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兵器之国产经典反舰导弹鹰击-62

中国兵器之国产经典反舰导弹鹰击-62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79 更新时间:2024/1/22 21:02:14

随着9月3日的临近,参加阅兵的装备武器基本上都已经为大家所熟知。HD装备方阵展示的除了之前介绍的鹰击-12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外,还包括海红旗-10海红旗-16的混合方阵以及鹰击-8系列通用反舰导弹,最后则是以经典的鹰击-62岸舰型反舰导弹收尾。

鹰击-62导弹(YJ-62)是中国近年来研制装备的一款远程反舰型巡航导弹。该导弹比之前的鹰击-6系列导弹射程有了较大程度提高,解决了远程反舰巡航导弹的有无问题。

海军鹰击-62岸舰导弹

鹰击-62导弹与鹰击-6/63虽然同属鹰击-6系列,但完全不是一个技术挡次的新装备。鹰击-62的弹体似乎更细和更轻,能够由轰-6L同时携带四枚(最新型轰-6K“战神”则达6枚);052C型导弹驱逐舰则能装载8枚舰-舰型。射程实际可达300千米以上,大大提高了我海空军远程海空威摄力量的强度与持续打击能力。

台湾媒体称,大陆的“鹰击”系列反舰导弹大部分的射程都超过一百公里,其中鹰击-62的岸射型射程超过四百公里。鹰击-62还有舰射型和空射型,它们的射程更远,空射型的有效距离超过550公里。

鹰击-62岸舰导弹发射

2015年4月,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就发表章称,中国的鹰击-12反舰导弹是美国最忌惮的四种武器之一。实际上,经过战后20多年发展,中国的飞航式反舰导弹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先后发展了四代8大类反舰导弹系列,它们以舰艇、潜艇、陆地载具或战机为载体,能对1至600千米范围内的敌舰进行精确打击,并且还衍生出了打击敌人岸上目标的空对地型号。

舰射鹰击-62巡航导弹

中国在反舰导弹领域的技术进步是非全面的,从亚音速反舰导弹到超音速反舰导弹,从小型反舰导弹到超大型反舰导弹,从红外制导到电视制导反舰导弹,再到雷达制导反舰导弹,应有尽有,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这些导弹构成了一个从距离海岸100千米至1500千米的反舰导弹网,他国舰艇越靠近中国海岸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导弹瞄准他,并实施饱和攻击。外国媒体普遍认为,特别是进入距离中国海岸300千米的范围内,它国舰艇可能会遭到来自天空、陆地、海面和水下的几百枚反舰导弹的“暴风骤雨”般的打击。

鹰击-62外贸型号C-602模型

据外国媒体称,西方媒体认为中国的海防反舰导弹体系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海防系统,除去东风-21D、鹰击-62和鹰击-18陆基反舰导弹之外,还包括空射鹰击-12、鹰击-83K和鹰击-100反舰导弹,这些导弹被认为是美国海军最为忌惮的反舰武器之一。

我国052D驱逐舰172舰和万吨级驱逐舰将继续装备鹰击-62导弹,鹰击-62的350公里射程要大于美国、日本、台湾的鱼叉(又称“捕鲸叉”)反舰导弹130公里的射程,随着中国更多的尖、北斗卫星、预警机的服役,已经可以发挥出这种导弹的射程优势,从而实现对目标的远距离先发攻击。

鹰击-62岸舰型反舰导弹

使用鹰击-62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利用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系统使用目标地区的数字地图后,利用航迹转折点让导弹避开障碍物(比如山丘、高楼),攻击山丘、高楼后面的目标,美国的鱼叉-BLOCK2批次就可以利用这样的能力攻击离海岸大约100公里处的目标,鹰击-62的射程比鱼叉-BLOCK2要远的多,因此如果精心选择相关航线,就可以更诡异地攻击敌方的目标。

鹰击-62岸基型反舰导弹发射

做为一种短程的巡航导弹使用,对于7500吨级别的新驱(也包括以前建造的170、171)来说,由于现有的垂直发射系统通用性较差,因此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搭载陆攻巡航导弹,如果能够发挥出鹰击-62的对岸攻击能力,倒是一种简单、方便的过渡性选择。

但鹰击-62仍然有许多急需改进和提高之处,特别是对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要求非常高的微型涡轮风扇发动机。

此前阅兵预演上的鹰击-62反舰导弹

鹰击-62的体积、发射重量和战斗部重量与长剑-10导弹差不多,但由于涡喷发动机油耗大,加上内部结构设计导致燃料装载率不高,鹰击-62的射程与长剑-10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所以可以将部分对远程陆地攻击的鹰击-62的涡喷发动机,更换成涡轮风扇式发动机,提高其对地面目标的攻击射程。

