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唐岛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唐岛之战对宋金双方有什么影响?

唐岛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唐岛之战对宋金双方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99 更新时间:2023/12/17 9:16:26

宋金唐岛之战过程是怎样的?唐岛之战结果如何?唐岛之战有什么影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金唐岛之战简介

唐岛之战,又称唐岛海战、胶西海战、唐岛湾海战或黄海奔袭战,是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宋金双方在黄海海面进行的一次海上决战。

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国海陆四路大军攻宋。当年十月,金军出动约70000水军,600余艘舰船锚泊唐岛湾,候风待发,准备南下进攻南宋京城临安。

南宋将领李宝采用先发制人、出其不意、火攻破敌的战法,以3000水军袭击超过自己20倍兵力的金军,最终大获全胜。金国舰队全军覆没。

这次战役是火器应用于军事领域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对宋金的政治局势以及世界的航海进程等都有重大影响。

唐岛之战背景

宋金之战,自北宋末年即已开始,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南宋于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同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向金割地称臣,每年贡绢纳银;紧接着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抗金名将岳飞

此后宋金两国保持了大约二十年的虚假和平。然而贪婪的金朝统治者并不以南宋割地称臣、贡纳银绢为满足,仍对中原虎视眈眈,积极备战,并不断向南宋挑衅,处心积虑地要消灭偏安东南一隅的南宋王朝。

当时的金朝皇帝即海陵王完颜亮,极度崇尚汉文化。金皇统九年(1149)十二月,完颜亮夺取政权,杀死金熙宗,自立为帝。完颜亮篡位后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改革,加快了自金熙宗以来的汉化倾向。

金正隆元年(1156),完颜亮颁布“正隆官制”,是一套基本仿宋帝国的官制,标志着金国从形式上转化为一个规范的帝国。

完颜亮是一个野心家,为了满足其强烈的占有欲,同时转移内部的不满情绪,自夺取金朝政权后便处心积虑地准备发动消灭南宋的战争。

完颜亮通过十余年的改革和强化中央集权,积蓄了力量,实现了迁都燕京(今北京)和再迁汴(今河南开封)的战略部署,并大肆征兵和训练军队,大造战船于通州(今属北京),广泛征集马匹、粮草,疯狂进行备战。至金正隆五年(1160),完颜亮已完成了侵宋的战略准备。

唐岛之战过程

一、金军南下

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国海陆四路大军,在东起海上、西到陕西的千里正面战场上全面推进。金军的具体部署是:陆上分西、中、东三路。

西路由徒单合喜、张中彦率领自凤翔攻大散关,取四川作战略配合,以牵制宋军;中路由刘萼、仆散乌者(汉名忠义)率领,自蔡州(今河南汝南)进攻荆襄,控制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从侧翼掩护主力作战。

东路主力由完颜亮亲自率领,以完颜昂、纥石烈良弼为左右领军大都督,武胜、武平、武捷三军为前锋,进取寿春(今安徽寿县),企图抢渡淮河,横渡长江,进窥宋都临安。

海路则以苏保衡为浙东道水军都统制、完颜郑家奴为浙东道副统制,率领一支拥有战船600艘、水兵7万人的舰队从胶州湾出发,沿海南下,直取杭州湾,攻击南宋首都临安,配合主力对南宋形成四路并举、海陆夹击的钳形攻势,企图一举灭亡南宋。

二、李宝出征

面对严峻的形势,南宋朝廷趁机罢免了秦桧余党左仆射汤思退,全力备战。宋廷任命吴璘为四川宣抚使,负责川陕防务;命令成闵率军3万往武昌,防守长江中游;任命老将刘锜担负起江淮地区抗击金主力的重任。

在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原岳飞部将、时任两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兼率舰队守卫海防的李宝,主动请缨率领一支只有战船120艘、水兵3000人的舰队沿海北上迎击金军。

这3000人都是由福建、浙江一带临时招募的弓弩手,并不是正规军。李宝早年曾在岳飞部下统率义军,同金军作战屡立战功。他率领舰队从平江出发,出长江口沿东海北上长途奔袭金军舰队。

航程中接连三天海风大作,浪涛如山,舰船被风浪吹得七零八散。可是,李宝毫不动摇。为表明自己视死如归的决心,他当众折箭为誓,还留下亲笔遗书,连自己的后事都安排好了。

在主帅的激励下,南宋将士士气大振。第四天,风平浪静,失散的舰船重新聚集,在关澳(今浙江舟山)集结休整后又继续航进。

三、海州之围

其时,女真贵族对北中国的残暴统治,不断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绍兴三十一年(1161)八月,宿迁人魏胜趁金军即将南下侵宋之机,起兵收复了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完颜亮为急除后顾之忧,不惜分兵10万围攻海州。

当时李宝率领水军由海道进发胶西御敌。魏胜派人邀请李宝支援,李宝闻讯即逆风往东海(今江苏连云港东南)进军,指挥所率水军登陆支援,与魏胜义军协同抗击,在新桥两次大败金军,立解海州之围。

