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淮阴侯韩信之死:功臣末路断头颅

淮阴侯韩信之死:功臣末路断头颅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47 更新时间:2024/2/2 9:43:50

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看《史记淮阴侯列传》,总感觉那个无双士韩信死得太窝囊。信被杀死在长乐宫的钟室的那年,他才三十三岁。之前他已经被软禁在长安的府邸中四年,四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都是在牢骚和抱怨中度过的。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将军落得如此下场,真是可悲可叹!

若是活在今天,以信的青年才俊,他也许是个好的职业经理人。自会有猎头发现他,有老板用他,有公司高薪聘请他。按劳取酬,他有房有车有股份,天经地义,谁也眼红不得。只可惜!他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乱世,是乱世给了他施展才华,成就千古功名的机会,也是那个乱世酿成了他的个人悲剧。只可惜他的猎头是萧何,“生死一知己,“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丞相举荐了他,也是丞相骗他入死地。只可惜他的老板是刘邦项羽亡天下定,拥有虎略龙韬的信也就失去了使用价值,而蜕变为了刘老板的眼中钉。天下是刘家的,异姓封王,就等于割走了刘家的一大块私产。

韩信出身贫贱,淮阴侯传中记述,他是布衣,一日三餐无着落,常常去亭长家蹭饭,绝对是个讨人嫌的角色,少年信有时也去河边钓鱼,估计是捕捉鱼来充饥,河边洗衣的大娘见他可怜,给他饭吃,这就是“一饭之恩”,韩信发达后,衣锦归故乡,特意找到了那个老大娘,馈赠她黄金千两。人在落难时,哪怕是一顿饭都显得那么珍贵!许多年后,已是汉军大将的信,遇到了他人生顶峰时期的艰难选择,他拥有了北方的广大土地和齐王的称号,在他的西边,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的角力陷入胶着状态,信倒向谁,谁就有力量消灭对方。面对络绎前来的说客,信犹豫过,左右思量后,信说: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他终究还是念着刘老板的好。

今天的我们无从知晓他当时想法,或许他又想到少年时的受辱挨饿了吧,信早年投军时,霸王项羽让他做执戟之士,说白了就是军营大帐外站岗放哨的。而那个宽厚的刘老板就不同了,刘邦推食解衣,对他如同亲生儿子,试问有几个君王能做到?这些都还在其次,正是刘邦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成就他千古的军神威名,霸王项羽自恃有力拔山兮的勇力,自恃有日行千里的乌骓快马,压根就瞧不上信,还嘲笑他的计谋是妇人之见。

信最终选择了汉王刘邦,因为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信的选择让不可一世的项羽走向末路。霸王被围垓下,四面楚歌,羽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哀歌,英雄末路心已死却意不平,羽呐喊着挥舞战戟,快马冲向汉军的重重包围,羽就是求一个战死,也要将自己的死亡演绎为轰轰烈烈痛快淋漓的仪式。以至于千百年后,宋朝的女词人还在为他的死伤感不已。

英雄末路断头颅,羽是如此,汉军第一功臣信又何尝不是如此?须知:功臣末路亦断头啊!只不过,那时的信还没有意识到这点,汉王刘邦剥夺他的军权就是个危险的信号。但是,信竟又如此迟钝,居然没有预见到死亡的阴影已经笼罩了自己。

张良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谢绝皇帝刘邦给他的分爵位,不做王不做公,只愿做小小的留侯,萧何是个聪明人,为了不让刘邦怀疑猜忌,不惜自污名节。同为汉初三杰,信在军事上是个天才,在如何做臣子上就近乎是个弱智。信知晓兵家谋略,却不谙帝王心,信能攻城略地,却不通帝王术。信不亡,其谁亡?