当然对海上目标攻击的鹰击-62可以保留使用涡喷发动机,相同体积的小型涡喷发动机推力大于涡扇发动机,这样可以使导弹速度更快。

鹰击-62反舰巡航导弹

标签: 反舰导弹鹰击-62

更多文章

  • 虎牢之战简介 虎牢之战始末 李世民与王世充窦建德决战洛阳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王世充,窦建德

    虎牢之战简介 虎牢之战始末李世民与王世充窦建德决战洛阳【图】洛阳、虎牢之战是唐武德三年(620年)七月至次年五月,在唐统一战争中,秦王李世民率军于洛阳、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地区,各个击破郑帝王世充、夏王窦建德军的战略决战。战前,割据洛阳的王世充乘唐军与刘武周割据势力在河东(今山西境)交战之机

  • 采石之战背景资料:为什么会发生采石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采石之战

    绍兴和议后,金统治者灭亡宋朝的梦幻并未破灭。1148年,金兀术死去,海陵王完颜亮当右丞相。次年,完颜亮发动宫延政变,杀死金熙宗,自立为帝。他梦想一举灭宋,尽享江南繁华。1132年,命张浩等大修燕京宫室,次年从上京迁都燕京,命名中都大兴府。接着又营汴京,准备逐步南迁,直逼南宋。完颜亮迁都,一方面是为了

  • 采石之战的过程简介:采石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采石之战

    完颜亮发动非正义的侵宋战争,遭到金统治区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金宗室完颜雍乘机夺取政权,黄河以北地区很快归附新皇帝金世宗。完颜亮得到知这一消息更加疯狂南侵。当时,他领兵驻扎在和州鸡笼山,决定于十一月初八日从采石(今安徽当涂北)渡江,再攻建康。虞允文是个书生,从来没有指挥过战争。但是爱国的责任心使他鼓起

  • 采石之战的影响是什么?如何客观评价采石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采石之战

    采石之战是宋、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南宋军民在虞允文的指挥下,力挫南侵金军主力,打破了完颜亮渡江南侵、灭亡宋廷的计划,加速了完颜亮统治集团的分裂和崩溃,使宋军在宋、金战争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采石之战南宋取胜并非偶然。宋军大本营就在建康,离采石三十公里。从建康到镇江宋军有二十万。「中书舍人虞

  • 此国把中国当成盗墓天堂 盗墓鼻祖曹操都不是个儿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此国把,中国,当成,盗墓,天堂,鼻祖,曹操,不是,个儿,说起

    说起这盗墓,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不少名声赫赫的主儿,像成立摸金校尉的曹操,和一帮老农民疯狂盗墓的黄巢,心理变态去奸尸的刘去,几乎盗了宋朝所有皇帝墓的杨辇真珈,还有就是盗取慈禧老佛爷墓的孙殿英……这历史上疯狂盗墓的多,理由也千奇百怪。但是,这些大名鼎鼎的盗墓贼和这个国家的盗墓贼相比,还真不是个儿。这个国家

  • 南梁淮水之灾:夺走30万生命的古中国最大水坝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梁,淮水,之灾,夺走,30万,生命,中国,最大,水坝,历史

    历史上的淮水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在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钟鼎文里就有“淮”字出现,历史上,淮河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独流入海的四条大河之一。公元514年,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雄心勃勃,为了给予北魏军队沉重的一击,决定在淮河上修筑一个工程浩大的拦河大坝,壅水回流,水淹北魏军事重镇寿阳(今

  • 浅析对马海战俄国失败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浅析,马海战,海战,俄国,失败,原因,是什么,马海战,海战

    对马海战中俄国以惨败作为了这次战争的结局,而日本却仅仅失去了三艘舰艇,双方的结局相差太多,俄国之前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在很多方面都要比其他国家实力强大,可是面对日本竟然造成了差不多全军覆灭的惨痛局面,其中对马海战俄国失败的原因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那么对马海战俄国失败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在对马海

  • 对马海战:中俄国惨白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马海战,海战,俄国,白的,原因,是什么,1905,年的,时候

    在1905年的时候日俄之前曾经发生过一场大型的海战,当时双方的实力有着很大的悬系,而战役最后也让日本取得了胜利,俄国几乎经历了最为惨重的失败,差不多是全军覆灭的结局,而日本则只是失去了三艘海艇,那么日俄对马海战是怎么回事呢?日俄对马海战是怎么回事还要从1905年开始说起,这场战争是日本和俄国在朝鲜以

  • 假设历史丨假如吴三桂不叛变清军能入关吗?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假设,历史,假如,吴三桂,叛变,清军,入关,一直,以来,有个

    一直以来有个说法,清军能够成功入关完全是靠着运气。如果不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的所作所为导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叛变,向清朝交出山海关,李自成的大军就能顺利接防山海关防线。那么清朝的八旗兵就只能在关外遛马了吧。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作用真的有那么大吗?看上去

  • 三国司马懿是因为忍耐力过人才成就一生伟业?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司马懿,是因为,忍耐力,人才,成就,一生,伟业,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