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骑兵在战争为什么有很重要的地位操控胜负?

骑兵在战争为什么有很重要的地位操控胜负?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682 更新时间:2024/1/23 13:07:45

中国古代史中各代王朝主要面临的强敌总是来自于北方的少数游牧民族,虽然中原王朝整体实力占有优势,可在边境局部总是处于下风。论文明,中原王朝所代表的中华文明一直是人类文明的杰出代表,论经济,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繁衍了大量的人口,常常引起游牧民族的觊觎。但是论军事能力,却很难长期保持优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骑兵的匮乏而导致的。

骑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古代战争中常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由于受到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人们常常以为骑兵是身着重甲、挥着长矛冲击敌阵。可在中国古代战争中骑兵的作用主要是游击作战,而非正面冲锋。倘若将骑兵用来发动大规模冲锋,只要步兵做好防御措施,加大防御纵深,当骑兵冲进阵地失去速度后,在马上就会彻底沦为靶子。这个兵种最大的长处在于有强大的机动能力,能够满足运输、侦查、作战等多方面的需求,既是古代军中的装甲车,也承担着运输车的作用。

淝水之战 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骑兵在战斗中常发挥极其关键的作用,既可四处游动来加固本军阵地,也可伺机待敌阵松动后,利用速度和冲锋起来的冲击力以及压迫感给予敌人强势一击,在敌军败退后又可以继续扩大战果。但中原地区地势多变,又以农耕为主,马匹较少,所以在内部战斗中骑兵数量较少。然而中原王朝苦于长期遭受游牧民族对于内地的侵袭,只能在经历了大量血和泪的教训后,被迫接受和发展这种先进的作战样式。

战国初期,中原地区诸国对抗北方少数民族就处于弱势,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机动能力。战国时作战人们常用战车,步兵跟随其后,机动能力很差,出塞作战常处下风,秦,赵,燕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只能在边境修筑城墙,这种被动防御手段被后世延续千年。而这巨大的威胁也逼迫着赵国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建立起了第一支真正的骑兵部队,赵国逐渐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在李牧的带领下痛击匈奴。同时这种新型作战方式对中原诸国造成极大的压迫和震撼,也促成了中原各国放弃战车。秦一统之后,击破居住在河套地区的匈奴。但以秦兵之勇也无法彻底歼灭匈奴,就是因为游牧民族机动能力太强,秦兵主要以步兵为主,根本追击不上很容易被敌人反攻,因此只能就地修建长城屯边开发。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毛泽东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汉朝初创之时,马匹极度缺失,汉高祖刘邦尚未意识到游牧民族骑兵的厉害,率军贸然强行突进,反被匈奴围困在白马城。刘邦此时出击追不上,出城逃跑又容易被骑兵围歼,最后只能和亲上贡数十年,来避免与匈奴进行大规模作战。晁错曾精辟的分析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劣势: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疲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家实力极大的增强,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马政的大力推行,骑兵能够有持续稳定的马匹供应,汉武帝也因此有资本和信心与匈奴决一死战。

随后对付匈奴都采取游牧民族的作战方式,长距离奔袭作战,以骑兵对抗骑兵,机动能力都在一个层次上,再加上汉朝冶铁技术的发达和弓弩的大量运用,以及卫青霍去病等良将战略战术的运用得当,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取得可观的战绩。此后这种机动战略一直为汉军所用,因此终汉一代,就是到三国期间,也保持着对周边少数民族的优势。

标签: 骑兵战争为什么有很重要的地位操控胜负中国

更多文章

  • 虽为降将 但他在街亭之战中助曹魏大破诸葛亮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降将,他在,街亭,之战,中助,曹魏,大破,诸葛亮,黄巾,之乱

    从黄巾之乱到三国鼎立,征战数十年,张郃饱经岁月洗礼,戎马一生见证了天下板荡。从韩馥到袁绍再到曹操,转换数个阵营,张郃每一次几乎都是从高峰到低谷,但并未使他自身的才干因此被掩盖。从张飞、刘备再到诸葛亮,张郃半生与西蜀对峙,对手换了又换,却使得他的韬略更加精熟以致对手为之敬服。从“河北四庭柱”到“五子良

  • 崇祯死后有一位抗清猛将仍在抵制清军他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崇祯,死后,一位,抗清,猛将,仍在,抵制,清军,他是,崇祯