标签: 淮阴韩信之死功臣末路头颅吾如淮阴人为余言

更多文章

  • 单骑退兵三十万 郭子仪不愧大唐第一牛人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单骑,退兵,三十万,不愧,大唐,第一,牛人,唐朝,安史之乱

    唐朝安史之乱对唐朝打击很大,但幸有大将郭子仪在,唐朝才得以中兴。如果没有这个人,唐朝或将在安史之乱中灭亡,但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边塞少民族经常入侵唐朝边境。大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北方的少数民族首领仆固怀恩不满朝廷的封赏,纵兵劫掠,带领朔方军对抗唐朝朝廷。但朔方兵有不少人以前曾追随郭子

  • 曹营五虎大将 张辽有何能力做到后来居上?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营五,大将,张辽,有何,能力,做到,后来居上,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曹操最擅用人,手下文臣武将群星灿烂。除去诸夏侯曹因为亲属原因备受恩宠外,异性武将中最有名的是曹魏五子,也就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那张辽为何备受曹魏恩宠,成为五子第一人呢?说起排名,在中国一向有讲究。首先是论亲疏,于是才华平平的夏侯惇成为仅次于曹操军中统帅,斤斤计较的大款曹洪也可

  • 国民革命有什么样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国民,革命,什么样,影响,生在,1924年,1927年,间的

    发生在1924年到1927年间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与近代的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的影响更为重大而深远,其意义在于沉重地打击了把持近代中国政坛的旧军阀势力,为开启民智、推翻帝制、走向共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国共

  • 国民革命运动是因为军阀割据混战引发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国民,革命,运动,是因为,军阀,割据,混战,引发,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运动指的是1924年至1928之间的一系列影响着中国命运进程的大事件的统称。这次革命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也结束了中国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使民主主义在中国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1924年1月份,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通过了两个决议,即国民党内部的改组以及第一次

  • 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具体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具体,介绍,太平军,北伐,军

    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是太平军北伐军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役最终以清军的彻底胜利告终,在这场战役中太平军北伐军的最后一支队伍被清军战败,李开芳突围失败,被清军俘获,最终在北京城被凌迟处死,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标志着太平军北伐军的全军覆没,北伐战争的彻底失败。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太

  • 详细对比太平军北伐和国民革命军北伐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详细,对比,太平军,北伐,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意义,深

    国民革命的意义深远,对当时,甚至如今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国民革命发起的北伐战争,击溃了盘踞在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几个大军阀,基本上结束了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打开了民主主义的新局面。1926年,以北伐总司令蒋介石为首的北伐军,对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的军阀进行战争,使吴佩孚、孙传芳等大军阀结

  • 白袍将军陈庆之:不射箭却以七千兵马破32座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庆之

    梅长苏,海宴小说和电视剧《琅琊榜》主人公,全书的灵魂人物。琅琊榜首,江左梅郎,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宗主,前为赤焰军少帅林殊,才华无双,后因梅岭惨案,身中火寒之毒,改名换面,蛰伏江湖。虽缠绵病体,但容颜灵秀,气质清雅,心怀赤子,精通音律,才冠绝伦,蝉居琅琊公子榜榜首。为平多年冤案,他以一介白衣之身,化名

  • 宋仁宗之仁者误国:宋仁宗与西夏立国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仁宗

    仁宗之“仁”(一)公元1023年1月(北宋乾元二月二日),宋真宗皇帝驾崩,他的第六个儿子赵祯即位,年龄仅13岁,由于年龄尚幼,由刘皇后以皇太后身份监国,垂帘听政。赵祯做了40年的皇帝,公元1063年驾崩,死后庙号为“仁宗”。仔细研究中国历史上对那些已故

  • 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 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百年战争

    图为:1340年,英国舰队在斯鲁伊斯战役打败法国海军,百年战争开始。英法百年战争发生于1337年至1453年间,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是英法两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英法两国间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然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从而进行长达百年的战争。

  • 如何评价英法百年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百年战争,不论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些痛失家园及亲人的无辜平民却只能在无声地痛哭。战争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5]一场战争从一种性质转变到另一种性质,即一场战争中对交战双方