此战获胜,大大鼓舞了南宋水军的士气,更加坚定了李宝北上攻歼金军舰队的信心。李宝与山东义军取得了联系,并令魏胜率军由陆路北上协同配合,他则率舰队从海州沿海航北上,顶着呼啸的北风,朝着金国船队集结的胶西(今山东胶州)海面驶去。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李世民耗费12年,武则天仍未能生育,为什么李治却一次就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在封建制度中,女士的影响力是较为低的,武侧天即位以后,很多人都十分的钦佩,做为1个女士,她却有工作能力能够让國家兴盛。武侧天可以即位都是十分不易的,她的一生还是挺艰辛的,她的父亲去世以后,她和妈妈就遭受了大伯们的欺压。之后入宫以后,她又遭受了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挤兑,可是紧靠自身的方式,武侧天在宫中還是

  • 清朝彤贵妃,四年生三胎却被连降三级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彤贵妃,清朝,野史秘闻

    在一些诸如《甄嬛传》之类的清宫剧中,我们经常看到有妃嫔频繁升降的现象,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清宫史料,历史上的妃嫔升降确实是存在的,尤其是道光一朝,妃嫔升降几乎成为一种常态。今天笔者要讲的这名妃子便曾被皇帝连降三级,她就是道光后宫的彤贵妃。彤贵妃来自舒穆禄氏,生于嘉庆二十二年,父亲玉彰是一名郎中(官

  • 徐庶为什么要曹操提防诸葛亮?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徐庶,三国,风云人物

    徐庶也算是三国演义上面的著名谋士,他曾经辅佐过刘备一段时间。但后来,他因为曹操的计谋而离开了刘备。之后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之后,他在曹操的军中,也就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谚俗,而且,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中,提到了徐庶保证进了曹操的军营不会为他出谋划策。玄德

  • 汉武帝设立“乐府令”之后,形成了怎样完备的“采诗”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武帝,乐府,文史百科

    西汉时期的“乐府”除了具有一些基础职能之外。还增加了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创作音乐以及进行演唱和演奏等。可以说此时的汉代乐府更像是一个,兼具各类与音乐有关事宜的“乐团”。而且也没有脱离音乐机构的属性。实际上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汉武帝设立“乐府令”之后。由于采集了大量民歌,所以也形成了

  • 什么是昆阳之战?昆阳之战导致王莽政权被推翻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昆阳之战,王莽,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昆阳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昆阳之战是绿林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战略性决战,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个典型战例。地皇四年(23年)初,王莽军队主力东攻赤眉军,中原空虚。绿林 军挥师北上,沘(bi)水(今河南泌阳境)一战,消灭了王莽荆州兵甄阜、梁丘赐部。接着又击败王莽军

  • 揭秘:4万唐军是怎么控制西域万里疆土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最近,《长安十二时辰》和《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让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成为了很多人谈论的历史话题。安西和北庭,可以说是唐朝那个年代国家进取精神的标志。很多人关心,安西和北庭,每个都护府都只有两三万人士兵,怎么能控制得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西域地区呢?这个问题,牵涉到了唐朝时期很多地理、民族、军事等

  • 朱元璋在农妇家过夜,后来农妇怀上了?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自古便有人不风流枉少年的观点,历代王公贵族在这一点上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乞丐皇帝朱元璋年轻时候也有过风流事。老朱一生有26个孩子,和其他皇帝不同的是,他的儿子生命力很顽强,几乎个个成才,比如精明强干如燕王朱棣,温文儒雅如周王朱肃,但是有个儿子却顽劣无形和诸子大异,就是代王朱贵。朱贵的心情非常不好,

  • 赵云死前,嘴里重复2个字,刘禅不解,诸葛亮听完脸色大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云,刘婵,风云人物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报刘备知遇之恩,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北伐大业,此时的赵云已经年迈,然而他仍然要求担任先锋,跟随诸葛亮出征,诸葛亮没有理由拒绝一位老兵的请求,最终带着年老的赵云踏上了北伐之路。赵云死前,重复喊出2个字,刘禅不解!赵云一生都为蜀国而战,哪怕他老了,也一样坚持亲自上

  • 唐宋时期虽然基本遵循六礼,但还是有着哪些不同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仪礼·士昏礼》中记载:“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共为六道程序。到了唐宋时期,虽然基本遵循六礼,但还是有不同的地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婚礼程序简化古代六礼所规定的婚礼仪式是相当繁琐的,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上层阶级中才能顺利进行,在普通阶层中一般难以全

  • 台儿庄大捷的战况如何?我军伤亡5万,你知道消灭多少日军?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台儿庄大捷,近代,战史风云

    抗战前期,中国在武器方面一直不如日本,所以中国在正面战场上接连失败,损失了大片土地,同时也助长了日本人的气焰,他们认为中国人根本打不过他们,所以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而且他们无视我国的军队,计划在三个月内占领中国。可是令他们失望的是,中国人们奋起反抗,这场战役足足打了八年之久。台儿庄大捷,这个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