    崇祯殉国后,相继出现了“弘光”、“鲁监国”、“隆武”、“绍武、“永历”等南明政权,仅一年多的时间,在清廷的重兵打击下,这些政权纷纷败亡。公元1646年年底,南明仅存一帝(永历帝)一王(鲁王朱以海)进行抗清斗争。郑芝龙长子郑成功不耻于父亲投靠满清的卑劣行径,毅然出走,他在福建沿海一带招兵买马,于公元1

  • 明朝特殊军 以少胜多击退后金最彪悍的骑兵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特殊,以少胜多,退后,金最彪,骑兵,努尔哈,统一,女真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之后,他的雄心壮志被进一步点燃,同时为了掠夺更多的人口、抢占更大的地盘,他将主意打到了疆土万里、人口亿万的大明朝身上。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在盛京发布了“七大恨”的讨明檄文,正式拉开了对明朝数十年军事战争的大幕。“萨尔浒一战”中,明军十一万大军损失过半,为后金所获

  • 梁山一百单八将;无恶不作 怎么成了英雄呢?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梁山,一百,单八,amp,rdquo,无恶不作,怎么,成了

    另说梁山“一百单八将”《水浒》里塑造的所谓梁山“一百单八将”,长期以来被人们推为“英雄”“道义”的化身,但他们身上流露或包藏的诸多恶习,标志着他们委实算不上英雄。如果还抬举这样的人为英雄,甚至会惑乱到人们

  • 秦国将士与吴越剑客 谁是春秋战国最强战斗力?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国,将士,吴越,剑客,谁是,春秋战国,最强,战斗力,春秋战

    要问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国家的士兵最为强悍,齐国的技击之士,魏国的武卒以及秦国的锐士无疑都是最佳候选人。然而,大家仿佛都忽略了另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居住于祖国东南面的吴越剑客。一:吴越之剑,精良天下第一吴国和越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位于中国东南部的两大强国。在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先后称霸,成了春秋时

  • 这款古代超级武器 为啥没能挽救北宋王朝?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这款,古代,超级,武器,为啥,没能,挽救,北宋,王朝,战争

    战争话题里,强悍武器从来火爆惹眼球,谁能打赢,就要看手里家伙硬不硬!放古代战争史上,武器照样是硬道理,典型汉匈大战,汉武帝决心开战时,汉军的装备,已经清一色升级成铁刀铁甲汉弩,从此一路把匈奴打到崩溃。照深入阿富汗端了匈奴单于老窝的名将陈汤说:单个全副武装的汉兵,收拾三个匈奴兵毫无压力!但这硬道理,若

  • 南明擎天一柱 却是被埋没的抗清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明,天一,却是,埋没,抗清,英雄,大明,自明,思宗,煤山

    大明自明思宗在煤山自缢后,明朝宗室和文武大臣,迅速在淮河以南的国土上,建立起多个政权,史称南明。在南明政权存在的几十年间,论起为大家熟知的人物,常常只能想起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但在云贵之地,有一个战神级的人物,却为众人所忽略,他就是堪称南明第一名将的李定国。李定国一生颇为传奇,前期与明军四处作

  • 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盛彦师 平王世充 徐圆朗反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贾家楼,四十六,人物,生平,盛彦师,平王世,徐圆朗,盛彦师

    盛彦师是隋朝宋州虞城(今河南虞城)人。隋朝大业年间(605年―618年),盛彦师担任澄城(今陕西澄城)县长。唐高祖李渊的义军开拔到汾阴(今山西万荣)时,盛彦师率领所部一千余人前来投奔李渊,李渊任命他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军总管,随同唐军攻打长安。武德元年(618年),盛彦师跟随李建成、李世民东征洛阳回师

  • 纪信的后世纪念 为保刘安汉后人立庙以祀 历代王朝都有追封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纪信,后世,纪念,保刘,安汉,后人,立庙,历代,王朝,都有

    祭祀追封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后,便于第二年将纪信家乡从阆中县分出,汉高祖御赐“安汉”,属充国县。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改安汉县为“南充县。”621年(唐武德四年)又将纪信家乡从南充县分出,新置西充县。故纪信为今西充县人。由于纪信为保刘安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后人立庙以祀。历代王朝都有追封:隋唐

  • 方腊起义真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方腊,起义,真的,一场,正义,战争,方腊,起义,原因,北宋

    方腊起义的原因北宋末年爆发了多场农民起义,比较有名的就是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一样,方腊起义的原因也与北宋黑暗统治有着密切联系。方腊是安徽歙县人,后到浙江一个地主家做佣工。方腊起义图片当时,北宋徽宗崇尚道教,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延福宫和万岁山。为了让宫殿中布满奇花异石,宋徽宗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