓助威,西夏士气大振并占领金明砦。与此同时,宋哲宗接受章楶的建议:以守为攻,消耗西夏军队。

随后章楶率领西军修建平夏城,次年西军开始对西夏进行报复,连续攻克西夏洪州、宥州、会州、青唐等地。虽然西夏趁着宋军撤退时取得小胜而夺回盐州,但西夏已经元气大伤。而平夏城的建成,也让西夏从没烟峡进攻的道路被彻底封死。

第二次平夏城之战

公元1098年,小梁太后携同夏崇宗进攻平夏城,但因为其先前受到西军重创再加上人困马乏,最终以惨败收场。并且章楶遣折可适、郭成轻率领西军夜袭西夏营寨,俘获西夏大将嵬名阿埋与妹勒都逋及其族人,西夏元气大伤。最终,这场平夏城之战以宋军的全胜而告终,西军从此冠绝天下。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在平夏城之战中宋军能获胜的原因:

一、宋哲宗的才能

与宋朝其他君主不同,在这次战争中宋哲宗表现了一个君王应有的骨气和强硬态度。并且在此战中,宋哲宗给了西军极大的自主权和信任,他并没有像其他君王一样头脑发热而弄巧成拙。

而且平夏城之战胜利后,宋军继续对西夏进攻,并打算一举解决西夏。最终由于辽的“调停”和武力干涉,宋朝才接受了西夏的求和。但此战,宋哲宗是功不可没的,这也展现了他的雄心和才能。

二、章楶的智慧

在战争开始,章楶看到敏锐的分析了宋夏的形势,并向宋哲宗提出了应对方案,。这与宋哲宗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他便得到宋哲宗的大力支持。同时,他纵观很全局,修建平夏城,紧紧扼住西夏的咽喉。

同时,章楶在与西夏军队的作战中察觉出西夏的弱点。然后夜袭西夏军队,最终取得对西夏作战的胜利。此战之后,章楶受到宋哲宗的嘉奖和信任,并封为大中大夫。

三、西军强大的战力

在当时能突袭并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西夏的,恐怕也只有西军了。而这一次突袭一方面使西夏军队元气大伤,更为重要的是动摇了西夏的士气。而就是这场突袭让西夏开始显露败绩,同时也增强战胜西夏的胜算和信心。

最终,夜袭西夏军营,而彻底挫败西夏军队,并俘获敌方大将。这场战争西军的攻城拔寨,夜袭敌军的摧枯拉朽,也让人们看到了汉唐时代的影子,从此之后宋朝便很少有如此摧枯拉朽的战绩了。

而西军就是一把利刃,他在宋哲宗这样的明君手里可以开疆拓土、保家卫国。但在宋徽宗手里无法施展时,却害怕利刃伤身,最终西军被拆分到北宋各地,绝冠天下的西军从此便只成为传说。

靖康之变时,宋徽宗拒绝种师道的良言,种师道忧愤成疾而去世。而富平之战成为西军最后的绝唱,在百年时光里,这支秦陇之师用顽强和勇猛来捍卫着半壁河山。荣耀的背后是无数壮士的热血,铮铮西军将士大多血染疆场,活过三十岁者凤毛麟角。

以至于西军中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寡妇同处而居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西军用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铮骨来抒写汉唐雄风和秦陇男儿的风范,更成为整个北宋最后的荣耀和颜面!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刘备和袁绍为何会联合对付曹操呢 因为有一个共同的敌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袁绍,历史解密

    以前商纣昏昏而亡,周武王谔谔而昌。自从周舍死了以后,吾再也没听到别人说我的过错了。众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这个故事在《史记》和西汉刘向《新序》的书中都有记载,流传应当比较广泛。故事的发生地就在赵地,就是袁绍现在盘踞的冀州。也许袁绍知道这个故事,但是他未必能做到。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世界上有很多道理,

  • 明朝皇帝不管宫女和太监“对食”,到了清朝却明令禁止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古代,清朝,野史秘闻

    对食这个词出现在历史上,其实刚刚开始并不是单单指代宫女和太监,而是指的宫女之间相互排解寂寞的行为。我们可以查证到的最早的资料是在汉书之中,官婢道房和曹宫对食。野史之中也有对陈阿娇和巫著男子对食的记载,后来丑事败露,皇后被废。后来对食这个词专门指代宦官和宫女们之间搭伙过日子,史书之中评论为“解馋止渴的

  • 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他的一生过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朱常洛,即明光宗、泰昌帝,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在位仅一个月,又被称为“一月天子”。他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生母是孝靖皇后王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常洛在万历十年出生,从小不得父爱。身陷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万历四十八年(1620

  • 在唐宋八大家中,为何却出现了宋朝比唐朝多四人的现象?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在古代文学的巅峰中,唐诗与宋词并立。除此之外,唐宋两朝还诞生出了许多极为优秀的文章,而且这些文章堪称中国散文史上的一个高峰,为此还将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八位并称为“唐宋八大家”。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唐宋八大家中,为何却出现了宋朝比唐朝多四人的现象?首先

  • 探索衮州之战的具体经过,曹操是如何反击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至兴平二年(195年),曹操在衮州与吕布、张邈等人进行了交战,史称“衮州之战”,双方互有胜负,衮州之地也曾反复易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兖州牧曹操率大军攻打徐州牧陶谦时,张邈等人造反,吕布趁机攻入兖州。荀彧、程昱等人坚守鄄城等地,曹操又亲率大军回师攻

  • 于秦朝末年揭竿起义,为何只有楚国在战斗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秦朝末年随之而来的是农民起义,而到后来推翻秦朝的竟是原本楚国人项羽,就此进入了楚汉争霸阶段,这样看来,在原本被灭掉的六个国家中,仅有楚国在出力,其他的6国都不见了。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其余五国为何都不见了踪影?秦国将楚国灭掉的时候,其他五国人在干什么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的产生,有

  • 气候变化对人类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国家就此诞生!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上古,野史秘闻

    地球在距今4000多年的史前时期发生气候变化,引发了全球性的严重洪水灾害。在这个漫长的大洪水时期,我国黄河下游的山东龙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江浙良渚文化,都因为遭受洪水灾害而逐渐衰微。华夏文明的重心被迫向黄河中上游的中原地区迁移,我国最初的夏王朝便是出现在这一地区。当时我国正处于尧舜禹时代,许多古籍对大

  • 曾国藩哪里来的胆子指出咸丰的缺点?是胆子太肥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咸丰,清朝,风云人物

    曾国藩自从做了京官,做了礼部副部长以后,曾国藩的心情一直是低沉的,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句话都是不理解的,从一个地方小吏升任二品大员,曾国藩为什么不高兴呢?原来,曾国藩讨厌道光皇帝治下的政治氛围,整个清朝官场的官风都是死气沉沉的,面对内忧外患,道光皇帝只是坚守旧制,不去寻求什么变化,下面的官员当然也都为了

  • 宋江自己是可以当皇帝的,为何却选择接受朝廷的招安?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宋江是水浒梁山中的领军人物,在他的手中有很多有勇有谋之人。按常理说宋江足够可以自己当皇帝,反朝廷。可是他最终选择了朝廷的招安,难道他对当皇帝一点兴趣都没有吗。宋江是刀笔吏出身,很懂世故人情,其中原因自然很耐人寻味,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一,梁山就这么大,

  • 浅水原之战的具体经过如何?如何评价这场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

    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对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进行的一次作战,史称浅水原之战。此战一举击败薛仁杲,夺取陇西,除去关中西面的一大威胁势力。此役李世民采用后发制人,疲敌制胜,坚壁不出,穷追猛打的策略,反败为胜。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